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2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83.1市场分析83.2市场预测9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4.1项目选址104.2建设条件10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45.1建设内容145.2建设规模15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166.1工艺流程166.2设备选型17第七章 工程建设方案197.1总图运输197.2建筑工程197.3结构工程207.4给排水工程217.5电气工程22第八章 节能与环保258.1节能措施258.2环保措施28第九章 项目工程管
2、理与劳动保护319.1工程管理319.2劳动保护32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410.1项目前期阶段3410.2项目准备阶段3410.3项目实施阶段3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11.1投资估算3511.2资金筹措36第十二章 招投标方案3812.1编制依据3812.2招标范围3812.3招标组织形式3912.4招标方式3912.5招标信息发布39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4013.1分析说明4013.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4013.3财务指标分析4113.4评价结论41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4214.1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4214.2项目对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4214.3项目
3、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42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315.1研究结论4315.2建议43江西峡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 施 方 案申报单位:江西峡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报日期: 目 录前 言2一、峡江县及工业园区基本情况21、峡江县基本情况22、峡江工业园区基本情况53、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3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14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71、指导思想172、基本原则183、发展目标19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221、主要任务222、重点工作23五、项目规划和投资251、已经建成的循环经济项目252、在建的循环经济项目263、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4、274、重点项目简介28六 保障措施461、加强组织管理462、规范建章立制463、强化政策引导474、强化宣传教育475、优化软、硬环境486、建立技术支撑体系49七、需国家上级给予的支持491、政策支持492、项目资金支持50附图:“一园五区”规划及企业布置图附件1 城南工业区规划示意图附件2 峡江沿江区域企业布置图附件3 互通口区企业布置图附件4 矿产品加工区规划图附件5 金坪华侨(民族)创业园企业布置图52前 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而提出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园区工作全面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
5、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江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和省发改委赣发改环资字2010580号文“关于开展江西省2010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峡江县实际,制定本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10年2012年。一、峡江县及工业园区基本情况1、峡江县基本情况省级园林城市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东北邻新干县,南毗永丰、吉水两县,西靠吉安县、西北与新余市接壤。东西长64.5公里,南北宽39.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287.43平方公里。辖6镇5乡,8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177694人。199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峡江县
6、治由巴邱迁至水边,是京九线上98个县市唯一迁移县治的县份。峡江地处华南褶皱系东北域,属江南丘陵区,四周高中间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7-18.5之间,年均降水量1841毫米。峡江是个山青水秀、生态优美的地方,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有30万亩耕地,农民人均2.5亩,是全国人均贡献商品粮最多的县之一。全县尚有160多万亩土地资源有待于开发。森林植被茂密,林业用地面积13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5%,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示范县等称号。水能资源丰富,赣江中分峡江全境,襟连沂
7、江、黄金江、盘龙江和象口水四大水系和万宝、幸福两个库区,河流总长达657.5公里,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重大工程,于2009年9月在千里赣江最狭处(巴邱镇城区以南)举行了奠基典礼,它将成为赣江干流上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水库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钨、铅、锌、煤等20多种,尤以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石资源丰富。近年来,峡江积极策应省、市“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吉泰工业走廊,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农业上建立有大面积的粮、烟、林、果、畜、鱼、菜七大农业商品基地,形成了烟叶、鮰鱼
8、、獭兔、蒿菜、杨梅“五朵金花”,是全国优质米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被列为全国百个、全省四个特色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工业上已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造纸、建材、食品、针织日用六大工业支柱产业群。货运物流业迅猛扩张,全县货运企业、货车总量居吉安市前列,正着力打造“赣中物流强县”。峡江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处在长、珠、闽三个中国最具活力三角区的“金接点”上,水、陆、铁交通优势兼得。105国道、京九铁路及赣粤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利,赣江水运上至赣州,下至九江至长江各港口。境内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县城距省会南昌13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0
9、公里。从峡江出发乘车前往上海、杭州、温州、长沙、福州、合肥、南京、广州、厦门等地12小时内均能抵达。建国60年以来,峡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603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061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63万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61914万元,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13335元,比上年增加1771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27:41.18:27.55调整为28.83:44.93:26.24。全年财政总收入27637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地方财政收入达16952万元,增长27.
