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303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6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4401∕T 180-2022 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广州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ICS 03.220CCS R 10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20221012 发布20221115 实施DB4401/T 1802022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bus operating service capability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1/T 180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35 基础指标.36 畅通指标.57 拥挤指标.68 延误指标.79 效率指标.8附录 A(资料性)时段的划分.10参考文献.11DB4401/T 1802022II

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公共交通数据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兵、苏奎、苏跃江、韦清波、吴德馨、邹立成、钟志新、莫竣杰、袁敏贤、高媛、余畅。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4401/T 18020221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公交运行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对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公交线网运行服务状况整体评价。2规

3、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交 bus mode在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区域内,运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公共汽(电)车和服务设施,按照核准的线路、站点、时间和票价运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一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3.2公交线路 bus lines利用公交车辆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活动的线路。3.3公交线网 bus network在一定区域内布设公交线路组成的网络。3.4公交运行服务状况 bus operating service status表征公交线路或公交线网的畅通、车厢拥挤、候车延误等情况。3.5站段 sections be

4、tween adjacent bus stops同一线路、同一方向相邻两个公交站点之间的道路区段。3.6站段行程时间 travel time between adjacent bus stops表征统计时间间隔内所有班次公交车辆通过某一站段两个端点间的平均时间。3.7站段行程速度 travel velocity between adjacent bus stopsDB4401/T 18020222表征统计时间间隔内通过站段所有班次公交车辆的行驶总距离与行驶总时间的比值。3.8站段权重系数 weighted coefficient of sections between adjacent bus

5、 stops表征某一站段在整个公交线网中的重要程度的系数。3.9加权平均速度 weighted average velocity对多个站段行程速度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速度,用于评价公交车辆运行快慢情况。3.10行程时间比 travel time index公交车辆的实际行程时间与公交网络处于正常运营、且道路通行条件良好、且公交客流较少时的行程时间的比值。行程时间比值越大表明公交车辆行驶越缓慢,路面越拥堵。注:广州市公交网络处于正常运营、且道路通行条件良好、且公交客流较少时段划分参见附录 A。3.11发车间隔 departure headway同一线路、同一方向相邻车次驶离起点站的时间间隔。3.1

6、2到站间隔 arrival headway同一线路、同一方向相邻车次到达同一站点的时间间隔。3.13高峰时段 peak hours周期性公交客流集聚的时段。注:广州市公交高峰时段划分参见附录 A。3.14车厢满载率 full load rate of passengers in the bus公交线路的单车单次实际载客量与该班次的公交车辆额定载客量的比值。3.15线路满载率 full load rate of passengers in the bus line表征统计时间间隔内公交线路所有发班班次的平均满载率。3.16公交畅通指数 bus smoothness index反映公交线路或公交线

7、网运行快慢的情况,无量纲数值。3.17公交拥挤指数 bus congestion index反映公交车厢拥挤程度的情况,无量纲数值。3.18拥挤体验乘客 passengers with crowded experience乘客在乘坐公交期间,车厢满载率达到“拥挤”及以上级别(拥挤级别判定详见表2)的乘客。DB4401/T 180202233.19公交候车延误 waiting delay of bus表征乘客在站点等候公交车辆时,公交车辆到站时间超出预期到站间隔的延误程度。3.20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 proportion of inefficient passenger operating mi

8、leage公交线路低满载率的载客里程与总载客里程的比值。4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公交运行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下5个类别指标组成:a)基础指标:包括站段权重系数、站段行程速度、加权平均速度、车厢满载率、到站间隔;b)畅通指标:包括行程时间比、公交畅通指数;c)拥挤指标:包括线路满载率、公交拥挤指数、拥挤乘客比例;d)延误指标:包括公交候车延误;e)效率指标:包括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运营效率水平等级。5基础指标5.1站段权重系数按照公式(1)计算各站段权重系数,统计时间间隔宜以不高于30min的时间间隔统计。nimjijmjijipp111r(1)式中:ir 统计时段内站段i的权重系数;ijp 统

