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_李玲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240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_李玲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_李玲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_李玲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业与健康2023 年 2 月第 39 卷第 3 期Occup and Health,Feb.2023,Vol.39,No.3作者简介:李玲玲,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放射职业检测评价工作。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放射防护效果评价李玲玲,安刚,王姣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放射科,辽宁 盘锦 124010摘要:目的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评价,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20

2、21年810 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表面污染检测、设备性能检测、通风换气检测及放射防护评价。结果SPECT-CT 工作区注射台窗口(开)、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操作口(开)、废物室防护门和留观室防护门、SPECT-CT 机房防护门处的剂量率较高。SPECT-CT 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 0.130.19 Sv/h,处于环境本底水平。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检测结果均小于探测下限,即0.09 Bq/cm2。SPECT-CT 中的 SPECT 和 CT 的设备

3、性能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通风橱截面风速未达到 1 m/s,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次数4 次/h。结论建议院方针对关注点剂量率较高的区域,加强放射防护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医护人员与受检者短暂停留,规定过程完成后不得在以上区域逗留。通风橱更换大功率风机,增大截面风速。在每个功能房间增设气流单向电动阀,避免各房间通风管道气流互通。在通风橱排风口、各功能用房排风口处增设可更换滤芯的活性炭过滤装置,并定期更换活性炭。关键词:核医学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诊断;甲亢治疗;放射防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57(2023)03-0302-06E

4、valuation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effect of new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LI Ling-ling,AN Gang,WANG JiaoOccupational Radiology Department,Panj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njin Liaoning,12401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5、effect of new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 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understand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level of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thyroid function determinationand hyperthyroidism therapy.Methods From August to October 2021,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esting

6、method were used toconduct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detection,surface pollution detection,equipment performance detection,ventilation detection andradiation protection evaluation in the workplace of new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in 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Results Thedose rates of injection tabl

7、e window(open),cabinet observation window,operation port(open),waste room protection door,observation room protection door in SPECT-CT work area were high.The peripheral dose equivalent rate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workplace radiation level in SPECT-CT was 0.13-0.19 Sv/h,which was in the environme

8、ntal base level.The surfacecontamination detection results in radiation workplace of nuclear medicine department were less than the low limit of detection,that was 0.09 Bq/cm2.The equipment performance detection indicators of SPECT and CT in SPECT-CT all met the relevantstandards.The wind speed of v

9、entilation cabinet section did not reach 1 m/s,and ventilation in some radioactive workplaces wasless than 4 times/h.Conclus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management for theareas with high dose rate,set up warning signs and warning instructions in C

10、hinese,and the medical staff and the intervieweesstay briefly,and shall not stay in the above area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scribed process.It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high-power fan in the ventilation cabinet to increase the cross-section wind speed.The one-way electric valve should be added

11、infunctional rooms to avoid ventilation exchange of ventilation pipes between rooms.It is necessary feasible to add the replaceableactivated carbon filter device at the exhaust outlet of the ventilation cabinet and functional rooms,and replace the activatedcarbon regularly.Keywords:Nuclear medicine

12、departmen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Hyperthyroidism therapy;Radiationprotection 论著 302DOI:10.13329/ki.zyyjk.2023.0070职业与健康2023 年 2 月第 39 卷第 3 期Occup and Health,Feb.2023,Vol.39,No.3表 1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运行情况及主要技术指标评价单元核素名称项目相应值SPECT-CT 诊断工作区99mTcSPECT-CT 每人的放射性药物99mTc 最大使用量925 MBq(25 mCi)S

13、PECT-CT 每日最大检查使用99mTc 病人数10 人/日放射性99mTc 药物的日最大用量9 250 MBq(250 mCi)年规划工作天数200 天(每周 4 天)18FSPECT-CT 每人的放射性药物18F 最大使用量555 MBq(15 mCi)SPECT-CT 每日最大使用18F 检查病人数2 人/日放射性18F 药物的日最大用量1 110 MBq(30 mCi)年规划工作天数200 天(每周 4 天)甲功测定甲亢治疗工作区131I甲功测定仪每人的放射性药物最大使用量0.111 MBq(3 Ci)甲功测定仪每周最大检查病人数10 人/周甲亢治疗平均每人的放射性药物使用量185

14、MBq(5 mCi)甲亢治疗每周最大检查病人数10 人/周放射性131I 药物的日最大用量1 850 MBq(50 mCi)年规划工作天数50 天(每周 1 天)为满足临床治疗和诊断需要,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开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工作,用以解决本地患者核医学就地诊断治疗的需求1-2。SPECT-CT 是将 SPECT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这两种不同模式的

