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年级:姓名:9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一小孩和一大人都以水平的力匀速推动相同的木箱在相同的路面上走相同的位移(推箱的速度大小如图中所注),比较此过程中两人分别对木箱做功的多少()A大人做的功多B小孩做的功多C大人和小孩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
2、的物理量B由P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C由PFv可知,只要F不为零,v也不为零,那么功率P就一定不为零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越大3、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没有加速度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恒力作用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且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运动。已知圆柱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5 cm/s,=30,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是()A.5 cm/sB.4.33 cm/sC.2.5 cm/sD.无法确定5、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A
3、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g,此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机械能损失了mghC动能损失了mghD克服摩擦力做功mgh6、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它们在下落高度为9 m时,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则自抛出到它们在空中相遇时,两球下落的高度为()A.6 mB.3 mC.3 mD.1 m7、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前t秒内重力对它做功的平均功率P及在t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分别为()Amg2t2,Pmg2t2 Bmg2t2,Pmg2t2Cmg2t
4、,Pmg2t Dmg2t,P2mg2t8、.如图所示,斜面ABC放在水平面上,斜边BC长为l,倾角为30,在斜面的上端B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结果小球刚好落在斜面下端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初速度v0的值为()A、B、C、 D、9、如图所示,一小球贴着光滑曲面自由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C点大B.若以A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比C点小C.若以B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于零D.无论以何处为参考平面,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均比C点大10、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某时刻
5、速度为v0,从该时刻起汽车开始加速,经过时间t前进的距离为s,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这段时间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APt BFvmtCFs D.mvFsmv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mg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mgs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s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12、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
6、底端固定一轻弹簧,O点为原长位置。质量为0.5 kg的物块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下滑并压缩弹簧到最短的过程中,最大动能为8 J。现将物块由A点上方0.4 m处的B点由静止释放,弹簧被压缩过程中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O点开始做减速运动B.从B点释放物块动能最大位置与从A点释放一样C.从B点释放物块最大动能为9 JD.从B点释放弹簧最大弹性势能比从A点释放增加了1 J二、实验题(共14分,13题4分,14题10分 ,每空2分)13、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
7、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4、如图甲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甲(1)选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频率为50 Hz的交变电流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OA12.41 cm,OB18.90 cm,OC27.06 cm,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 kg.甲同学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J;此时重锤
8、的速度vB_m/s.此时重锤的动能比开始下落时增加了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2)某同学利用他自己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然后以h为横轴、以v2为纵轴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图线的斜率近似等于_A19.6B9.8C4.90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_三、计算题(共3题,38分,15题10分,16题13分,17题15分)15、示,水平台AB距地面CD高h=1.8 m。有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以8 m/s的初速度在平台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从平台边缘的B点水平飞出,最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已知A、B间距为2.1 m,落地点
9、到平台的水平距离为3.6 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1)求滑块从平台边缘的B点水平飞出的速度大小。(2)求滑块从A到B所用的时间。16、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 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m1.02 m/s的匀速运动g取10 m/s2,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17、 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
10、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 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速度大小;(2)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参考答案1、C 2、D 3、D 4、B 5、B 6、D 7、C 8、C 9、AD 10、AD 11、BC 12、BC13、BC 14、(1)
11、1.85 、1.83、 1.67 (2)B 先释放纸带,再打开打点计时器【解析】(1)滑块在B、D间做平抛运动,由h=g,解得:tBD=0.6 s水平方向xCD=vBtBD,解得vB=6 m/s。(2)滑块在AB过程做匀变速运动,由xAB=tAB解得:tAB=0.3 s。答案:(1)6 m/s(2)0.3 s答案:(1)5.1104 W(2)5 s2.04104 W解析:(1)设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为P0,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F0等于重力P0F0vmP0mgvm代入数据,有:P05.1104 W(2)匀加速运动结束时,起重机达到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设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为F,速度为v1,
12、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1,有:P0Fv1Fmgmav1at1由,代入数据,得:t15 st2 s时,重物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此时速度为v2,输出功率为P,则v2atPFv2由,代入数据,得:P2.04104 W.【详解】(1)小滑块从ABC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h2)-mgx=mvD2-0代入数据解得:vD=3 m/s.(2)小滑块从ABC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mgx=mvC2代入数据解得:vC=6 m/s小滑块沿CD段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gsin =6 m/s2小滑块沿CD段上滑到最高点的时间:t1=1 s由对称性可知小滑块从最高点滑回C点的时间:t2=t1=1 s故小滑块第一次与第二次通过C点的时间间隔:t=t1t2=2 s.(3)设小滑块在水平轨道上运动的总路程为x总,对小滑块运动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mgh1-mgx总=0代入数据解得:x总=8.6 m,故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为:2x-x总=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