9、计时段内站段i的公交客流量;m 统计时段内途经站段i的公交车辆j合计数;n 评价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中的站段数。5.2站段行程速度按照公式(2)计算各站段的行程速度。qjjiiitqlv1(2)式中:iv 统计时段内站段i的行程速度;DB4401/T 18020224il 站段i的长度;iq 统计时段内途经站段i的公交车辆合计数;jt 公交车辆j通过站段i的行程时间。5.3加权平均速度按照公式(3)以站段权重系数对各站段的站段行程速度进行加权即可统计公交线网或者站段组合的加权平均速度。niiiniivv11rr(3)式中:v 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的加权平均速度;ir 统计时段内站段i的权重系数;i

10、v 统计时段内站段i的行程速度;n 评价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中的站段数。5.4车厢满载率按照公式(4)计算车厢满载率。cpoii.(4)式中:io 公交车辆在驶离站点i时的车厢满载率;ip 公交车辆在驶离站点i时车厢内乘客数;c 车辆的核定载客量。5.5到站间隔按照公式(5)计算到站间隔。iiittt0.1(5)式中:it相邻两个班次的到站间隔;it第i个班次的到站时间;1it.第1i.个班次的到站时间。DB4401/T 180202256畅通指标6.1行程时间比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各站段行程时间比(Travel Time Index,TTI):a)获取统计时段内各站段的站段行程速度iv;b)统计各

11、站段在公交网络处于正常运营、且道路通行条件良好、且公交客流较少时的平均行程速度ifv;c)按照公式(6)计算各站段的行程时间比:iiiiiiivfvfvlvlTTI)()((6)式中:iTTI 统计时段内站段i行程时间比;ifv 站段i在公交网络处于正常运营、道路通行条件良好、且公交客流较少时的公交平均行程速度;il 站段i的长度;iv 统计时段内站段i的实际平均速度。d)以站段权重系数,对各个站段的行程时间比进行加权求平均值,得到区域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的TTI,详见公式(7)。)(1iniiTTITTIr(7)式中:TTI 统计时段内区域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行程时间比;TTIi 统计时段内站段

12、i行程时间比;n 评价公交线网或站段组合中的站段数;ir 站段i权重系数。6.2公交畅通指数当公交线网行程时间比处于不同数值区间,公交畅通指数(Bus Smoothness Index,BSI)计算方法如下:a)当8.11?TTI时,按照公式(8)计算:10)1(0TTIBSI(8)b)当5.28.1?TTI时,按照公式(9)计算:720)1(.TTIBSI(9)DB4401/T 18020226c)当5.2ATTI时,BSI=10。6.3公交畅通指数等级划分根据TTI的数值,宜将公交畅通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1。表 1公交运行畅通水平等级划分行程时间比1TTI1.21.2TTI1.41.4

13、TTI1.61.6TTI1.81.8TTI2.52.5TTI公交畅通指数 0,2)2,4)4,6)6,8)8,10)10公交线网畅通情况畅通基本畅通轻度拥堵中度拥堵严重拥堵7拥挤指标7.1线路满载率按照以下步骤计算线路满载率:a)获取发班时间在统计时间段内的所有班次j在所有站段i的车厢满载率jiO;b)班次j中以满载率最大的站段车厢满载率作为本班次的满载率,详见公式(10):)(jijOMaxO.(10)式中:jiO 公交线路在第j个班次第i个站段的车厢满载率;jO 公交线路在第j个班次的车厢满载率。c)按照公式(11)计算线路满载率:mm1jjlOO(11)式中:lO 指定公交线路平均满载率

14、;m 公交线路在统计时间段内发出的班次数。7.2公交拥挤指数当公交车辆的车厢满载率O处于不同数值区间,公交拥挤指数(Bus Congestion Index,BCI)计算方法如下:a)当%40O时,BCI=0;b)当%55%40?O时,按照公式(12)计算:DB4401/T 18020227316400OBCI(12)c)当%85%55?O时,按照公式(13)计算:9200OBCI(13)d)当%100%85?O时,按照公式(14)计算:310400OBCI(14)e)当%100AO时,公交拥挤指数BCI=10。7.3公交拥挤指数等级划分公交车厢拥挤情况宜根据公交拥挤指数分为五个等级,指数越高

