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物理声现象典型例题1单选题1、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答案:B解析: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是根据渔船发出的超声波返回的时间探知鱼群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的快速振动,除去碗上的污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音,从而获得人的身体是否有病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离车有多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发声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B人发声的音调比蝙蝠高C狗不能听到超声波D大象发声频率不在蝙蝠听觉频率范围内答案:D解析:A由题可知,人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故A项错误;B由题可知,蝙蝠发声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Hz;可知蝙蝠发声的频率高于人的发声频率,所以人发声的音调比蝙蝠低;故B项错误;C由题可知,狗的听觉频率的范围是1550000Hz,而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称为超声波,所以狗能听到超声波;故C项错误;D由题可知,大象发声频率范围是1424Hz;而蝙蝠听觉频率范围是1000120000Hz
3、,所以大象发声频率不在蝙蝠听觉频率范围内;故D项正确。3、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BCD答案:B解析: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减小,铃声减弱;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符合题意;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说明声音是由发
4、声体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故选B。4、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答案:C解析:由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 1 金属管做的传音筒, 有图 2 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 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
5、的 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B甲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D甲声源比乙声源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答案:B解析: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v=st可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A错误;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可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声音响度相同,故B正确;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C错误;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B。6、同学们利用业余
6、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小刚的音色B小刚歌声的频率C小刚歌声的响度D小刚歌声的音调答案:A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选A。7、在复习声现象时,同学们举出了一些实例: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BCD答案:B解析: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
7、取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减小,铃声减弱;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振动产生声音,故符合题意;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即B符合题意。故选B。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
8、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B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答案:C
9、解析: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四个瓶子装的水体积不一样,那么四个瓶子振动快慢不同,振动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故A错误;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通过患者身体传过来的声音,得知患者的健康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在不断变少,同时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从而推理玻璃罩内完全为真空时,闹铃声会完全消失,即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车辆上的喇叭禁止,是在声源处减少噪声,不是传播过程中,故D错误。故选C。10、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实验:放
10、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BCD答案:B解析: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不符合题意;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不符合题意;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
11、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符合题意。故选B。计算题11、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而去,经过4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答案:(1)510m;(2)480m;(3)720m解析:(1)先求出声音从汽车传到山崖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计算此处到山崖的距离;(2)汽车鸣笛后,声音传到山
12、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3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3)汽车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行驶的路程减去汽车行驶的路程,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1)若汽车是静止的,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即t=123s=1.5s,由v= st可得,汽车到高山的距离:s=vt=340m/s1.5s=510m; (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在t=3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2=v2t=20m/s3s=60
13、m,声音传播的距离: s1=v1t=340m/s3s=1020m,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所以s= s1+s22= 60m+1020m2 =540m;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s=s-s1=540m-60m=480m(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驶去,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3=v2t=20m/s4s=80m,声音传播的距离:s4=v1t=340m/s 4s=1360m,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所以s= s4+s32=1360m+80m2=720m12、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时,是利用回声的原理。如图所示,当探测船到达探测海面时,由船上的发声仪器发出声音,在6s后,
14、接收到回声,请求出此处海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答案:4500m解析:解:由v=st可知s=vt=1500m/s6s=9000m海洋深度h=s2=9000m2=4500m答:此处海的深度是4500m。13、小虎乘坐着一艘速度为36km/h的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多少?(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多少?(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答案:(1)1700m;(2)40s;(3)825m解析:解:(1)由v=st可得,5s内,在空气中传播的路
15、程为s声=v声t=340m/s5s=1700m(2)汽艇的速度为v汽艇=36km/h=10m/s汽艇行驶的路程为s1=0.4km=400m由v=st可得,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为t1=s1v汽艇=400m10m/s=40s(3)汽艇通过的路程为s汽艇=v汽艇t=10m/s5s=50m喊话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s汽艇+s声2=50m+1700m2=875m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0=s-s汽艇=875m-50m=825m答:(1)5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是1700m;(2)汽艇匀速行驶0.4km所花的时间是40s;(3)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825m。1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
16、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1)2.5s;(2)5000m/s,铝解析:解:(1)由v=st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sv空气=850m340m/s=2.5s(2)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金属t空气t2.
17、5s2.33s0.17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金属=st金属=850m0.17s=5000m/s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答:(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5s;(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15、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飞机的飞行速度400m/s,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6s看到飞机爆炸,再经4.8s听到爆炸声,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了多少距离?(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多远?(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答案:(1)640m;(2)1632m;(3)1020m/s解析:解:(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的距离s=vt=400m/s1.6s=640m(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距离s1=v1t1=340m/s4.8s=1632m(3)炮弹的飞行速度v2=s1t=1632m1.6s=1020m/s答:(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了640m;(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1632m;(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1020m/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