15、影像学设备合二为一而组合成的新设备,其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得到 SPECT 和 CT 的融合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有利于完成对病变的精细解剖定位和功能影像诊断3-5。但在使用过程中,既有所使用核素产生的 射线危害,也有 CT 产生的 X 射线危害。SPECT-CT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使用99mTc 和18F 放射性药物进行标记,甲功测定、甲亢治疗使用放射性核素131I 进行检测和治疗。如何屏蔽放射性核素及X 射线的危害,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剂量负担是许多医院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评价,了解SPECT-CT 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的放射防护水平。1对象与方法

16、1.1对象1.1.1评价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包含 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工作区。SPECT-CT 诊断工作区包括贮源室、分装室、留观室、废物室、注射室、淋浴间、注射后候诊区、SPECT-CT 机房、注射后候诊区卫生间。甲功测定与甲亢治疗工作区包括贮源室、分装室、甲测室和注射后候诊区。1.1.2运行情况及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配置的SPECT-CT 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型号为 infiniavchawkeye 4。球管工作电压 140 kV,球管工作电流 2.5mA。SPECT-CT 每人的放射性药物99mTc 最大使用量为 925 MBq,每日最大检查使用99mTc 患者数为

17、 10 人,18F 最大使用量为 555 MBq,每日最大使用18F 检查病人数为 2 人。甲功测定仪每人的放射性药物最大使用量为 0.111 MBq,甲功测定仪每周最大检查病人数为10 人;甲亢治疗平均每人的放射性药物使用量为 185MBq,甲亢治疗每周最大检查患者数为 10 人。见表 1。1.1.3平面布局与检测布点核医学科新建于医院西北角住院楼旁,为单层建筑,单独布置。核医学科总建筑面积约 200 m2,包括贮源室、分装室、注射室、SPECT-CT 机房及其控制室等功能用房,核医学科东面为院内道路、精神科及住院大楼,西面、北面为医院围墙,围墙外为道路,南面为医院洗衣房。衰变池位于整个核医

18、学科北侧,总容积为 17.4 m3。见图 1。1.2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2021 年810 月对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对 SPECT-CT 进行性能检测,并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估算。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的国家职业剂量限值、剂量管理目标值的判定、核医学科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的检测与判定按照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6的要求,所用到的仪器有 TBM-3S、表面污染检测仪。核医学科辐射屏蔽防护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的检测与判定按照 GBZ 1302020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7的要求,所使用仪器为德国 6150AD-B 便携式 X

19、、剂量率仪。SPECT-CT 中的 SPECT 的设备性能检测指标的检测与判定按照 WS 5232019 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8的要求,所用到的仪器有 SPECT 性能测试模体。SPECT-CT中 CT 的设备性能检测指标的检测与判定按照 WS5192019 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9的要求,所用到的仪器有 X 输出评价系统、CT303职业与健康2023 年 2 月第 39 卷第 3 期Occup and Health,Feb.2023,Vol.39,No.3表 2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核素99mTc 放射防护检测结果辐射工作场所

20、测点位置检测结果(Sv/h)贮源室(1)(2)(3)防护门、四墙0.150.29分装室(4)防护门、四墙0.220.31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下柜0.15分装柜操作口(开)0.72分装柜操作口(关)0.23废物室(5)(6)防护门、四墙0.150.19淋洗间(7)(8)防护门、四墙0.140.16注射室(9)防护门、四墙0.150.22注射台窗口(关)0.31注射台窗口(开)6.85注射后候诊区(11)(12)(13)(14)(15)防护门、四墙0.150.28SPECT-CT 机房(16)(17)防护门、观察窗、四墙0.150.18操作者位0.15衰变池衰变池0.16注:SPECT-CT单光子

21、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9 9 mTc 活度为 25mCi。性能模体 Catphan 500、CT 头部剂量模体 76-414NAD、CT 体部剂量模体 76-415NAD。SPECT-CT 中的 CT 的放射防护检测与判定按照 GBZ 1302020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7的要求,所使用仪器为德国 6150AD-B便携式 X、剂量率仪。检测条件为管电压:140 kV;管电流:2.5 mA;层厚:5 mm;扫描时间:20.8 s;扫描野:36 cm;扫描方式:螺旋;扫描架倾角:0;扫描散射体:CT 体部剂量模体。外照射检测采用巡测方式,取剂量率最大点进行复测并记录为结果。X、周围

