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集锦
1
单选题
1、茶壶盖上开一个孔,其作用是 ( )
A.让热量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便于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防止壶内空气的压强变小水不能流出
答案:D
解析:
茶壶盖上如果没有孔,随着茶水的外流,茶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很难将水倒出,所以壶盖上有孔,使得壶内液面上的气压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
故选D。
2、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一样大的孔,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形应是( )
A.B.C.D.
答案:A
解析:
由于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孔处水的深度越深,水流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描述的四种情景中,解释符合理论依据的是
A.拔河比赛中绳子匀速向甲队方向移动,甲队获胜是由于甲队施加的力大于乙队
B.竖直方向上,猴子爬在较光滑的电线杆和粗糙的树干上静止不动,在电线杆上要用更大的才能爬稳,原因是它受的摩擦力小于在粗糙树干上受到的摩擦力
C.气功师能表演“钢枪剌喉”是因为他的喉咙坚硬,不易被刺穿
D.人能安全的躺在布满铁钉的钉板上,是因为钉多受力面积大,产生的压强小
答案:D
解析:
A. 两队同学拔河比赛,对同一根绳子施加力,两队同学受到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甲队获胜是因为甲对同学鞋底的摩擦力大于乙队,故A错误;
B. 猴子无论爬在较光滑的电线杆还是粗糙的树干上,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都是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摩擦力都等于猴子的重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
C. 气功师能表演“钢枪剌喉”,枪头的面顶在喉咙上,不是枪尖刺在喉咙上,这样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故C错误;
D. 因为钉板上的钉子很多,气功师背部承受的钉子的作用力面积较大,根据压强的定义公式p=FS,当压力一定时,钉子对人体背部的压强较小,所以钉子不会扎入人体内,故D正确.
4、中国科学技术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展品叫做“香蕉球”,描述的是足球比赛中罚任意球的场景。守方在离球门一定距离处用人墙挡住球门,而攻方隔着人墙将足球以旋转的方式发出,利用足球的自旋使足球两侧空气流速不同形成压强差,使足球走出一条香蕉状的路径,绕过人墙而射门。图给出了甲、乙、丙、丁四种足球自旋方向与飞行路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两图是正确的B.甲、丙两图是正确的
C.甲、乙两图是正确的D.甲、丁两图是正确的
答案:D
解析:
足球右侧的空气流速,相对于足球,顺风时流速小、逆风时流速大。由甲图可知,足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逐渐向右侧偏移,故甲图正确;由乙图可知,足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右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应该逐渐向左侧偏移,而图中足球向右偏移,故乙图错误;由丙图可知,足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应该逐渐向右侧偏移,而图中足球向左侧偏移,故丙图错误;由丁图可知,足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足球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右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足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逐渐向左侧偏移,故丁图正确;综上分析可知,甲、丁两图是正确的。
故选D。
5、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4Pa
B.大气压对手掌的压力约为10N
C.1标准大气压最多能托起76cm高的水柱
D.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接近1.6×104Pa
答案:D
解析:
A.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故A不符合题意;
B.大气压在1.0×105Pa左右,中学生手掌面积在
70cm2=0.007m2
左右,手掌受到大气压力在
F=pS=1.0×105Pa×0.007m2=700N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1个标准大气压大约能够支持10m高的水柱,不是76c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200cm2,即0.02m2,故双脚面积S=0.04m2;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60kg,压力
F=G=mg=60kg×10N/kg=600N
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600N0.04m2=1.5×104Pa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
A.m甲>m乙,F甲>F乙,pA>pB
B.m甲>m乙,F甲>F乙,pA<pB
C.m甲<m乙,F甲<F乙,pA<pB
D.m甲<m乙,F甲>F乙,pA>pB
答案:A
解析:
因为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
p甲=p乙
即
ρ甲gh甲=ρ乙gh乙
即
ρ甲h甲=ρ乙h乙
根据密度公式ρ=mV得,甲乙的质量为
m甲=ρ甲V甲
m乙=ρ乙V乙
因为甲为圆柱体,所以甲的体积为
V甲=S甲h甲
由图知乙的体积为
V乙<S乙h乙
由题意知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即
S甲=S乙
所以甲乙的质量比为
m甲m乙=ρ甲S甲h甲ρ乙V乙>ρ甲S甲h甲ρ乙S乙h乙=1
所以m甲>m乙;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
F压=G总=m总g
由题意知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
F甲>F乙
因为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由图知甲容器中液体的深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深度,根据p=ρgh知
ρ甲<ρ乙
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A、B以下部分的压强大小为
pA下<pB下
因为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所以A上面部分的压强大于B上面部分的压强,即
pA>pB
故选A。
7、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一样大B.甲最小C.乙最小D.丙最小
答案:B
解析:
三个容器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三种液体体积:V甲>V乙>V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容器底面积相同,所以桌面受压力相等,而F=G,三个容器质量相同(容器重相同),根据压强公式p=FS,所以三种液体重相同即质量相同,由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和质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ρ甲<ρ乙<ρ丙;因为三种液体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h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p丙。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和重力是同一个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受到压力后会发生形变D.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错误;
