收藏 分销(赏)

“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_方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67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_方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_方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_方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KS183);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JK21002)收稿日期2022-08-29作者简介方黎,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青年文化研究。2021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9.44 亿人,短视频用户达 8.73亿人;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00 后群体近 4 成选择倍速观看方式。与此同时,青年倍速看视频也成为多个网络论坛的热议话题。与青年倍速看视频引关注相呼应,“青年人在赶 什么”也成为近年学界热议的话题。对这一青年文化实践热点的把握应观照到两个重要方面:其一,

2、弹性网络空间的技术应用与空间延伸催生了许多新鲜又复杂的文化现象,而这些新鲜热点的产生,常常牵涉出系列学理阐释和经验分析对新事物的解释诉求。青年倍速看视频即如此,它迫切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的理论维度来回应并观照这一热点背后的文化意味。其二,倍速看视频既个性地折射出青年网络文化实践的新样态,又共性地反映出网络空间青年文化实践的互动模式。对这些文化热点的关注是我们把握青年思想的重要钥匙,毕竟,我们很难绕过青年具体的、变化的思与行去了解他们,“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 525。基于此,文章结合学界及百度论坛、知乎、豆瓣等青年网友聚集地所发起的对于“青年倍速看视频”的热议,对这一文化热点进行了理

3、论回应,认为:从时间维度上看,青年倍速看视频表征了单位时间内青年文化实践的匆忙,青年们在“赶”,而这个“赶”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浮躁,还隐含着深刻的加速背景;从空间维度上看,青年倍速看视频表征了文化结构中青年网络文化消费的倾向,青年们在“选”,弹性网络空间从多个维度为青年文化选择赋权;从现实性上看,育人者只有对青年被动的“赶”与自发的“选”做出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引导青年在倍速看视频等类似的技术赋权中获取充分的发展。一、“赶”:青年倍速看视频的加速表征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青年倍速看视频所直观传递出的这个“赶”是一种时间维度的被动仓促,而且这种被动有时是隐藏的、不被主体所觉察,但这并不能掩盖网络空

4、间青年的时间存在样态被加速的现实。这一加速表征就集中存在于流变信息的超载压迫、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社会焦虑的时间驱赶以及网络空间的技术诱导中。如果说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2 532的话,那么揭示青年倍速而“赶”的样态与缘由,便让我们更深刻地观察到网络空间青“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方黎(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032)摘要从时间维度上看,青年倍速看视频表现了单位时间内青年文化实践的匆忙,流变信息的超载压迫、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社会焦虑的时间驱赶以及网络空间的技术诱导都促成了青年加速而“赶”的现象。从空间维度上看,青年倍速看视频表现了文化结构中青年网络文化消费的倾向以

5、及青年们在“选”视频的圈层链接点、精神共鸣度与刷视频速度感。从现实性上看,育人者需要对青年被动的“赶”与自发的“选”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丰富视频的价值内涵,降低倍速中青年的注意力损耗;强化青年的主体意识,提升“人-技”互动的自觉性;关注网络智库建设,服务于青年的线上发展等方式,让倍速等技术应用恰如其分地服务于青年的发展需求。关键词青年;倍速看视频;加速表征;技术赋权;思想回应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266(2023)03-0108-08DOI10.3969/j.issn.2096-2266.2023.03.017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OF DALI UNIVERSI

6、TY第8卷第3期2023年3月Vol.8No.3Mar.2023108年的存在景象。(一)流变信息的超载压迫追赶信息流成为青年倍速看视频的重要诱因,“视频那么多,不倍速怎么看”(百度网友:橡皮擦请求权),网友的观点反映了一部分青年“赶”的理由。而这种信息流已经无法单纯用海量来描述,海量只是互联网发展初期我们对网络信息在量上的一种权衡,但飞速发展的弹性网络空间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信息在比特的转换与奔涌中变得流动不居,超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限制,成为流变的样态,这里的流变不仅是在普通意义上对信息流在量上的形容,而是从信息流的体量、速度、内容三个维度看待信息流的超载与青年的应变之策

