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_巫元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256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_巫元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_巫元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文学》1977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_巫元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巫元琼【提 要】杨宪益、戴乃迭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合作翻译红楼梦,直到 年才翻译完成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内容。杨、戴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译文于 年、年以三卷本形式正式出版发行。杨、戴红楼梦翻译工作初期状态如何?从 年译文完成到 年全译本出版,这期间杨、戴的译文处于什么状态?通过比较中国文学杂志不同时期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可为以上问题提供重要线索。本文以中国文学 年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该译文片段与全译本中相对应的内容,将该译文片段置于杨、戴红楼梦翻译历史进程中,考察其特点,并论证该译文片段的价值和意义。【关键词】红楼梦 杨

2、戴译本 中国文学 年译文片段中国文学()杂志创刊于 年 月,其创刊宗旨是用英语向国际社会译介中国文学。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与中国文学的联系亦始于中国文学创刊之初。据杨宪益自传记,在 年及随后几年里,杨宪益、戴乃迭和沙博理()是中国文学仅有的三位译者。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杨、戴夫妇接受翻译红楼梦的任务以来,二人所译红楼梦章回片段曾陆续刊登在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十八、十九、二十回)、第 期(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回)、第 期(第七十四、七十五、七十七回),年第 期(第四回),年第 期(第二十七、二十八回)、第 期(第四十、四十一回)上。中国文学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是研究杨、戴译文

3、的重要史料,有助于还原和探讨杨、戴杨宪益:杨宪益自传,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版,第 页。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红楼梦译文的生成过程。本文以中国文学 年刊杨、戴红楼梦译文片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该译文片段和其他时期译文以及、年红楼梦全译本的相应内容,并将该译文片段和红楼梦各版本原文对勘,还原杨、戴红楼梦全译文出版之前的最后修改过程。中国文学 年第 期和第 期刊登了杨宪益、戴乃迭所译红楼梦的两个片段,共四回内容。其中,第 期刊载的是第二十七、二十八回译文,第 期刊载的是第四十、四十一回译文。与中国文学其他时期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相比,年译文片段(以下称“年译文”)表现出诸多值得关注的特征。

4、一 红楼梦书名翻译在 年译文片段中,红楼梦的书名翻译与杨、戴此前各译文片段的书名有所不同。中国文学 年第、期上刊登的红楼梦译文片段书名是“”。该译名与王际真 年和 年红楼梦译本的译名相同。中国文学 年第 期刊载的译文片段书名是“”,包腊()于 年至 年发表在中国杂志()上的红楼梦节译章回、乔利()于 年至 年出版的红楼梦节译本、麦克休姐妹()年由德文节译本转译的英文版红楼梦均采用了同样的译名。由此可见,杨、戴夫妇在 年和 年的译文片段中将红楼梦书名翻译为当时的通用译名。而在 年的译文中,红楼梦的书名翻译有明显变化,被译为“”,并且杨、戴夫妇将这 ,(,):,(,):,:,;:,(),“()”,

5、;,(,):(),;:(),(,):,(,):,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一译名沿用至 年、年出版的红楼梦全译本中。因此,在现有的译文史料中,年译文片段成为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红楼梦书名的转折点,“”后来成为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文的代名词也由此起源。关于这一译名的确立,五味人生:杨宪益传中曾记载:杨宪益的那位叫大卫 霍克思的朋友,也翻译了红楼梦,他告诉杨宪益,他的译名取的是红楼梦原先的书名“石头记”。杨宪益就与妻子商量说,他既然用了“石头记”,我们总不能与他一样,我们就叫“红楼梦”,戴乃迭同意。他们老老实实译作“”。另外,中国古典文学的英国之旅一书记载了霍克思()与戴乃迭的多次书信往来,其中有一条