22、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包含本底。、表面污染测量时,探测器与被测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在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小。测量 污染时,探测器与被测表面的距离为 0.5 cm,测量 污染时,探测器与被测表面的距离为 1.0 cm。1.3统计学分析通过 Excel 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及审核,采用 SPSS 23.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百分比表示。2结果2.199mTc 放射防护水平检测除在距注射台窗口(开)表面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为 6.85 Sv/h,距分装柜操作口(开)表面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为 0.71 Sv/h 外,其余所检项目检测结果范围均在 0.140.31 Sv/h 之间。衰变池表面

23、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均为接近天然本底。见表 2。2.218F 放射防护水平检测距分装柜观察窗表面 30cm 处巡测最大值为 21.0 Sv/h,距分装柜操作口(开)表面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为 93.5 Sv/h,废物室距(5)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巡测值为8.2114.8 Sv/h,废物室距(6)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巡测值为 6.349.34 Sv/h,留观室距(14)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巡测值为 3.707.01 Sv/h,SPECT-CT 机房距(16)防护门表面 30 cm处巡测最大值为 1.954.38 Sv/h,其余所检项目检测结果均在2.5 Sv/h。见

24、表 3。2.3131I 放射防护水平检测除距分装柜操作口(开)表面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为 0.65 Sv/h 外,其余所检项目检测结果范围在 0.140.20 Sv/h 之间,接近于环境辐射本底值。衰变池表面 30 cm 处巡测最大值均接近天然本底。见表 4。图 1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检测位置布点病人入口导诊台注射前候诊区注射前病人卫生间候诊休息室诊室注射后候诊区病人出口甲测室注射室(10)(9)(8)(7)(4)(6)(5)(14)(16)留观室(15)(12)(11)(13)(17)SPECT-CT医生出口控制室放免室医生入口医生办公室(1)(3)分装室贮源室(2)注射后病人卫生

25、间沐浴间废物室表面污染检测点X、剂量率检测点N304职业与健康2023 年 2 月第 39 卷第 3 期Occup and Health,Feb.2023,Vol.39,No.3表 3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核素18F 放射防护检测结果辐射工作场所测点位置检测结果(Sv/h)分装室分装柜观察窗21.0分装柜操作口(开)93.5分装柜操作口(关)0.63分装柜下柜0.94废物室(5)防护门8.2114.8(6)防护门6.349.34四墙0.17留观室(14)防护门3.707.01四墙0.32SPECT-CT 机房(15)防护门0.482.19(16)防护门1.954.38(17)防护门0.562

26、.20观察窗2.042.41四墙0.38操作者位、机房屋顶正上方距地面 1 m 处0.150.21衰变池衰变池0.16注: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18F 药物活度为 10 mCi。表 4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核素131I 放射防护检测结果辐射工作场所测点位置检测结果(Sv/h)贮源室(1)(2)(3)防护门、四墙0.140.20四墙0.15分装室(4)防护门、四墙0.150.19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下柜0.150.20分装柜操作口(开)0.65分装柜操作口(关)0.20甲测室(9)(10)防护门、四墙0.140.19注射后候诊区(11)(12)(13)(1

27、4)(15)防护门、四墙0.130.20衰变池衰变池0.16注:131I放射性核素碘;131I 活度为 5 mCi。表 5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表面污染水平检测结果应用核素工作区辐射工作场所测点位置污染水平(Bq/cm2)99mTcSPECT-CT贮源室、分装室、废物室、淋洗间、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区、注 射 后 候 诊 区 卫 生 间、SPECT-CT 机房储源罐表面、地面、(3)防护门把手、(1)防护门把手、(2)防护门把手、分装柜窗口、分装柜操作口、(4)防护门把手、(5)防护门把手、(6)防护门把手、(7)防护门把手、(8)防护门把手、注射台(医生侧)、注射台(患者侧)、地面、(9)防

28、护门把手、(13)防护门、(12)防护门把手、(14)防护门把手、(10)防护门把手、(11)防护门把手、(15)防护门、便池、(12)防护门把手、SPECT-CT 床面、(16)防护门把手、(17)防护门0.0918FSPECT-CT贮源室、分装室、废物室、淋洗间、注射室、注射后候诊区、注射后候诊区卫生间、留观室、SPECT-CT 机房储源罐表面、地面、(3)防护门把手、(1)防护门把手、(2)防护门把手、分装柜窗口、分装柜操作口、(4)防护门把手、(5)防护门把手、(6)防护门把手、(7)防护门把手、(8)防护门把手、注射台(医生侧)、注射台(患者侧)、(9)防护门把手、(13)防护门、(