10、4%;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0599万元,增长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5262万元,现价增长41.4%。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5%,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23436万元,增长5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614万元,增长55.5%;完成利税总额2451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211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63万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2元。2、峡江工业园区基本情况峡江工业园于2001年7月经吉安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一园五区”构成,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
11、园区,更名为“江西峡江工业园区”,同年7月授予“省级民营科技园”称号。建园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逾5亿元,规划面积13.33平方公里,开发面积7.9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14平方公里,落户企业75家。园区产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加工和药化产业为主导,针织日用、造纸、建材、食品加工、矿产加工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江西峡江工业园区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集聚地、大开放大开发的主战场、大工业的主平台,承载着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目前,“一园五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为进园区项目加快建设和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峡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园区广大建设者多年努力,峡江工业园
12、区在科技创新、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成为吉安市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工业园区之一。(1)园区规划发展情况峡江工业园区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 制定好园区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分阶段计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的模式全面启动实施。定位准确的初始规划保证了工业园区将来发展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为努力把峡江工业园建设成现代化的、科学的、绿色环保型特色工业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峡江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峡江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矿藏资源、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
13、基础,依托园区载体平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一个中心”(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打好“两大战役”(主攻项目、决战园区),突破“三大瓶颈”(资金、基础设施、征地拆迁),着力“四个突出”(突出抓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突出抓重点骨干企业的裂变扩张,突出抓优势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突出抓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落户)。充分发挥峡江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和资源集中利用的效应,推动峡江工业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到目前为止,江西峡江工业园区“一园五区”规划建设情况如下:(“一园五区”规划及企业布置图详见附件15)城南工业区 位于新县城城南1公里处,属县工业园区核心区,也是省政府设立审核的省工业园区所在地。1997年7月开始
14、建设,规划总面积9000亩,四至范围为东至105国道、西至工业一路、南至工业十路、北至梅福路。园区远期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67平方公里。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8亿元,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四纵三横”道路网管已形成,玉峡大道、玉笥路、月华路和玉华路为景观轴的建设日益完善;110KV变电站有3条10KV供电专线供应城南区用电,现正着手新建一座3.5万伏变电站。日供水2万吨的赣江取水工程和供水6千吨的水边沂江取水工程为园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绿化面积达4万平方米,生态型园林式园区初步成形。区内规划建设2040亩的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其中铜产业园1320亩。以发展有色金属加工、药
15、化产业为主,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的企业。沿江工业区 位于巴邱镇赣江两岸,分为福民片和巴邱片,规划面积5000亩,于2003年开始建设。沿江区依托老县城的人力、交通、服务资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快速形成起来,尤其是园区紧靠赣江,水源充足,旁临赣江水运和赣粤高速公路,交通便捷,更是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天然承接平台。沿江区建有专用的35KV和110KV变电站供应区内企业用电,福民片初步形成了集中供热模式,企业采取集中治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对企业治污的整治力度,园区的通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设施配套跟进,是天然的产业集聚承接平台。沿江工业区以再生造纸业为主,是三类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6、有轻度污染但自身能够达标的企业)优良的落户区域。互通口区(物流产业园) 位于峡江赣江大桥以西,巴邱镇与高速公路入口连接线的狭长地带,规划面积2000亩,主要以货运配套为主的物流产业集聚区,该区现已落户4家大型物流企业。货运物流业是峡江县近年来的新兴产业,2009年,全县货车总量2900余辆,总运力3.3万余吨矿产品加工区 2007年规划新建,一期规划面积1000亩,位于吉新公路线旁,紧临新余良山镇,以承接新余钢铁产业外溢为主,同时,充分利用毗邻新余的金江、罗田、砚溪三乡镇丰富的铁矿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现园区前期规划工作已完成,一期土地平整到位,已落户企业1家,即峡江县球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1.