7、。单纯就视频资源而言,搜索手机应用商店可供安装的视频 app 逾百种,而其他诸如淘宝、微信等青年常用的购物、社交甚至工作 app 中,也都开发了各种视频观看功能,且任一渴求生存的 app 都为了争夺流量而竭尽全力地提升视听资源更新的速度和扩展内容的涉及面。这就带来一种冲突:信息在无时限之时间、无边界之空间的解放下,高度流变、体量巨大、更新飞速、内容庞杂,而处于学习、工作、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却受到物质空间诸多的时间限制,根本来不及去细细品味所有接触到的信息流。“拿起手机休息娱乐一会,还有微信微博知乎淘宝抖音等软件,真正打开一个视频软件,看个剧的时间很少”(知乎网友:不周山)。倍速看视频成为他们在

8、流变信息压力下的一种防御反映,青年需要用倍速的加速来缓解自我的信息超载压迫。进一步来看,对于热衷刷视频的青年而言,虽然单位时间内他们获取了更多的观看资源,但这种庞大的体量与急速的更新速度却带来了极大的时间压迫,催生出一个个信息超载的青年。例如选择一青年常用的某视频 app 为例,输入“搞笑”,在不足一秒的时间内弹出体量庞大的视频资源,且筛选条件里还以点击量、时长、更新时间、清晰度、类型等进行了标签化处理。这种流变的信息潮在方便青年观看的同时,却带来了强大的时空压迫,好奇心重的青年需要耗损大量注意力去跟进信息流变的速度,去满足不断被刺激而膨胀的观看渴望,倍速的技术应用恰逢其时地成为青年应对流变信

9、息的防御武器。为了平衡自我肉体的承受力、精神娱乐发展需求、受制约的时间等因素与流变信息的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提升信息获取的速度,所以,青年非“赶”不可。(二)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稀有是商品增殖的重要要件,但这点对于各种视频 app 而言是很难作为营销卖点的,网络空间不仅从来不会只有一件吸引流量的视频资源,而且还会想尽办法复制热点、炮制表面的信息繁荣,以获取商业利益,这必然会带来劣质图像的泛滥,造成意义流失。而劣质图像是难以捕获处于精神需求旺盛期的青年的注意力,有网友就感慨“就现在这些剧注水量,不用倍速,没法看”(百度网友:侧首倒影如鬼魅)。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在既有的视频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以下

10、特性:一是无限重复。与纯文字类的文化作品不同,短视频的生产对主体并没有一定的审美、知识门槛要求,一机在手,人人都是戏精,甚至连网剧的拍摄也比传统电视剧要简单、迅捷得多。传统意义上视频产品的复杂与高级的内涵被释放,大量日常化、趋同化的视频被重复制作,无论是作为组织的平台方还是自由流动的“播客”们,都不乏模仿的本领,而符号尤其是图像符号在现有的技术下最容易被无限重复,但重复并不必然带来符号意义的增殖,相反,“符号使用得越频密,符号的意义就越是被削弱”3 166,且若没有恰当的语境呼应,这种重复的符号很容易沦落为劣质符号,造成意义的流失。这和毁掉一首歌只需不问场合地无限循环的道理一样。二是拖沓冗长。

11、在流量经济时代,网络空间成为资本的逐利场,视频是资本逐利的一种工具,为了迎合广告方、投资方的流量、时长诉求,一些视频制作方在典型的商业运作中,刻意增加剧情的曲折度,剧情像吸水海绵般无限膨胀,精华成分很少。有趣的是这些注水剧还默认了观众的三心二意,宣扬自己是伴随式看剧,言下之意不用观者耗费精力,都能轻松跟上剧情。三是超越性缺失。无论形式上多么精美,那些将生产的立足点放在简单直接的情感宣泄或是博人眼球的热点催生的视频资源,终究不过是精致的劣质图像,它们不具备厚植人文情怀、丰满精神世界的超越性价值,而这种审美日常化、庸俗化、琐碎化的劣质图像方黎“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第 8 卷总第

