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3198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3 卷第 5 期2023 年 10 月铁 道 机 车 车 辆RAILWAY LOCOMOTIVE&CARVol.43 No.52023Oct.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屈雪刚,吴君,钱兆勇(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摘 要 文中研究了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通过 Vlan 划分、优先级调度等方法将维护网、PIS网、走行部内网、列车控制网等多网融合到一条千兆网,并通过 MAC 帧的分析、传输竞争优先级处理、时效性保障、传输机制、安全保障等措施来保证各承载业务的正常通信,对于多网融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 多网融合;以太网;综合承载

2、中图分类号:U270.3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7842.2023.05.08随着轨道交通动车组列车的不断发展,全自动驾驶、健康管理、智能列车、大数据等新型技术也逐步在列车上实施,传统的 MVB、WTB 等总线形式越来越满足不了高实时性、大数据量的要求,以太网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地运用到列车控制技术中。但列车网络仍然是设备维护网、PIS 环网、走行部内网、列车控制网等多系统的独立集成,导致列车的网络总线种类多、结构复杂、不便于集中式统一管理。基于以太网列车多网融合技术是将维护网、PIS 环网、走行部内网、列车控制网等多系统的数据集中到一条干线以太网

3、进行传输,提高了实时性、增强了大带宽、便于集中管理,保证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列车网络控制的发展趋势1,如图 1 所示。1 列车多网融合系统需求 实现 TCMS 维护网、PIS 环网、走行部内网、控制网等子系统的多网融合,需要综合各个网络的全部功能,实现原有各个子系统网络的全部功能,子系统网络所需主要功能需求见表 1。由系统需求可知、多网融合以太网技术需要满足如下要求:(1)实时周期性传输要求,最小数据传输周期16 ms 以下。图 1各系统独立的网络总线形式文章编号:1008-7842(2023)05-0050-05引用格式:屈雪刚,吴 君,钱兆勇.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J.铁道机

4、车车辆,2023,43(5):50-54.作者简介:屈雪刚(1984-)男,高级工程师(修回日期:2021-07-06)第 5 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2)能完全支持 ISO/OSI 的 7 层开发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3)满足各种数据带宽要求。2 多网融合方案实现 随着近年来实时以太网概念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逐步成熟,IEEE 802.1Q 也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IEEE 802.1Q 以其独特的性能满足各种数据的传输。2.1MAC 帧结构的调整符 合 IEEE 802.1Q 的 MAC 帧 在 传 统 MAC 帧结构中增加了

5、标黄部分 Tag 的 4 个字节的数据结构(后 述 中 按 照 IEEE 802.1Q 规 范 的 MAC 帧 用Tag 表示,其他的 MAC 帧用 UnTag 表示)2,如图2 所示。4 个字节拆分成 4 个不同的功能区,分别为标签协议识别区(TPID)、优先级代码区(PRI)、标 准 格 式 封 装 指 示 区(CFI)、Vlan 网 络 识 别 区(VID)。标签协议识别区(TPID):采用 16 Bits,用于区分 Tag 的 MAC 帧和 UnTag 的 MAC 帧,如果该帧采用 Tag 的帧结构形式,则该值可设置为 0 x8 100。优 先 级 代 码 区(PRI):采 用 3 B

6、its,划 分 成 了07 共 8 个数据传输优先级,0 为最低优先级、7 为最高优先级。标准格式封装指示区(CFI):0 表示 MAC 地址以标准格式进行封装,1 表示以非标准格式封装。在以太网中,CFI 的值为 0。Vlan 网 络 识 别 区(VID):12 Bits 表 示 子 网 数量,即 4 096 个数值,VID0 用于识别帧优先级,VID=4 095 为预留。最多可以划分 4 094 个 Vlan。2.2MAC 帧的兼容由于对 MAC 帧的调整,车辆的牵引、制动、车门等系统需要更新连接以太网的全部软件协议,这 会 导 致 开 发 周 期 长、成 本 高 等 问 题,因 此 要

