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800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学位论文: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华南师范大学_硕士学位论文_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_关系研究_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专业名称:应用心理学 申请者姓名:袁艳兰 导师姓名:王才康教授摘要依恋是个体在其生命全程中与某些特定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强烈、持久、特 殊的情感联系。安全的依恋关系能为个体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和亲密感,并对其 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有着重大影响。国外对依恋的研究已经从婴儿扩展到青少年 和成人,而国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少年时期同伴 依恋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对亲社会行为和友谊质量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包含两个分研究:研究一

2、根据文献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将ECR和ECR-R 的部分项目修订为适合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测题,以1218岁的187名青少年为 被试,根据他们在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预测结果,删除部分统计指标不理想的 项目,并检验了量表的效标效度;接着根据275名青少年正式测试的结果,运用 结构方程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检验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研究二 以275名12-18岁青少年为被试,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了青少年同伴依恋 的性别差异,运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同伴依恋对亲社 会行为、友谊质量的预测力及影响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共有四个因子,即回避亲近、回避

3、交流、害怕忽 视和害怕失去。其中回避两因子显著相关;焦虑两因子显著相关。量表具有良好 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同时显示了良好的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2)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总体质量较好。回避两因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 差异,但焦虑两因子则女生显著高于男生。(3)青少年同伴依恋中主要是回避交流对亲社会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另外,青少年同伴依恋的各个因子对友谊质量的不同因子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4)青少年同伴依恋中,主要是回避亲近和回避交流显著地影响友谊质量,其中回避交流的影响作用是部分通过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得以实现的。本研究修订的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为青少年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提 供了合适的工具。

4、随后的相关研究部分地支持了同伴依恋通过亲社会行为的中介 作甫影响着友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作用过程。本研 究对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最后就未来研究方向提 出建议。关键词:青少年同伴依恋,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n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DOLESCENTPEER ATTACHMENT SCALE AND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IN RELATION TO PRO-SOCIAL BEHAVIOR AND FRIENDSHIP QUALITYMajor:Applied Psyc

5、hology Name:Yuan Yanlan Supervisor:Professor Wang CaikangABSTRACTAttachment is described as a strong,enduring and specific affectional bond of substantial intensity with important others throughout the life span of individual.Secur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can not only provide positive emotional sup

6、port and sense of intimacy but also predict aspects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Attachment research fields were broadened from infants to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recent years abroad but fewer inland.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 of adolescents5 peer atta

7、chment relationship and examine the links and mechanisms between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d friendship quality.The paper included two studies.Basing on interview and studying of document,the first study was to select and revise some items from ECR and ECR-R to form the a

8、dolescent peer attachment scale.187 adolescents aging from 12 to 18 completed the scale in the first investigation.Several items were dele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and then the criterion validity was tested.A sample of 275 adolescents aging from 12-18 completed the revised scale in the second test

9、.The structure validity was tested with the us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and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scale was tested too.The second study explored sex differences of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with the use of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examined the links and mechanisms between adole

10、scents peer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friendship quality with the use of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1.The adolescent peer scale is consisted of four factors:avoidance of intimacy,avoidance of communication,anxiety of ignorin

11、g and anxiety of losing.The scale is reported satisfie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and also reveals good criterion validity,and constructive validity.2.Overall,the quality of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is high.Avoidance of intimacy and avoidance of communication do not significan

12、tly differ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However,females scor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s on anxiety of ignoring and anxiety of losing.3.Avoidance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main predictor for pro-social behavior,and every factor of adolescents5 peer attachmen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different

13、factors of friendship quality.4.Avoidance of intimacy and avoidance of communication are the main predators fbr friendship quality.Furthermore,pro-social behavior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and friendship quality.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dolescent peer attac

14、hment scale has good surveying/index,and it is suitable fbr the study of adolescents,peer attachment.The following study supports that the pro-social behavior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peer attachment and friendship quality,which inspects and verifies the mechanisms of attac

15、hment inner model.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 on clinical therapy,counseling and guidance of adolescent.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is discussed.KEY WORDS:adolescent peer attachment,pro-social behavior,friendship qualityIV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

16、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此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南师范大学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南师 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检索、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

