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地理学(第三版)电子教案经济地理学(第三版)电子教案早期制作早期制作李小建李小建 李国平李国平 曾刚曾刚 覃成林覃成林 张文忠张文忠后期制作后期制作统筹:统筹:樊新生樊新生参与人员:参与人员:朱纪广、娄帆、文玉钊、胥亚男朱纪广、娄帆、文玉钊、胥亚男 第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全书结构及篇章安排。本章要点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20世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其他学科、经济学、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在社
2、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当前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重点。全书的内容结构逻辑。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20世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一、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一)史志描述1.时期:17世纪以前2.特点(1)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2)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3)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3.代表性著作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欧洲:斯特拉波的地理学图1-1 山海经与
3、史记封面图1-2 斯特拉波画像及其著作的英文版封面(二)商业地理1.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2.特点(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 点之一。(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3.代表性著作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航海、贸易与殖民扩张15世纪至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相继崛起,地处沿海的区位成为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欧洲出现了对商业资本和财富的狂热渴望,主要贸易品则是来自中国、印度和南洋各群岛的丝绸、宝石、香料等奢侈品。由于当时与东方的贸易被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垄断,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探索通往东
4、方的新航路。葡萄牙的航海船队首先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并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通过新航路,垄断了欧洲对东亚、南亚的贸易,成为海上强国。西班牙也极力支持海外扩张,支持哥伦布的海上航行,最终发现新大陆(即美洲),成为继葡萄牙后的又一海上强国。新航路的开辟又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开始建立。资料来源:李小建,2015.(三)经济地理学1.概念的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M.F.Lomonosov)在他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1882年,德国的地理学家葛茨(W.Gtz)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二、二、20世
5、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世纪来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一)研究尺度的变化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尺度经历了从企业区位、区域向区域之间不断拓宽的变化。具体具体来看是来看是:单体企业区位的微观分析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并进而研究全球的区域关系。(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单部门企业区位多分部企业区位跨国企业区位全球企业区位。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始的公司(企业)地理的概念,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三)研究方法论的变化规范性分析(如区位论)实证主义分析(如计量方法)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多维转向(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关系转向等)。图1-3 20世纪经济地理学
6、的发展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一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欧美日学者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1)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侧面;(2)经济活动不仅仅包括生产,也包括流通,包括非实体经济的金融、文化等活动;(3)经济活动空间侧面包括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空间关系;(4)研究可从不同尺度进行,从地方、区域、国家,到全球性的研究。(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1)区区域域学学派派:以地理学家巴朗斯基(N.N.Baransky)、科洛索夫斯基(N.N.Kolosovsky)和萨乌式金(Y.G.Saushkin)为代表。该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ter
7、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或经济区。研究它的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式、内外经济联系和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他们比较重视自然条件的评价和地区特征的分析。(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2)部部门门统统计计学学派派:以费根(Y.K.Feegen)和康斯坦丁诺夫(O.A.Konstantinov)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出于计划体制的背景,他们所主张的观点强化了政府的作用,而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1.关于经济地理研究对象观点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在经济地
8、理学研究对象上的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60和70年代,中国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运用毛泽东的“矛盾论”思想方法,来揭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美国、日本学者的观点被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2.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
9、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格局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1.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经济地理学研究一定尺度上的经济空间差异,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
10、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1)微观尺度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2)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3)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二、学科体系二、学科体系图1-4 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一)通论经济地理学把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二)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以某区域(如深圳、广东、中国、东亚)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空间关系及
11、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等。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三)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对象,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四)公司(企业)地理学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公司增长的空间研究,公司的空间结构,公司与环境关系,公司活动与区域发展等。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学是介于自
12、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地理学可划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技术学科。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图1-5 地理学学科划分二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
13、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三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重要影响。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应了解一些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了解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有助于对自然地理变化规律的理解。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
14、关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一一、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意义1.经济地理学可以分析经济增长的区域来源,并提供解释区域发展先后格局的理论。2.经济地理学可以独到解释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3.经济地理学可提供经济活动区位的理论解释。二、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意义1.经济地理学是
15、素质教育重要部分。可引导人们从区域关联、自然与经济关联、地方与全球关联的综合视角分析问题。2.指导经济活动区位合理选择。区位理论研究成果对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商店、银行等)的位置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提供区域政策发展咨询。经济地理学中有诸多反映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间关系的经典理论。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到区域中,在国家实施发展战略时贯穿区域关怀理念。4.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提供建议。经济地理学研究,关注人地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可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做出贡献。5.区域差距诊断建议。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我们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因素,并为缩小这些差异提
16、出建议。案例1:十堰市“二汽”选址及区位变迁“二汽”,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的简称,现今的东风汽车公司。该汽车项目于1952年底提出,1969年9月在湖北省十堰市进行建设,1992年9月1日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从地域上看,“二汽”所在的十堰市位处湖北、重庆、河南、陕西四省(直辖市)交界,深入中国腹部;群山环抱,交通不畅。近年来,企业区位已明显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总部于2003年迁往武汉市。资料来源:李小建,2015.案例2:全球范围内大国的崛起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记录了500年以来,相继崛起的9个国家,它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
17、日本、俄罗斯、美国。不同时期的世界经济特征有很大差异,如果国家的区位优势与当时的全球经济特征相适应,则实现繁荣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区位成为国家能够强大起来的重要条件。资料来源:李小建,2015.三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问题(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二)全球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与空间格局研究第五节 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一、本书编写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一)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在内容上,以介绍经济地理
18、学的理论和方法为重点,服务于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研究。(二)以可适用理论为主在选择经济地理学理论上,着重介绍适用我国目前实际和短期发展的理论和观点。(三)反映中国经济地理特色(四)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二、本书的结构二、本书的结构安排安排1.沿着单区位企业多区位企业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区位及空间组织分析。2.从单一企业跳出,研究区域内、区域间的空间组织和主体功能区。3.从一国内的区域跳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4.介绍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新近理论研究上的一些新进展。图1-6 本书的结构设计思考题思考题1.名词解释货殖列传;商业地理手册;规范性分析;实证分析;结构主义地理学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
19、度)转向。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6.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7.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8.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探究性学习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建议延伸阅读建议延伸阅读1李小建.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陆大道.地理科学的价值与地理学者的情怀J.地理学报,2015,70(10):1539-1551.3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克拉克 G L,费尔德曼 M P,格特勒 M S.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刘卫东,王缉慈,李小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