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3012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3.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德经开区 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二O二二年二月目录第1章总论.1L1项目概况.1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21.3 研究结论与建议.3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3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93.1 项目建设地点.93.2 建设条件.9第4章 工程技术方案.134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134.2 防洪堤设计.144.3 防渗设计.154.4 护坡设计.164.5 泵站改造.19第5章环境保护.245.1 编制依据.245.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255.3 环境治理和保护方案.255.4 环境影响评价.29第6章 水土

2、保持与防洪保护.306.1 编制依据.306.2 现状分析.306.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306.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16.5 防洪影响评价.336.6 防洪保护预案.36第7章节能.377.1 设计依据.377.2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387.3 项目节能措施.38第8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418.1 指导思想.418.2 安全.418.3 卫生.44第9章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459.1 组织机构.459.2 机构设置.459.3 施工组织说明.459.4 质量管理.46第10章 项目招标及实施进度安排.4810.1 项目招标.4810.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9第n章 投资估算与

3、资金筹措.so11.1 投资估算.50表11-1项目投资估算表.5211.2 资金筹措.55第12章 财务分析.5612.1 财务评价说明.5612.2 收入、税金及附加.5612.3 成本费用.5712.4 损益分析.6012.5 偿债能力分析.6112.6 财务评价结论.61第13章 效益分析.6313.1 社会效益.6313.2 环境效益.6313.3 效益分析结论.63第14章项目风险分析.6414.1 风险分析概况.6414.2 风险因素识别.6414.3 风险评价.6514.4 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66第15章结论及建议.6715.1 结论.6715.2 建议.67第1章总论L1项

4、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国家级常德经开区防洪圈提质加固工程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XX1.1.3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沅江大堤和尚桥至新 兴咀段。1.1.4 项目性质新建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对常德经济开发区内和尚桥至二广高速桥堤段的防洪 堤进行提质加固,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堤防改建加固4.56km(其中 4.06km由土堤改为碎防洪堤);堤基防渗处理4.06km;垸内压浸平 台2.2km;护坡3.812km;新建出水涵管1处、改建穿堤建筑物3处、穿堤建筑物防护1处、穿堤建筑物废除2处;改建邱家昏泵站,装机 6台排水泵,总装机容量3420kW

5、,设计排水规模为3万t/d,负责排 放常德经济开发区内的工业废水;新建交通闸1处;新建防汛道路4.56km;新建工业用水取水站一处,设计取水规模为6万t/d,并敷设 输水管网16km,为常德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供应工业用水。1.1.6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000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3253.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476.73万元,预备费3572.57万元,建设期利息 697.50 万元。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00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政府专项 1500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5000.00万元。1.1.7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2022年6月-2024年5月

6、。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2.1 编制依据(1)与委托方签订的咨询协议;(2)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审定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 究指南(试用版);(3)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4)防洪标准(GB50201-94)(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

7、);(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1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18)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其他相关规范与标准;(2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122研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程

8、、规范,本可研对项目的 投资背景、环境、市场、项目方案及建设内容、项目组织管理、项目 招标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项目风险分 析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1.3 研究结论与建议1.3.1 结论(1)本项目遵循自然规律,在完善河道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确 定合理的防洪范围,进行河道治理和城区排洪沟整理,提高抵御洪水 的能力,减少水灾,保护环境,是常德市人民的迫切期望,实施本项 目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2)项目建设区域地理交通状况良好、社会条件优越、建设条 件良好。(3)本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易于实现,同时有利于降低工3程建设投资。(4)项目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产

9、生的生活污水、废气、生活垃 圾等,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其处理措施,对环境无不良影响。(5)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000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3253.2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476.73万元,预备费3572.57万元,建设期 利息697.50万元。申请政府专项1500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 25000.00 万元。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合理可行,其社会效益良好,项目建设是必 要的,也是迫切的。1.3.2 建议(1)本项目建设单位应加强与相关审批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3)本项目坚持整体规划、综合协调原则,严格按照常德市相 关规划要求组

10、织实施,依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精心组织施工。(3)勘察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 键,承办单位必须重视并尽快开展这方面的工作。(4)工程必须进行招投标,委托工程监理,通过公平竞争,择 优选取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安全。(5)对项目建设工程应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论证,确保工 程能顺利实施。对项目建设资金要加强管理,在健全组织、确定目标 的前提下,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 理、分账核算、封闭运行、集中支付。按照项目建设规划,合理控制 项目成本,管好用好项目资金。(6)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有关政策支持,尤其是建 4设资金的支持。同时