17、文属于保密范围,在一年后解密适用 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 书。: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1绪论1.1 问题的提出Bowlby(1979)认为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中都存在依恋。可以说,依 恋贯穿于人的一生,并随着个体生活中人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但由于依 恋最先形成于婴幼儿与主要抚养着(常指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且这阶段的依 恋行为特别显著,因而,早期的依恋研究主要关注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依恋。但随 着终生依恋观念的推广及研究工具的发展,依恋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从纵向来看,依恋研究从婴幼儿期扩展到儿童期、青少

18、年期和成人期;从横向来 看,研究的依恋关系中除了亲子依恋,还有同伴依恋和婚恋依恋。如今,依恋研究的热点则是成人依恋,尤其是婚恋依恋。成人依恋(Berman,1994)是指个体一种稳定的倾向一一努力地维持和寻求接近他认为能满足生理、心理安全需要的特定对象,而这种稳定的倾向是由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所调节,而 这种特定对象主要包括了父母、同伴和婚恋对象。青少年依恋作为儿童依恋到成人依恋的一个过渡,在国外也是一个研究的热 点。Trinke(1997)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越来越多时间和朋友、伴侣 相处,这样他们就会与这些能满足依恋需要的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且与不同的对 象建立的依恋风格会具有不同的特征

19、、功能和影响力。比如,Kazan(1994)等 人发现,青少年会选择朋友作为主要陪伴者,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舒适感,而父 母则提供最基本的保护;Stephanie(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与伴侣之间 的依恋状况影响着其抑郁心境,而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影响相对较弱。可见,同伴依恋、伴侣依恋和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影响力,都需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青少年依恋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亲子依恋,而同伴 依恋和伴侣依恋则相对较少。关于伴侣依恋,虽然近年来青少年恋爱现象并不罕 见,可是还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甚至受到家人和学校的压制,所以青少年 恋爱的比例相对不高,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是

20、比较敏感的话题,而且青少年的恋爱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关系尚不成熟,具有不稳定性。可见;在我国目前来说,伴侣依恋还不太适合作 为青少年依恋的研究对象。因而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同伴依恋。本研究致力于修订适合我国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测量工具,并以之来研究青少 年同伴依恋与相关变量的关系。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2.1 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两个:(1)修订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2)探讨青少年 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1.2.2 研究的意义1.2.2.1 理论意义首先,青少年的同伴依恋是社会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 逐

21、渐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显得日趋 重要。而到了青少年期,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伴 依恋的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亲子依恋,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 验。这主要表现为:帮助青少年获得同伴交往所必须的能力;为青少年在情感上 提供支持和安全感、亲密感;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其次,修订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为青少年同伴依恋的研究提供更为合适的 工具。针对以往测量工具的不足,本研究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为理论基础,以 依恋测量的发展趋势为参考,根据青少年同伴依恋的特性,选取ECR和ECR-R 中的部分项目,将其修订为适合青少年同伴

22、依恋的量表。最后,验证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过程。Cassidy(2000)提出了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修正过程。具体地说是指:基于 2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早期与重要他人依恋经历的内部工作模型,作为一个类似认知图式的心理结构,引导着个体对他人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经过了个体的 认知/情感加工后又修正了内部工作模型。接着,内部工作模型又发生影响作用。本次研究从同伴依恋内部工作模型、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这三个具体变量的关 系研究,部分地验证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过程。1.2.2.2 实践意义为改善青

23、少年目前不良的同伴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青 少年社会化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等社会环 境,从而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朝着正常的轨道。因而,如何帮助青少年 建立更为稳定和正向的同伴关系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从同 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角度出发,探讨它们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影响,为学校心 理健康工作者制定课程和活动项目提供理论依据。1.3研究综述13.1依恋的界定与内涵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依恋是指抚养 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其实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只有婴幼 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

24、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但是由于依恋的早期研 究及其成果都是围绕婴幼儿展开的,所以提到“依恋”,人们就认为是婴幼儿所 特有的,形成对依恋的狭义理解。近来,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对它的理解也更加深化,“依恋”成为 葡量最亲密情感关系的代名词,在青少年、成人中也被广泛地研究。于是Dilks(1991)提出,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依恋的主体是特 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或老年人。依恋的客 体或对象一般是能与主体形成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在 3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

