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31643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0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1 基于护理干预的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研究 徐茂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于 2021 年 10 月-2022年 12 月间收治的 62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NIHSS 评分与 FMA 评分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结果证实,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 MoCA 评分比较,观察组

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于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意义重大,值得作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关键词:脑卒中;护理干预;脑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73 0 引言 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社会第二大死因,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脑卒中临床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老年人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致死概率下降,但发病后遗留的功能障碍问题依然会严重影响康复1。受传统理念影响,早期在脑卒中患者干预中通常将关注重点放在用药与抢救中,忽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导致患者错失干预黄金时期;而

3、现代医学理念中,将护理与用药干预并举,作为缩短康复进程、提升自主生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为深入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可行性,本文选择 62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医院于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2 月间收治的62 例脑卒中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观察组患者 31 例,男/女=19/12,年龄 52-74 岁,平均年龄(62.353.05)岁。对照组患者 31 例,男/女=17/14,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2.412.7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纳入标准:所有

4、患者经 MRI 以及临床表现等确诊为脑卒中;在发病后的 24 小时内送入医院,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护理方法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因为其他原因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如车祸伤、恶性肿瘤等;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未成年患者;对临床护理方案依从性差患者。1.2 方法 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由护理人员提供肢体护理、卫生管理以及用药管理等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包括:(1)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适当运用鼓励语言技巧,打消患者因为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的负面情绪,并引导患者对脑卒中康复后的良好生活状态进行展望,进而达到扭转患者焦虑情绪的目标。要密切

5、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例如护理人员定期通过 SAS 量表与 SDS 量表判断情绪变化,一旦出现评分增加的问题应警惕负面情绪产生,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多种可以自我调整情绪的方法,如分享美好生活故事等,促进不良情绪消除。(2)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运动。护理人员听从康复师与主治医师的建议指导患者完成运动计划,本次护理中按照不同时间周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具体包括:第 1-2 周做基础运动。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正确的肢体摆放以及关节被动训练等方法强化身体运动能力,采用患侧卧位,根据舒适度每隔 2-3 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在早期锻炼中以被动运动为主,每天每个关节训练 3 次左右,开始时以活动范围不超过正常

6、范围的 2/3 为宜。随着患者运动功能增强,护理人员可介绍运动注意事项,如带领患者将双手合十,自然地平举在胸前;颈部运动训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2 中,护理人员将一只手放在下颚部位,叮嘱患者尽量用手臂、手掌发力推动颈部运动;躯干运动练习中,将检测手掌放在对应肋骨上,躯干尽量左右转动,促进肌肉运动。在第 3-7 周做力量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运动耐受性选择合理的运动方案,例如在下肢伸展运动中,将一条腿的踝关节重量系在一起,取坐位后,患肢放在健肢上,健肢托起患肢运动,使患者感受下肢的肌肉力量。在膝关节屈曲训练中,护理人员在下肢上绑扎负重带,借助负重带引导患者患侧肢体用力。开

7、展抬脚跟训练,直立站立扶手,在视觉上前方,分开双脚,肩部宽度一致,利用自身平衡保持静止 5 秒,每次 5 分钟即可 1-2 次/天。从第 8 周开始做平衡力锻炼,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平衡力训练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保护,如在倒退行走锻炼中,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平视前方,护理人员与家属扶住患者后,鼓励患者自行后退,每后退 10 步后再转身,按照相同方法继续后退 10 步。(3)饮食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饮食上应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叮嘱患者避免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如牛油、猪油、奶油等;叮嘱每天摄入充足的低脂肪食物,如玉米、高粱、豆类食物等。在饮食干预中应定期开展动态营养评估方法,要求护理人员随时评估脑卒中患者健

8、康与营养状况,对于营养不良潜在危险和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量身制定营养方案和与之对应的食谱,并根据患者营养指标、康复进程等对饮食方案做出调整。(4)生活指导。为确保患者快速恢复康复状态,护理人员可介绍生活指导的方法,如在上肢功能锻炼中可采用扣衣扣、刷牙等方法提升生活质量。为显著强化患者语言功能,护理人员可通过简单的发音到双音、生活常用语,给患者听音乐、听广播,或者鼓励患者读书看报等方法强化护患双方交流,激发患者交流能力。(5)重视治疗后的用药管理,例如鼓励护理人员注意溶栓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头痛、呕吐及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先兆,做好出血病人相关护理。

9、长期卧床病人抬高活动下肢,进行踝泵运动,遵医嘱使用气压泵治疗。在临床干预 阶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并且针对留置胃管患者应随时观察胃液的颜色与性状变化;观察穿刺部位的皮下血肿,对于存在血肿情况应注意了解血肿的范围以及进展情况。(6)强化风险管理。护理人员要患者阐述风险管理内容,如向患者与家属介绍防跌倒、防坠床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在患者围术期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工作,叮嘱患者家属做到 24 陪伴。风险管理中注意评估皮肤风险,了解患者有无压疮风险。(7)生活行为习惯管理。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意识行为习惯,表 1 患者 MoCA 评分变化(分)组别 延迟记忆 注意力 定向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10、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250.24 5.060.19 5.620.38 6.860.31 5.910.21 7.130.20 对照组 3.310.19 4.420.29 5.590.40 6.080.29 5.960.19 6.850.23 t 1.091 10.278 0.303 10.231 0.983 5.115 P 0.280 0.000 0.763 0.000 0.330 0.000 表 2 患者 NIHSS 评分(分)组别 护理前 护理 2 周 护理 4 周 观察组 52.034.62 41.374.51 35.863.42 对照组 52.094.70 44.784.02