11、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 各界支持。5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 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加 快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江河湖泊保护监管体系,全 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并确定了水利改革发展四个主要目标。一是水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防洪突出薄弱环节全面解 决,江河堤防达标率明显提高,流域控制性工程有序建设,现有病险 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洪水干旱监测预报预警调度体系不断完善,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科学提高防御标准,使重大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进一步提升。二是

12、水资源配置格局明显优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基本建立,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 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 下降16%,跨省重要江河流域和主要跨市县河流水量分配基本完成,国家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更加完善,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比例达 到 55%O三是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江河 湖库及水源涵养保护能力明显提升,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满足 程度达90%以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 率提高到73%以上,地下水监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地下水超 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6四是涉水事务监管效

13、能明显增强。水利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更 加完善,覆盖各领域、各层级的水利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水文、水资 源、河湖生态、水土流失、水灾害等监测预警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 节约、保护、开发、利用、配置、调度各环节监管全面加强,水工程 运行管理安全规范,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绿 色低碳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城市河流排水体 系一类市政基础设施,构建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生态文化 建设,提升城市城市给排水体系功能,改善区域环境,推动区域和谐 发展与绿色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的需要通过本项目的

14、实施,能提高河流的防洪标准,减少由于洪灾造成 的经济损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使国民经济 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战略目标创造稳定的 建设环境。一方面在保持防洪基础上,可以改善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 和生态环境;通过改善灌排条件,能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率,提高抗旱能力。另一方面,在保护好原有水利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还 能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多地寻找旅游新亮点,积极稳妥 地发展旅游业。(2)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必要选择根据2003年11月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要求:新建(改造)的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应具体分析绿 7化地

15、带周边的人口、建筑分布情况和密度,考虑常年的风向、风速等 具体因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尽可能多地具备临时疏散避险场 所或长期避难场所的功能。随着怀化市城市骨架的扩展,人口的不断增长,科学布置合理的 城市防灾减灾绿地系统,明确增加城市防灾减灾公园用地,增强城市 安全保障体系,显得日渐重要和必须。根据防洪法规定,工程建成后,在河段范围内严禁堆放有阻 碍行洪和抗洪抢险交通的障碍物。本工程建设在河堤两侧设计中考虑 有5m宽的抢险道路,在紧急防汛期可保证抗洪抢险物资运输的通 畅。(3)是切实改善民生、精心打造宜居社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的需要。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

16、 福总值”(GNH),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人民幸福与快乐的 标准。从“幸福指数”涉及的因素来看,要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实 际上就是要让市民在收入和就业方面有提高、在住房和教育方面有保 障、在环境和卫生方面有改善、在健康和安全方面有提升、在社区生 活、工作与家庭关系以及生活条件方面更加满意。本项目的建设将构 建畅通的排水体系,完善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民生,精心打 造宜居社区,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8第3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3.2 建设条件3.2.1 自然条件1、地理、地势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

17、中 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 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汉交错;西倚 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 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 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 地面积677.61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

18、.98 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 万亩,占总面积的31.2%。2、工程地质常德市境内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 9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垩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于龙 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带。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周围,以 及白云铺一易家岭和坪上的小河里一带。奥陶系零星分布于下源、中 源、枫树坑、厚里冲等地。志留系出露于中部山地边缘部分地带。泥 盆系分布于龙山山麓,新田铺、龙溪铺、龙口溪、筱溪、坪上、张家 冲、严塘、高桥、易家岭、曹家坝、陈家坊、扶锡等地。石炭系广布 于县境南部丘岗地区。二迭系主要分布于雀塘铺

19、、陈家桥一带。三迭 系分布于大花塘等地。白垩系分布于县南部岗地及酿溪至寺门前一 带。其它第三系、第四系仅见片段,稍有发育。3、地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为6度,设计基本抗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 征周期取0.35s。4、气象条件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 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 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 272天,适

20、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 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 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C。中部 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 10以上。5、水文条件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 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 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 流至黔城与源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淑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

21、,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 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 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 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 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 途接淡水、湿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3.2.2 交通条件常德境内有319、207两条国道,有S205、S226、S227、S

22、302、S303、S304、S306 等 7 条省道。18高速公路有:长张高速公路G5513,二广高速公路G55,杭瑞高 速公路G56o常德的客运大站有:常德汽车总站,常南汽车总站,常德汽车北 站,柳叶湖汽车站。113.2.3 基础设施条件水电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运营需要。项目区域自来水及配套工程 均较完善,且留足发展空间,完全可满足工程施工用水及项目建成后 生活用水,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排水管线及电源均可由城市排水管网和市政供电网就近引入,其 他市政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完备,完全能够满足建设需要。3.2.4 施工材料供应条件1、建设材料常德地区建材资源丰富,