12、87 期109终不过是网络信息流中的无名泡沫,不会有多少文化意义。对于不缺观看资源的青年而言,面对这种意义流失的劣质符号,自然愿意走马观花地倍速“赶”过,这是一种以毒攻毒的互动策略。(三)社会焦虑的时间驱赶“没时间但是又想看”(百度网友:一直很安静)是青年倍速看视频的又一内心独白。除去吃饭睡觉时间,“通勤单程一小时左右,学习工作一天 810小时,完了洗衣洗澡个人护理杂七杂八一堆事不知多久,剩下的时间就很有限”(知乎网友:不周山)。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在刷视频这种“奢侈”的时间消费上,青年必须“赶”。“没时间”的表象是时间不够用,而其背后却反映出快节奏社会发展中社会焦虑对青年的一种时间驱赶。

13、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焦虑是广泛存在于社会成员之中的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是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心态”4,而急剧转型的社会更容易带来社会焦虑的群体蔓延,活跃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青年很容易呈现出社会焦虑,而这种焦虑便会直观地体现在对青年的时间驱赶中。这其中还要分清楚两种性质的社会焦虑对青年时间驱赶的影响:一种是积极的时间驱赶。适当的焦虑对于人的危机意识、发展的主动性提升是有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保持的 40 余年的高速发展,不仅验证了中国人的超越能力,更是期待人民尤其是作为社会发展生力军的青年勇为奔跑者,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而时间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奔跑的青年需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来

14、提升个人发展的质量,倍速看视频就成为他们快速获取信息的一个缩影。另一种是消极的时间驱赶。虽然我们期待每个青年都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然而那些无法自主跟上时代步伐的青年却在社会焦虑的驱使下变得消极,这种消极的表现是多重的,既可能是躲避压力、沉迷自我世界的佛系与躺平,也可能是急功近利、耽溺于眼前得失的浮躁与功利等形式。在社会焦虑消极的时间驱赶下,一些青年也会选择倍速看视频,他们无法沉下心,也没有细细品味观看体验的思想与知识储备,在社会转型期中存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压力下,一些青年看不见长远的目标,不只是学习,甚至连娱乐也充满了仓促与功利。(四)网络空间的技术诱导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决定消费的

15、判断一次次验证并解释着人们的市场交往关系,而这一判断对于我们理解青年倍速看视频这一行为仍具有启发意义。尽管文章以为流变信息的超载压迫、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社会焦虑的时间驱赶构成了青年倍速看视频这一“赶”的表征,然而我们还需充分考虑到网络空间技术诱导这一现实。正是网络空间新的技术应用才从生产源头决定了刷视频主体的消费方式与需求内容的变更。对于非专业技术人员的网友而言,很少有人寻求专门的视频编辑软件去改变既有视频的播放速度,直到近年来多数视频平台启用倍速功能之后,网友才从尝试性的使用到频繁使用。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能不说倍速看视频是技术诱导的一种现象,毕竟在 2017 年的时候,在 Youtube等

16、知名视频播放平台就已经启用了倍速功能,如今多数主流视频平台支持至少 1.5 的倍速播放。只是青年倍速看视频的现象还进一步说明了青年对新技术的高感度,青年不仅是各种新鲜文化思潮的尝鲜者甚至是发起者,更是一些新兴技术的青睐者,而网络空间本身就具有技术推动下文化信息动员的功能,在技术与文化的互构中,青年群体也不断演绎出多变的文化实践样态,而这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二、“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技术赋权尽管青年倍速看视频直观展现出时间维度上青年略显仓促的“赶”,但有趣的是,这种“赶”的背后同时折射出新的技术赋权下,青年网络空间文化选择权的增强,青年也在不断地“选”。只是这种自发式的“选”的理由与结果又

