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章 绪论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从广义上来讲,无论是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媒介完成 都称为通信。
2.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 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 以卓越的实验技巧证实了电磁波是客观存在的。此后,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纷纷研究如何利用电磁波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其中以 的贡献最大,使无线电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
3.标志着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分别是 、 和 。
4.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 、 和 组成。
5.发送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接收设备的主要任务是 。
6.调制是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载波的 、 或 。
7.比短波波长更短的无线电波称为 ,不能以 和 方式传播,只能以 方式传播。
8.短波的波长较短,地面绕射能力 ,且地面吸收损耗 ,不宜沿 传播,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到远处,主要以 方式传播。
9.在无线广播调幅接收机中,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 、 、 、
后送入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答案:1.信息的传递;2.麦克斯韦,赫兹,马克尼;3.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4.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5.调制和放大,选频、放大和解调;6.振幅,频率,相位;7.超短波,地波,天波,空间波;8.弱、较大、地表、天波;9.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
二、选择题
1.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是 。
A.CDMA B.TDMA C.FDMA D.GSM
2.2000年,国际电信联盟从10种第三代地面候选无线接口技术方案中最终确定了三个通信系统的接口技术标准,其中,以中国大唐电信集团为代表提出的 。
A.CDMA B.WCDMA C.TD-SCDMA D.CDMA2000
3.无线电波的速率为,波长为,频率为,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 B. C. D.
4.为了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天线尺寸必须与辐射信号的 。
A.频率相比拟 B.振幅相比拟 C.相位相比拟 D.波长相比拟
5.有线通信的传输信道是 。
A.电缆 B.自由空间 C.地球表面 D.海水
6.我国调幅中波广播接收机的中频频率是 。
A.400MHz B.38MHz C.10.7MHz D.465kHz
7.电视机中,图像信号采用 方式,伴音信号采用 方式。
A.调幅 B.调频 C.调相 D.幅度键控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低频信号可直接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B.低频信号必须装载到高频信号上才能有效地辐射
C.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都不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D.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都能从天线上有效地辐射
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高频功率放大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
B.高频振荡器只能位于接收系统中
C.调制器只能位于发送系统中
D.解调器只能位于发送系统中
答案:1.C;2.C;3.B;4.D;5.A;6.D;7.A,B;8.B;9.C。
第2章 高频电路分析基础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选频器的性能可由 曲线来描述,其性能好坏由 和 两个互相矛盾的指标来衡量。 是综合说明这两个指标的参数,其值越 越好。
2.谐振回路的值下降,通频带 ,选择性 。
3.并联谐振回路在谐振时回路阻抗最 且为 性,失谐时阻抗变 ,当<时回路呈 ,>时回路呈 。
4.电路中的并联谐振回路常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 ,若接入系数增大,则谐振回路的值 ,通频带 。
5.串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 的情况,信号源内阻越大,回路品质因数越 ,选择性就越 。
6.并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 的情况,谐振时回路端电压 。
7.当双调谐回路处于临界状态时,其矩形系数比单调谐回路的 ,且为单调谐回路的 倍;在相同值情况下,其通频带是单调谐回路的 倍。
8.石英晶体工作在 频率范围内,等效电路呈 性,且有利于稳定频率。
9.非线性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 、 和 。