29、12)防护门把手、(14)防护门把手、(10)防护门把手、(11)防护门把手、(15)防护门、便池、SPECT-CT 床面、(16)防护门把手、(17)防护门0.09131I甲功测定甲亢治疗贮源室、分装室、甲测室、注射后候诊区、注射后候诊区卫生间储源罐表面、地面、(3)防护门把手、(1)防护门把手、(1)防护门把手、分装柜窗口、分装柜操作口、(4)防护门把手、(9)防护门把手、(10)防护门把手、(13)防护门、(12)防护门把手、(14)防护门把手、(10)防护门把手、(11)防护门把手、(15)防护门、便池0.09注: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0.09 B

30、q/cm2为 TBM-3S 表面污染检测仪探测下限;99mTc 药物活度为 25 mCi;18F 药物活度为 10 mCi;131I 药物活度为 5 mCi。2.4CT 放射防护水平检测SPECT-CT 中的 CT 最大工作条件下,(15)(16)(17)防护门、观察窗、四墙,操作者位、机房屋顶正上方距地面 1 m 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 0.130.19 Sv/h,处于环境本底水平,符合 GBZ 1302020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7的规定。2.5表面污染检测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检测结果均为小于 TBM-3S 表面污染检测仪的探测下限,即4 次/h,贮源室、分装室、注

31、射后候诊区、注射后候诊区卫生间(西侧)、注射后候诊区卫生间(东侧)、留观室、的通风换气次数为 2.23.5 次/h,其中甲测室为 0.8 次/h,60合格探头 285.8060固有空间分辨率(mm)点源探头 14.446.0合格探头 24.456.0合格固有非线性(mm)点源探头 10.090.3合格探头 20.100.3合格系统空间分辨率(mm)线源探头 1Y 轴:8.4010合格X 轴:8.60探头 2Y 轴:8.5010合格X 轴:8.50固有非均匀性(%)点源探头 13.204.5合格探头 21.700.75105合格探头 21.511050.75105合格SPET-CT 的系统空间分

32、辨率点源探头 1、2Y 轴:1115合格X 轴:12注: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131I 活度为 5 mCi。表 7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 SPECT-CT 中的 CT设备性能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要求验收检测评价标准检测结果结果判定诊断床定位精度(mm)定位20.0合格归位20.0合格定位光精度(mm)-20.8合格重建层厚偏差(mm)s810%2.1合格8s225%-3.4合格CTDIw(mGy)头部模体与厂家说明书指标相差10%以内2.7合格体部模体与厂家说明书指标相差10%以内3.5合格CT 值(水)(HU)水模体42.7合格均匀性,HU水或等效水均

33、匀模体5-2.6合格噪声(%)头部模体 CTDIw50 mGy0.350.2合格高对比分辨力(lp/cm)常规算法 CTDIw6.07.0合格低对比可探测能力-2.51.8合格CT 值线性(HU)-5032.5合格扫描架倾角精度()-20.5合格注: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131I 活度为 5 mCi。2.8剂量率较高区域核实对放射防护检测中的关注点剂量率较高区域进行了核实,分装室中距分装柜操作口(开)表面 30 cm 处的关注点剂量率最高,为 93.5 Sv/h。见表 9。3讨论注射室注射台外、分装室分装柜外关注点剂量率较高区域为控制区,建议医护人员熟练操

34、作过程,减少接触时间。废物室(5)防护门外为受检者离开通道,为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5,10。(6)防护门外为注射室(医护人员侧),为控制区,注射护师短暂停留,建议医院加强管理。室内有铅废物桶屏蔽,如考虑自屏蔽,剂量率可降到更低水平11-14。且检测条件为 10 mCi 的18F药物,实际废物室不会有较高剂量的药物。剂量率也可降到更低水平。留观室(14)防护门外为注射室(受检者侧),为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医院加强管理。检测过程药量为 10 mCi 的18F 药物,未考虑候诊时间衰减10,15-18。SPECT-CT 机房(15)防护门外为受检者通道,为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

35、理。(17)防护门外为受检者离开通道(空地),为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并在(17)防护门与扫描床中间的区域增设铅屏风。建议针对以上关注点剂量率较高的区域,医院加强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规定过程完成后不得在以上区域逗留。通风橱更换大功率风机,增大截面风速。在每个功能房间增设气流单向电动阀,避免各房间通风管道气流互通。医院在通风橱排风口、各功能用房排风口处增设可更换滤芯的活性炭过滤装置,根据核素现有计划使用量与活度大小每 3 个月更换 1 次活性炭。更换大功率风机,预计整改后的换气次数大于原有设计19-25。总之,本研究建议院方针对关注点剂量率较高的区域,加强放射防护管

