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汉语与文学基础。、(上曲)5录a史传文学第八单元两汉文赋第七单元秦汉散文第六单元两汉诗歌第五单元民歌与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第十一单元录魏晋南北朝文赋UU第十单元魏晋南北朝诗歌第九单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3: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一、魏晋南北朝民歌(-)南北朝不同的文学特点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造成了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显著区别。形成这种区 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政治状况不同,文人的社会地位、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传 统以至地理环境不同,年深月久就会形成人们气质上的差异。反映在文学艺术中,就形 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南朝文学的总体趋
2、势是社会功能逐步淡化,而美学价值却为所有的作家所追求。南 朝文学的根本弱点,不在于作品题材的狭窄和细小,也不在于感情的强烈或平和,最致 命的还是作家缺乏远大的理想、高尚的胸襟,致使作品缺乏深厚的内蕴。北朝的文学思想是沿着与南朝完全不同的线路发展的。它以重政教之用为发展的起 点,从而转向抒情,并没有出现像南朝那样尚装饰、重娱乐的倾向,它追求一种苍凉劲 健的美,异于南朝的明丽轻清;它尚质实典重,异于南朝的尚轻艳绮靡。从文学艺术的整体上来看,南北朝文学的这种差异,在民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I ;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一、魏晋南北朝民歌(二)南朝民歌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所编的乐
3、府诗集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 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另外,还有神弦歌18首。南朝民歌产生于商业都市,是市民文化的产物。商人、市民、歌女的生活较少束缚,享乐的成分较多,又加上采集、保存者的思想情趣,所以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大 多是表现男女恋情的情歌。吴声歌曲多为女性的吟唱,内容或表现对爰情的渴望;或表 现爰情的欢乐;或表现相思之苦;或表现生死不渝的爰情。西曲歌也是以情歌为主,但由于地域的差别反映爰情生活的角度稍有不同,其突出 特点是把爰情和劳动结合起来,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 文学概说 A、魏晋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总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南朝民歌风格委婉缠绵、清新
4、自然。其次,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最后,南朝民歌大多体制小巧,多五言四句。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 文学概说 A、魏晋南北朝民歌(三)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止矽卜,在杂曲歌辞 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北朝民歌的数量虽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鲜卑族为 主的北方各民族跟南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再加上北方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性 格气质,因此北朝民歌的情调和风格,跟南朝民歌有了显著的差别。从民歌的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风俗习惯及风光景色。其次,
5、反映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和粗犷豪迈的个性。再次,反映战争、徭役及生活的苦难。最后,反映婚姻爰情生活。“4: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一、魏晋南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总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北朝民歌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刚健。其次,北朝民歌的艺术虽然没有南朝民歌细腻委婉、优美精致的特点,但是在粗 疏质朴中也别开另一种艺术境界。最后,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还有四言、七言、杂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 比较单调。二,.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一、魏晋南北朝民歌(四)南北朝民歌的影响从具体来看,南北朝民歌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略有不同。南朝民歌的内容几乎都是谈情说爱的艳曲,
6、对梁陈宫体诗的形成乃至于泛滥,在客观上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北朝民歌由于题材广泛,不拘于男女情事,因此对宫体诗的形成没有太大影响。南朝民歌中大量使用的双关语,对唐朝以后处境险恶的诗人们产生很大影响,他们 往往利用双关语写作政治讽刺诗,来曲折地表达他们那种难以明言的爰国情怀和对政治 时事的见解。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一、魏晋南北朝民歌从整体来看,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 的时期,南北朝民歌自然质朴,通俗易懂,采用口语入诗,因能反映民众日常生活而在 文坛上光辉夺目。南北朝民歌都具有自然性、生活性的共性,是对当时文坛无新意的腐朽文风的强烈 抨击。
7、这种抨击首先体现在社会生活生产、政治、思想意识等方面。由于南北朝文学是 求实的文学,主流是现实主义的文学,因而各个方面的反抗性又或多或少地表露在文学 中,让南北朝文学具有鲜明的反抗色彩。南北朝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它开辟了一条五言、七言绝句抒情小诗 的新道路,这种刚健清新民歌的出现,对当时形式主义文风起了冲击的作用。同时,在 表现手法上,如口语的运用,对后代诗人也有借鉴作用。*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 二.魏晋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的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 言,篇幅短小,记述社会
8、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 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 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 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 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 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 二.魏晋小说(-