17、呈现出极富张力的价值色彩。这个现象再一次从另一维度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5,而对任一新生事物的充分认知,都离不开辩证的分析视角,对青年倍速看视频这一热点的文化审思,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青年这种“选”的具体样态以及这对于空间维度上青年文化消费结构的影响。(一)选圈层链接点如果设定青年刷视频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87 期社会科学110青年通过倍速而挤下的时间,有一部分是为了更多地选择自我圈层链接所需求的信息,再通俗一点说,在身边人都刷视频、看热点的时候,如果对身边人所捕获的同类型的视频一无所知,便会带来谈资与交流的减少,没法

18、一起玩,便会松散自我的圈层链接。显然,这种结果是人际交往活跃、需要友人的青年所不愿意看到的。“年轻人之间的 谈资,无非是近期的新闻,流行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没有话题就很难插得上嘴”(百家号:雷科技)。在社会焦虑的时间驱赶中,倍速看视频,赋予了青年在单位时间内选择圈层社交谈资的更大空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这种圈层链接式的“选”是如何发生的:其一,视觉文化以其直接、感性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领域,而媒介技术的发展,便捷了各种短平快视觉文化的生产与传播,民间直播的兴盛便是明证。由此,视频顺理成章地勃兴,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网络文化消费的重要构成内容,而文化实践的方式与内容进一步养成并标

19、识着青年的社交身份,青年通过快速选择与自我文化消费趋向一致的视频资源,来满足自我社交身份的需求。其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将人们隐匿在网络空间,相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重新将人们尤其是技术高感的青年部落化,绝大多数的青年似乎都有自己的网络社群,他们的身边人不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人,还包括网络社群的圈友们。圈友们因趣缘相投而结缘,在大的文化实践方式与审美方向上是一致的,靠着便捷的互动方式,将传统意义上网友的弱联系发展成如今新媒体环境下圈友们的强联系,而青年所置身的圈层越多,拥有的圈友越多,便需要在单位时间内,维系自我与多个圈友甚至是多个圈层的文化契合度,这便需要青年在流变的信息群中有更多信息选择的

20、办法与能力。其三,算法的信息分发模式让栖身网络的青年时刻拥有大量同质性文化内容的消费权,但是这种算法的分发是量贩式、粗线条的,并不能与青年变化着的文化身份与审美需求精准匹配,青年还需要在推送出的内容中更加高效地选出自己期待的文化产品,来维系自我的文化身份。如此而来,倍速视频的技术应用下,青年可以用“赶”出来的时间去“选”出更多有助于自我圈层链接的视觉资源,哪怕这种“选”的过程与结果是粗糙与仓促的。当然,这种圈层链接式的“选”虽然表征了人是社会化的产物,需要群体的归属与社会关系的支撑,但圈层的文化需求未必代表了社会的文化需求,圈层虽然促成共同性,但并不等同公共性,圈层链接式的“选”还可能存在一味

21、迎合圈友的文化趣味与多样文化阻隔的风险。(二)选精神共鸣度刷视频是青年日常的文化实践方式,而当人们在实践、生产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不断地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毕竟,“我们的思想、价值、行动,乃至于情感,都是文化的产物”6。但并非所有的文化产品都能有效进入我们的思与行,只有那些能够与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产生共鸣的文化才能被选择、吸收。由此延伸可以发现,青年倍速看视频的现象反映出既有的视频资源与青年群体思与行的共鸣关系,那些与其共鸣的资源,多数青年是舍不得倍速的,倍速现象反倒更凸显出青年对文化产品共鸣点的看重与选择。青年刷视频中常见的对共鸣点的选择有四种:其一,审美共鸣。青年是

22、带着一定的审美倾向去观看视频的,与青年群体审美多样化相对应的是网络空间是各种审美趣味的生产场与积聚地,在庞大的信息流与算法分发机制的推动下,倍速而“赶”的青年,却在选着审美共鸣的视频慢慢欣赏。这其中有审美娱乐化、庸俗化的,逮着搞笑、辣眼球的视频一遍遍偷乐;也有品味高雅,追求图像、声音的美感,如有网友就说“艺术电影和动漫的画面很考究,倍速则有些暴殄天物了”(百度网友:zadicxtjudger)。其二,情感共鸣。视频充分满足了观者的视觉与听觉,且青年钟爱的弹幕文化进一步赋予青年刷视频的参与感,青年的情感体验在刷视频中被充分调动,对于青年而言,高情感共鸣的资源是舍不得倍速去“赶”的,青年选择了打动