23、各类建材厂家众多,项目建设所需的砂 子、石料、砖、木材等均由当地建材厂家提供,水泥、钢材可从各地 厂家驻常德销售点购买。项目的建筑材料来源充足。2、工程用水、电项目工程用电较便利。区域周边有多处水塘、河流,水质条件良 好,工程用水非常便利。12第4章工程技术方案4.1 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4.1.1 设计依据(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防洪标准(GB 50201-2014);(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4)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

24、版);(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7)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1)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包括环境保护法等;(12)现状实地调查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4.1.2 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现状的可操作性原则。各种地区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以解决突出的现有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推动河渠建设。本项目因地制宜的建设有利

25、于促进周边经 济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加强周边人和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共同发展,13构建和谐社会。2、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长远规划,河渠的建设分步实施。来 降低风险。3、环境和生态效益优先,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相适应,综合 协调发展原则。4.2 防洪堤设计(1)设计选取压实填土(层或层)作为堤坝持力层,要求 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起筑前必须清除坝基表面的虚土、卵石、废料等,并对清理后的坝基表面进行压实处理。(2)设计防洪堤坝依新河河岸而建,坝顶绝对标高为35.1m,东侧与彩唐桥相接,西侧与古城大桥相连。(3)设计防洪堤坝顶宽度为2m,坝顶北侧应比南侧略高,以助 于

26、雨水向新河中排放。(4)设计堤坝坡角为45,与两侧现有挡墙连接处可适当调整。取粘土类压实边坡坡度允许坡角35为滑面倾角,岩土各力学参数 按勘察报告中试验取值,分别按整体滑动圆弧法和平面滑动法进行验 算,求得边坡稳定系数K分别为1.98和3.87,均大于1.35,边坡处 于稳定状态。坝基宽度依坝顶坝底高程差而定。(5)筑坝材料就近选取附近山体上的网纹状黏土。压实方法采 用分层碾压的施工方法,分层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6)设计压实度不小于96%,总透水率不大于0.26Lu。每层施 工完成后,需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14(7)施工完成后可在堤坝两侧边坡上喷射草籽,用以防风护坡。(8)正

27、式施工前需进行压实施工试验及渗水试验。方案可行后方可进行实际现场施工。4.3 防渗设计设计以高压旋喷桩作为防渗帷幕,布设在遗址区一侧堤底,距湘 江观光大道东侧边缘水平距离9.5m的位置上(局部可适当调整),以区内硬塑状态的粉质黏土层(层)为防渗底板,使桩底深入微透 水层不小于1.5m(桩长根据地质剖面图结合现场试桩确定),通过 间隔式施工使高压旋喷桩即有一定的重叠后,又桩桩相连,在封土边 界外形成一道封闭的防渗帷幕,阻止地下水通过压实填土层(和)的侧向侵入,达到堤底防渗的目的(透水率不大于ILu,即渗透系数 不大于1.5X10-5 cm/s)o原则上桩顶绝对标高为32.5m,局部区域 可适当调

28、整以便桩头隐藏处理。按悬挂式防渗帷幕计算得知,防渗体 的最小厚度为0.32m,乘以1.3的安全系数,取整得设计帷幕最小厚 度为0.42mo(1)设计高压旋喷桩要求采用三管法施工,桩体设计直径应达 到4)800mm,桩间距为680mm,桩体强度要求达到5.0MPa以上。(2)要求施工时采取间隔跳打的施工方式,以确保形成幕墙的 最小厚度达到525mm以上,单桩及幕墙结构详见图S-17。(3)水泥粘土浆的性能取决于浆液中的水泥、粘土和水的用量,一般规律如下:粘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相同水灰比的浆液,粘 土用量越多,粘度越大,凝结时间愈长,结石率越高,浆液稳定性越 好。15故配置水泥粘土浆时,可在水

29、泥中加入10%的粘土,可以均匀 加入粉状粘土,也可以用含土量相等的泥浆直接配制。注浆水泥要求 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粘土浆液的水灰比 为 0.8:1 1:1。(4)钻孔位置的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要求桩底应进入硬塑状态的粘土层中大于0.5m。(5)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参数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初步设计高 压水的压力应大于20MPa,流量应大于30L/min,气流压力应大于 0.7MPao(6)近地表的1.0m范围内可采用人工开槽,无压灌浆的方式予 以实施。(7)施工前,应在场地外进行两组六根的现场施工试验,以确 定工艺参数。近地表处,要求采用人工开槽的方式