25、一特定的群体。本研究将依恋定义为:依恋是个体在其生命全程中与某些特定对象之间建立 的一种强烈、持久、特殊的情感联系。它主要包括如下特征:首先,依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需要。依恋现象不仅见于人类婴儿,动物的幼 子对其母亲也具有依恋行为。Bowlby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依恋是一种适应 环境的本能,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成的。婴儿通过依恋行为与照顾者亲密接触,得到生存的物质供应,且在危险的环境中得到保护,从而提高婴儿生存的机会。其次,依恋类型存在积极与消极之分。Bartholomew(1991)根据依恋内部 工作模型的研究,将依恋类型分成安全型、排斥型、专注型和恐惧型,而建立何 种依恋类型则主要取决于个

26、体自身的气质、依恋对象的特质和社会文化(谭雪晴,2005)。安全型依恋对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化发展和人格完善都具有积极的影 响,而其他三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则具有消极的影响。Schneider(2001)和Carlson(1998)的研究均表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同伴关系比安全依恋儿童的同伴关系 要差,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与精神病症状。George(1985)对成人的研究表明,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其社会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比安全型 依恋的要差。Carlson(1998)指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将依恋对象当成“安全基 地”,当遇到压力产生焦虑时,倾向于向依恋对象寻求安慰和支持,然后满怀

27、信 心地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最后,依恋类型相对稳定且动态发展。Fraley(2002)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 行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依恋安全性在人生最初的19年里基本上是稳定的。但 是Steele和Waters(2000)等人的纵向研究却发现,一岁时陌生情景实验测 得的依恋类型与后来的婚恋依恋类型之间的相关系数仅为0.17,而且,Davila(1997)的研究发现确实有将近30%的个体其依恋类型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改 变。总的来说,个体的依恋类型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也会受到其社会经历的影 响而发生改变。正如Davila(1997)等人认为,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能够同化 新的经历和信息,成人依恋类型是

28、早期依恋经验和当前背景因素的共同产物,依 恋类型的改变是顺应了新的生活环境。4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1.3.2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13.2.1 内部工作模型的含义及其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探讨依恋的心理机制,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认知/情 感性构造,是个体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 心理表征(CrowelL 1995).其中,他人模型包括有关谁是依恋对象,以及依恋 对象的情感效用性和反应性的信息;自我模型则包括有关自己能够从依恋对

29、象那 里获得支持的能力,以及自己的要求能不能使他人(尤其是依恋对象)作出支持 性反应的能力等信息。例如:当需要时,看护者是敏感的并总是可得的,那么婴 儿就会发展出一种认为别人是有反应并可信、自己是可爱并有被照顾价值的内部 工作模型。反之,当看护者是不一致和拒绝,婴儿就有可能发展出别人是没有反 应、自己是不值得关爱或自己应该自我满足和不需要别人关爱的内部工作模型。这样,内部工作模型能在几个方面帮助个体的人际交往(李同归,2006):1.帮 助人们解释他人行为的含义;2.对将来的行为进行预测;3.提高对个体反应的 组织。因此,不管依恋的类型如何,个体都会由他们早期的内部工作模型发展出 人际关系中对

30、自己和他人的期待。内部工作模型是以一种类似社会认知结构即“图式”的方式运作,解释和预 测依恋对象的行为,也在解释、预测和调节与依恋关系有关的自我行为、思想和 情感。然而,“内部工作模型”又不同于“图式”。图式理论认为认知与情感是不 同的,认知模板的激活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行为;而内部工作模型对认知与情感不 作本质区别,认为认知与情感在涉及思维与感觉的动态关系中可能是整合的,它 们同时被激活并无意识地引导行为(Borelli,2002).类似于社会认知结构,内部工作模型也是一个动态的内化过程的产物。基于 早期与重要他人依恋经历的内部工作模型,引导着个体对他人的行为,进而影响 个体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