9、)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 壤。社会上流传的许多巫术灵验的故事,就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止匕外,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魏晋以后广泛传播,产生了 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至于这些素材被搜集记录下 来,则带有自神其教的目的。志怪小说的作者有的就是宗教徒。志怪小说适应了宗教宣 传的需要,也提供了闲谈的资料,因而得以流传。志怪小说按内容可分为三类:1.地理博物。2.鬼神怪异。3.佛法灵异。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二.魏晋小说(二)志人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
10、史人物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 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志人小说的兴盛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 的风气有很大关系。这类志人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 种风气的发展。从志人小说在当时受到社会重视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它们的编纂是适应 了社会的需要。志人小说今传较少,按其内容也可分为三类2.野史。1.笑话。3.逸闻轶事。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二.魏晋小说(三)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 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 方正 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
11、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 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 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士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 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心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概说二.魏晋小说世说新语因为展开对人的个性的全面描写而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开创了 志人这一文言小说流派,还以玄远隽永的叙事语言、生动传神的白描 手法为三国演义水浒传
12、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白话长篇小说提供了艺术经 验。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粗陈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 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但还不能展开。所以 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怪 小说和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 面,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子夜歌现存四
13、十二首,都是男女恋歌。乐府诗集把它归入清商曲吴声歌 曲类。吴声歌曲是产生在吴地的一些歌曲的总名,其中包含很多曲调。在子夜歌中,诗人抒发了爰而不得的忧伤情绪和作者的相思之情。子夜歌 是一种创体,这种五言四句的小诗,大量使用江南色彩的称谓语(郎、欢、侬),用谐 音双关语写人与人的爰情,抒情是它的基调,即使写景也是为了抒情的需要。这种特殊的文学修辞手法叫吴歌格或子夜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么多种 类不同的谐音双关语及其用法,令人叹为观止。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创作技巧,把汉 语言文字优美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谐音双关语可以说是吴歌西曲最大的特色。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
14、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最早著录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南朝民 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爰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 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真勾连。全诗技法之巧,令人拍案叫绝。清沈德潜古诗源:续续相生,连跑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言情之绝唱。,.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 雌?雄第十一
15、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 横吹曲中。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 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 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东海孝妇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 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 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 此益敬重于公。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东海孝妇是
16、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这个故事着重表现的是传统的孝文化,通过孝妇的故事,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 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东海孝妇把孝的内涵扩展到婆媳之间甚至邻里,具有开创性 意义。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关汉卿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世说新语五则其一过江诸人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 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8,何 至作楚囚相对?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过江诸人出自世说新语。文中通过记叙士大夫们在新亭宴饮时的对话,反 映了南渡之后,东晋士族