23、自我情感的资源细细咀嚼,如觉醒年代 的弹幕中满屏都是太感动了、舍不得倍速等类似的留言,青年对于有情感共鸣的作品“一点都舍不得快进生怕遗漏一点”(百度网友:起名什么太难了)。其三,价值共鸣。一些青年是带着一定价值需求去刷视频的,而主体对价值的衡量因主体方黎“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第 8 卷总第 87 期111的身份、境遇的不同而相异,尽管是同一主体,也会因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对价值有相异的衡量标准与实现途径。对当下的自己有无价值,是青年判断是否倍速“赶”过此类视频的重要衡量标准,那些能与自己形成价值共鸣的资源,不仅很少被倍速,还常成为青年精挑细选的观看对象。如网友谈到为了学

24、习外语,看外文视频资源从不倍速,会挑选好的慢慢看,“生怕自己错过任何一个能学习到的地方”(百度网友:冬凯的 MC 世界)。这种价值共鸣还会受到视频主角的影响,网友所提出的“去看你爱豆的视频,你还舍得快速吗”(豆瓣网友:乖巧)就受到一些人的点赞,这也反映出偶像对青年文化选择的价值影响。其四,思维共鸣。并非所有刷视频的青年都喜好短平快,一些青年喜好有深度的资源,慢慢琢磨,认为“内容多节奏紧凑的电视剧从来不开倍速”(百度网友:各取所需 37),要让思维和字幕同步。选视频的共鸣点呈现出技术赋权下,青年拥有更多的可能去满足自我的文化情感需求,然而,被倍速放过的图像资源未必都能给青年以美的熏陶、好的情感体

25、验、正向的价值引领以及积极的思维训练等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化育影响,网络空间是优质图像与精致的劣质图像并存的空间,共鸣并不必然带来成长。(三)选刷频速度感青年倍速看视频的热点不光从相反的维度凸显出青年在技术的赋权下,所作出的信息筛选策略,这种技术诱导所直观呈现出的“赶”还蕴含着另一层值得关注的问题,即青年正在以倍速为凭仗,选择甚至是形塑着自我的观影习惯,青年或有心或无意地选择刷视频的速度感。在百度论坛、豆瓣、知乎等以青年为主的关于倍速看视频的讨论中,“基本都是倍速看”的观点比比皆是。这种观看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反映出网络空间文化实践中青年的自我延伸。以延伸为视角来考量人与媒介的关系是麦克卢汉的精髓思想

26、之一,麦氏认为:“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7 17网络空间的技术锐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人的意志极大限度地延伸,具体到青年倍速看视频这一热点中,这种延伸突出体现为青年拥有了更多的可能去参与到网络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中,青年不仅能够快进、快退,还能够在不改变整体剧情完整性的前提下,改变视频的速度。这种技术赋权的发生很容易让人习惯,毕竟,“人们对自己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7 63,更何况主体还是好新求异、按捺不住性子的青年。所以,一些青年会渐渐习惯倍速的体验感。但这种速度的选择亦存在风险,因为媒介的延伸常与截除相伴而生。也就是说倍

27、速的选择会让青年上瘾,进入潜意识的感知麻木状态,就像网友谈到的,选择倍速的时候,“一开始我没在意,觉得看的东西比以前多了是好事,但是现在看一些经典老剧时也想调快就很可怕了。整个人变得浮躁,静不下来”(豆瓣网友:十八如妖);甚至有些人“已经无法观看正常速度的视频了”(豆瓣网友:悉尼哥巨怨),思想日益碎片化;还有些青年表示“有时候上课听老师说话都想放二倍速了”(豆瓣网友:$1Million)。由此,这种技术赋权所带来的“选”不仅是表面上满足了青年对视频速度感的一种调整,竟还有可能让一些青年沦为技术的伺服者,截除了自我的感知平衡,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三、“赶”与“选”的回音: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思想回

