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6511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塑性力学讲义-全量理论与增量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1 4-1 建立塑性本构关系的基本要素建立塑性本构关系的基本要素4-2 4-2 广广义义HookeHooke定律定律4-3 4-3 全量型本构方程全量型本构方程4-4 4-4 全量理全量理论论的基本方程及的基本方程及边值问题边值问题的提法的提法4-5 4-5 全量理全量理论论的适用范的适用范围围 简单简单加加载载定律定律4-6 4-6 卸卸载载定律定律4-7 LevyMises4-7 LevyMises和和PrandtlReussPrandtlReuss流流动动法法则则4-8 4-8 增量型本构方程增量型本构方程4-9 4-9 增量理增量理论论的基本方程及的基本方程及边值问题边值问题的提法

2、的提法4-10 4-10 两种理两种理论论的比的比较较描述塑性描述塑性变变形形规规律的理律的理论论可分可分为为两大两大类类:一类理论认为在塑性状态下仍是应力和应变全量之间的关系即全量理论;另一类理论认为在塑性状态下是塑性应变增量(或应变率和应力及应力增量(应力率)之间的关系即增量理论或流动理论。为了建立塑性本构关系,需要考虑三个要素:1、初始屈服条件;4-1 4-1 建立塑性本构关系的基本要素建立塑性本构关系的基本要素2、与初始屈服及后继加载面相关连的某一流动法则。即要有一个应力和应变(或它们的增量)间的关系,此关系包括方向关系和分配关系。实际是研究它们的偏量之间的关系;3、确定一种描述材料强

3、化(硬化)特性的强化条件,即加载函数。有了这个条件才能确定应力、应变或它们的增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弹性范围内,广义Hooke定律:将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部分,则Hooke定律改写为 前面是一个独立式子,后者是五个独立式子()。4-2 4-2 广广义义HookeHooke定律定律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方向关系是应力和应变主轴重合,分配关系是应变偏张量各分量和应力偏张量各分量成比例。为便于推广到塑性状态,并与塑性本构方程的写法一致,将 改写为(因 ,而塑性状态 )当应力从加载面卸载时,也服从广义Hooke定律,但是不能写成全量形式,只能写成增量形式。由于在塑性变形状态应力和

4、应变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必须用增量形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知道了应力或应变历史后,才可能沿加载路径积分得出全量的关系。由此可见,应力与应变的全量关系必然与加载的路径有关,但全量理论企图直接建立用全量形式表示的,与加载路径无关的本构关系。所以全量理论一般说来是不正确的。不过,从理论上来讲,沿路径积分总是可能的。但要在积分结果中引出明确的4-3 4-3 全量型本构方程全量型本构方程应力应变的全量关系,而又不包含历史的因素,只有在某些特殊加载历史下才有可能因此,这种关系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应用。一、全量理一、全量理论论的基本假的基本假设设1、体积的改变是弹性的,且与静水应力成正比,而塑性

5、变形时体积不可压缩。2、应变偏张量与应力偏张量相似且同轴,即,3、单一曲线假设:不论应力状态如何,对于同一种材料来说,应力强度是应变强度的确定函数 ,是与Mises条件相应的。(,单拉时 )全量型塑性本构方程为(其中 )二、依留申小二、依留申小弹弹塑性形塑性形变变理理论论 1943年,依留申考虑了与弹性变形同量级的塑性变形,给出了微小弹塑性变形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在弹性阶段:(G即剪切弹性模量)在塑性阶段:(即 )上式自乘求和后开方得:以 代入 得到 则 这是全量理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例4-1、在薄壁筒的拉伸与扭转问题中,若材料为理想弹塑性,且 。设拉力为P,扭矩为M,筒的平均半径为r,壁厚为t

