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125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城市经济学 课件 第2章 城市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精品教材(第六版)第一章城市集聚经济第二章城市化第三章城市经济增长第四章城市规模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第七章城市产业经济第八章城市劳动力市场第九章城市住宅第十一章城市交通第十二章城市物流第十三章城市财政与社会融资 第十四章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1 1-第一R第一第二”第四P城市化机制城市化的生成机制(-)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上说,城市化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

2、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1 1-第一R第一第二”第四P城市化机制城市化的生成机制(二)城市化生成机制的内在过程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 非农化转换,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 流动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 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之所在。城市化过程所涉及的领域和包含的内容是多元 化的,它不仅包括人口城市化,也包括非农产业 城

3、市化,还包括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城 市化是所有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图2-1城市化生成机制的内在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化机制【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克拉克搜集、整理了不同国家按年代推移的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 流动的资料彳导出如下著名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三个产业间分布的趋势是,随着

4、经济的发 展,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应增加。与此 同时,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劳动力在空间上也实现了转移。产业转 移主要体现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结构的演 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工业化和服务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 居方式的聚居化、规模化和城市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城 市化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伴生发展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

5、”第四T城市化机制【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二)三次产业在城市化过程的作用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如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市场。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化机制【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二)三次产业在城市化过程的作用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和发动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的形成与 发展

6、和以下三个原因有关:,较优藜(comparative advantages)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间的贸易有 利可图,而这种贸易会导致商业城市(market cites)的发展;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scale economies in production)使多 个厂商的生产效益高于单个厂商独立生产的效益,从而导致工业城市(industrial cities)的发展;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集聚经济使厂商向城市集中,从而引起城市的发 展。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弟-P 第第二P

7、第四T城市化机制【二】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二)三次产业在城市化过程的作用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在质上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崛起,与工业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化机制【三】制度安排与城市化(-)制度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人是在由现实的制度所赋予的制度约束中从事社会 经济活动的制度和天赋要素、技术及偏好经济理论的四大基石。土地、劳动 和资本这些要素,在有了制度时才得以发挥功能,制度是重要的,它对经济行为

8、的有关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诺斯等人认为,发明、教育、资本积 累等等是经济增长本身而非经济增长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 定性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 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制度创新同样可以大 大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样与制度安排 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果缺乏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是提供不利于生产要素重 新集聚的制度安排,即使发生了结构转换和要素流动亦并不必然导致城市化或 城市的正常发展。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9、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化机制【三】制度安排与城市化(二)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影响一般地,制度是通过对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 定和执行来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国家的制度 一经形成,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正面的或负 面的)都是强制性的或持久性的。根据我国学者叶裕民的研究,制度对城市化的影 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对城市化产生作 用和影响;二是通过对工业化的作用而间接地对 城市化产生作用和影响。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框架 如图2-2所不。制度框架工业 化的 具体 制度城市 化的 具体 制度民间资本积累机制图2-2影响城市化的制度框架第一章 第二章

10、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TJ第第二”第四T城市化机制城市增长与城市化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现象可分为两个方面(如图2-3所示):一是经济的 基础过程的城市化现象;二是社会的文化过程的城市化现象。后者,也就 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化和扩大。不过,城市经济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前者。经济的基础r以城市性质内涵过程的城市化 进展为特征的城市化_/中城市化城市化j以城市性质外延扩展城市化机制城市增长与城市化从城市化的地域空间演化 上看,城市化过程可以分 为集聚化、市郊化和圈域 化三个不同的阶段,如图 2-4所示。图2

11、-4城市化的空间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从时间维度上看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而呈现 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是阶段性发展的。依据经济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工 业经济过渡到第三产业经济,第三产业部门继续发展进一步成熟,将城市化划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迅速,社会经济活 动明显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集中性是

12、该阶段的最重要的特征。第二阶段是城市性质的外延和扩散阶段。城市的经济活动和性质向城市郊区 和农村地区延伸,重点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分散性是该阶段的重要特征。第三阶段是居民和厂商离开市中心,选择自然性质充分的地区居住和生活,从而 使市中心衰败下去的阶段。这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富裕阶层的人们 更加追求环境品质所致。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从时间维度上看y a图2-5中,曲线A部分为发生阶段,B部分为发展阶 段工部分为成熟阶段。曲线表明,城市化在A阶段 发

13、展变化相当缓慢,到B阶段以后变化速度急剧加 快,到C阶段即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变化速度 又趋减缓。由此得出结论:城市化过程要经历发 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城市化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反映了一个普遍的规律,那就是,一国的城市化与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 适应的,是双向互促的关系。100-图2-5城市化的阶段规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二】从空间维度上看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集聚与扩 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

14、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区域是城市 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来看,集聚的过程导致集中 型城市化,扩散的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这两种形 态的城市化常常是交互起作用的,即城市人口密度的 增加与城市范围的扩展是同时出现的。但是,从整个 城市化的长河中也可以分出阶段来。集中型城市化 一般是城市化前期的主要地理特征,而扩散型城市化 则是城市化后期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图2-6所示。市中心距离图2-6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的主要特征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

15、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二】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必然形成如下空间结果:相互作用导致城市与区域间分工。城市与区域间分工的组织产生组合效应,城区之间分工只有通过空间组织才能形 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群组合效应促进城市(镇)增长序列化,即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在一定 外部条件下,城市群内城镇增长趋于有序化,大小不同规模的中心城市产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繁荣导致城市经济区形成。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下都要经历一个城市经 济系统由小到大、由较简单到较复杂,由若干孤立的城市-城市群-以大城市为中心的 城市延绵地区