17、官僚的没落情绪。该篇表现了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的生活和思想情绪,通过对比,将周等人的庸懦 颓废和王导的刚毅奋发刻画得生动形象。二,.ME,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文章选自世说新语。本文作者精于谋篇布局,文章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场景,有改励时思想矛盾 的复杂心理描写。形成笔笔转、层层转、回环往复、曲折陡峭的结构特点。全文一波未 平,一波又起。有时似是山穷水尽,但笔锋一转,却是柳暗花明。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文章出自世说新语,讲述
18、了王子猷居山阴通过王徽之访戴安道乘兴而行,兴 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和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文中主人公面对寥廓寂静的雪夜,生发出对自然人生的感慨,于是引觞而咏,构成 富有诗意的境界,把读者引入主人公的兴致之中。主人公意念突发,于月色中荡舟而行,至戴逵门前突然转回,使故事富于戏剧性,又与前面赏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前者所显示的主人公兴之所至的主体意识。本篇题旨富有哲理而又生动形象,文笔简静而又不乏诗意,格调奇特而又不失风趣 幽默。乘兴而归,尽兴而返这一深刻而发人深省的哲理在作者的笔下表现得意趣盎 然、生动形象,因为文章将人生哲理融入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之中。二I ;第十
19、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其四华歆王朗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 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 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相弃邪?遂 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本文比较华歆与王朗之优劣,告诉读者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 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华歆言而有信而王朗言而无信。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 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
20、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 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失君子风度。像王 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I ;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其五刘伶病酒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 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 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 已醉矣。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本文讲述的是西晋时期诗人刘伶嗜酒成癖的故事。刘伶自从被朝廷排挤之后,为消遣心中苦闷就开始饮酒度日。魏晋名士生活多放荡 不羁,此篇形象地描绘出刘伶嗜酒、放荡不羁的性格特点。ME,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第十一单元
21、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三王墓,出自晋代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卷此篇故事在列士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博物志列异传等书中均有 记载,文字各异。诸书记载中,以搜神记所记最详,文辞亦最佳,它是一部辑录古 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小说集。三王墓篇幅短小,少少五百多字,却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情感能量 浓烈。本篇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了楚王的残暴,表现了人民对统治 者的刻骨仇恨及人民报仇雪恨的坚韧意志。,.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韩凭妻是晋代文学家干宝的作品,出自搜神记卷十一。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民间爰情故事,写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爰
22、情及其反抗精神,作者 赞扬了韩凭妻不慕富贵、不畏强暴的美德,歌颂劳动人民的坚贞爰情,追求美好生活的 强烈愿望,同时揭露了统治者强夺人妻的罪行。小说后半部分,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强化、升华了韩凭夫妇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反 抗精神,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对他们的同情。这是一个十分悲惨的爰情悲剧,是人间的美在强暴中毁灭而又升华的赞歌。宋康王 暴虐荒淫,史书多有记载。故事着力对他的暴虐和残忍做了刻画。尤其是在韩凭及何氏 死后,他还不满足他们合葬的要求,甚至故意分而埋之,冢相望也。正是在这种情 况下,奇迹出现了,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牛郎织女中的鹊桥,韩凭 夫妇冢间的大梓木与鸳鸯,都是人们对弱者
23、抗争精神和美好爱情理想的寄托,是民心所向。I ;ME,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李寄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 歌谣至今存焉O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本文描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迹,热情赞颂其不畏凶暴、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的大智大勇,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怯懦无能、草菅人命。故事情节虽较简单却很完整,叙事也井然有序。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事 件,展开矛盾。闽中庸岭,有大蛇为害,郡县官吏束手无策,还听从大蛇的意旨,残忍 地以童女祭蛇。累年已用九女,蛇害依然。其次,写将乐少女李寄不顾父母反对,