11、40.294.02 t 0.051 3.143 4.673 P 0.960 0.003 0.000 表 3 患者 FMA 评分(分)组别 护理前 护理 2 周 护理 4 周 观察组 26.814.67 33.255.22 38.344.31 对照组 26.844.62 30.445.16 36.114.27 t 0.025 2.132 2.046 P 0.980 0.037 0.045 表 4 患者生活质量(分)组别 精力 语言 家庭角色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13.392.13 21.542.06 10.642.08 18.221.85 11.471.46

12、20.952.03 对照组 13.412.15 19.421.91 10.612.04 16.671.91 11.501.42 18.791.96 t 0.037 4.022 0.057 3.246 0.082 4.262 P 0.971 0.001 0.955 0.002 0.935 0.001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3 例如鼓励能吞咽的病人进食,取坐位,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清淡饮食。重症病人给予鼻饲饮食,床头抬高30-45,床旁备吸引装置,预防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的重要性,使患者养成定期排便的良好习惯,若发现患者伴有排便困难情况可遵

13、医嘱使用开塞露等药物。1.3 观察指标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包括延迟记忆、注意力、定向等,得分越低证明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分别根据患者意识水平、水平凝视功能与四肢运动功能得到展开评估,得分越高证明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3。在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使用简化 Fug-Meyer 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进行综合评估,得分越低提示运动功能障碍越严重。最后在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使用美国Williams学者研发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方法包括精力、语言、家庭角色等,得分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满意4。1.4 统计学方

14、法 使用 SPSS 系列软件做统计学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用 t 值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值检验,P0.05 时认为数据差异显著。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 根据两组患者 MoCA 评估结果可知,患者护理前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其 MoCA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2.2 患者 NIHSS 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NIHSS 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3 患者运动功能 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的 FMA 评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 FMA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2.4 患者生

15、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 4。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康复的意义重大,在临床干预中通过落实科学护理路径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本文对两种护理模式的研究结果可知,综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恢复的意义重大,根据本文表 1 与表 2 的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NIHSS 评分与 MoCA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该结果证明综合护理对患者脑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体育运动为主的非药物干预方法可缩短康复进程,例如我院护理人员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肢体功

16、能运动的方法达到促进局部血运,改善集体平衡力的效果,对于患者而言,在落实肢体功能运动干预方案后,患者学习能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缓解患者发病后造成的神经网络区损伤问题6。而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运动行为管理后,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因此认为该护理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纠正神经系统缺陷问题,具有合理性7。本文表 3 的数据研究结果也证明,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 FMA 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相关学者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指导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电位监测结果评估,发现患者电

17、位波幅增大、潜伏期缩短,根据该结果可判断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运动能力有积极影响8。最后根据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精力、语言、家庭角色评分分别为(21.542.06)分、(18.221.85)分、(20.952.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综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这可能与综合护理模式下的饮食护理、生活行为指导等措施有关。作为一种科学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加深患者对病情管理问题的认知,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知,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功能受损症状负相关,而随着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因为脑卒中造成的脑功能缺损问题也会得到进一步改

18、善9。同时根据我院护理实践经验来看,本次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将肢体功能运动、心理支持与生活指导等措施结合在一起,在上述措施干预下,可以达到刺激小脑功能的目的,因此随着护理干预的深入,患者运动功能增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4 各项护理措施有助于进一步调整患者认知、思维及情绪功能,促进康复。最后随着护理工作的深入,患者的精细行为能力明显增强,包括刷牙、洗脸等,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10。本文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即本次研究受到研究时间、现场条件以及纳入样本数量不足等因素影响,在研究中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这一情况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局限性。因此为更深入的评价不同护理方

19、法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则需要扩大脑卒中患者样本数量,并延长脑功能与肢体功能运动能力调查时间。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达到改善脑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李曼,张媛,薄磊.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 患 者 神 经 心 理 的 改 善 作 用 J.心 理 月刊,2022,17(24):110-112.2徐丽萍,连秀华,邓丽金,等.徵调音乐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36例J.福建中医药,2022,53(12):68-70.3陈鑫瑞.脑卒中出院患者对延续性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4)

20、:35-37.4张胜男.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叙事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6):183-185+189.5钟敏仪.5E 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健康坚韧性 及 促 进 行 为 的 影 响 J.安 徽 医 专 学报,2022,21(06):144-146.6李林姝,赵婷.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评脑卒中康复护理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2,39(06):641.7龚佳妮,荣燕,陆金珠.老年脑卒中溶栓患者家属对家庭式护理管理心理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2):139-141.8肖婷,汪玲.以康复专科护

21、士为主导的中医护理方案在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4):4290-4292.9何淑萍,梁统婵,施红英.老年脑卒中后失能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24):96-99.10李虹,赵晓瑞,唐春华,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习得性无助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老年医学研究,2022,3(06):6-10.11邹艳贤,雷波,王嘉轩,等.首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早期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及促动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22,21(06):48-51.12陈雪婷.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5):165-167.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茂霞(1982),女,江苏南京人,汉族,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