6、年与红楼梦翻译有关的信息记录,内容如下:月,收到戴乃迭来信,得知中国出版社决定推进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工作,并指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世昌先生协助译介。另有一次 年的书信来往:月初,给在华友人戴乃迭寄去译作石头记 第 卷,不久收到戴乃迭复信。结合以上史料,可以推测五味人生:杨宪益传中提及的杨、戴将红楼梦译为“”应当是 年至 年之间杨、戴和霍克思书信往来之后作出的决定。由此可见,虽然杨、戴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翻译红楼梦,但实际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才将书名的翻译最终确定下来。杨、戴红楼梦 译名“”一旦确立,就与其译本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杨、戴红楼梦译本的代名词。二 译文风格 年杨、

7、戴红楼梦译文风格与 年全译本风格已经表现出高度一致,但李伶伶,王一心:五味人生:杨宪益传,北方文艺出版社 年版,第 页。葛桂录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的英国之旅 英国三大汉学家年谱:翟理斯、韦利、霍克思,大象出版社 年版,第 页。注:中国社会科学院于 年成立,年时为中国科学院。葛桂录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的英国之旅 英国三大汉学家年谱:翟理斯、韦利、霍克思,第 页。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与此前的 年译文和 年译文明显不同。本节将从词汇、句子、语篇、副文本信息等几方面将 年译文与 年译文进行对比,并从译文风格的角度将 年译文与 年、年译文进行比较,探讨中国文学 年刊载的红楼梦译文片段在杨宪益、

8、戴乃迭红楼梦译文生成过程中的特点和意义。词汇方面,年译文片段与 年全译本中相对应的四回内容共存在 处不同,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大小写变化。年译文首字母小写的专有名词在 年译文中均改成了首字母大写,如“”(与皇权相关,如“御园”“上用”)改成“”;“”(如意)改成“”;“”(天地)改成“”,“”(官窑)改成“”。这种变化涉及对皇权的尊重和专有名词的全文形式统一。合成词的变化。该类变化主要涉及合成词是否需要添加连字符。如“”(端午节)改成“”;“”(自斟壶)改成“”;“()”和“”(帐子)改为“()”;“”(黄杨木)改成“”。这类变化没有统一规律可循,主要根据当时英语书写惯例修改。用词的改变。这类

9、用词的变化部分涉及词语的语体特征恰切性调整。“语体就是运用民族共同语的功能变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换句话说,语言的语体特征要求语言运用与语境相契合,语言使用要做到“得体”。例如,第二十七回红玉见王熙凤站在山坡上招手,连忙跑至跟前问道:“奶奶使唤作什么事?”该问句在 年译文中是“,”,而在 年译文中则成了“,”。红玉是怡红院一个不知名的丫鬟,见到主理荣国府家事的王熙凤时理应恭敬备至、诚惶诚恐。年译文中“”一词对应原文中的“奶奶”,这里有尊敬的成分,但小说中描写的丫鬟和当家奶奶之间的地位差异,尤其是红玉的百般小心却没有得到体现。年译文将“”修改为“”则还原了该场

10、景中的人物关系和红玉的心情。同一回中类似的“奶奶”共有三处,均是红玉与王熙凤对话中内容。年译文将其中两处“”改成了“”,而另一处却没有修改。笔者认为没有修改的一处有可能是在海量的文字修改校订过程中的一处遗漏。又如,在第二十八回中,贾家收到宫中袁晖、李熙宗主编:汉语语体概论,商务印书馆 年版,第 页。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送出的端午节礼,袭人向贾宝玉转告老太太的吩咐,“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引号中内容在 年译文中被译为“”。“”作为“谢恩”的对应译文实属勉强。因此,年译文将“”修改为“”,恢复了“谢恩”一词表达的对皇家的恭敬和感恩。句子方面,中国文学 年第 期译文中有四个句子与 年译文中

