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999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2.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医推拿按摩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推拿按摩法中医推拿按摩法学习要点掌握推拿基本手法的操作、要领及应用;熟悉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筋伤、保健按摩和健体按摩的常规推拿方法;了解推拿的原理;了解常用的海外保健按摩手法。二、推拿手法的分类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 摆动类摆动类 摩擦类摩擦类 振动类振动类 挤压类挤压类 叩击类叩击类 运动关节类运动关节类根据施力特点分类根据手法应用对象分类根据手法组合分类推拿学基础理论三、推拿手法操作的基本要求持久持久有力有力 深透深透 均匀均匀柔和柔和推拿学基础理论推拿学基础理论操作的基本要求持久持久 能够按照手法的技术要求持续足够的操作时间。要求动作不走样,力量不减小。保证手法对人体的足够的刺激

2、量有力有力 指手法应具备足够的刺激力度。善于用力 用力适度 警惕用力过度的副作用 善于维持体力推拿学基础理论操作的基本要求均匀均匀 指手法的频率、轻重、幅度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相对一致。推拿学基础理论操作的基本要求柔和柔和 指手法操作时,动作平稳缓和;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推拿学基础理论操作的基本要求深透深透 指手法的局部刺激直接达到操作部位的深层。指手法的局部刺激通过穴位、经络或神经系统间接对脏腑器官起作用。深透,主要是力的深透,但同时也包括热的深透。推拿学基础理论操作的基本要求推拿学基础理论四、推拿的作用原理

3、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缓急,调利骨节舒筋缓急,调利骨节调整脏腑调整脏腑 ,增强抗病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急救醒神,以指代针急救醒神,以指代针 ,推拿代药,推拿代药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气血的流动。推拿学基础理论作用原理舒筋缓急,调利关节一、一、手法作用于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二、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三、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推拿学基础理论作用原理调整脏腑 增强抗病能力特定的手法在特

4、定的部位实施一、补肾益气二、调理肠胃三、宣肺化痰四、保健美容推拿学基础理论作用原理五、推拿的治疗原则(一)治病求本 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二)扶正祛邪(三)调整阴阳(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五)治未病 未病先防,将病先治,既病防变,瘥病防复推拿学基础理论严格禁忌范围恶性肿瘤患者骨折患者局部急性传染病患者皮肤破损、感染,或有严重的皮肤病患者的局部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有脑血管意外先兆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化脓性关节疾病患者推拿学基础理论六、推拿应用的禁忌症下列情况应慎用或禁用手法饥饿时饭后1小时内剧烈运动后及极度疲劳者妇女怀孕、妊娠及月经期间酒醉者七、推拿适应证推拿适应证涉及骨

5、伤、内、妇、儿、五官、神经科疾病;亦用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医疗等推拿学基础理论八、体位、介质与热敷体位体位 患者体位 仰卧位 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坐位 端坐位 俯坐位 医者体位 推拿学基础理论介质介质 是指手法操作时涂在受术体表的油剂、水剂、酊剂、膏剂或粉剂等。用于减少与皮肤的摩擦,或借助其中的药物作用增强手法的功效。推拿学基础理论热敷热敷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已有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内经内经中所述的中所述的“熨熨”法就是热敷法。法就是热敷法。干热敷 热敷热敷 湿热敷推拿学基础理论热敷的作用 热敷的主要作用是热敷的主要作用是“透热透热”,根

6、据,根据不同的病情,配合多种性能的药物,不同的病情,配合多种性能的药物,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等作用痛等作用 。推拿学基础理论热敷方法 用一些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一些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草药,置于布袋内,将袋口扎紧,放入用的中草药,置于布袋内,将袋口扎紧,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数分,趁热将毛巾浸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数分,趁热将毛巾浸透后绞干,并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根据治疗部透后绞干,并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根据治疗部位需要而定)敷于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位需要而定)敷于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热毛巾接上。

7、一般换用另一块热毛巾接上。一般换23块毛巾即可。块毛巾即可。为加强治疗效果,可在患部先用擦法使毛孔开为加强治疗效果,可在患部先用擦法使毛孔开放,随即将热毛巾敷上,并施以轻拍法,这样放,随即将热毛巾敷上,并施以轻拍法,这样热量就更易透入肌肤。热量就更易透入肌肤。推拿学基础理论八、异常情况及处理晕厥出血骨折烫伤破皮推拿学基础理论第一节 推拿手法一、摆动类:滚法、揉法、一指禅推法二、摩擦类:摩法、擦法、推法、抹法三、振动类:抖法、振法四、挤压类:按法、压法、点法、拨法、踩法、捏法、拿法五、叩击类:拍法、击法、扣法六、运动关节类:摇法、扳法、拔伸法第一节 推拿手法动作要领1、沉肩 2、垂肘 3、悬腕