6、。于是筒内应力为均匀应力状态,有其余应力分量为零。当按照同时拉伸与扭转,在 的比值保持不变条件下进入塑性状态到 ,用全量理论求筒中的应力。解:(一)由全量理论 (1 1)第二式可以写为其中第一式,且 ,故 或又因为其展开式为又由于故 (2)(二)对于理想塑性材料:(3)将(2)、(3)代入式(1),得到 (4)(三)在简单加载条件下,材料进入塑性时各应变分量同时达到屈服,即 ,又分别代入(4)得到 例例4-24-2、如如图图所所示示,简简单单拉拉伸伸下下材材料料的的应应力力应变应变关系曲关系曲线线可用可用幂幂指数硬化模型表示指数硬化模型表示为为式中式中 。拉拉伸伸加加载载至至 ,然然后后卸卸载

7、载并并方方向向加加载载,针针对对下下面面两两种种情情况况,求求出出方方向向加加载载中中的的应应力力应变应变关系。关系。(1 1)随)随动动强强化;(化;(2 2)等向)等向强强化。化。解:(1)随动强化 时,相应的应力和应变分别为塑性模量的表达式为在 时的背应力为此时,加载条件变为当当应应力力从从 开开始始卸卸载载,直直到到反反向向加加载载到到 ,重重新新进进入屈服。在此入屈服。在此过过程中塑性程中塑性应变应变保持不保持不变为变为 故故在在 时时,对对应应的的应应变为变为当当应应力力 ,将将产产生生压压缩缩塑塑性性变变形形,在此在此阶阶段,塑性段,塑性应变应变增量增量为为其其绝对值绝对值是是

8、,累,累积积塑性塑性应变为应变为背背应应力力应为应为代入加代入加载载条件条件 得:得:因此,因此,导导出的出的应应力力应变应变关系关系为为(2)等向强化当应力从 开始减小到材料重新进入屈服。在此过程中塑性应变保持不变为 ,仅产生弹性应变,因此,在 时,对应的应变为由此可得强化(硬化)函数为当应力 ,材料进入压缩硬化,等向硬化的加载条件为于是,应力应变关系为 全量理论的边值问题及解法设在物体V内给定体力 ,在应力边界 上给定面力 ,在位移边界 上给定 ,要求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 、应变 、位移 。确定这些未知量的基本方程组有:1)2)4-4 4-4 全量理全量理论论的基本方程的基本方程 及及边值问

9、题边值问题的提法的提法3),4)5)求解方法和弹性问题一样,可以用两种基本方法:按位移求解或按应力求解。在全量理论适用并按位移求解弹塑性问题时,依留申提出的弹性解法显得很方便。将 代入用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其中或 在弹性状态时,上式右端等于零,可得到弹性解。将它作为第一次近似解,代入上式右端作为已知项,又可以解出第二次近似解。重复以上过程,可得出所要求精度内接近实际的解。在小变形情况下,可以证明解能够很快收敛。在很多问题第二次近似解已能给出较为满意的结果。目前已经证明,全量理论在小变形并且是简单加载的条件下与实验结果接近,可以证明是正确的。一、简单加载 在简单加载的情况下,物体内每一点的

10、应力和应变的主方向都保持不变。其主值之比也不改变。在应力空间中,应力点的轨迹是直线。依留申在1943年继续解决了在什么条件4-5 4-5 全量理全量理论论的适用范的适用范围围 简单简单加加载载定律定律 下才能保持物体内部各点都处于简单加载情况。提出了一组充分条件:1、外载按比例增长,如有位移边界条件,只能是零位移边界条件;2、材料的体积不可压缩,即 ;3、应力强度与应变强度的关系 。二、偏离简单加载 在实际应用中,全量理论的适用范围不限于简单加载,这个范围的确定以及这个范围内应用全量理论所引起的误差,都尚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在这一范围内的加载路径称为偏离简单加载。卸载定律:卸载后的应力或应变等