36、理,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医护人员与受检者短暂停留,规定过程完成后不得在以上区域逗留。通风橱更换大功率风机,增大截面风速。在每个功能房间增设气流单向电动阀,避免各房间306职业与健康2023 年 2 月第 39 卷第 3 期Occup and Health,Feb.2023,Vol.39,No.3表 9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关注点放射防护剂量率较高区域核实结果应用核素活度放射工作场所关注点位置关注点位于区域屏蔽对应铅当量(mm)关注点剂量率(Sv/h)关注点为控制区或监督区建议99mTc:25 mCi 注射室注射台窗口(开)表面 30 cm 处注射台窗口受检者侧-6.85控制区熟练操作

37、过程,减少接触时间18F:15 mCi分装室在距分装柜观察窗表面 30 cm 处分装柜外侧8.021.0控制区熟练操作过程,减少接触时间距分装柜操作口(开)表面 30 cm 处 分装柜外侧10.093.5控制区废物室距(5)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受检者离开通道4.08.2114.8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室内有铅废物桶屏蔽,如考虑自屏蔽,剂量率可降到更低水平距(6)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注射室(医护人员侧)4.06.349.34控制区注射护师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室内有铅废物桶屏蔽,如考虑自屏蔽,剂量率可降到更低水平留观室距(14)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注射室(受检者

38、侧)4.03.707.01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SPECT-CT 机房 距(15)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受检者通道4.00.482.19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距(16)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控制室4.00.56 2.20监督区医师技师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距观察窗外表面 30 cm 处控制室4.02.042.41监督区距(17)防护门表面 30 cm 处受检者离开 通道(空地)4.01.954.38控制区受检者短暂停留,建议加强管理注:SPEC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通风管道气流互通。在通风橱排风口、各功能用房排风口处增设可更换滤芯的

39、活性炭过滤装置,并定期更换活性炭。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邹郁松,黄京伟,曲海涛,等.某医院 SPECT/CT 建设项目放射性危害屏蔽效果评价 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3):365-367.2汪传文,肖华,李德龙,等.某医院 SPECT-CT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结果与分析 J.中国辐射卫生,2017,26(3):363-365.3李炜,杨云福,张丽龙.重庆市某医院核医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 J.职业与健康,2018,34(18):2453-2457.4赵博兰,赵永军.邯郸市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建设项目放射防护屏蔽效果评价 J.医学研究与教育,20

40、18,35(4):46-51.5郭晋纲,张晓丽,庄坤.某 PET-CT 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屏蔽设计研究 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301-30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37,17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7-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伽玛照相机、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232019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3-

41、1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5192019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4-8.10高芳,高向东,刘继平,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 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40-142.11张洋,贺良国,文湘闽,等.某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措施安全性评价 J.中国辐射卫生,2016,25(5):602-605.12王春宇,陈大伟,沈莹,等.PET 中心相关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屏蔽研究 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2):31-35.13张灶钦,耿继武,杨宇华,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科建设

42、项目放射防护评价分析 J.中国职业医学,2016,43(1):88-92.14陈琴,邬家龙,王赟.甘肃省某医院 ECT 中心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检测与评价 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6,31(2):61-62,77.15王超,刘晋彦,孟倩倩,等.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放射防护探讨 J.中国辐射卫生,2020,29(6):594-597.16吕志征,贺强,王洪伟,等.某医院核医学科 PET/CT 中心放射防护分析 J.中国辐射卫生,2016,25(1):76-78.17范向勇,周献锋,马加一.SPECT 质量控制检测探讨 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3):8-9.18张灶钦,耿继武,苏晓舟,等.

43、从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探讨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合理性应遵循的原则 J.中国辐射卫生,2017,26(2):210-213,220.19江丽红,孟月杰,刘永,等.核医学工作场所改建项目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 J.中国职业医学,2015,42(5):599-600.20张奇,练德幸,梁婧,等.PET/CT 工作场所合理布局设计的探讨与分析 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46-49.21赵艳敏,程阳,段书宏.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现状与思考 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5):463-466.22耿建华,陈英茂,郑容,等.核医学科131I 治疗病房建设的选址与布局设计 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4):18-22.23喻洁,黄鹤,马新兴,等.核医学科项目放射防护评价中平面布局分析 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1):75-76.24耿建华,陈英茂,陈盛祖,等.核医学科 SPECT-CT 场所选址与布局设计 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5):115-119.25檀丽,周宁,谢兴华,等.某 PET/CT 中心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布局分析 J.中国辐射卫生,2019,28(5):494-496.收稿日期:2022-07-15修回日期:2022-07-26责任编辑:张军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