8、4、掌虚 5、指实6、逐渐用力沉肩沉肩 肘部与胸壁相隔约肘部与胸壁相隔约一虎口一虎口的距离的距离垂肘垂肘 屈肘,约呈屈肘,约呈120120150 150 松腕松腕 腕关节自然放松腕关节自然放松掌虚掌虚 手指要自然弯曲,指掌部均应放松手指要自然弯曲,指掌部均应放松 第一节 推拿手法动作要领1、滚法、滚法操作操作: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受术部位,以肘关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旋转,使小鱼际尺侧与手背尺侧在受术部位上作持续的来回滚动,称为 法。分类:分类:掌指关节滚法;指间关节滚法。要领:要领:手背着力面必须紧贴治疗部位,不能在治疗面上来回拖擦和滑移力度与节律要均匀,不能够忽快忽慢,时

9、重时轻。滚法操作时,要避免掌指关节在受术者骨骼突起处滚动。频率120次160次分钟。应用:应用: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第一节 推拿手法摆动类定义分析吸定点吸定点 第五掌指关节背侧第五掌指关节背侧着力部位着力部位 小鱼际尺侧与手背尺侧小鱼际尺侧与手背尺侧 第五掌骨尺侧缘至第三掌骨围成的三第五掌骨尺侧缘至第三掌骨围成的三角形,大小约占手背的角形,大小约占手背的1/32/5 2、揉法、揉法操作:操作:用指面、掌或前臂等吸定于一定部位上,着力作轻柔缓和的来回摆动来回摆动或环转运动环转运动,并带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分类:分类:指揉法

10、;鱼际揉法;掌揉法。要领:要领:腕部放松;吸定体表,带动皮下组织;用力轻柔,能吸定即可。应用;应用;舒筋活络,活血化瘀。适用于穴位、头面、胸腹、腰背、下肢等。与 区别第一节 推拿手法摆动类摩法指揉法 用用手指的罗纹面手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穴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的手法。拇指揉法拇指揉法拇指揉法拇指揉法三指揉法三指揉法三指揉法三指揉法动作要领 术者术者手指伸直手指伸直,用,用指腹指腹着力于一定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微屈,腕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

11、,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带动腕关节的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小幅度轻柔的环旋运动并位上作小幅度轻柔的环旋运动并带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频率约频率约120160次次/分钟。分钟。指揉法分类手法手法手法手法接触部位接触部位接触部位接触部位动作要领动作要领动作要领动作要领频率频率频率频率拇指拇指拇指拇指揉法揉法揉法揉法拇指指腹拇指指腹拇指指腹拇指指腹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120-

12、160 120-160 120-160 120-160 次分次分次分次分中指中指中指中指揉法揉法揉法揉法中指指腹中指指腹中指指腹中指指腹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骨间关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骨间关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骨间关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骨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微屈,以肘节背侧,腕关节微屈,以肘节背侧,腕关节微屈,以肘节背侧,腕关节微屈,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同上同上同上同上二指二指二指二指揉法揉法揉法揉法食、中二食、中二食、中二食、中二指指指指以肘关节为支点,

13、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同上同上同上同上三指三指三指三指揉法揉法揉法揉法食、中、食、中、食、中、食、中、环三指环三指环三指环三指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同上指揉法应用 指揉法,施术面积较小,功力集中,动作指揉法,施术面积较小,功力集中,动作柔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其治疗柔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其治疗作用取决于所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取决于所取穴位的特异性。二指揉法,临床上常用于同时分揉二穴,二指揉法,临床上常用于同时分揉二穴,多用于小儿。

14、多用于小儿。三指揉法,临床常用于同时分揉三穴,如三指揉法,临床常用于同时分揉三穴,如三指揉神阙与两侧天枢,治疗脘腹胀痛、三指揉神阙与两侧天枢,治疗脘腹胀痛、便秘等症。便秘等症。鱼际揉法 用鱼际鱼际着力作轻柔缓和的来回来回摆动摆动或环转运动环转运动,并带动该处的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动作要领吸定点:鱼际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内收,四指自然伸直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运动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掌揉法 用用手掌或掌根手掌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作轻着力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组织

15、一起揉动的手法,称为掌揉法。的手法,称为掌揉法。动作要领动作要领 术者用术者用手掌或掌根手掌或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运用前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运用前臂力量带动腕、掌、指在治疗部位上作小臂力量带动腕、掌、指在治疗部位上作小幅度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幅度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为加强刺激强度可以双掌相叠为加强刺激强度可以双掌相叠揉动(称为揉动(称为叠掌揉法叠掌揉法)。)。频率约频率约120160次次/分钟。分钟。掌揉法应用掌揉法应用 掌揉法着力面积大,刺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掌揉法着力面积大,刺