30、进行检验,而深部 要求在桩体结合部采用全孔抽芯的方式进行检查,重点是幕墙的厚度 及桩体结合部的透水性。4.4 护坡设计4.4.1 设计原则1、河堤堤线应与河水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 行。2、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3、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 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 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164.4.2 护坡类型选择护坡首先要满足防洪功能,就是说护坡主要作用是防御洪水,其 他功能都服务于防洪,护坡满足生态需求同样不能因此而削弱其主导 功能。护坡类型按材料分为以下三类:1、天然材料护坡,

31、包括草和草皮、合成材料加固的草、芦苇、柳树和其他的树、木结构、灌木、临时保护。2、生态联锁式护坡是一种新技术,联锁式砌块的是用预制的混 凝土砖组合而成,每块护砖较接周边相邻的6块护砖,形成联锁形态。护砖之间的联锁具有超强特性。在抗水流冲刷问题上,这种护坡砌块 整体较为稳固,有较强的耐冲性。超强联锁块的预制混凝土强度要求 较高,铺面护砖要求规格尺寸一致,砖砖相接呈现矩形样式。护砖之 间有孔眼,可以种着花草,起到环境美化作用。3、铺砌护坡,包括石头中的抛石、砌石、坛工、石笼沉排、灌 浆结构;混凝土中的混凝土块、现浇混凝土板、土木织物沉排;土工 织物和土工膜的有草复合结构、面层和栅格、二维结构(织物

32、)。本项目根据不同流域的水流流量情况,选址相应类型的护坡技 术。对于水流量小、防洪要求低的的河段,采用天然材料护坡技术;对于水流量大、防洪要求高的河段,采用铺砌护坡技术。1、天然材料护坡技术目前采用的天然材料护坡技术主要有:人工种草护坡、液压喷播 植草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平铺草皮、生态袋护坡、网格生态护 坡、植生产品护坡等。2、铺砌护坡技术铺砌护坡技术是指工程护岸与植物护岸相结合的护坡技术,也是 17生态护岸中的一类。这种技术强调活性植物体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采 用传统护岸技术达到固坡目的,附以土壤生物工程技术,适用于水力 学或河岸侵蚀比较严重的岸坡。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兼备传统护 岸技术

33、的固坡功能以及植被护岸技术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根据相结合的工程措施不同,铺砌护坡技术主要围绕以下3方面 进行:与传统护岸技术的结合、与土工合成材料的结合以及与新型植 被生长基质材料的结合。与传统护岸技术的结合通常是根据通航要 求、河岸带土体特性、岸坡特点以及可用材料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 经济合理的设计,是综合护岸技术中较为常规的方式,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护岸效果佳。常用的护岸技术方案有:抛石护脚+植草护坡、预制混凝土连锁空心块体+植草、直立矮墙+混凝土方格 植草、木桩植被复合护岸等。与土工合成材料的结合,土工合成材料 在强度、柔初性、渗透性、耐久性等多方面均具有优越性,其与植被 护岸措

34、施共同形成的防护体系具有极高稳定性,常见的土工合成材料 有生态袋、土工格室、三维植被网塾等等。新型植物生长基质材料是 基于坡体自稳能力差、松散岸坡土体难以为植被提供生长稳定环境的 现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力学特性能够满足稳定岸坡要求,且为植 被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还具有能够实现较高机械化作业的优 势。目前主流的新型植被生长基质材料有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 基和土壤固化剂。铺砌护坡技术的优点是:稳固、防护效果好,不易造成风蚀或水 土流失,与环境相协调,具有欣赏价值,同时能够维持良好的生态环 境;缺点是投资成本较高,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施工较为繁琐。本项目采用自嵌式挡墙护脚+联锁块护坡和自嵌式

35、挡墙护脚+草18皮护坡。4.5 泵站改造4.5.1 工程等别泵站建成后,泵站装机流量27m3/s,装机功率为3600kWo按泵 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规定,泵站为中型泵站,工程级别 为III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性 建筑物级别为5级。泵站永久性建筑物按照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主要建筑物抗震设计按VII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O.lOgo4.5.2 泵站工艺流程设计泵站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图4-1泵站工艺流程示意图4.5.3 方案一(推荐方案)泵站设计流量为27m3/s,扬程为6.0米。(1)水泵选用4台ZQ4010-6型,潜水