16、的历史过程,这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变动的一个规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三】从质态维度上看从这个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包括城市职 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而这三个方面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般说来,城市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中心等几项职能。城市规模与城市功能具有正相关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功能通常是越多。规模-顺序法则认为,城市规模结构的等级与其首位城市有一定比例关系,第二大 城市往往是最大

17、城市的1/2,第三大城市是第一大城市的1/3,等等。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用公式表示为:I=P/PP为首位城市人口数P为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四】从量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在量态维度上的表现,就是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 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生的人口劳动力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迁移和流动是城市化的原动力。人口迁移和流动形式分为5个阶段:存

18、在着居民流动性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的工业化前的传统阶段;早期转变时期,这一阶段,生育率突然增长,同时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转变后期,其特征是人口增长率下降,存在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与农村向农村的迁移,城市 之间的迁移增多了;先进的工业社会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稳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与从农村向农村的迁 移进一步减少;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由于交通的发展,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距离变得更近些。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规律【四】从量态维度上看总结泽氏的观点:在

19、农业社会,人们被困在土地上面,流动性极低,人口迁移主要采取农 村-农村的形式。在产业革命时期,随着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中,人口迁移采取农村-城 镇的形式。而在工业化后期,人口迁移主要采取城市-城镇的形式。城市人口增长有三种机制: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外延增长在上述三种机制中,只有在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时,才能提高城市化率。因此,城市化主要是由后两种机制推动的。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模式几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按照城市化的驱动力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自上

20、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城市化的自上而下模式,是指城市化的发起与推动都是由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来完成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是由市场或民间发起并推动的。(二)按照城市化的发起先后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西欧模式与后发国家模式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就是中小城市模式;另一种是后发国家模式,就是城市圈模式。(三)按照城市化的规模政策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城市化效率模式与城市化均 衡模式城市化均衡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强调城市化过程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21、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模式【二】中国传统城市化模式的独特性(一)城市化的独特形式中国城市化形式的独特性在于它总是与政治运动和政府的意向相伴,而与经济发展进程缺乏 紧密联系。事实上,中国目前仍在执行的城市发展政策可以说是一种兼有控制和发展作用的 政策。(二)独特的政策措施(1)支持小型城市的方针。(2)控制人口流向城市的措施。(三)独特的政府干预模式与经典的城市化之路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在城市以外进行。第二,从规模比较小的小城镇起步片空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并同时引导这部分人向小城镇迁移是目

22、 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展小城镇的政策。第三,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吸力。集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发 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第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第五,有形的物质形态上的城市化发展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显著落后。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模式【三】对经典模式的偏离中国传统目前的城市化模式与经典的城市化模式相比,有较大的偏离:第一,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大量的

23、非农化和工业化在城市以外进行。第二,从规模比较小的小城镇起步才空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并同时引导这部分人向小城镇迁 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发展小城镇的政策。第三,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吸力。集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 不能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第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移,也就是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 道路。第五,有形的物质形态上的城市化发展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显著落后。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模式

24、【四】中国城市化制度模式的变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所谓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变 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自下而上 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变迁。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民间发动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开 始出现。这种模式的体制背景是:改革开发以来,体制选择权的分散化,使农民和乡 镇企业成为城镇化的策动者;地方政府独立的利益倾向,增强了地方政府对资源的 配置权力和动力;市场取向改革使非政府主体对城镇化的隐性需求得以

25、显现。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乎市化_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战略选择的背景条件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表现出一个独有的特点,那就是,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扩大和向乡村的 辐射,更主要的趋势是乡村自身的城镇化,即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 运动。由此,形成了两种特色鲜明的城市化模式:基于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的城市化模式与基于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的城镇化模式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意味着城市化战略模式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两种模式对接与融合中起支配性作用的因素构成了它的发生条件,具体

26、包括户籍制 度、要素市场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战略【二】战略模式选择: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一)大都市圈模式的实质 从城市化空间上看,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就是主张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 市化道路。大都市圈的范围基本上是以经济城市的空间为边界。大都市圈是经济城市 的活动范围,它的空间边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来划定的。其实,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重要目 标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27、发展,因此,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 路,也必然是一个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战略【二】战略模式选择: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一)大都市圈模式的实质 从城市化空间上看,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对接与融合就是主张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 市化道路。大都市圈的范围基本上是以经济城市的空间为边界。大都市圈是经济城市 的活动范围,它的空间边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来划定的。其实,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

28、重要目 标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 路,也必然是一个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I I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城市化战略【二】战略模式选择: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化道路(二)选择大都市圈模式的必然性 我国在向城市化迈进过程中选择走以大都市圈为核心的全域城市化道路有其客观必然 性。首先,从发展趋势来看,在全球化背景下,后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往往倾向于大 城市模式。其次,大都市圈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最后,从

29、我国的国情来看,现行的所谓农转城和泛泛发展松弛的小城镇的做法,不是根本的城市化解决路径。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城市化练习与问题讨论1.你对城市化的内涵如何认识?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性及其变异现象?2.城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图2-6反映 了这种相关关系。(1)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2-6中4个国家在城市化 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哪个国家?与 其他3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怎样的?(2)请观察和总结图2-8中显示的二者之间的规律性:正 相关还是负相关,抑或是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这个规律说明了什么?3.观察图2-7中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的成长有什么规律可 循?(2)城市成长的轨迹与城市集聚效应和工业化水平有怎么 的内在联系?(3)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比重下降,这种现象是否是逆 城市化?为什么?4.你认同对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吗?你有什么独到见解?5.中国应该选择哪种城市化模式?为什么?图2-6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城市聚集效应 递减低金 工业化水平高图2-7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