16、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腹部、腰背部以及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腹部、腰背部以及四肢四肢1 1掌揉腹部掌揉腹部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疼痛。常用于治疗脘腹疼痛。2 2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痉挛的作用;具有放松肌肉,松解痉挛的作用;用于治疗腰背部以及四肢肌肉的酸痛用于治疗腰背部以及四肢肌肉的酸痛及强及强刺激手法刺激手法作用后引起的不适感。作用后引起的不适感。3、一指禅推法、一指禅推法操作:操作:用拇指的指端指端或罗纹面罗纹面着力,运用前臂的摆动带动拇指或拇指指间关节作屈伸往返运动,使所产生的功力不断地作用于施术

17、部位或腧穴上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适用部位:适用部位: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压力大,深透性强,擅长推穴道,循经络推穴道,循经络。适用于全身各经络、穴位主治:主治:内妇为主,各科兼治。第一节 推拿手法摆动类1、擦法、擦法操作:操作:术者用鱼际、掌、指贴附于受术者体表的一定部位,稍用力下压,作直线来回摩擦移动,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要领:要领:直、长、匀、热。频率约100次/分。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擦破皮肤。不可擦破皮肤。为保护皮肤,常使用油性介质(冬青膏、红花油、麻油等)。用后不再在该处使用其他手法,一般在治疗的最后应用。但常可配合湿热敷。操作时,术者呼吸自然,不可屏气。分类:分类:小鱼际擦法;鱼际擦法

18、;掌擦法;指擦法功效:功效:温经散寒、宽胸理气、行气活血。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胀痛、风湿痹痛、体虚乏力、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等症。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着力部位:着力部位:小鱼际小鱼际特点:产热量特点:产热量最大最大适用部位:肩背、腰骶适用部位:肩背、腰骶直直擦擦督督脉脉鱼际擦法鱼际擦法着力部位着力部位:鱼际鱼际特点:产热量特点:产热量一般一般适用部位:四肢,适用部位:四肢,尤以上肢多见尤以上肢多见擦上肢擦上肢掌擦法掌擦法着力部位:着力部位:全掌全掌特点:产热量特点:产热量较低较低适用部位:肩背、胁肋适用部位:肩背、胁肋擦胸腹部擦胸腹部指擦法指擦法着力部

19、位:着力部位:拇指拇指 或或 食、食、中、中、无名三指无名三指特点:产热量特点:产热量最小最小适用部位:四肢小关节、适用部位:四肢小关节、胸骨、胸骨、锁骨下窝锁骨下窝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2、摩法、摩法操作:操作:用手掌掌面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腕关节做主动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的手法。分类分类:指摩法;掌摩法。要领:要领:肘关节微屈120-150之间。腕关节放松,掌指、指间关节自然伸直。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摩动。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约120次/分钟;掌摩法操作时宜稍重缓,频率100次/分钟。功效:功效:摩法刺激柔和舒适,应用

20、在全身各部位,以胸腹部及胁肋部最为常用。揉法与摩法的比较揉法与摩法的比较揉法揉法摩法摩法相同点相同点呈呈环形操作形操作不同点不同点带动皮下皮下组织 不不带动皮下皮下组织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3、推法、推法 操作:操作:用指、掌、拳、肘着力于人体的治疗部位作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又称为平推法。分类:分类: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要领:要领:推动过程中,着力面始终紧贴治疗部位。压力均匀适中。呈直线移动,不可歪移。摩指推法时距离宜短,掌推法、拳推法、肘推法时移动距离宜长,速度宜缓慢均匀。在体表直接操作时,常配以介质,防止破皮。功效:功效:推法具有温经活络、解郁除闷、活血止痛、健脾和胃、调和气血

21、的功效,在全身各部位均可使用。2024/5/24 周五471.指推法拇指推法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腕关节略微曲,拇指及腕部主动用力,作拇指内收运动。(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2024/5/24 周五481.指推法屈拇指推法拇指指间关节背部着力,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屈食指推法食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力,做单方向直线推动屈食、中二指推法 以食、中二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突部分着力,手握实拳,以手指及腕部主动施力,做单方向直线推动。2024/5/24 周五492.掌推法 用全掌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掌用全掌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掌根为重点,运用前臂力量根为重点,运用前臂力量做单方向直线的单方