17、6亿元,年产球团20万吨。金坪华侨(民族)创业园 2008年规划新建,位于金坪民族乡105国道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规划面积3000亩。同时,以移山水库库区为后花园,打造旅游休闲区。定位为城南工业区的次园区,主要承接污染较轻、用水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的工业项目,以发展体育产业为主。(2)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江西峡江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分类布局,产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加工和药化产业为主导,针织日用、造纸、建材、食品加工、矿产加工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金属加工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是近年来峡江工业园区着力培育发展的一大产业,园区围绕“规划牵动、龙头带动、配套联动”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快速集聚壮大。2
18、008年至今园区就引进关联项目7个,即金茂铜业、智兴金属、宏泰金属、金银丰金属、恒通助剂、亿达铝业、安昌铝业。从2008年规划建产业园以来,仅一年时间产业园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上交税金5030万元,占总量的66.2%。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3亿元,上交税金21453万元,占总量的81.73%。医药化工产业:园区内现有医药化工企业18家,初步形成了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成品药(西药、中成药)及医疗器械,保健品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另外,峡江地处丘陵地带,土壤比较适合种植中草药材,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因此产业配套能力较强。近两年,园区围绕“重链式、建基地、扶上市、创品牌”
19、助推医药产业快速集聚壮大。2008年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亿元,财政贡献达2200万元,占总量的15.1%。造纸产业:沿江区初步形成了以再生纸业为重点,有10家造纸及造纸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均已完成治污设施的配套建设,正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园区将继续鼓励引导发展仓储、废纸收购、包装、印刷等上、下游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链延伸、企业集聚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对已落户的企业,积极贯彻“填充补齐”方针,扶持其“扎根、发展、壮大”。针织日用产业:园区现有针织日用企业6家,主要产品有手套、皮毛大衣、玩具、手帕、纺纱布等。这些产品几乎全部出口,海外市场较为广阔,具有极强的创汇能力,出口创汇首次突
20、破1000万美元大关,达到1026万美元,居全市第二位,2009年,该产业上交税收1067万元,占园区税收总额的4.1%,因此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3)园区管理体制情况峡江县工业园于2001年7月经吉安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同年成立了峡江县工业园管理委员会。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更名为“江西峡江工业园区”,管理机构也作出相应变动,工业园管委会与县中小企业局合署办公,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园区。峡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管理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的,为县政府派出机构,由县政府副县长兼任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行使经济管理权限,负责园区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招商引资、产业
21、发展的工作以及社会事务。园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涉及到园区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审批部门前置到园区,直接面对面服务,严把项目管理“三关”,即:入园关、规划关、建设关,同时积极提供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为园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提供保姆式的服务。规范办理土地使用审批及规划、建设等其它相关手续。依法足额支付征地农民经济补偿,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妥善处理失地农民问题。(4)园区环境服务情况峡江工业园区从创建之初就提出要大力创优发展环境,努力打造 “成本最优、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品牌,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峡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着力基础设施、企业服务、招商引资三项工作重点,加
22、快了基础设建设步伐,使园区功能配套及时跟进,推进企业和项目的建设速度。园区承载项目的条件日趋完善,供水、供电设施可以确保入园企业和所需用水用电。“四纵三横”道路管网已形成,玉峡大道、月华路和玉华路为景观轴的建设日益完善,已能满足“一园五区”物流所需。园区承载项目的条件日趋完善建立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设立园区项目建设、客商服务等档案。对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行专项推进、包扶推进、督办推进的方式,做到领导挂点服务,部门责任帮扶,财政金融支持,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努力引导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优先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倾斜,促进投产项目全面达产,续建项目尽快投产,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凡入园
23、的重点企业的重大项目实行党政领导、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引资乡镇负责人的挂钩制。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其下属机构,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外招商、综合管理及其配套服务,并对落户企业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建设、生产融资、进出口等方面提供服务。同时拓宽服务领域涉及金融、劳动用工、人才、信息、市场等内容。找准各自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企业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靠前服务、跟踪服务。建立工作机制,每月调度、分析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行情况,及时、全面、准确掌握运行动态,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重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园区资源、能源消耗情况2009年,峡江工业园区消耗石灰石12.2万吨,汽柴油6
24、.816万吨(全县货车总量2900余辆3.3万余吨)。消耗废杂铜3.76万吨,废铝1.15万吨,废纸9.6万吨。消耗中草药材6.36万吨。2009年峡江工业园区耗能约为7.75万吨标煤,耗水115万吨,电7400万度(2009年全县工业用电量8728万度)。吨再生铜能源消耗为1.9吨标煤,吨再生纸消耗水为20吨,均处于国内行业中等水平。峡江工业园区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耗水量等主要节能指标名列吉安市14个工业园区的前位。(6)园区清洁生产现状实施清洁生产,是工业园区和园区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必由之路。峡江工业园区在发展产业、提高工业经济总量中,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环
25、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以经济总量不断增长,资源消耗不断下降,生存环境不断改善为宗旨,鼓励企业进行标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了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活动,减少“三废”排放,推进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促进企业实现 “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实施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严格污染物治理,努力实现废物资源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园区清洁生产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制定相应的项目准入制度,入区企业从关联度、共生性、产业链、清洁生产等方面着眼,进行合理布局。入园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要
26、求,进行环评并报经环保部门审批,对各企业的排污合理调度,切实做到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中和处理,各企业废水、废气和噪声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入园企业新建项目在工程设计中,按照行业特点和工艺要求,选用“无废”“少废”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推进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引入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咨询服务及技术依托。实施了一批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如:在沿江工业区福民片利用再生纸产业集群的扎堆效应而形成了集中供热模式,江西普正药业的锅炉锅炉改造(燃煤锅炉改为烧稻谷壳)及蒸汽二次回用清洁生产工程,峡江县雄狮公司采用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实施了“年生产