31、系经过了认知/情感加工后又修正了内部工作模型,接着,内部工作模型又继续发生影响作用,见图这样,内部工作模型通 过不断地同化新经验和顺应新环境,自动地无意识地发挥作用(Cassidy,2000)05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图1-1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在人际中的动态发展过程13.2.2 内部工作模型的发展与层次结构Bowlby认为,早期的依恋经历会影响个体今后对生活事件的感知与行为反 应。然而,类似于社会认知结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人际 关系的复杂,尤其是经历过重大的生活事件后,其内部工作模型会不断地修正、发展和细化,在人的一生中会出现一定的连续

32、性和阶段性。Collins和Read(1998)认为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是分层次的,一般化模 型在最顶层,特殊类型的关系模型(如父母,同伴)在中间层,具体关系模型(如 母亲,配偶)在最底层。作为一个普遍的原则,处于个体内部工作模型网络最高 层的模型适用于广阔的范围,但是不能预测特定的情况或人际关系。相反,处于 底层的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特殊的人际关系,但不能预测普遍的人际关系。本研究根据依恋内部工作模型主要包含的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婚恋依恋)及其重要性(以图格大小表示重要性的大小),提出内部工作模型的 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见图1-2(只显示了最高层和中间层的内部 工作模型)。6

33、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1)依恋形成阶段(02岁)。新生儿不能马上与周围的人形成依恋,真 正的依恋要在生命的特定时期才能产生。根据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适应性日 益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将婴幼儿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黄红艳,2006):四)前依恋期(03个月):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不能加以区别,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见到任何人都会微笑或发声。(b)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婴儿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处于萌芽状态,对人的反应有了选择性,能认出父母并优先对他们反应,在父母及熟悉的人面前 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

34、反应。(c)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一2岁):幼儿正式建立与特定对象(常常是母 亲)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依恋对象被作为探索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地,如果与之 分开,儿童会变得不安;当她回来,儿童则显得十分高兴;当面对不熟悉或恐怖 性情境,儿童会向她寻求亲近和保护。(2)亲子依恋期(2岁 12岁):亲子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走向稳定和成 熟,儿童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 是抛弃他,母亲是爱他的。依恋关系变得较少的依赖性,并与母亲建立起双边的 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同伴依恋开始萌牙,儿童逐渐与少数对象形成稳定而牢固 的友谊关系。(3)青少年依恋期(12岁 18岁):青少年形

35、成由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部 分还有伴侣依恋)并存的内部工作模型。父母仍然是其“安全基地”,给予个体 最大的爱护(Hazan,1994),但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主要向同伴寻求心理支持。(4)成年依恋期(1860岁):成年人形成了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婚恋 依恋并存的内部工作模型。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转变,某些具体的 依恋对象(底层的依恋对象)可能会发生变换,另外,同伴和配偶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Fraley,1997)(5)老年依恋期(60岁一寿终):随着父母的逝世,自身社会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的降低,老年人与子女的依恋关系发生了逆行,老年人开始从子女处寻 求关心与爱护,但婚恋对象仍是其主要

36、的依恋对象。7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可见,依恋贯穿于人的一生。顶层的一般化模型通过同化新的经验和顺应新 的环境,不断地修正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推进,中间层次出现了新的特殊依 恋关系,且各种依恋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影响力各有不同;而最底层的具体依 恋关系中,除了亲子依恋的对象不变外,其他关系的对象则存在较大的变动性。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就是这样不断地修正、发展和细化,影响着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人际互动。1.3.3依恋的测量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都是以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为基础,依恋也是由于测 量方法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地拓展和丰富。下面我们将

37、简述依恋 的各类测量方法及其发展趋势。133.1依恋的测量方法自从Bowlby提出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后,加拿大心理学家Ainsworth(1978)首先提出了陌生情景实验室测验程序,对婴幼儿的依恋行为进行测量。此后,研究者们又相继开发出多种测量工具,极大地促进了依恋研究的蓬勃发展。总的来说,依恋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自评问卷法,本研究据此 将以往重要的测量工具归纳如表1-1(见下页)。观察法包括了陌生情景法和Q-set分类法,主要通过观察婴儿或儿童的依 恋行为来确定其依恋类型。婴儿和儿童的言语和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主要是通过 行为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因而他们的依恋行为较易观察到,且能