11、的相应部分不同,体现出杨、戴译文在最后修改阶段为使译文风格简洁流畅、塑造生动人物形象所作的努力。例如,在第二十七回中,林黛玉吩咐紫鹃“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一句,在 年译文中被翻译成了“,”。这一译文在准确翻译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添加了“”,使译文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年译文中,这句话的对应译文是“,”。该译文下划线部分与 年译文中的下划线比起来更加简洁、流畅,同时又符合林黛玉素日孤僻的性格特征。又如第二十八回中王熙凤让宝玉写字,宝玉听了王熙凤罗列的内容后说:“这算什么?又不是帐,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体现了宝玉的困惑和在王熙凤面前的直言不讳。这部分内容在 年译文中表现为“

12、?”该译文“”将该语境中的贾宝玉塑造成唯王熙凤示下的谦逊和顺形象,与小说中贾宝玉与王熙凤的亲密姐弟关系不符。“怎么个写法”在 年译文中被修改为“”。这样,王熙凤这种既不符合账目规范又不符合礼物规范的描述给宝玉带来的困惑,以及宝玉的直言不讳,跃然纸上。语篇方面,年译文与 年译文的语篇风格已经基本保持一致,仅在几处诗文格式的处理上存在差别。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诗文葬花吟在 年译文中字体与正文大小一致,仅用大于正文的行间距区分开诗文内容与正文内容,诗文在正文基础上右缩进。但在 译文保持了 年译文将葬花吟诗文与正文间距拉大的特点,并且将诗文字体缩小、居中左对齐排列,使其明显与正文内容区别开来。另外,第二

13、十八回冯紫英家宴上,云儿、宝玉、冯紫英、薛蟠、蒋玉菡的唱词在 年译文中采用右缩进、斜体的格式,与正文内容区别开来;而在 年译文中,该类唱词没有用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斜体表示,均采用居中左对齐、缩小一号字体的格式,与原文区别开来。这种处理诗文、唱词与正文关系的方法也体现在 年全译本其他各处。由此可知杨、戴红楼梦译文在 年 月至 年译文出版前所做的语篇修改,重点在于将全文相应内容的格式统一。副文本是“那些存在于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协调文本与读者关系的相关阈限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作者笔名、前言、致谢、序、字幕、注释、后记等”。由于副文本总是与译文相伴而行,提供了译本文字之外的诸多

14、关于翻译动机、翻译目的、翻译策略选择等重要信息,因此副文本为译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本文在重点讨论各种译文的插图和脚注使用差异的基础上,力图还原杨、戴红楼梦翻译过程中的副文本选择过程。年译文和 年译文的红楼梦插图均来自当代画家戴敦邦,但在数量和风格两方面有所不同。中国文学 年四回译文共使用八幅黑白插图,标注有“紅樓夢插圖”字样。年译文中与之相对应的四回内容仅采用了一幅插图,与中国文学 年第 期红楼梦译文片段第二十七回回末插图大致相同,实为该插图的彩色改编版。此外,年译文中该插图没有任何文字标注,但图中山石后面出现了宝玉头像。从两种译文插图风格差异可以窥见戴敦邦为红楼梦绘制人物插图从黑白风

15、格向彩色风格的变化过程,以及插图内容调整的过程。将杨、戴 年红楼梦译文所配插图纳入比较范围,可以推断译文插图使用的变化过程。中国文学 年译文中共有八幅来源不同的插图。第 期、第 期的五幅插图中有三幅取材自 年刊行的改琦绘红楼梦图咏中的人物图:黛玉(第十九回插图)、宝钗(第三十二回插图)、袭人(第三十四回插图);另外两幅是宝玉(第十八回插图)、宝玉和黛玉(第三十二回插图),分别出自 年双清仙馆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和 年王钊所绘红楼梦写真。可见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 期中刊载的红楼梦译文插图来源不统一,但均选自清代著名的红楼梦插图。中国文学 年第 期刊载的三幅红楼梦插图则是当代画家刘旦宅的作品。,:

16、,此处笔者根据原文自译。清改琦绘: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红楼梦图咏,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年版。清曹雪芹、清高鹗著,清王希廉评:双清仙馆本 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年版。清王钊绘:红楼梦写真,云声雨梦楼 年石印本。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 年译文的八幅插图在 年译文相应内容中全部替换为戴敦邦创作的彩色插图。从 年、年和 年译文的插图使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插图是贯穿杨、戴红楼梦译文的重要元素,但是插图的选择却经历了一个从清代著名红楼梦版本中不定向选择到确定当代画家为其提供插图的过程。这个抉择过程发生在 年 月至 月之间。年 月确定以刘旦宅创作的红楼梦人物画为杨、戴红楼梦译文插图,而十多年后的

17、 年 月插图改换成了戴敦邦绘制的红楼梦黑白人物画。戴敦邦插图在 年和 年间经历了一个从黑白到彩色以及内容调整的过程,且插图数量急剧减少。年译文与 年全译本相应章回的脚注数量接近,但内容稍有不同。年译文有八处脚注,年译文有七处脚注。年译文对第二十八回中“”(灯花并头结双蕊)的脚注为“”,在 年译文中相应的脚注改为“”,删除了原脚注中的迷信信息。年译文第二十八回中对袭人名字的脚注在 年译文中不复存在,因为后者的第三回已经对袭人名字做了注解。另外,年第四十回译文中没有对“”(颜真卿)进行注解,而在 年全译本中,该回“”的脚注为“”,提示读者该词在译文中其他地方的出处信息。除此之外,年译文和 年译文相

18、应内容的脚注信息一致。相比较而言,年译文脚注数量大大超过 年全译本相应章回的脚注数量。年译文共有 处注释(第 期第十八至第二十回有 处,第 期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四回有 处,第 期第七十四、七十五、七十七回有 处),而 年译文相应回目的注释仅 处(第十八至第二十回 处,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四回 处,第七十四、七十五、七十七回 处)。两种译文脚注变化最明显之处是人物介绍的相关内容。年译文与人物介绍有关的脚注共 处,包括小说中人物和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而 年译文相应内容与人物介绍有关的脚注仅存 处(第七十七回),即关于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岳飞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学发表的杨、戴红楼梦章回片段译文,为了便

19、于读者理解上下文内容,经常添加人物注释和人物图表。而这种做法在 年全译本译文中几乎取消,应是因为红楼梦全译本整体呈现了人物信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 期共有两幅人物介绍图表。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息,不必要再加注解说明。三 译文内容与底本对比 年译文片段与 年译文,不难发现两种译文除了上文提及的风格差异之外,故事内容已经非常一致,仅存在少数细节的不同。第一种情况是人物排序不同。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二十八回中有一句:“,”“王夫人”排在“政老爷”前。而相应内容在 年译文中则是“,”,“政老爷”排在“王夫人”前。第二种情况是译文相应内容中数字的不同。在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四十一回中有一句

20、:“,”该译文下划线部分回译成汉语是“七八尺”。年译文的相应内容为“,”,下划线部分回译成汉语是“五六尺”。第三种情况是两种译文中存在此有彼无的异文现象。如中国文学 年第 期第四十一回的一句译文:“,”而在 年译文中则是“,”。年译文中的下划线部分在 年译文中消失了。另外,年译文中的“,()(,)(,):,()(,)(,),()(,)(,),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 ”,在 年译文中相应内容则为“,”。两处译文关于谁做帐子一事存在不同:年译文中是“我(贾母)用它做帐子”,而 年译文中则是“给刘姥姥做帐子”。为了探明导致两种译文出现以上内容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将两种译文与红楼梦版本体系中的有正本、庚辰

21、本、俞校本、程甲本和程乙本进行对校。以上各本是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译本底本歧义中涉及到的版本。首先,年译文中第二十八回“,”和 年译文中“,”表现的人物排序问题在各本中的呈现如下:【有正本】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的一个香如意【庚辰本】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俞校本】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如意。【程甲本】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程乙本】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其中有正本、庚辰本和俞校本中“太太”排在“老爷”之前,这种排序与 年译文一致。而程本中“老爷”排在“太太”之前,这种排序被 年译文采用。从 年译文到 年译文的变化可以看出,译文最后修改阶