24、挺身 而出,主动应募。再次,写李寄斩蛇的经过。她事先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做好周密 安排、充分准备,表明她不信邪,不畏凶残,对即将到来的拼斗胸有成竹。届时她诣 庙中坐,怀剑将犬,沉着应对。又先将数石米榜,用蜜灌之,以置穴口,设巧计 引蛇出洞。乘大蛇啖食之际,放犬啮咋,自己从后奋力砍杀,终于为民除去一 大祸害。二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斩蛇的过程,既表现了她的机智,也表现了她的勇敢。复次,写她入穴寻得九女蠲 髅,叹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寥寥数字,传神地表现出这个少女从容自信的情态和气度。在叙事中,李寄的勇敢机智和官吏的怯懦无能形成强烈的对比。
25、文章对李寄的描写虽然 着墨不多,但能抓住情节的展开来表现,人物形象鲜明。文章最后写越王,聘寄女为后,并对其家人的奖赏,在情节结构上有画蛇添足之 嫌,削弱了李寄斩蛇除害的社会意义。李寄与父母的对话流露出重男轻女的倾向,也有 损李寄的形象。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古汉语的修辞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一、稽古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 手段。稽古有明有暗。以上都是明的稽古。暗的稽古,是假定读者通晓古籍,用不着说明 是谁的事迹。二,.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二.引经引经与稽古的区别主要在于:(一)稽
26、古是叙述一些历史事实,引经则是援引古 代圣贤的言辞;(二)稽古可以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而引经则一律是正面的言论。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人引诗,有时并不切合诗经的原意。先秦所引的经主要只有诗经尚书和周易三种。除经之外,还有所谓 传。先秦所谓传,大约是一些传说(包括历史故事和格言)。战国时代,引经成为风气。汉代以后,引经据典不限于诗经尚书周易三种了,还可以引左传 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甚至引用董仲舒的作品。当然,越到 后代,可引的著作就越多了。这种引用一般著作的手法,是从引经发展来的。*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 三、代称代称的范围很广,可分为八个方面来叙述(-)以事物的特征或标
27、志来指代该事物(二)以部分代全体有时候是以事物的主要部分指代该事物的全体。有时是摘取一篇作品里的个别的词或词组指代整篇作品。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三、代称(三)以原料代成品原料和成品是互相有关的事物,所以原料可以指代成品。(四)以具体代抽象这是古人在修辞上常用的一种手法。试举刑罚的概念为例。刑罚是一种比 较抽象的概念,古人则常用刑具徽索 缥继 刀锯等作为刑罚的代称(五)以地代人古书中常见的一种是以做官的地点为人的代称。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三、代称(六)以官代人以官代人是表示尊重。(七)专名用作通名 古代汉语里,专名用作通名的例子很多。(八)割裂式的代称把
28、古书中的一个词组割裂开来,用其中的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这是割裂式的代称。这种代称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是应该批判的。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五、隐喻譬喻有明有隐。明喻用如 若等字,容易懂;隐喻不用如 若等字,不容易懂。要学会识别古人的隐喻,否则以喻为真,就会引起误解。这一类的隐喻,古书中用得很多。我们不能依照本义去了解,而应该依照比喻义去 了解。,.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六、迂回迂回是一种隐晦难懂的修辞手法。作者的话不是直说的,而是用转弯抹角的方式说 出来,所以叫作迂回法。古人的迂回法往往是利用典故来表现的。这种情况,突出地表 现在骈体文或者是骈散兼行的文
29、章里面。读骈体文之所以感到难懂,往往是由于这种表 达方式和口语背道而驰。骈体文在这些地方似乎做到了言简意赅,但是,既然意思是迂回的,也就比较隐晦,读者要费心去揣摩。二,.雄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七、委婉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 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外交辞令是委婉语的一种。古人(特别是上古时代)的外交辞令,往往是拐弯抹角、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的。后人很难了解本来的用意。谦词也是委婉语的一种。在古人书信中,谦词是特别多的。凡讲到对方都用敬词,凡讲到自己都用谦词。至于敬词则有足下 赐教 左右等。后代的书信,大都采用这种方式。
30、其中有些已经变成客套,这是读古人书信时不可不知的。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学作品 八、夸饰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古今都是一样的。夸饰不等于夸大。夸大是言过其实;夸饰不是言过其实,而是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更加生动。某些人名地名及某些特殊的物名,可以用作极度形容语。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柘展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概述年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一、所谓“小说小说 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中: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矣!这 里的小说,是指于社会人生无涉的琐屑言谈,与后来的小说概念相去极远。西汉时的小说,形式上与先秦小说稍有差异,内容有所变化,开始涉及社会人
31、生。东汉时,刘歆在七略中首辟小说家一类。随后,班固汉书艺文志据此 著录各家人物和其著作,指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造也。这里的小说是指卑微琐屑的言谈,属于贬义词。在现代汉语中,小说一词指的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当今社会中的名著也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小说 一词等同。*I ;年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一、所谓“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从酝酿一雏形一成熟一转变一繁盛,体现了古代人民为创造民族的文学样式、民族的文学精品而付出的艰辛劳动。中国古代小说孕育于先秦时期的远古神话,经历了汉魏六朝杂史、志怪
32、志人的成长,唐传奇的成熟,宋元话本、拟话本的发展壮大,最后在明清章回小说中展示出生命的辉 煌。从语体上说,中国古代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系统。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从艺术的渊源上说,中国小说的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神话是最早从综合 艺术中独立出来的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被当作叙事文学。可以说,神话是小说的源头。因为小说本来就是叙事的艺术。随着历史变迁,小说创作由民间走向专业化创作,内容 也越来越向人自身靠拢,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山海经被称为古今小说之祖。二,小说的酝酿期-先秦两汉先秦诸子散文收集大量具有讽喻特色的寓言。短小精悍、文笔凝练。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