36、轴流泵,0安装。单台水泵设计参数如下:19流量:Q=2700L/s扬程:H=6.0米转速:N=490r/min水力效率:83.5%电机功率:W=900 kW(2)进水配水渠道的设计本工程由4000X5600mm渠道进水,进水配水孔设铸铁闸门五 座,尺寸为1500X 1500mm,配套相应手电两用启闭机。进水孔中心 标高-1.75m,进水配水渠兼有调蓄和沉砂的作用。(3)格栅间设计格栅间与雨水泵房合建。进水粗格栅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和悬 浮物,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雨水格栅采用移动式隔栅除污机,雨 水过栅流速控制0.65米/秒。共5组不锈钢格栅。栅渣由带式输送机 收集排出。隔栅宽度:2000mm

37、 栅条净距:40mm除污机:移动式一套 隔栅安装角度:75选用PDS500型带式输送机一台,B=500mm,运输长度20m(4)集水池设计雨水集水池容积按照最大单台水泵出水85秒流量计算。本工程 为 237m3。(5)启重机泵房设电动单梁启重设备一套,启重量为103起吊高度8m。(6)出水管每台水泵出水管单独设置,出水排入沅江,出口设置拍门。20(7)旁通设置本工程考虑事故情况下片区雨水出路问题,设置旁通设施。片区 雨水通过旁通渠道直接排出,旁通渠道排出口设置鸭嘴型橡胶止回 阀。鸭嘴阀出口后设置B X H=4.0义3.0防洪门一道。表4-1旁通设施设计计算表汇水 面积(ha)雨水流量(m3/s

38、)设计出口管径(mm)设计 坡度(%0)粗糙 系数n管道过流量(m3/s)10013.52xDN140060.01313.2(8)消能护坦水泵出水口下方设28.6mX7.0m消能护坦,消除水泵出水对沅江 河底的冲刷。消能护坦采用钢筋碎结构,底部毛石堆砌。4.5.4 方案二(比较方案)(1)水泵选用6台ZQ4812-6型,潜水轴流泵,0安装。单台水泵设计参数如下:流量:Q=3375L/s扬程:H=6.3米转速:N=490r/min水力效率:78.6%电机功率:W=315kW(2)进水渠道的设计本工程由4000X4000mm引水箱涵进水,进水配水孔设铸铁闸门 21一座,尺寸为3000)3000mm

39、,配套相应手电两用启闭机。(3)隔栅间设计雨水隔栅采用移动式隔栅除污机,雨水过栅流速控制0.80米/秒。共3组不锈钢格栅。栅渣由带式输送机收集排出。隔栅宽度:3500mm 栅条净距:40mm除污机:移动式一套 隔栅安装角度:75选用PDS500型带式输送机一台,运输长度12m。(4)集水池设计雨水集水池容积按照最大单台水泵出水70秒流量计算,本工程 为 240m3 o(5)启重机设电动单梁启重设备一套,启重量为103起吊高度8.5m。(6)出水管同方案一。(7)旁通设置同方案一。(8)消能护坦水泵出水口下方设16.6mX7.0m消能护坦,消除水泵出水对沅江 河底的冲刷。消能护坦采用钢筋碎结构,

40、底部毛石堆砌。4.5.5 方案比较下面就两个方案进行比较。22表4-2方案比较方案方案一方案二特点1、单泵流量较小,对来水流量的变化适应性较强;2、集水池容积能满足单泵85s流量;3、水泵的进水流道较短;4、不占用现状道路,占用河道面积431n2;1、单泵流量较大,对来水流量的变化适应性较差;2、集水池容积能满足单泵70s流量;3、水泵的进水流道较长;4、部分占用现状道路或占用河道面积90m2;雨水泵站的特点是大雨和小雨时设计流量的差别很大,方案一对 流量变化适应性强,而且少占用河道面积、不占用现状道路,经综合 比较分析,本工程推荐方案一。泵房平面尺寸26.9mXH.3m,配电间与泵房相邻。值

41、班室和控 制室靠近泵房,大门正对现状路。23第5章环境保护5.1 编制依据5.1.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9月1日);(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6)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o5.1.3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废水排放