答案:1.幅频特性,通频带,选择性,矩形系数,小;2.变宽,变差;3.大,纯电阻,小,感性,容性;4.为了减小信号源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减小,变宽;5.小,小,差;6.大,最大;7.小,3.15,;8.,感;9.幂级数分析法,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折线分析法,开关函数分析法。
二、选择题
1.LC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最 ,且为纯电阻,失谐时阻抗变 ,当<回路呈 ,当>回路呈 。
A.容性 B.感性 C.大 D.小
2.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谐振时,阻抗为 ,谐振时电压为 ;电纳为 ,回路总导纳为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零 D.不能确定
3.把谐振频率为的LC并联谐振回路串联在电路中,它 的信号通过。
A.允许频率为 B.阻止频率为 C.使频率低于 D.使频率高于
自测题1图
4.在自测题1图所示电路中,和分别为其串联谐振频率和并联谐振频率。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5.强耦合时,耦合回路越大,谐振曲线在谐振频率处的凹陷程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出现
6.石英晶体振荡器,工作在 时的等效阻抗最小。
A.串联谐振频率 B.并联谐振频率 C.与之间 D.工作频率
7.在非线性电路中,当非线性元器件受一个大信号控制时,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主要为导通和截止,这时,分析非线性电路采用的方法是 。
A.幂级数分析法 B.折线分析法
C.开关函数分析法 D.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8.集成模拟相乘器的核心电路是 。
A.单调谐回路 B.双调谐回路 C.正弦波振荡器 D.双差分对
9.集成模拟相乘器是 集成器件。
A.非线性 B.线性 C.功率 D.数字
答案:1.D、C、A、B;2.A、A、C、B;3.B;4.B;5.A;6.A;7.C;8.D;9.A。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工作在 状态,由放大器决定的技术指标有 、
和 。
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应用于超外差接收机的 部分和 部分,它们的负载形式分别为 调谐回路和 调谐回路。
3.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晶体管混合π参数与工作频率 ,它比较适合于分析 ;Y参数与工作频率 ,它比较适合于分析 。
4.对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当LC调谐回路的电容增大时,谐振频率 ,回路的品质因数 ;当LC调谐回路的电感增大时,谐振频率 ,回路的品质因数 。
5.单调谐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多级级联后,电压增益变 ,计算方法是 ;级联后的通频带变 ,如果各级带宽相同,则通频带计算方法是 。
6.有一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电压增益为15dB,通频带为5MHz,两级级联后,电压增益为 ,通频带为 。三级级联后,电压增益为 ,通频带为 。
7.为了使晶体管实现单向化传输,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常用的稳定措施有
和 。
8.集中选频放大器由 和 组成,其主要优点是 。
9.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是指 ,理想的噪声系数 ,一般情况下 。
答案:1.甲类,谐振增益,稳定性,噪声系数;2.高频放大,中频放大,可变,固定;3.基本无关,宽带放大器,有关,小信号谐振放大器;4.减小,增大,减小,减小;5.大,AuΣ =Au1·Au2…A un,窄,;6.30dB,3.22MHz,45dB,2.55MHz;7.中和法,失配法;8.集成宽带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矩形系数接近于1;9.放大器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的比值,等于1,大于1。
二、选择题
1.对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当回路谐振时,输入、输出电压的相位差 。
A.等于180o B.不等于180o C.超前 D.滞后
2.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双调谐回路小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比单调谐回路小信号放大器优越,主要是在于 。
A.前者的电压增益高 B.前者的选择性好
C.前者的电路稳定性好 D.前者具有较宽的通频带,且选择性好
3.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 ,理想时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零
4.在电路参数和级数相同的条件下,多级双调谐回路放大器与多级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相比较 。
A.双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减小的较快 B.双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减小较慢
C.减小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5.对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常采用 进行分析。