22、段从遵循底本到回归中国文化传统、传递红楼梦思想所作的努力:有正本、庚辰本作为红楼梦的早期抄本,被认为与 ()(,)(,),以下各版本引文,有正本据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有正书局 年版;庚辰本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影印本;俞校本据清曹雪芹著、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版;程甲本据程甲本红楼梦,书目文献出版社 年影印本;程乙本据程乙本红楼梦,中国书店 年影印本。李晶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初探对底本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中可以看出杨、戴红楼梦译本底本歧义主要聚焦于有正本、庚辰本、程甲本和程乙本。见李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初探,文化艺

23、术出版社 年版,第 页。但杨宪益在 年 月 日写给秦颖的一封信中和 年与钱多秀等的一次访谈中均提到其译本采用了俞平伯校订的八十回本(俞校本)作为底本,故本研究将俞校本纳入研究范围。见秦颖貌相集,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年版,第 页;“”,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曹雪芹的红楼梦原貌较为接近;然而,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中,男性为一家之主的价值观不容忽视。因此,年译文选择程本排列的人物顺序,与红楼梦世界反映的男权社会特征相一致。其次,年译文中第四十一回“,”一例与 年译文中“,”一例所反映的数字差异在各版本中呈现出与前例不同的景象:【有正本】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五六尺宽,石头砌岸,里

24、面碧清的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庚辰本】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的两岸,里面碧浏清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俞校本】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岸,里面碧浏清的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程甲本】只见迎面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岸,里面碧波清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有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程乙本】只见迎面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岸,里面碧波清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有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各本文字虽略有差异,但就本例涉及的数字而言可以分为两个体系:有正本为“五六尺宽”,而庚辰本、俞校本和程本均为“七八尺宽”。

25、年译文中的“”是该译文以程本、庚辰本、俞校本之一为底本翻译的原貌,而 年译文中的“”是根据原文中“只有”二字修改的结果。“只有”表明眼前的水池并不大,因此,译文在各种版本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了数字较小的“五六尺宽”翻译,此处译文依据的底本应为有正本。年译文中的“,”一例中的“”在 年译文中没有出现。该处各本的信息如下:【有正本】鸳鸯等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干。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庚辰本】说的众人又笑起来。鸳鸯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俞校本】说的众人又笑起来。鸳鸯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程甲本】说的众人又笑起来。鸳鸯无法,只得命

26、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程乙本】说的众人又笑起来。鸳鸯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各本中,庚辰本、俞校本和程本均有“说的众人又笑起来”,而有正本中没有该信息。从原文的发展脉络来看,此处文字(第四十一回)主要是王熙凤和鸳鸯合计捉弄刘姥姥,故意使出一套十个大小不一的木质酒杯以图灌醉刘姥姥一幕。贾母、薛姨妈阻拦之后,刘姥姥说:“阿弥陀佛!我还使小杯吃罢。把这大杯收着,我带了家去,慢慢的吃罢。”本回大部分内容是众人取笑刘姥姥,故庚辰本、俞校本和程本保留了“说的众人又笑起来”,仿佛刘姥姥一开口说话就惹得众人一阵大笑。然而,此处文字出现的语境是贾母、薛姨妈对鸳鸯、王熙凤试图用

27、套杯灌醉刘姥姥的主意加以阻拦,接着就有了刘姥姥的这句话。此处众人再笑已然有对贾母和薛姨妈的不敬,故而有正本中“说的众人又笑起来”一句话没有出现,紧接着出现“鸳鸯等无法,只得命人满斟了一大杯,刘姥姥两手捧着喝干”一句,是符合本处语境的一个文本。从 年译文到 年译文的变化可以看出杨、戴译文在最后修改阶段对细节的斟酌和打磨。年译文中“,”一例与 年译文中“,”一例不同之处的原因与上一例相同,和上下文内容发展脉络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合理性有关。该例出自第四十回,各原本内容如下:【有正本】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挂()”【庚辰本】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

