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32405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章末综合测评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年级:姓名:- 12 -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广义的环境问题,既包括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机制,一般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据此完成13题。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渍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

2、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污染、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台风ABCD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B环境问题主要在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1A2.B3.A第1题,地方病是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而产生的;而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的,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3、和次生盐碱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以后者为主。第2题,地震、泥石流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火灾都可能主要由人为因素造成。第3题,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两个特征;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现象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47题。4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是()ABCD5世界能源从_开始进入“煤炭时代”()ABCD6人类的生

4、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是()ABCD7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出现在()ABCD4A5.C6.A7.D图中人类手中的工具是题眼。在阶段中,人类手执的工具依次是石器、简易农具、电钻、计算机,分别代表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第4题,木柴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的时期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第5题,世界能源从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煤炭时代”。第6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第7题,在后工业化阶段,后天性资源在地区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南极半岛气温升高,暴雨骤增,已严重威胁企鹅繁殖,数以万计初生的

5、阿德利企鹅因羽翼未成,被大雨淋倒,全身湿透,很快冻死。科学家认为,若暴雨天气持续,阿德利企鹅数目可能大减八成,甚至10年内绝种。据此回答811题。8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全球气候变暖D臭氧层空洞9材料中所述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火山喷发B地壳的抬升C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D气候冷暖干湿变化10下列现象中,与该环境问题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BCD11材料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以采用下列对策缓解的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BCD8C9

6、.C10.A11.D第8题,根据材料中提到南极半岛气温升高可知,该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变暖。第9题,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第10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从而使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而不是降低;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现南海的鱼种;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的生长期提前;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增加。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因而一方面要改变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燃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加快对过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新加坡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

7、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完成 1213题。1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用水量大降水丰富干旱少雨污染严重ABCD1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节约用水国内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循环用水ABCD12A 13.C第12题,正确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新加坡是面积较小的岛国,说明雨水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很快汇入海洋,不易存留;该国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收集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该岛国降水较丰富; “回抽补充地面供水”说明水质较好。第13题,该岛国面积较小,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作用不大;人工降雨成本太高,还有很大的不确定

8、性,又极易流到海洋。14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D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由于其再生、更新或循环总有一定的周期,若利用不合理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退化丧失生产能力。读下图,回答1517题。15图中所反

9、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6下列污染物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17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15B16.D17.C第15题,根据图

10、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属于荒漠化问题;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属于酸雨问题;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属于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属于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指海洋,属于海域污染问题。第16题,属于酸雨问题,酸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增加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反而起减弱酸雨的作用。第17题,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和题目要求不

11、符。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在沙漠周围由于气候干旱,在风力作用下沙土地运动造成的,故选C。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的CO2浓度示意图(CO2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读图,完成1819题。18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的是()A无植被耕地B人工草地C柏树D天然草坡19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沙化B泥石流C石漠化D滑坡18B19.C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准确解读“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和图中信息以及熟悉我国南方石漠化成因是解题的关键。第18题,根据题目信息“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人工草地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所以如

12、果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的是人工草地,B项正确。第19题,云南地区降水丰富,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那么水土流失会很严重,而且南方地区为酸性土壤,土壤肥力较低,所以最终会导致石漠化,C项正确。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蓝色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此完成2021题。20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海洋生物资源C淡水资源D油气资源21下列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发展生态旅游业B发展高效生态农业C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D大规模开垦沿海滩涂,扩大耕地面积20D21

13、.D第20题,石油和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资源。第21题,要使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合理开发沿海石油和风能等。大规模开垦沿海滩涂成耕地,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近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回答2224题。22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

14、D北大西洋上空23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24臭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碳氧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B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C人类大量砍伐热带雨林D太阳活动会导致臭氧降至最小值22B23.A24.B第22题,臭氧层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中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23题,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平流层,臭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生物免受其伤害。第24题,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

15、氧。此外,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也会减少臭氧量,但不一定使臭氧含量降至最小值。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但不消耗臭氧。砍伐森林,会使二氧化碳增加,不会减少臭氧含量。25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适度的开发,不能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B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C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和保护相统一D高度保护非可再生资源,不能开采利用D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综

16、合题(共50分)26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及科技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1)按再生性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_资源和_资源。 (2分)(2)根据自然资源的属性特征,完成下表。(3分)材料体现的自然资源属性一二三(3)我国西北地区农业以_业为主,主要是受_资源的影响。人类的聚居地往往沿河分布,主要受_影响。(3分) (4)对我国东部地区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采用的煤的利用方式

17、是_(填序号),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2分)()ABCD煤变油解析第(1)题,耕地、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材料一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属性,材料二反映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而材料三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多用性。第(3)题,主要考查了水资源对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第(4)题,煤炭利用方式中最清洁且已大规模采用的是用煤发电,而具有战略前景的是煤变油。答案(1)可再生非可再生(2)地域性有限性多用性(3)畜牧水水资源(4)D27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简述形成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

18、。(4分)(2)说出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3)区域出现的具有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什么?(2分)解析结合经纬度信息正确判定题目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荒漠化问题严重;干旱的气候、多风的天气是该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位于黄土高原,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我国南方地区,酸雨问题严重。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2)问题:水土流失。原因:植被的破坏(过度樵采、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等。(3)酸雨。28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材料一我

19、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_,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_增高。(4分)(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造成很大压力。(4分)(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和_相对落后。(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第

20、(1)题,从材料一提供的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不难看出,煤、耕地资源尤其是煤炭过于集中于北方,华北地区耕地资源比重大,但缺水严重,制约了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我们能够得出我国的资源问题是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特别是煤炭资源分布,必然导致北煤南运,造成运输紧张,而且运费增加,使得生产成本提高。第(2)题,材料二结合我国国情(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但事实上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就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原因与我国的生产

21、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答案(1)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生产成本(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3)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最近公布的一项气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近10年来,沙尘暴呈现明显减少趋势,而不是增加。统计资料还显示,民勤县年扬沙天气从60年代初开始明显减少;浮尘天气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减少特别明显,在21世纪初出现不过几次,其减少速率远远大于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材料二我国生态破坏严重区分布示意图(1)地区沙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2)地区沙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什么?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

22、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什么?(4分)(3)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是什么?(4分)(4)结合材料一,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分析甘肃民勤县沙尘减少的原因。(4分)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破坏的原因及治理的措施。第(1)题,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风力强,造成荒漠化进程快。第(2)题,地区相对来讲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人为因素导致荒漠化严重。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实施大规模的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第(3)题,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黄土的特性(直立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质构造强烈造成地表的高低起伏,加剧水土流失。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人类与环境必须和谐发展,民勤县虽然处于荒漠化严重地区,但只要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能使环境得到改善,逐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答案(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2)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三北”防护林工程。(3)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质构造强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4)民勤县人民改变了原来与环境对立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退耕还林还牧,因地制宜,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环境得到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