A.幂级数分析法 B.开关函数分析法
C.线性时变电路分析法 D.等效电路法
6.采用逐点法对小信号放大器进行调谐时,应 。
A.从前向后,逐级调谐,反复调谐 B.从后向前,逐级调谐,不需反复
C.从后向前,逐级调谐,反复调谐 D.从前向后,逐级调谐,不需反复
7.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 。
A.增益太大 B.通频带太窄 C.晶体管的反馈作用 D.谐振曲线太尖锐
8.宽频带放大器的通频带约等于 。
A. B. C.
9.噪声系数通常只适用于 。
A.线性放大器 B.非线性放大器 C.线性和非线性放大器
答案:1.B;2.D;3.A,C;4.A;5.D;6.C;7.C;8.B;9.A。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谐振回路的作用是 、 、 。
2.谐振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电流为 波形,经负载回路选频后输出的是 波形。
3.随着动态线斜率的增大,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变化的规律是从 到
再到 。在这三种工作状态中, 是发射机末级的最佳工作状态。
4.谐振功率放大器原来工作于临界状态,当谐振电阻增大时,将工作于 状态,此时、 ,波形出现 , , , 。
5.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三种工作状态中, 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 状态主要用于调幅电路, 状态用于中间级放大。
6.谐振功率放大器集电极馈电电路有 和 两种形式。
7.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负载采用 调谐形式,常用 ,其作用是 。
8.功率合成器中的耦合网络应满足 和 的条件。
9.传输线变压器工作原理是 和 的结合。
答案:1.传输,滤波,匹配;2.余弦脉冲,正弦;3.过压,临界,欠压,临界;4.过压,减小,凹陷,下降,变化不大,略有增大;5.临界,欠压和过压,过压;6.串馈,并馈; 7.非,传输线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和功率合成;8.功率相加,相互无关;9.传输线原理,变压器原理。
二、选择题
1.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是指 。
A.信号总功率 B.直流信号输出功率 C.二次谐波输出功率 D.基波输出功率
2.在丙类功率放大器中,集电极电流为余弦脉冲电流,而为 。
A.余弦脉冲电流 B.连续余弦波形电流 C.周期性矩形波电流
3.输入单频信号时,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临界状态,当电源电压VCC增大时,工作于 状态,、 ,为 电流。
A.欠压 B.过压 C.临界 D.略有增大
E.略有减小 F.凹陷 G.余弦脉冲
4.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要实现集电极调幅放大器应工作于 状态,若要实现基极调幅放大器应工作于 状态。
A.欠压 B.过压 C.临界
5.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若要求效率高,应工作在 状态。
A.欠压 B.过压 C.临界 D.弱过压
6.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是 。
A.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最高 B.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最高
C.临界状态,此时功率最大,效率较高 D.临界状态,此时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7.对谐振功率放大器进行调谐时,应在 工作状态下进行,以保护功放管。
A.欠压 B.过压 C.临界
8.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当集电极效率为时,晶体管集电极损耗为 。
A. B. C. D.
9.理想的功率合成器,当其中某一个功率放大器损坏时,功率合成器输出的总功率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等于零
答案:1.D;2.B;3.A,D,G;4.B,A ;5.D ;6.C;7.B;8.B;9.C。
第5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正弦波振荡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其平衡条件为_________,振幅起振条件为_________。
2.正弦波振荡器的类型根据_________所用的元件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感耦合振荡器是利用_______来完成正反馈耦合。振荡电路中的放大器可以是______放大,也可以是______放大,而完成正反馈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是由耦合互感的______来决定的。
4.对于哈特莱振荡器而言,若用可变电容器来改变振荡频率时_________不变,因此调频方便;又因反馈电压取自______两端,它对高次谐波呈______,使振荡输出波形______。