28、有青的。若有时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清曹雪芹著,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二),第 页。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研究 匹,再坐(“坐”原文如此)一个帐子我挂()”【俞校本】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我挂()”【程甲本】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有。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有雨过天青的,我做一个帐子挂()”【程乙本】贾母道:“再找一找,只怕还有。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有雨过天青的,我做一个帐子挂()”各本中的下划线部分,俞校本和庚辰本内容基本一致,既包含了送刘姥姥两匹纱又包含了贾母做帐子的信息,送刘姥姥的纱和贾

29、母做帐子的纱都是“青的”,与 年译文形成对照;程本中也包含两种信息,但贾母做帐子的材料是“雨过天青”的纱,与前文“找一找”的内容(从上下文判断为“软烟罗”)未必完全等同;有正本中,此句只体现了找纱,并送两匹给刘姥姥做帐子,没有贾母做帐子的信息。综合比较,此处有正本信息逻辑清楚,且较为符合贾母的身份:老祖宗吩咐将家里收藏了几十年的软烟罗送给刘姥姥两匹,与此后“下剩的配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表现出贾母怜老惜贫和善待下人的品质,内容浑然一体,其他版本中插入“做一个帐子我挂”则有悖于贾母这一形象,属于画蛇添足之笔。年译文依据有正本内容修改此处译文,译文修改阶段对文中重要人物形象

30、塑造的努力显而易见。从以上 年译文和 年译文内容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年译文在年译文基础上,对照有正本和程本内容做了修改。从表面上看,这种修改仅关乎人物排序、数字大小、人物对话和场景描写等细节,但细究看去,译文发表前结合红楼梦各版本原文斟酌译文细节,力图克服因红楼梦各版本文字差异导致的情节失当,还原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风貌的专业精神和审慎态度却不可不察。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四版对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的报道称:“经过慎重研究,译本前八十回依据北京图书馆珍藏的抄本脂京本,后四十回依据程甲本。全书译毕后,曾由吴世昌审阅和校正。”该报道认为杨、戴前八十回的底本是“脂京本”,即庚辰本,这一说法在 年译

31、文片段和 年相应内容的对照分析过程中无法确证;但根据该报道第二句话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断,年译文和 年译文因参照不同原本、选清曹雪芹著,俞平伯校订,王惜时参校: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二),第 页。新华社:红楼梦英文全译本出版,人民日报 年 月 日。曹雪芹研究 年第 期择不同导致的内容差异应该是红学家吴世昌审阅和校正译文的结果。四 结语本文将中国文学 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与中国文学 年、年刊红楼梦译文片段以及 年红楼梦全译本对应章回的内容比较和对照,讨论了 年译文在杨、戴翻译红楼梦历程中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年译文片段红楼梦书名译为“”,这是杨、戴不再因循通用译名,自行考量、设计译名的转折点;杨、戴红楼梦译

32、文译名正式确立为“”亦源于此。其次,译文风格方面,年译文已经与 年译文高度趋同,但从两种译文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译者在红楼梦全译本译文最后的修改阶段,为统一全文规范和风格所作出的努力。第三,年译文、年译文和 年译文副文本使用的变化清晰描绘了杨、戴译文的插图使用变化过程,从最初清代著名红楼梦版本选图,到后来选用当代画家红楼梦人物作品。当代画家刘旦宅的画作被用到中国文学 年第 期红楼梦译文片段中,而 年译文、年译文则全部采用了当代画家戴敦邦的作品;其中,红楼梦译文插图经历了从选用黑白插图到彩色插图的变化过程。最后,本文通过校勘 年译文、年译文和红楼梦原文各版本提出两种译文内容不同源自各自参照的原本不同,并推断这是红学家吴世昌参与杨、戴红楼梦译文审校的结果。(作者信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