7、求Tag 格式的 MAC 帧与 UnTag 格式的 MAC 帧完全兼容。我们将以太网分为接入链路和干线链路,如图 3 所示,如果有接入链路设备不能满足 Tag 格式的 MAC 帧,在接入链路交换机后,交换机将其转换为 Tag 格式的 MAC 帧,使用 Tag 格式的 MAC 帧在干线链路中传输,在信号的接收侧再将其恢复到 UnTag 的 MAC 帧格式。这样既保证了 IEEE 802.1Q 的 MAC 帧的数据传输,又保证了其他 MAC 帧的数据传输,达到了兼容性要求。2.3竞争优先级方式进行实时周期性数据传输同 一 以 太 网 既 传 输 实 时 周 期 性 列 车 控 制 数据,又传输时效

8、性不高的 PIS 系统视频、音频数据,出现碰撞之后需采用优先级策略处理。采用优先级代码 PRI,将数据划分为基础、优图 2MAC 帧结构表 1子系统网络传输需求网络维护网PIS 网走行部内网控制网项点在任意交换机上对列车任意设备进行维护在总线上传输视频、音频数据,数据量大,采用 UDP 协议在总线上传输实时周期性数据在总线上传输实时周期性控制数据,数据量不大,最小数据传输周期 16 ms,数据具有安全性保障51铁 道 机 车 车 辆第 43 卷 先数据、快速数据、闪速语音控制数据、延时抖动小于 100 ms 的视频、延时抖动小于 10 ms 的音频、网间控制、网络控制 7 个等级,传输时,PR

9、I 先传优先 级 高 的 数 据。保 证 周 期 性 时 效 性 高 的 列 车 控制、走行部数据,再传 PIS 系统的视频音频数据。保证数据时效性和大数据流带宽。应用层采用周期时间触发机制发送周期性数据。以太网上的每个节点都有统一的时间分配,该时间分配按照数据时效性紧要程度划分,时效性高的数据传输周期短,时效性低的数据传输周期长,时间由用户自定义,只有轮到某节点发送数据时,该节点的门控才会打开,并将数据发出。因此,对于量不大、实时性、周期性要求高的数据采用优先级代码高和周期性触发机制保证。对于量大、实时性、周期性要求不高的 PIS 视频音频数据由优先级代码低的数据格式传输。实现不同数据类型的

10、综合承载。2.4Vlan 划分在 Tag 的 MAC 帧中设置了 Vlan 网络识别区,用于网络的虚拟分组,在优先级数据的保证下,对网络再次划分虚拟分组,使得应用层不同类型的数 据 相 互 不 可 见,减 少 不 同 数 据 类 型 的 相 互干扰3。将 PIS 网、列车维护网、走行部内网、控制网等划 分 为 不 同 的 Vlan,应 用 层 的 控 制 数 据、维 护 数据、视频音频数据之间相互独立,尽管数据在同一总线上传输,相互之间不产生干扰。如果不同 Vlan 间有数据传输,则可在骨干网配置 3 层交换机,使得 Vlan 间数据能够可控交互,保证数据的集中管理。2.5时效性分析由于控制数

11、据要求最短传输时间 16 ms 以下,以太网传输为级联方式,代表数据传输时每个交换机需要消费一定的处理时间。目前,用于实时周期性传输的交换机最小处理时间为 11 s。列车目前最大编组为 16 节编组,每节设置 1台交换机,则以太网传输最小时间为 176 s,最大传输时间为 352 s,该时间足以满足周期性传输的要求。2.6重传机制控 制 数 据 的 可 靠 性 要 求 较 高,传 输 层 采 用TCP/IP 传输方式,每条以太网帧均配置了多个校验,在数据发送端设置了校验加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后,接收设备按照逆向方式解密,接收设备获得实际数据和解密校验数据一致后,代表该数据有效可用,反之,数据不

12、一致则代表该数据无效,通过 TCP/IP 方式告知发送方进行重传。2.7带宽计算考虑列车多网融合的通用性,按照当前最大编组运行列车的设备统计,以太网带宽见表 2。通过对以太网带宽计算,千兆以太网传输 217 M最大带宽数据,带宽有足够的余量,满足多网融合带宽要求。2.8安全保障以太网多网融合对控制数据和视频音频数据进行了综合承载,由于控制数据对传输安全性要求较高,采用如下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1)采用应用层安全协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图 3多网融合网络拓扑架构52第 5 期基于以太网的列车多网融合技术研究分别进行安全协议的加密和解密,数据无误后再进行使用。(2)通 过 划 分 Vlan、保