B.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压物体,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压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因相互挤压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力,故C正确;
D.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大小,而放在斜面或压在竖直面产生的压力不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9、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B.B孔C.C孔D.D孔
答案:D
解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C.丙: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往B管吹气,A管液面上升是因为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了
答案:A
解析:
A.由图可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大,由p=FS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B管吹气,造成A管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烧杯中液面上方空气流速不变,而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于是造成A管液面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B.12F;pC.2F;pD.3F;p
答案:C
解析:
由于密闭容器装满水,则由p=ρgh可知,容器倒置之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又由于F=pS,则可知当压强不变时,压力与接触面积成正比,即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2F,综合可知倒置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2F和p。
故选C。
12、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2250PaB.2400PaC.2500PaD.2750Pa
答案:B
解析:
观察图甲可知,这是一个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设这个长方体砖块的高度是h,密度是ρ,那么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
再观察图乙,设上面的边长是l1,下面的边长是l2,高度还是h,密度还是ρ,这砖块往里面的那条边长是l,则图乙中砖块体积
V乙=12⋅l1+l2⋅h⋅l
图乙中砖块的质量
m乙=ρV乙=ρ⋅12⋅l1+l2⋅h⋅l
图乙中砖块的重力
G乙=m乙g=ρ⋅12⋅l1+l2⋅h⋅l⋅g
图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乙=G乙=ρ⋅12⋅l1+l2⋅h⋅l⋅g
图乙中砖块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
S乙=l2⋅l
那么根据p=FS可知,图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乙=F乙S乙=ρ⋅12⋅l1+l2⋅h⋅l⋅gl2⋅l=2000Pa
同理,图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丙=F丙S丙=ρ⋅12⋅l1+l2⋅h⋅l⋅gl1⋅l=3000Pa
两个压强相比可得
p乙p丙=l1l2=23
可设
l1=2x,l2=3x
再把两个压强相减可得
Δp=p丙-p乙=ρ⋅12⋅l1+l2⋅h⋅gl2-l1l1⋅l2=3000Pa-2000Pa=1000Pa
代入数据解得
Δp=12ρgh⋅5x⋅x6x2=1000Pa
解得
p=ρgh=2400Pa
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400Pa。
故选B。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 = F乙 ,p甲 = p乙B.F甲 = F乙 ,p甲 > p乙
C.F甲 > F乙 ,p甲 = p乙D.F甲 > F乙 ,p甲 > p乙
答案:A
解析:
由p=ρ液gh可知,当两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由F=p液S可知,当两容器所受液体压强和底面积相同时,其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B.B孔C.C孔D.D孔
答案:D
解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8kg的水。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 )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m3
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Pa
答案:C
解析: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FS=10kg×10N/kg500×10-4m2=5000Pa
故A错误;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
V=mρ=8kg1×103kg/m3=0.008m3
故B错误;
C.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当物块M放在圆柱体上时,增加的压强为
p=mMgSA
而将M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即为浮力所产生的压强,故压强的变化量为
p=ρ水gVSB
两式相等,经整理可得
ρ=ρ水SASB=1×103kg/m3×500cm2200cm2=2.5×103kg/m3
故C正确;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FS=8kg×10N/kg200×10-4m2=4000Pa
故D错误。
故选C。
16、两个质量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分别装满水和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所装的水和浓盐水质量刚好相等。现在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中,待静止后鸡蛋的状态如图所示。水和浓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
答案:A
解析:
CD.由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高度相同,分别装满水、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的深度相同,鸡蛋在水中下沉,说明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在盐水中漂浮,说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故ρ水<ρ盐水,根据p=ρgh可知,高度相同,故压强关系为
p甲<p乙
故CD错误;
AB.由图可知:鸡蛋在水下沉,在盐水中处于漂浮,则
G排水=F甲浮<G鸡蛋
G排盐水=F乙浮=G鸡蛋
所以
G排水<G排盐水
由于甲、乙分别装满水、浓盐水后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所装的水和浓盐水质量刚好相等,则
G水=G盐水
放入水和浓盐水中鸡蛋完全相同的,则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