38、较准确地反映 他们的依恋类型。然而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的行为维度则不那么容易评估。他们的行为表达含义 更复杂,不易观察和分辨,所以评估中更关注他们的认知/情感维度。因此,对 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的测量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自评问卷法。访谈法能唤起受访者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丰富描述及其信息策略过程,从而 揭示其内部工作模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但访谈法的主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 训,访谈和后期编码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较高。8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自评问卷法所获得的信息不及访谈法深入、具体。但省时省力,对主试要求 较低,且支持自评问卷法的研究者采用了现场观察、生理指标、投射测验

39、、,认知 实验等方法来证明自评问卷法的效度。例如,飞机场分离情景中的依恋类型表现,皮肤电阻反应、心跳、血压、反应时,颜色命名任务,人际交往情景模拟,日记 研究等来证明了自评问卷法的结构效度和区别效度(田瑞琪,2004).因而,在 青少年及成人依恋的研究中,自评问卷法是使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表1-1重要依恋测量工具总结表测量方法测量内容测量主体测量工具依恋对象实验室 观察法行为1T.5 岁 婴儿陌生情景法(Mary Ainsworth,1978)母亲自然 观察法行为1.5-5 岁 儿童Qset 分类法(Waters,1985)母亲访谈法认知、情绪青少年、成人成人依恋访谈 AAI(George,Ma

40、in,1985).父母亲依恋访谈 AI(Bartholomew,Horowitz,1991)同伴、父母亲成人当前关系访谈CR1(Crowell,1990)伴侣自评 问卷法认知、情绪儿童、青少年父母情感连结量表PBI(Parker,Tupling&Brown,197 9)父母亲母亲父亲同伴量表MEP(Epstein,1983)父母亲、同伴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Armsden,Greenbe8 1987)同伴、父母亲依恋历史问卷 AHQ(Pottharst,Kessle,1990)父母亲青少年、成人关系问卷 RQ(Bartholomew,1991)同伴、伴侣、父母亲关系量表 RSQ(Bart

41、holomew,1994)同伴、伴侣、父母亲成人成人依恋问卷 AAQ(Hazan,Shaver,1987)伴侣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Brennan,Clark,1998)伴侣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修订版ECR-R(Fraley,Waller,Bemnan,2000)伴侣13.3.2 依恋测量的发展趋势第一,依恋类型的测量从三类型发展到四类型。Ainsworth(1978)等人提出的陌生情境法是最早测量依恋的方法,它将婴 儿的依恋分成了三个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人格派的Shave和Hazan 9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1987)采用自评问卷的方式通过

42、报刊对自愿的读者进行调查,他们沿用 Ainsworth的三种分类方法研究伴侣依恋关系。发展派的Main(1985)采用AAI 对成人依恋进行研究,在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第四种类型未解决 型,与Ainsworth分类中的回避型表现类似的则命名为冷漠型,与矛盾型相似的 则命名为专注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也将三种依恋类型发展为四 种安全型、专注型、排斥型和恐惧型。Bartholomew的依恋四类型模型不仅 符合实践中的研究结果,而且与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 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分类方法(田瑞琪,2004)o第二,依恋的测量从类型测量发展到维度测

43、量。依恋研究者一开始的十几年中一直以类型测量来研究依恋。随后,越来越多 的学者采用维度来测量依恋,但其维度都是从依恋的外部表现分析所得。而从 1991年开始,Bartholomew等人开始以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理论为依据,编制了 类型测量的关系问卷(RQ);在RQ的基础上,他们又于1994年编制了关系量 表(RSQ),尝试测量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两纬度(自我纬度和他人纬度)。然而,其维度得分并非直接由项目求得,而是通过四个分量表之间的运算所得,并非真 正意义上的纬度测量。到了 1998年,Brennan等人在仔细分析了 Ainsworth等人 的研究后,认为陌生情景法与两个维度有着非常高的相关:依

44、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他们在此分析基础上,收集了当时能够找到的所有关于成人依恋的量表,确定了 323个项目,对大量被试进行施测后,通过因素分析编制了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o该量表具有36个项目,直接测量了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两个维度。Fraley和Waller认为依恋特质是在连续维度中均匀分布,而非聚类。虽然类 型测量较容易掌握,但当用类型来测量连续变量时,原始数据中的许多变量细节 会被漏掉。相反,依恋的维度测量则能够描述更多的信息和出现更小的误差。因 此,许多学者认为采用维度来测量依恋更为合适(田瑞琪,2004)总的来说,两维度四类型的划分是现今依恋测量的发展趋势,RSQ与ECR 是其典型代表