27、能力十二万吨造纸废水零排放节水工程”等,使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园区有15个企业通过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近两年园区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任务的企业有7个。不断强化环保治理和投入力度,园区建设以来,累计环保工程投资10127万元,建成废气治理设施100余套,废水治理设施78套,固体废物基本综合利用或者安全处置。园区绿化1125万元,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资806万元,生态保护建设2348万元。(7)园区经济效益情况2009年,峡江工业园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06亿元,同比增长88.22%;工业增加值9.84亿元,同比增长80.93%;实现税收2.62亿元,同比增
28、长195.44%;出口创汇1.47亿元,同比增长29.57%。就业人数10702人,同比增长32.43% 。2010年14月,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43.98%,上交税金1亿元,同比增长66.58%。3、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县工业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激励政策、技术创新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一是循环经济发展观念和方式推进深入还不够,实践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才刚刚起步;二是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特别是要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注重
29、扶持和促进一些科学的循环经济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园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但在具体工作中,对引进企业时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链条招商引资还存在一些“盲区”, 园区在为上游产业企业引进“补链”的企业和项目方面也显滞后;四是我县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仅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而且污染监控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广成本都较高;五是改造升级传统工业区的任务繁重,需要提出和确立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老产业园区的思路与措施,用循环经济理念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六是投资约束,企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对如何科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七是技术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污染治理,废物利
30、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我县在今后发展循环经济进程中,要着力解决好上述问题。园区将紧紧围绕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把园区发展和循环经济衔接起来,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园区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园区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峡江工业园区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迫切要求,是主动对接吉泰工业走廊,加快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举措。峡江是一个农业县份,主要是依靠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峡江县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
31、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工业园区在全县经济质量和总量增长、引入高新技术、先进管理理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主攻项目,决战园区”目标,工业园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园区在已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上,将继续通过提高资源生产率、能源产出率、土地利用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实现资源节约,污染减排,探索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速提升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峡江县发展循环经济,已具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并取得了一些经验。(1)积极发挥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已渐形成。峡江县委、县政府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
32、展战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全县中长期发展战略加以推进,并融入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环境建设的各个领域。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并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促进机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积极发挥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全县循环经济工作发展。(2)充分发挥园区在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县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发展”的原则,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园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
33、要载体,园区在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引进循环经济技术,把园区发展和循环经济衔接起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峡江工业园区继续通过提高资源生产率、能源产出率、土地利用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实现资源节约,污染减排,探索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3)园区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循环经济特征产业开始成长江西峡江工业园区以金属加工和药化产业为主导,针织日用、造纸、建材、食品加工、矿产加工为辅的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目前,“一园五区”正处在发展提升阶段,新区也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尚待规划的起步阶段,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新区建设,
34、具备更多的有利条件和选择余地。园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再生铜、再生纸产业其规模为全市最大,以延长产业链或“补链”的园区内静脉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循环经济特征产业在园区开始成长。(4)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增强,技术引进和应用推广力度加大在资源、能源、环境压力愈来愈大的今天,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越来越多。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唯一的现实选择,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园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断加强,加强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的意识,正在园区企业中不断形成,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推广力度也在加大。
35、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通过“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我县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吉安市金茂铜业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连铸连轧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中没有废碴产生,水通过循环冷却池循环使用,没有废水外排。(5)注重产业链条招商引资,新入园区企业门槛不断提高在引进入园企业上,园区由过去“一把抓”而改变为现在的注重绿色招商、产业链条招商,注重引入延长产业链或“补链”的项目。对进入“一园五区”特别进入正在规划建设的新区,严格企业入驻门槛,对新上项目从产业政策、园区规划、准入标准、投资强度、集约用地、节约用水、废物排放等诸多方面作出硬性规定。强化绿
36、色招商和环保前置审批,对当前虽有市场,但技术落后、破坏生态的项目不批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项目不批,坚持优先引进产业链型、规模型、环保型项目。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链接项目建设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实现废水、废渣、废物的综合循环利用,加速提升峡江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2、基本原则(1)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再
37、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在工业生产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努力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先实施资源使用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不断促进废弃物循环回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举的原则。在现阶段,政府仍然是发展循环经济举足轻重的推动力量,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和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设,使企业投资主体能从中获得应有收益。(3)坚持把园区发展和循环经济有机衔接的原则。将