5.对于考毕兹振荡器而言,若用可变电容器来改变振荡频率时_________发生变化,因此该电路常用于_________的场合;又因反馈电压取自______两端,它对高次谐波呈______,使振荡输出波形______。为了提高振荡频率稳定性和频率可调,两位发明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分别命名为_________振荡器和_________振荡器。
6.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__________,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________。
7.负阻器件分为 和 两种,它的基本特性是可以把 功率的一部分转换为 功率输出给外电路。
8.晶体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范围是 ,为了扩展频率范围,可将一个电感与晶体串联或并联。当晶体串联电感,等效后的 ,当晶体并联电感后,等效后的 。
9.集成电路振荡器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答案:1.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稳幅环节,,>;2.选频网络,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振荡器;3.电感线圈、之间的互感,共射,共基,同名端;4.反馈系数,电感,高阻,较差;5.反馈系数,固定频率,电容,低阻,较好,克拉泼,西勒;6.选频短路元件、电感;7.电压控制型,电流控制型,直流,交流;8.,减小,增大;9.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偏置电路。
二、选择题
1.反馈型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 。
A.相等 B.不相等 C.近似相等
2.互感耦合振荡器的同名端决定振荡器的 。
A.电压幅度 B.振荡频率 C.相位平衡条件 D.振幅平衡条件
3.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缺点是 。
A.不易起振 B.输出波形较差
C.输出电压幅度小 D.频率可调
4.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优点是 。
A.不易起振 B.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
C.反馈电压中的谐波成分多 D.输出波形好
5.设计一个频率稳定度高且可调的振荡器,通常采用 。
A.振荡器 B.变压器耦合振荡器 C.晶体振荡器 D.西勒振荡器
6.在皮尔斯振荡器中,石英晶体等效为 。
A.电感元件 B.电容元件 C.短路线 D.电阻元件
7.晶体振荡器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但它不能直接作为收音机的本地振荡器,原因是因为 。
A.频率稳定度太高 B.输出频率不可调 C.振荡频率太低 D.都不是
8.若要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在10Hz~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应采用 。
A.振荡器 B.振荡器 C.石英晶体振荡器
9.若要求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20MHz,且频率稳定度高达10-8,应采用 。
A.振荡器 B.振荡器 C.石英晶体振荡器
答案:1.C;2.C;3.B;4.D;5.D;6.A;7.B;8.B;9.C。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若调幅波,且把该电压加到的电阻上,则调幅系数 ,载波功率 ,边频功率 ,最大瞬时功率 ,通频带 。
2.一调幅波,此调幅波包含的频率分量有 、 、 、 、 。
3.峰值包络检波器是利用二极管 和网络 的滤波特性工作的。
4.表示的是 调幅波。其中调制信号的角频率为 ,载波角频率为 。每一边频分量的振幅为 。
5.集电极调幅时谐振功放应工作在 状态,若对普通调幅波采用峰值包络检波器检波,由于负载放电时间常数太大,则可能产生 失真。
6.混频只能改变已调波的 ,而不能改变已调波的 。
7.变频跨导的定义是 ,可用 表示。混频时将晶体管视为 元件。
8.常见的混频干扰有 、 、 及 。
9.在混频电路中,为了减小非线性失真,最好采用具有 特性的器件,例如 。
答案:1.0.4,2.5W,0.2W,4.9W,2kHz;2.106Hz,(106+5000)Hz,(106-5000)Hz,(106+1000)Hz,(106-1000)Hz;3.非线性,充放电;4.抑制载波双边带,,,0.5V;5.过压,惰性;6.载频,调制规律;7.输出中频电流振幅与输入高频电压振幅之比,,线性时变;8.组合频率干扰,副波道干扰,交调干扰,互调干扰;9.平方,场效应管。
二、选择题
1.在电视信号发射中,为了压缩图像带宽又用普通的接收机接收,采用 制式。
A.AM B.DSB C.SSB D.VSB
2.高电平调制在 放大器中进行,分 和 。
A.调幅 B.高频功率 C.基极调幅 D.发射极调幅 E.集电极调幅
3.平衡调幅器平衡的结果是 。
A.获得很窄的频谱 B.抑制一个边带
C.使载波振幅按调制信号规律变化 D.抵消载波
4.大信号包络检波器可对 和 进行解调。
A.AM B.DSB C.SSB D.VSB
5.关于同步检波器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乘型同步检波器由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B.相乘型同步检波器由相加器和包络检波器组成