45、。它们都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为研究内容,其维度和类型划分的 标准存在着融合性。RSQ中的自我维度对应着ECR中的焦虑维度,高自我的认 知是“我是值得爱和支持的”,因而在依恋关系中不会担心被抛弃或者失去爱,10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其焦虑水平低;反之则焦虑水平高。而RSQ中的他人维度对应着ECR中的回避 维度,高他人的认知是“他人是可信赖的”,因而在依恋关系中更愿意与依恋对 象亲近或者交流情感,其回避水平低;反之则回避水平高。既然维度上存在着对 应性,RSQ和ECR在依恋类型的划分上也存在着对应性,见图1一3。高回避(低他人)图13RSQ和ECR中的两个维

46、度和四种依恋类型RSQ与ECR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为研究内容,因而其划分标准是现有依 恋研究中最能体现依恋核心概念的测量工具。但RSQ中的项目直接测量的是依 恋类型,维度得分需要经过换算,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纬度测量。而ECR中的 项目直接测量了依恋的维度,通过换算又可得到依恋类型,它是依恋测量的集大 成者,是第一个真正以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维度为测量内容的量表。13.3.3 青少年依恋的测量青少年依恋的测量主要包括了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的测量。本文将介绍三种 目前普遍使用的测量青少年依恋的自评量表,这些量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 效度。(1)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

47、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Armsden&Greenberg,1987)通过测量与依恋表征 相连的“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期待”来测量青少年和父母以及好朋友关系中积极 的和消极的认知/情感维度,尤其是测量这些人物在多大程度上作为青少年心理 安全感的来源,适用于1220岁青少年。IPPA测量了 3个维度:信任,指相互 理解和尊重的程度;沟通,指口头沟通的程度;疏离,指生气和人际孤立的感受。青少年同伴依恋:量表的修订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IPPA的最初版本包括28个描述和父母关系的项目,25个描述和同伴关系的项目,因此整个量表有两个依恋分数

48、。后来Armsden等人(1991)的修订版分别测量 青少年和父亲、母亲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各25个项目。研究表明(Armsden,1991),IPPA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预测效度。我国堀晓燕(2005)的修订版中,同伴分量表只有两个因素,与原量表的结构并不吻合,对 此作者没有给出充分的理论解释;分量表中两个维度的项目数量差异太大(沟通 维度15项、疏远维度5项),疏远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表明IPPA在 我国的应用受到一定的文化限制。(2)母亲父亲同伴量表(Mother-Father-Peer Scale,MEP)母亲父亲同伴量表(Epstein,1983)根据认知

49、经验自我理论(CEST)编制。包括父亲、母亲、同伴三个分量表,父母分量表包括鼓励独立与过度保护、接纳 与拒绝、对父母的理想化三个维度,同伴分量表包括接纳与拒绝维度。量表采用 5点计分法,包含70个项目,主要的相关研究领域为代际研究、丧亲、自尊等。(3)依恋历史问卷(Attachment History Questionnaire,AHQ)依恋历史问卷(Pottharst&Kessle,1990)包括下列几个内容:人口学变量、家庭历史(包括丧亲、父母离异等)、家庭互动形式、父母教育方法、朋友和社 会支持系统。问卷包含51个项目,采用7点量表的计分方法,另外附加一些开 放性问题。量表包含四个维度,

50、安全感(如:对父母的信任、从母亲那里获得爱 的程度);父母规则(如:是否允许孩子去看朋友);分离的威胁(如:与父母将 要分离);朋友的情感支持(如:对朋友的依赖,获得的朋友的支持)。这几个量表都从依恋的认知/情感维度入手,测量了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同伴的依恋关系。其中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有着良好的信度、效度,因而 在青少年的依恋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然而IPPA在青少年依恋的测量中,仍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虽以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为理论基础,但其量表的维 度与内部工作模型并不对应;另外,也有学者(Wilkinson,2006)质疑同伴依 恋分量表测量的到底是一种小团体的一般朋友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