15、越拥挤。拥挤指数的变化范围010,以2作为间隔将车厢拥挤情况划分为五个级别,即舒适、轻微拥挤、拥挤、中度拥挤和重度拥挤。车厢满载率与公交拥挤指数等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表 2公交运行拥挤水平等级划分公交拥挤指数 0,2)2,4)4,6)6,8)8,10)10拥挤级别舒适轻微拥挤拥挤中度拥挤重度拥挤车厢满载率0O55%55%O65%65%O75%75%O85%85%O100%100%O7.4拥挤乘客比例通过公交乘客刷卡数据的挖掘,可以获取公交乘客的乘车信息,包括搭乘车辆、上下车站点和时间等,根据7.1车厢满载率计算方式,可以判定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各站段的车厢拥挤情况。乘客公交出行过程中有任一站段的

16、车厢满载率属于拥挤、中度拥挤或重度拥挤等级,应将该乘客标识为拥挤体验乘客。根据拥挤体验乘客数占总乘客数的比例得到拥挤乘客比例,详见公式(15)。tpp0f.(15)式中:f 拥挤乘客比例;0p 公交出行过程中经历过拥挤的乘客量;tp 公交出行总乘客量。8延误指标8.1公交候车延误公交候车延误指标如下:DB4401/T 18020228a)当统计时段的统计站点的到站间隔小于预期到站间隔时,公交候车延误=0;b)当统计时段的统计站点的到站间隔大于预期到站间隔时,按照公式(16)计算:0TTTd0.(16)式中:dT 统计时段的统计站点的公交候车延误;T 统计时段的统计站点的到站间隔;0T 统计站点

17、的预期到站间隔,宜以统计站点历史到站间隔的平均值统计。8.2公交候车延误等级划分根据实际到站间隔与预期到站间隔的关系可将候车延误等级划分为无延误、普通延误、中断延误共3 个级别。a)当实际到站间隔符合小于30min,或公交候车延误与预期到站间隔比值小于0.5,则认为线路到站无延误;b)当实际到站间隔大于或等于30min时,且公交候车延误与预期到站间隔比值大于0.5,延误等级定义为普通延误;c)当实际到站间隔大于等于45min时,且公交候车延误与预期到站间隔比值大于1,延误等级定义为中断延误。9效率指标9.1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计算公交线路各个班次中“车厢满载率低于 30%”的行驶里程与总载客里程

18、之比,即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详见公式(17)。30%iNoiNiiLLd?=(17)式中:d 线路的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i 线路班次号;N 线路在早晚高峰时段的班次总数;iL 班次i的行驶里程;30%ioL?班次i中车厢满载率低于30%的行驶里程。DB4401/T 180202299.2运营效率水平等级划分根据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大小宜将公交线路载客效率等级划分为高效线路、轻度低效线路和严重低效线路共 3 个等级,见表 3。表 3公交运营效率水平等级划分划分等级高效线路轻度低效线路严重低效线路低效载客运营里程比0,1/3)1/3,2/3)2/3,1DB4401/T 180202210附录A(资料

19、性)时段的划分A.1广州市公交线网处于正常运营、且道路通行条件良好、且公交客流较少时段通常为 12:3013:30及 21:3022:30。A.2工作日早高峰时段通常为 7:009:00,晚高峰时段通常为 17:0019:00。A.3非工作日早高峰时段通常为 10:0012:00,晚高峰时段通常为 16:0018:00。注:未来或将根据道路交通运行特征变化进行调整。DB4401/T 180202211参考文献1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GB/T 33171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17.2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GB/T 22484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17.3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状况描述(GB/T 29107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13.4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19.5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DB4401/T 572020).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6 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客运管理条例.广州市客运交通管理处,202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