28、应就青年倍速看视频这一热点的文化审思而言,如果说对其所传递出来的“赶”的加速表征与“选”的技术赋权的思考是一种按图索骥的分析,那么,以此为基点,去进一步探寻如何引导青年在技术锐进的时代趋势中,于弹性的网络空间进行自觉而积极的文化实践,克服仓促之下“赶”的焦虑,降低自发之中“选”的风险,才是对这一热点问题思考所应有的思想升华。毕竟,青年倍速看视频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青年与倍速按钮之间的关系,而是青年在弹性网络空间的技术赋权下,与流变的、鱼龙混杂的图像产品之间的选择关系。从育人者的角度而言,我们既需要倡导一个“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 163的图像生产市场,让青年有好频可赏,而不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对

29、注水剧的加速中;又需要引导青年“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 163,让倍速的技术恰如其分地服务于自我的发展需求,降低伺服于媒介或是技术的风险。而这一意愿的达成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87 期社会科学112离不开三个维度的努力。(一)丰富视频的价值内涵,降低倍速中青年的注意力损耗无论是时间维度仓促的“赶”,还是空间维度自发的“选”,都可能让青年陷入“注意力损耗”的窘境。青年试图通过“赶”来让有限的注意力消费到更多的资源;通过“选”来让宝贵的注意力分布在对己而言更有用的内容。毕竟,在社会焦虑的驱赶下,正值发展关键期的青年的注意力日趋宝贵,而网络视频恰恰又是青年所大量消费的文化对象。然而,青年始

30、终无法在一个按钮的赋权下,就超越流变信息的超载与劣质图像的意义流失,在仓促的“赶”中,青年似乎取得量上刷屏的优越感,但从质的维度观去,支离破碎信息获取背后却是注意力的损耗。而这种注意力损耗在青年自发性倍速而“选”的维度中也不少见,无论是选圈层链接点还是精神共鸣度,在鱼龙混杂的图像市场中,都存在误入歧途的可能,而作为文化产品的视频资源,一旦失去了积极的化育价值,那么它也是对青年的一种注意力损耗,至于一味地选择刷频速度感,则更有可能在那些感知平衡遭遇破坏的青年群体中,损耗他们稀有的注意力。那么,为了让青年宝贵的注意力有其所得,让倍速的技术不再应用于对劣质信息的“赶”与“选”中,丰富视频的价值内涵,

31、让流变信息呈现出优质图像生产与传播的主导态势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涉及视频本身的价值生产与优质视频的市场占位问题。其中,视频本身的价值生产是第一位的,若没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即便通过资本助推等因素提升了其市场占位,也很难逃脱被倍速而过的命运,诸如大量资本运作下的注水剧。就视频本身的价值生产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一”与“多”的关系,既然我们不希望青年倍速而“赶”的注意力损耗在对消极图像的选择中,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追求视频本身价值生产的积极性。所有上线的视频都应当符合“一”的导向,这个“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刚性要求,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与维度是多样的,要鼓励视频在这个方面“多”的创新,

32、无论是普通老百姓的田间直播还是官方媒体的巨资制作,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现主旋律、正能量,这其中并不反对多层次的审美需求与创作立意,毕竟,不同境遇的青年有多样的文化圈层归属与情感需求。其次,积极价值导向的视频还需要有优秀的表现形式才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这种优秀不仅是剧情的精彩与紧凑,还包括呈现方式的美好,以 觉醒年代 为例,无数个弹幕赞叹导演的细致与用心,赞叹剧中每个细节、每个图像所带来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冲击,所以,很多网友表示这么精致、感人的好剧舍不得倍速。如此的优质图像资源不仅被“赶”过的概率很低,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让青年选,观看的青年越多,其圈层链接点、情感共鸣度就越高。再次,价值丰富的优质视