33、说的源头之一。这些寓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魏晋时期的志 怪小说,很多都是根据寓言写出的。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中国小说初具规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标志就是小说由写事为主转向写人及其 性格特征为主,从而确定了人在小说中的主体地位。按内容可分为以写神灵鬼怪及其妖 异怪诞之事为主的志怪小说和以记载人物的琐闻逸事为主的志人小说两类。这也是文言 小说的第一个高峰。三、小说的雏形期 一一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战乱不断,政治黑暗,宗教迷信思想极盛行,志怪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产生的,其中有不少是道教徒或佛教徒自神其教的作品。志怪小说中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志怪小说
34、的创作表现出浓 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由于各作品内容、倾向的不同,其中又有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 漫主义之分;至于它的艺术形式,则可用粗陈梗概四字概括,不过有些作品的结构较完 整,描写较细致,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较鲜明。二I ;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魏晋时的志人小说可以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它掇拾了汉末至东晋士 族阶层人物的逸闻轶事,并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该书主要 是描写魏晋风度。三、小说的雏形期 一一魏晋南北朝从中可看到那些士族名士或是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或是 托怀玄胜,远咏老庄 以清谈为经济;或是讲究仪容修饰,神态超逸,注意语言,机
35、警多锋,简约有味。世说新语中也有一些记载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恐怖、豪门士族的穷奢极欲,以及士族阶级凶残暴虐、贪婪悭吝的丑恶本性。*I ;年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唐代,我国古典小说创作开始出现新的局面,唐代 在志怪与志人小说相结合的基础上,兴起了一种小说样式传奇。四、小说的成熟期 _唐朝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传奇的兴起,标志 着古代短篇文言小说创作趋于成熟。在这之前小说是将奇闻逸事当成事实来写,作者并 非有意进行小说创作,而唐人写传奇则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同时这时期的作品现 实性加强,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有些还深刻
36、地反映了社会矛盾,当然艺术性也有了 很大的提高:篇幅增加,情节曲折,文辞华丽,描写细腻。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唐传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初、盛唐时出现的作品还很少,主要代表作如王度的古镜记与张的游仙 窟,其内容都与六朝志怪小说相去不远,艺术上尚不成熟,但已开始注意到形象的描 绘与结构的完整。四、小说的成熟期 _唐朝中唐是传奇创作的黄金时代,这时作品空前增多,不仅有歌颂坚贞不渝爰情的作 品,也有谴责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迫害的内容,晚唐时出现不少传奇专集,表明小说进一步被人重视。但这时的创作总倾向却是 搜奇猎异、言神志怪,现实主义成分远不如中唐,整体上的艺术成就逊色
37、不少。*I ;里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五、小说的转变期-宋元宋朝的文言小说大体分三类 一是传奇体,这是唐人小说的余绪。二是笔记体小说,它是志人小说的演化,三是志怪体,这是志怪小说的延续。宋代文言小说的成就远不如唐代。唐人大抵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 说少教训I,而宋人则多教训。唐朝时期言论自由些,虽写时事,不至于得祸;而宋朝 时忌讳多,所以文人便会避讳,多写古事。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到了宋代,出现了话本,小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元时期,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说话艺术应运而生。说话,即在城市勾 栏里讲说故事。说话人讲说故事时必须有个底本,这底本
38、稍加润色就是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继承了唐传奇的传统,立足于社会人生,着重反映市民阶层的生活、思想。话 本小说多为短篇,但情节曲折,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话本小说是民间说书人讲史或演说的底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表达市民心声。五、小说的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一是话本使用浅近的民间语言,开创白话 文学的先河;二是话本的体裁形式,直接导致了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的产生。I ;六、小说的繁盛期 _明清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古代小说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
39、。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 文学最后的辉煌。这个时期的小说的特点是题材内容的空前丰富、世俗生活的全面展现、社会理想的全新探索。明代小说包括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又可分为文言短篇和白话短篇。长篇 小说和白话短篇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空前,风格流派多样,最重要的是 它与现实生活十分接近,不再只是描写逝去的英雄时代和传奇式的英雄人物,目光转向 世俗的社会和平常的人们。第十一单元魏晋南北朝的民歌与小说文史拓展白话小说则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小说的主流,出现了一个白话小说创 作的繁荣局面。六、小说的繁盛期 _明清此后,通俗小说创作中又先后出现了狭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与谴责小说等流派,到清亡时为止,明清两朝的通俗小说共多达一百余部,若加上文言小说等作品,其数量 更为可观。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道路漫长而曲折,从先秦时期的远古神话、两汉时期的寓言故事 经历了魏晋六朝志怪志人的成长,唐传奇的成熟,宋明话本、拟话本的发展壮大,最后在 明清章回小说中展示出生命的辉煌。二,.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