F甲=G水+G鸡蛋﹣G排水
F乙=G盐水+G鸡蛋﹣G排盐水
所以
F甲>F乙
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17、下列有关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B.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变小
C.将管从水银槽内轻轻上提一点,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
D.实验中不小心让少量空气漏入了管内,则测得的大气压应比真实值大
答案:C
解析:
A.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空气进入试管,试管内有大气压作用,水银柱下降,直到试管内和容器内水银面相平,故A错误;
B.倾斜的玻璃管会使水银柱变长,但管内水银柱高度差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管在水银槽内轻轻上提,只要管口不离开水银面,管内水银面也会随之略微下降,而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不变,故C正确;
D.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真实值,则测得的大气压应比真实值小,故D错误。
故选C。
18、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河堤的底部受到的压强比上部大,则单位面积的河堤上(底部)受到水对河堤的推力也大,所以河堤必须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所以最合理的是A,最不合理的是B.故选B
19、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抽出深度为h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则应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的液体深度h的大小关系是( )
A.hA<hB<hCB.hA=hB=hC
C.hA>hB>hCD.hA=hB>hC
答案:A
解析:
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因原来液体的深度
h'A<h'B<h'C
根据p=ρgh,可得出
ρA>ρB>ρC①
已知抽出深度为h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A>pB>pC
故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液体减小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ΔpA<ΔpB<ΔpC
根据Δp=ρgh抽,由①可得出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的液体深度h的大小关系是
hA<hB<hC
故只有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甲、乙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p1<p2B.p甲>p乙 p1>p2
C.p甲<p乙 p1>p2D.p甲>p乙 p1<p2
答案:A
解析:
由图知,A、B所处的深度
hA>hB
而A、B两点压强相等,即
pA=pB
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
ρ甲<ρ乙
设A、B距离杯底的高度为h,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底甲=pA+ρAgh
p底乙=pB+ρBgh
因为
pA=pB,ρA<ρB
所以
pA+ρ甲gh<pB+ρ乙gh
所以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甲<p乙
因为烧杯是直壁容器,烧杯底受到的压强
p=FS=GS
设液体重分别为G甲、G乙,烧杯底面积为S,则
p甲=G甲S p乙=G乙S
可得
G甲S<G乙S
两烧杯内液体重
G甲<G乙
因为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G杯+G液
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G杯+G甲
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乙=G杯+G乙
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
因为p=FS、受力面积相同,所以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
p1<p2
故A正确。故选A。
多选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特别宽大,目的是减小整体对地面的压强
B.“蛟龙号”潜水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增大
C.三峡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D.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答案:ABC
解析:
A.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底座特别宽大,由p=FS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整体对地面的压强,故A正确;
B.由p=ρgh可知,“蛟龙号”潜水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深度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
C.船闸应用了连通器原理,其闸室与上下游均可以构成连通器,故C正确;
D.高压锅密封好,能增大锅内气压,使沸点升高,故D错误。
故选ABC。
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答案:ACD
解析:
A.两容器质量相同,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即两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故A正确;
B.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深度相同,则甲容器中液体体积小于乙容器中液体体积,因液体质量相同,根据ρ=mV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故B错误;
C.因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ρ液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C正确;
D.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底面积也相同,根据p=F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23、下列装置中,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B.吸管吸饮料
C.吸盘挂钩D.吸尘器
答案:BCD
解析:
A.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时,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将药液注入的,与大气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C.首先用力将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外界大气压将挂衣钩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C符合题意;
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吸尘器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灰尘、纸屑等垃圾“吸”入,利用了大气压,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24、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了身体。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鸟的翅膀上部是向外凸起的流线型,以获得升力便于飞行