33、频还要尽可能多地引入青年的叙事视角。在人人都是视频生产者的网络空间,很难单方面要求青年驻足在与己的思与行毫不相干的图像中,青年更关注视频生产者如何表现自己,那些善于表现青年身份特征与情感需求的视频,更容易被选中。最后,优质视频的市场占位还需要他律的积极监管。用制度的刚性弥补网络空间传统把关人角色弱化的问题,降低劣质图像的市场显现度,提升流变信息的整体质量,尽可能降低青年倍速而赶的注意力损耗。(二)强化青年的主体意识,提升“人-技”互动的自觉性优质图像的生产与传播只是从供给侧降低了青年“赶”的盲目与“选”的风险,然而,在注定会日趋流变的网络信息流中,若盼青年们不再被倍速狂追,能够更好地选择有滋养

34、内容的图像资源,还须进一步强化青年的主体意识,提升“人-技”互动的自觉性。毕竟,作为一种技术供给,倍速看视频的出现和绝大多数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样,其本身是中性的,甚至说,它的出现还有着以受众为导向的讨好性倾向。但技术应用的双刃性总是屡试不爽,现实中倍速看视频反倒让青年仓促的“赶”与自发的“选”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尤其是一部分青年在技术的截除下,连日常生活都恨不得倍速了,这就特别凸显出强化青年主体意识及提升青年在“人-技”互动中自觉性的重要。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应该引导青年对人与技术的关系有自觉的认知。正确的认知是积极行为的必要前提。从哲学维度来看,技术具有属人性,它方黎“赶”与“选”:青年倍速

35、看视频的文化审思第 8 卷总第 87 期113体现了人在认识与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目的性与能动性,人们正在“依靠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8;进而,技术还表征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人的最初的工具是他本身的肢体”2 105,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人们愈发关注工具层面的提升,而技术是改造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超越了原始的肢体,展现并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当然,在日益技术化的社会中,人也在技术化,只是一部分人充分理解并运用了技术的属人性特征,不断通过技术来展现并延展自我的本质力量;而一部分人成为技术体系的一个环节,出现技术异化。若青年不能对人与技术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又谈何在弹性网络空间的一次次信

36、息流变与技术变革中,强化主体意识,把握住自我的“不变”呢。从这个角度而言,青年对倍速的科学驾驭与否,则是青年“人-技”互动效果的一种展现。其次,在科学看待人与技术关系的前提下,青年仍需提升对倍速的掌控力。如今的青年出生与发展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而能够让技术服务于自我的发展,不至于让自我实践的“文化与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3 52是考量青年是否具有强大主体意识的重要指标。具体到倍速而言,我们发现它实际上不仅有加速播放视频的功能,还有慢速(常用的如 0.5 倍速)功能,这一技术具有一些显著优势:如人们可以在较难的信息学习中,通过慢速功能来帮助自我理解与消化知识,这对于上网课的青年很有

37、用;因身心条件、具体处境的不同,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尽管视频的信息呈现方式较之于单纯的文字、声音要直观得多,但这并不能消除受众的个性化差异,倍速功能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观者对速度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在资讯类、专业知识类信息的视频回顾中,倍速可以帮观者快速检索到需要的信息等。基于此,青年们实际上可以倍速为例,多进行一些技术类的知识学习,充分探索一些新锐技术对于自我发展可能存在的积极作用,让倍速等技术应用恰如其分地服务于我的主体发展需求,而不仅仅是留给社会被动的“赶”的背影,进而,在良好的“人-技”关系中,降低盲目快速刷屏选择中技术异化的概率。(三)关注网络智库建设,服务于青年的线上

38、发展网络空间的延伸与信息技术的锐进,彻底重构了青年发展的路径与构成,倍速看视频的热点警醒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青年的线上发展,而这种关注不仅需要优质的网络内容与青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还需要网络社会治理的智力支持。具体到倍速等信息技术对青年线上发展的影响而言,育人者要更加关注,或是积极参与到网络空间的智库建设中。这个智库应当能够为网络空间媒介技术的开发者、使用者、网络空间管理者等群体提供积极的建议,而建议本身的来源是基于对不同群体需求的充分调研与切实沟通的基础上。以视频倍速的技术应用为例,智库成员需要在充分调研与有效协调的基础上,为开发者的技术提供前期的网络意见征询,向开发者反馈倍速的使用效果,向使用者