C.叠加型同步检波器由相加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D.叠加型同步检波器由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6.混频前后改变的是 。
A.信号的载频 B.调制规律 C.调制信号的频率 D.A与B
7.实现变频的核心部分是 。
A.线性元器件 B.非线性元器件 C.功率放大器 D.振荡器
8.提高混频器前端电路的选择性对抑制 效果不明显。
A.组合频率干扰 B.副波道干扰 C.互调干扰 D.交调干扰
9.调幅器、同步检波器和混频器都是由非线性器件和滤波器组成,但所用的滤波器有所不同,它们分别用 、 、 。
A.低通滤波器 B.高通滤波器 C.带通滤波器 D.带阻滤波器
答案:1.D;2.B,C,E;3.D;4.A,D;5.A;6.A ;7.B;8.B ;9.C,A,C。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
自测题
一、填空题
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分为_________电路和_________电路。其中前者的优点是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有一个起控门限电压,只有输入信号电压大于它时,AGC电路_________,使增益_______;反之,可控放大器增益______。
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是通信电子设备中常用的______________,其原理框图由频率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可控频率电路三部分组成,受控对象是__________,反馈控制器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存在_________,当然希望它越_____越好。
4.锁相环路是一个___________控制系统,其原理框图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三部分组成。它的受控对象是____________,而反馈控制器则由能检测出相应误差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5.锁相环路是通过_______来控制_______,在达到同频的状态下,仍有__________存在,进而实现无误差的频率跟踪,这是锁相环路的一个重要特点。
6.锁相环路中的鉴相器将完成参考信号与压控振荡信号之间的_________到_______的变换。它有各种实现电路,作为原理分析,通常使用具有_________特性的鉴相器,它可以用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实现。
7.锁相环路中的环路滤波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其作用是抑制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_________________,而让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通过。___________受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变换器。
8.在锁相环路中,如果固有角频差不变,环路闭合后,由于环路的自动调整作用,___________不断增大,而___________不断减小,最终达到___________等于固有角频差,___________等于_____情况下的环路锁定状态。
9.锁相频率合成器由 和锁相环路两部分组成。由于 具有良好的 特性,使频率准确地锁定在参考频率或其某次谐波上,并使被锁定的频率具有与参考频率一致的频率稳定度和较高的频谱纯度。
答案:1.简单AGC,延迟AGC,电路简单,在信号很小时增益也受控制而下降,才起作用,减小,不变;2.反馈控制电路,可控频率电路,频率比较器,低通滤波器;3.剩余频差,小;4.相位负反馈,压控振荡器,鉴相器,环路滤波器;5.相位,频率,剩余相差;6.相位差,电压,正弦鉴相,模拟乘法器,低通滤波器;7.高频分量及干扰杂波,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压控振荡器,电压—频率;8.控制角频差,瞬时角频差,控制角频差,瞬时角频差,零;9.基准频率产生器,锁相环路,窄带跟踪。
二、选择题
1.反馈控制电路只能把误差 。
A.增大 B.减小 C.消除 D.完全消除
2.AGC电路的控制信号为 。
A.变化缓慢的直流 B.低频 C.交流 D.任意
3.AGC信号控制接收系统的 、 。
A.高放 B.混频 C.中放 D.检波 E.低放
4.调幅接收机采用AGC电路的作用是 。
A.稳定频偏 B.稳定中频 C.稳定相移 D.稳定输出电压
5.AFC电路锁定后的误差称为 。
A.剩余频率 B.剩余频差 C.剩余相位 D.剩余相差
6.调频接收机采用AFC电路的作用是 。
A.稳定中频 B.稳定输出 C.稳定AGC输出 D.稳定频率
7.在跟踪过程中,锁相环路所能保持跟踪的最大频率范围叫 。
A.捕捉带 B.同步带 C.通频带 D.捕捉范围
8.属于锁相环路重要特性的是 。
A.环路在锁定状态时有剩余频差存在
B.锁相环路的输出信号频率无法精确地跟踪输入参考信号的频率
C.窄带滤波特性
D.不容易集成化
9.锁相环路闭合后的任何时刻,瞬时角频差、控制角频差和固有角频差之间具有的动态平衡关系是 。
A.固有角频差 + 控制角频差 = 瞬时角频差
B.固有角频差 + 瞬时角频差 = 控制角频差
C.瞬时角频差 + 控制角频差 = 固有角频差
D.以上结论都不对
答案:1.B;2.A;3.A,C;4.D;5.B;6.A;7.B;8.C;9.C。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