13、证 了 数 据 之 间 相 互隔离。(3)通过 MAC 优先级划分,优先传输优先级高的数据,避免发送数据碰撞产生丢帧。(4)通过重传机制,保证数据接收不到或传输错误时再次传输。(5)采用周期性传输机制,使数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更新。(6)通 过 统 一 集 中 管 理 方 式 保 证 数 据 综 合有效。(7)采用冗余机制,使数据多份传送,接收设备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不同策略的使用。3 试验测试 3.1测试方案为充分验证方案,在实验室环境搭建了试验平 台,对 不 同 的 MAC 帧 结 构、不 同 Vlan、过 程 数据、视频数据进行传输。实验室环境下按照最小拓扑架构进行测试,如图 4 所示,

14、骨干网采用千兆环形以太网交换机,按照 Tag 格式的 MAC 帧传输,连接设备中 CCU、WTD 是 UnTag 格 式 的 设 备,PIS、走 行 部 是 具 有Tag 帧格式的设备。其中 CCU 和 WTD 设备划分为 Vlan1、PIS,走行部设备划分为 Vlan2。3.2试验步骤及测试结果通过 CCU 发送数据 WTD 接收、WTD 发送数据 CCU 接收,PIS 发送数据走行部接收、走行部发送数据 PIS 接收的测试,如图 5 所示,UnTag 数据表 2以太网各设备带宽需求设备CCTV 解码器CCTV 服务器硬盘录像PIS 视频广播维护健康管理走行部合计最大码流/M42462111

15、21数量/个2244111010171带宽/M841766210101217说明显示 4 画面2 路视频44 摄像机最大带宽广播带宽最大带宽最大带宽最大带宽/图 4最小单元测试拓扑架构图 5设备之间通讯结果53铁 道 机 车 车 辆第 43 卷 和 Tag 数据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收发。为 了 验 证 Vlan 的 区 域 防 护 特 性,Vlan1 和Vlan2 之间互传数据,结果发现,数据不能收发,起到 Vlan 隔离作用,满足设计要求,如图 6 所示。4 实车验证 在速度 160 km/h 市域动车组列车上将多网融合技术进行了实际装车验证,该车为 8 列固定编组列车,整车骨干网为环形以

16、太网,设备较多,计算该车的带宽见表 3,带宽合计 197 M。骨干网采用了千兆以太网,远远满足 197 M 带宽的需求。该车实际运行中,数据传输畅通,收发自如,使用情况良好,满足设计要求。5 结论 经系统分析、方案论证、试验测试、实车验证等一系列环节,证明了多网融合技术真实可行,各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互不干扰。以太网多网络融合技术解决了传统列车子系统相互独立,列 车 的 电 缆 数 量 多、种 类 多、总 线 结 构 复 杂 等 问题。采用一套总线传输形式,将各系统的内部网络传输的内容通过一条以太网进行综合承载,形成多网络融合技术,该技术可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冯思洋.浅谈以太网技术与水

17、处理自动化的融合途径J.石化技术,2017,24(8):200.2 张向利,唐小琦,陈吉红.基于以太网的数控系统实时 通 信 和 时 间 同 步 J.计 算 机 集 成 制 造 系 统,2008(6):1148-1154,1167.3 陶 林,蒋廷彪,张向利.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数控系统实时通信网络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11):114-119.Research on Multi-Network Convergence Technology of Trains Based on EthernetQU Xuegang,WU Jun,QIAN Zhaoyong(Beijing Rail T

18、ransit Technology Equipment Group Co.,Ltd.,Beijing 10007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in multi network integ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Ethernet.By using VLAN division,priority scheduling and other methods,the maintenance network,PIS network,internal network of running gear,train control

19、 network and other multi networks are integrated into a gigabit network.Through the MAC frame analysis,transmission competition priority processing,timeliness guarantee,transmission mechanism,security and other measures to ensure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of each service,i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 network integr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multi-network convergence;Ethernet;integrated carrying图 6Vlan 隔离状态下的访问表 3160 km/h 市域车带宽设计设备CCTV 解码器硬盘录像PIS 视频广播维护健康管理走行部合计最大码流/M446211119数量/个240111010165带宽/M81606210101197说明显示 4 画面40 摄像机最大带宽广播带宽最大带宽最大带宽最大带宽/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