42、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2)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二级标准。(3)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标准,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内情况下,噪声通 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 效声级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24(4)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 控制标准(GB 185992001)的要求。5.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5.2.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项目在施工期间,材料堆放、场地施工等会对场地现状植被 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43、,降低其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同时护坡的硬 化处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2、施工期影响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为汽车尾气,以及在工程施工 建设过程中,平整场地、挖土、铺浇路面、建造建筑物,材料运输和 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3、施工期噪声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及运行 后进出园区的少量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4、施工期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 污油及机械露天作业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含油污水,以及施工营地的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5.2.2 项目营运期内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本项目运营过程基本无污染物,对环境不造成环境影响。5.3 环境治理和保护方案5.1.2环境质量标准(1

44、)空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25(2)水环境: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水功能分区标准。(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项目 区道路两侧执行4a类标准。(4)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 风险筛选值。5.3.1 植被保护和边坡处理方案1、加强对现状植被的调查,研究其保护和利用价值,同时结合 设计方案,合理布局活动场地和游路,尽量避开长势较好的原生植被 区。2、施工期间,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场地和运输路线,减少对

45、现状 植被的破坏。3、对施工期间不得以破坏的植被要进行后期的补种和恢复,达 到原生环境的和谐和稳定。4、护坡的硬化处理要采取生态的方式如退台式,同时加强植物 的立体绿化。采用爬藤类的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迎春等进行绿化 覆盖,软化硬质挡墙,使之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生态处理高差。5.3.2 大气保护方案1、注意工程车辆保养,保证车辆尾气达标排放。2、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现场搅拌及材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扬 尘。263、土石方堆场在产生扬尘的情况下应进行洒水,建设使用的临 时性道路在天气干燥情况下也应进行洒水处理,以防止扬尘的产生。4、粉尘性材料堆场应进行覆盖,防止扬尘产生。5.3.3 噪声防治方案1

46、、施工营地、料场等施工场地应远离环境保护目标。2、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避免高噪声施 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在路线近距内有居民区的路段,高噪声施 工机械运行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3、施工中注意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养 护和正确使用,使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4、推土机、铲平机、挖土机等强噪声源设备操作人员应配备耳 塞,加强防护。5、日常夜间不允许施工。5.3.4 废水处理方案1、施工营地不能设置在水体旁,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设 化粪池处理,并定期清理(可用作肥料);施工结束后用土填埋并恢 复植被。2、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及其它固体废物不得倾倒或抛入水体,也

47、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至当地允许放置的地点或依有关规 定处理。3、施工生产废水不得直排河流等地表水体,可在施工场地设临 时蒸发池(可就近利用废弃的沟、坑),待施工结束后覆土掩埋并恢 复植被。274、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沥青、水泥等不堆放在水体附近,并应 设篷遮盖,必要时设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至水体。5、当工程结束时,应清理施工现场、施工驻地等临时工程用地,防止砍伐的荆棘丛树、施工废料、垃圾等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造成 水环境污染。5.3.5 固体废弃物防治方案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为建筑材料渣滓,采取取土平衡法,多余土方按城管部门要求调整弃土,施工期的废物,能回收利用的交 相关单位回收利用

48、。投入使用后的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在园区内 分别设置垃圾桶,进行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分送回收公司,不可 回收的统一送至垃圾中转站处置。5.3.6 交通保护方案本项目由于工程规模较大,材料运输车辆多,对附近交通运行产 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少或避免对当地交通的不利影响,一是做好施工 进度规划,优化施工方案。二是做好宣传告知工作,限制施工区域附 近其他非施工车辆的数量,保证工程运输线路畅通,避免上下班人流。四是禁止在施工进出道路旁堆放施工材料,严防交通堵塞。5.3.7 公共卫生保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游览居民众多,要严格加强卫生管理,常年保 持清洁卫生,防止因公共卫生不洁引起的疫病流行。配备清洁工专门

49、 负责清扫,并配置洒水车洒水。285.4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的建设,为整个城市绿地规划带来良性的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虽然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 不利影响,但通过在施工阶段、营运阶段中加强环境管理和采用适当 的环保措施治理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和有效缓 解。工程完成后对提升常德市生态环境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对维持和 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从环境保护角度认 为,本项目的建设可行。29第6章水土保持与防洪保护6.1 编制依据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

50、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5、防洪标准(GB50201-2014);6、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T51097-2015);7、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6.2 现状分析现有植物大部分为中下层景观存在劣势,底层草地空间黄土裸 露;对原有植被进行利用与保留,并优化下层植物空间。场地内局部区域有山体裸露,山体覆绿、生态修复,以防治水土 流失。6.3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6.3.1 施工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属于人为 活动的影响,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