38、发展循环经济与园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有机衔接起来,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努力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格局。(4)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不断提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技术进步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积极调整园区内产业结构,鼓励关联性大、产业集聚力高、产业带动力强的企业入园,引导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进行清洁化生产,努力实现产业链不断延伸,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废物能够集中处理。(5)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对园区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指导,通过点与面的探索与推进,促进企业用循环经
39、济的理念进行升级改造,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采取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精心培育的办法,树立一批开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3、发展目标(1)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循环经济型、低碳经济型企业,促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按生态园区的要求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链的延伸进
40、行招商引资。从现有的特色产业入手,明确把支柱产业及关联度大的项目作为招商重点,引入上下游产品项目,从而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遵循市场原则,利用产业集群的扎堆效应来实现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回收处理,形成资源共享,相互共存的产业共生群落。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少,资源消耗低的项目,逐步形成循环型的工业链。对园区现有企业,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以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实现产业的升级。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方式以产业链为主线,上下延伸、循环发展的模式, 努力推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2)园区经济发展目标2010年,峡江工业园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亿元
41、,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25%;实现税收6.5亿元;就业人数9553人。到2012年, 园区经济发展目标见表31。园区经济发展目标(到2012年)表31 单位:亿元、人、个产业名称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从业人员企业总数医药化工14.85.320.96444235针织日用6.472.080.26408415造纸2.810.940.1410007绿色食品1.750.520.04167311建材3.441.110.16147910金属加工52.9715.042.84247325其他0.680.190.03133913合计82.9225.24.4316490116(3)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42、通过开展循环经济重点工作,实施实施一批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循环链接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争取到2012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1%左右,万元GDP耗水降低12%左右。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2010年至2012年)内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见下表:20102012年峡江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表32指 标 名 称单位2010年2012年主营业收入亿元6782.92利税总额亿元6.54.43就业人员个955316490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人1919.5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530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0.930.91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
43、3/万元8.88.68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吨/万元7.97.71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吨/万元0.10.0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84中水回用率4547.5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Kg/万元0.950.932单位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Kg/万元0.950.935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100%100%污水集中处理率80%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废物收集系统具备完善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具备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完善完善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1、主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通过园区、企业两个层面全方位推进,多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加快园区循环
44、经济发展。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的分阶段工作计划,对提出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落实,认真完成与目标对应的主要任务。切实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管理,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核算制度,资源节约管理制度,从主要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能源和物料平衡分析,对资源产出、利用效率、废物产生排放水平进行全方位比较。需要解决好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发展园区静脉产业、老企业升级改造等关键性问题,重点做好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链”、“ 增链”、“ 补链”工作。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抓好园区11个循环经济核心项目即标志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
45、化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快设备的更新改造,积极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助推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在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提出按循环经济要求,建设、改造产业园区的新思路、新规划,并对入园的企业提出用地、用电、用水等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总体控制要求,形成工业园区集约用地,集中供水,统一物流和废物集中处理方式,建成一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型工业园区。2、重点工作园区的重点任务概括为:综合利用并形成系列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再生金属实现由初级粗加工向高科技、深加工、集约化方向发展;利用
46、农林副产品资源发展具有峡江特色的生物工程产业;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利用化工生产的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条和产业深度;提高能源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并降低单耗。围绕园区的重点任务,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园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一是限制、整治园区的空气污染源,严禁入园工业企业使用燃煤锅炉,使园区内的空气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二是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使园区内工业污水经各工业处理达标后排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符合再利用需求的水质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三是搞好绿化工程,增加植被覆盖,搞好噪声达标准的建设,严格控制工业园区内的噪声污染,进一步提高园区内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四是对园区内的工业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形成从收集、中转、运输至最终处理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垃圾处理系统。(2)提高矿产资源的产值,一是大力开展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二是强化矿山尾矿和炉渣,废渣的综合利用。(3)降低综合万元GDP能耗。核心是集约利用煤、电,提高煤、电产品的使用效率,降低工业企业的煤、电单耗。一是开展企业能耗降耗节约工作,使用高效低耗工艺和设备,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先进节能设备;二是充分回收利用企业生产过程的各种余热余压进行综合利用,降低万元GDP综合能耗;三是加强能源管理,杜绝能源的跑、冒、滴、漏,全面节约能源。(4)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