22、向直线的推动推动需要增大压力时,可叠掌操作。需要增大压力时,可叠掌操作。适用于腰背、胸腹、下肢等部位。适用于腰背、胸腹、下肢等部位。2024/5/24 周五503.拳推法 手握拳,以四指的第手握拳,以四指的第1指间关节背部突起处着力,指间关节背部突起处着力,运用前臂力量运用前臂力量做单方向直做单方向直线的线的推动。推动。适用于腰背、四肢部的劳适用于腰背、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损、宿伤及风湿痹痛。2024/5/24 周五514.肘推法屈肘屈肘45到到90,用肘关节的,用肘关节的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一定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运用前臂力量的治疗部位,运用前臂力量做单方向直线做单

23、方向直线的推动。推动。适用于腰背脊柱两侧及股后适用于腰背脊柱两侧及股后部。迁延日久的腰腿痛、腰部。迁延日久的腰腿痛、腰背部僵直、感觉迟钝者。背部僵直、感觉迟钝者。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4、搓法、搓法操作:操作:用双手掌相对用力,对被夹持的肢体做快速的来回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的手法。要领:要领:施术时,掌面要紧贴受术部位,但不宜夹得太紧。搓四肢时,搓动宜快,移动要慢。搓揉时,要带动皮下组织。功效:功效:其治疗作用根据治疗部位而论,操作方法亦随不同部位而变化。临床上常作辅助性结束手法应用,适用于四肢,腰背及胁肋部,以上肢为常用。第一节 推拿手法摩擦类5、抹法、抹法操作:操作:用单手或双手拇指

24、罗纹面或掌面紧贴皮肤,做上下、左右、弧形、曲线或任意往返推动的手法。要领:要领: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缓和,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不要离开,防止破皮。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用于头面及颈项部。第一节 推拿手法振动类1、抖法、抖法操作:操作:用单手或双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的手法称为抖法。分类:分类:抖上肢法;抖腕部法;抖下肢法。要领:要领:被抖动的肢体要自然伸直、放松。操作时动作要轻松、连续。抖动幅度要小,控制在2-3cm,频率要快。抖上肢时频率稍快,约250次/分;抖下肢时频率稍慢,约100次/分。医者操作时要呼吸自

25、然,不可屏气。功效:功效:抖法具有疏松经脉、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四肢,以上肢为常用。治疗时常配合搓法使用。抖上肢法 术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将其上肢术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将其上肢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6060左右,然后稍用左右,然后稍用力作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上下抖动,并将抖动波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抖动,并将抖动波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握腕抖臂法握腕抖臂法抖上肢法 术者一手扶其肩,另一术者一手扶其肩,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掌部,使手握住患者的手掌部

26、,使其患指掌面向外,并将其其患指掌面向外,并将其上肢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上肢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4545左右,然后稍用力作左右,然后稍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并将抖较高的上下抖动,并将抖动波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动波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生舒适的感觉。握手抖臂法握手抖臂法抖腕部法握腕抖手法握腕抖手法 患者取坐位,腕关节放松。术者双手指朝向患手手指,拇指在上 四指在下,握住患手手腕,先稍用力将患手抖起,幅度可稍大;其后频率加快幅度渐小,使其作小幅度快速的、连续的上下抖动。抖下肢法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患者取仰卧

27、位,下肢放松伸直,术者站于其放松伸直,术者站于其脚后方,用双手握住患脚后方,用双手握住患者的踝部,将下肢抬起者的踝部,将下肢抬起离床面约离床面约30厘米,然后厘米,然后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髋部和大腿下抖动,使髋部和大腿部有舒适放松的感觉。部有舒适放松的感觉。2、振法、振法以掌或指吸附于治疗部位,作频率密集的以掌或指吸附于治疗部位,作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方法,称为振法,也称振快速振颤动作的方法,称为振法,也称振颤法。颤法。第一节 推拿手法振动类1、按法、按法 操作:操作:用指腹、掌面或肢体的其他部位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垂直用力垂直用力深压,深压,按而留之

28、按而留之的方法。的方法。分类:分类:拇指按法、掌根按法、鱼际按法、全掌法。要领:要领:方向垂直;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以 能耐受为度,忌暴力按压。应用:应用:温经止痛、舒筋活络。适用于 穴位、腰背、下肢、面部、腹部等、第一节 推拿手法 挤压类2、压法、压法操作:操作:用肘尖着力,逐渐用力下压。要领:要领:与按法相同;(按法与压法的区别)按法:偏“动”,力量较轻;压法:偏“静”,力量较重。应用:应用:适用于肌肉厚实处,常用于顽固性腰腿痛,腰肌僵硬等病症。第一节 推拿手法 挤压类第一节 推拿手法 挤压类3、点法、点法操作:操作:术者以指端、指骨关节或肘尖垂直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为点法。分