39、提供积极运用倍速按钮的说明,为管理者提供关于倍速看视频的管理建议等。良好网络智库建设的好处便在于降低技术应用的盲目性,为网络行动者,尤其是大量青年在网络空间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然,既然期待服务于青年的线上发展,那么这一类型网络智库的建设就应当有明确的价值倾向:一方面,网络智库的群体应当有了解并服务于青年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人员构成既要包括技术人员、新媒体从业者,又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需要有具有代表性的青年等相关群体。其基本的价值主张是寻求青年与网络空间技术应用的和谐共生,这种共生的根本是技术与青年发展的价值共生,也就是说这一智库群体要本着技术服务于青年发展的价值取向,让技术的设计、运

40、用、反馈等各个层次的实践都能够体现对青年发展的积极推动,以人的发展的理念实现网络社会治理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反思并不断引导信息技术的规范发展。虽然信息技术的跃进将人与网络空间彻底绑定,但是,信息技术与所有技术一样,其本身并不必然昭示美好的未来,需要有专业的智库引导。若要让倍速等类似的信息技术服务于青年的发展,离不开智库成员对青年与媒介间所发生的器物联系、信息耦合、生活交叠等层面所进行的充分分析,在科学的分析中去思考技术与青年发展间的平衡关系,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改善技术,追求网络空间青大理大学学报总第 87 期社会科学114年身心发展的顺利。现实中,虽然一些项目化运作的网络信息调研组事实上扮

41、演了部分网络智库的角色,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也在常态化调研互联网发展状况,这些既有的“智囊团”为我们关心并服务于青年的线上发展提供了好的基础,但庞大的青年网民数量、日新月异的技术供给、繁杂的网络文化实践等诸多挑战性因素,依然需要社会的力量来不断推进多点多面多层次的网络智库建设,从育人的站位出发,有效链接起技术开发者、使用者、管理者等多方关系,让倍速看视频等更多的技术应用更好地服务于青年网民的发展需求。总而言之,青年倍速看视频所传递出的“赶”与“选”,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新奇的文化实践场景都在提醒我们:青年,不仅仅是普通的网络用户,他们更是网络文明与信息时代的建构者。基于此,育人者唯有把握

42、好网络空间青年的实践热点与存在样态,才能更准确地了解他们、培育他们,毕竟,青年是怎样的群体,“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 520。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尼尔 波兹曼.技术垄断 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陈云松,潘雨,张亮亮.当代中国的社会焦虑及其宏观机制:基于搜索大数据的省级面板研究 J.济南大学学报,2020(6):5-15.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

43、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6.6克利福德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63.7马歇尔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M.何道宽,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6.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Rushing and Choosing:Cultural Reflection on Young People Watching Videos at Double SpeedFang Li(School of Marxism

44、,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youth watching videos at double speed represents young peoples rushed culturalexperience.The overload and oppression of rheological information,meaning loss of inferior images,the time drive by social anxietyand the t

45、echnological induction of cyberspace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phenomenon of accelerating and rushing.From theperspective of space,watching videos at a faster speed by young people shows the tendency of consuming online culture in thecultural structure.Meanwhile,the circle link points,spiritual re

46、sonance and brushing speed of videos when young people choosingvideos are revealed too.Realistically,educators should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passive rush and spontaneous choosing of youngpeople,and reduce the attention loss of middle-aged and young people watching videos at a faster speed by enri

47、ching the valueconnotation of video.They should also strengthen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youth an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humantechnology interaction,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hink tanks and the online development of youth,so as to letthe technology serve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youth.Key wordsyouth;video watch at double speed;accelerated characterization;technology empowerment;thought response(责任编辑刘英玲)方黎“赶”与“选”:青年倍速看视频的文化审思第 8 卷总第 87 期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