B.泥鳅体表有一层滑黏的液体,可减小摩擦以利于钻入泥洞
C.水母把体内水向外排出,靠力的相互性便于向相反的方向游动
D.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沙漠的压力而不会下陷
答案:ABC
解析:
A.鸟的翅膀上部是向外凸起的流线型,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力差,以获得升力便于飞行,故A正确;
B.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泥鳅体表有一层滑黏的液体,可减小摩擦以利于钻入泥洞,故B正确;
C.水母把体内水向外排出,水母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水给水母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故水母靠力的相互性便于向相反的方向游动,故C正确;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沙漠的压强而不会下陷,故D错误。
故选ABC。
25、如图所示是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模型,由长管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容器中,当外界温度降低时,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中液面将上升
B.容器底上表面A点受到的压强变小
C.球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大
D.球形瓶中气体压强的变化量大于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答案:ABD
解析:
A.当外界温度降低时,长管的球形瓶内气体受冷收缩,瓶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球形瓶内,故管中液面将上升,故A正确;
B.大气压将水压入球形瓶内,水面降低,根据p=ρgh可知,故容器底上表面A点受到的压强变小,故B正确;
C.球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变小,故C错误;
D.变温前,大气压等于
p大气=p瓶内+p水柱
变温后,大气压不变,故水柱静止后,可以列等式
p大气=p瓶内'+p水柱'
则
Δp瓶内'=Δp水柱'
水柱中增加水的体积与水槽中水的体积相同,故水柱上升的高度大于水槽下降的高度,故
Δp水柱'>Δp水槽底
故球形瓶中气体压强的变化量大于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D正确。
故选ABD。
26、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有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此装置放入水中,图中橡皮膜凹凸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B.C.D.
答案:ACD
解析: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玻璃管放入水中时,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均指向橡皮膜,所以橡皮膜应该向内凹,且越深向内凹得程度越大,只有B与实际情况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ACD符合题意。
故选ACD。
27、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较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亡,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很多
答案:ABD
解析: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A正确;
B.吸盘利用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吸盘仅仅压在天花板上,故B正确;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压力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亡,是因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很多,故D正确。
故选ABD。
28、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
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答案:BCD
解析:
A.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且容器内液体质量相同,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相同,由p=FS可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由图可知V甲<V乙,因为质量相等,由ρ=mV知,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h相同,所以甲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 根据F=pS可知,甲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故BC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29、关于下面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图乙: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图丙: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图丁:把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答案:ABC
解析:
A.大气压强一定,水银的密度一定,根据公式p=ρgh可知,当竖直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盆景的瓶子上端没有开口,所以不是连通器,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向B管中吹气时,A管上方空气流速变快,所以压强变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A管中的水面上升,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把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空气密度变小,大气压强变小,在瓶内气压作用下,竖玻璃管中液面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30、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B.锅炉水位计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D.船闸
答案:BCD
解析: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的液面相平。
A.托里拆利实验利用大气压能托起76cm高的水银柱,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玻璃管上端不开口,不是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CD.锅炉水位计、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船闸都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利用连通器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部分液面相平原理来工作,故BCD符合题意。
故选BCD。
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