29、类:分类:指端点法;指节点法;肘点法。要领:要领:点压时取穴要准,用力平稳。操作时,点压的方向要垂直于治疗部位。用力要由轻至重,平稳而持续,力量逐渐增加。本法操作结束时,继用配合揉法,缓和刺激。拇指端点按时,拇指必须紧贴于食指外侧缘,以免由于用力过度而损伤拇指指间关节,或采用拇指按法的手法形态来操作。应用:应用:适用于肌肉厚实处,常用于顽固性腰腿痛,腰肌僵硬等病症。4、拨法、拨法操作:操作:用指端、肘深按于治疗部位,做横向拨动经筋的手法,称为拨法,又名弹拨法。分类:分类:指拨法;肘拨法。要领:要领:拨动方向应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垂直。用指端、肘深按于受术部位要有酸胀感后再作与肌纤维走向成垂直方

30、向的拨动。弹拨时不能在体表摩擦,指下应有弹动感。压力应以受术者的耐受性而定。本法对深部组织刺激较强,所以本法后应加以轻快的揉摩手法,以缓解疼痛反应。应用:应用:解痉止痛,松解粘连。主治 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痛症,关节屈伸不利等 症。如颈椎病、落枕、肩关节粘连、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等。第一节 推拿手法 挤压类5、拿法、拿法操作:操作:用拇指与其它手指指腹相对用力,在施术部位上做对称性的挤捏肌肤手法,称为捏法。分类:分类:根据拇指与相对用力的手指多少可分为二指拿法、三指拿法及五指拿法。要领:要领:操作时,手指微屈,用拇指和手指的指腹捏挤肌肤。不可用指甲掐压肌肤。动作要灵活、

31、均匀而有节律性。移动应顺着肌肉的外形轮廓循序而上或而下。应用:应用:保健防病、健脾消积、舒筋通络。适用于背脊、四肢、颈项部。第一节 推拿手法 挤压类1、拍法、拍法操作:操作:以虚掌或手指有规律地拍打受术部位的手法。分类:分类:掌拍法;指拍法。要领:要领:操作时动作要求平稳而有节奏,整个手掌或指面同时接触治疗部位。腕关节放松,用力要均匀,忌施暴力,特别是施术于老人及小儿时。拍法可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操作。双手操作时动作要协调,使两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应用:应用: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解痉止痛、宣肺排痰等功效。第一节 推拿手法叩击类、击法、击法操作:操作:用拳、掌、指以及棒状工

32、具击打体表的手法称为击法。分类:分类:拳击法、掌击法、指击法、棒击法。要领:要领:动作有节奏;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力度;击打后迅速弹起,不可停顿或拖拉。应用:应用: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第一节 推拿手法叩击类、叩法、叩法操作:操作:轻击为叩。第一节 推拿手法叩击类、摇法、摇法操作:操作:一手握住或辅助被摇关节的近端肢体,另手握住被摇关节的远端肢体,作缓和的回旋抖动。分类:分类:摇颈;摇肩;摇髋;摇踝。要领:要领:动作缓和,用力要稳;幅度由小到大,且不超过被摇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应用;应用;适用于颈椎、腰椎和四肢关节,常用于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有舒筋活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增强关节活动功能等作用

33、。第一节 推拿手法运动关节类2、扳法、扳法操作:操作:术者双手握住受术关节两端,沿着关节运动轴的方向,在阻力位或“扳机点”处,做瞬间、快速、有控制的相反方向用力,扳动关节。分类:分类:颈椎斜板法;腰椎斜板法。要领:要领:稳、准、巧、快。应用:应用:适用于颈椎、腰椎和四肢关节,常用于脊柱小关节错位,四肢关节活动障碍,软责任制粘连或痉挛等。有整复错位,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作用。禁忌:禁忌:对骨质病变如骨质疏松、结核、肿瘤,以及强制性脊椎炎等禁用或慎用。第一节 推拿手法运动关节类第一节 推拿手法运动关节类3、拔伸法、拔伸法操作:操作:术者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而沿纵轴方向牵拉另一端的手法称为拔伸法。分类:分类:颈椎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腰部拔伸法;指间关节拔伸法;上肢拔伸法;下肢拔伸法。要领:要领:拔伸时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两手配合默契,其用力大小与拔伸强度要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切忌粗暴。拔伸力量和方向以患者的关节生理活动范围,病人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或是耐受程度而定。应用:应用:常用于四肢关节,颈项及腰部,具有舒筋活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