11、于卸载前的应力或应变减去以卸载时的荷载改变量 为假想荷载按弹性计算所得之应力或应变(即卸载过程中应力或应变的改变量)。使用上述计算方法时必须注意两点:(1)卸载过程必须是简单卸载,即卸载过程中各点的各应力分量是按比例减少的。(2)卸载过程中不发生第二次塑性变形,即卸载不应该引起应力改变符号而达到新的屈服。4-6 4-6 卸卸载载定律定律 在塑性在塑性变变形形阶阶段,段,应应力和力和应变应变之之间间没有没有一一一一对应对应的全量关系,由于的全量关系,由于变变形的不可逆性,形的不可逆性,故塑性区的故塑性区的变变形不形不仅仅取决于最取决于最终终状状态态的的应应力,力,而且和加而且和加载载路径有关。但

12、在某一路径有关。但在某一给给定状定状态态下,下,有一个有一个应应力增量,相力增量,相应应的必有唯一的的必有唯一的应变应变增增量。因此在一般塑性量。因此在一般塑性变变形条件下,只能建立形条件下,只能建立应应力与力与应变应变增量之增量之间间的关系,即增量理的关系,即增量理论论。4-7 LevyMises4-7 LevyMises流流动动法法则则和和 PrandtlReuss PrandtlReuss流流动动法法则则一、LevyMises流动法则 适用于刚塑性体。其中比例系数 取决于质点的位置和荷载水平。此假设首先由圣维南提出应变增量主轴和应力主轴重合的假设,然后Levy进一步提出了上面的分配关系。

13、1913年Mises又独立地提出了相同的关系式。其本构方程为:二、PrandtlReuss流动法则 适用于弹塑性体。1924年Prandtl将LevyMises关系式推广应用于塑性平面应变问题。考虑了塑性状态的变形之中的弹性变形,且认为弹性变形服从广义Hooke定律。而塑性变形部分,则假设塑性应变增量张量和应力偏张量相似且同轴。1930年,Reuss推广到三维问题。其本构方程为:例4-2、在薄壁筒的拉伸与扭转问题中,若材料为理想弹塑性,且 。设拉力为P,扭矩为M,筒的平均半径为r,壁厚为t。于是筒内应力为均匀应力状态,有其余应力分量为零。现按照下列三种加载路径(如图),试用PrandtlReu

14、ss理论来计算筒中的应力:(1)先拉至 进入塑性状态,保持 不变,然后加扭矩至 。(2)先扭至 进入塑性状态,保持 不变,然后加拉力至 。(3)同时拉伸与扭转,在 的比值保持不变条件下进入塑性状态到 。解:1、分析 圆筒为均匀应力状态,且已知应力公式,故只需要应用本构方程求解。由材料不可压缩条件,则拉伸刚到塑性状态时,;只扭转刚达到塑性状态时,。应用Mises屈服条件,将代入,可得圆筒的Mises屈服条件为下面讨论圆筒处于塑性状态的增量本构方程。采用圆柱坐标,应力为 ,其余为零。因此有 按照PrandtlReuss理论,应变偏量增量为而 ,则 。又 ,。塑性变形比能增量为按照PrandtlRe

15、uss理论展开将 代入,可得到达到塑性屈服后的应力状态时的本构方程,即 在圆筒最后变形状态C点有2、按加载路径的计算(1)先拉后扭时,。为弹性阶段。为塑性阶段,且 保持不变,为塑性阶段,且 保持不变,。上式第二式改写为利用积分公式 ,并考虑在A点处 。得:最后得:(2)先扭后拉时,。为弹性阶段。为塑性阶段,且 保持不变,上式第一式积分并考虑在B点处,得最后得:(3)在 保持不变时,也保持不变。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在由 点直线到达 点以前一直处于弹性状态。应遵守虎克定律:代入屈服条件,得附:按照PrandtlReuss理论得由Mises屈服条件得由此可以得到解此问题的本构方程增量理论的边值问题

16、及解法设在加载阶段的某一瞬时,已求得物体内各点的 ,求在此基础上,给定体力增量 、上面力增量 、上位移增量 时,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增量 、应变增量 、位移增量 。确定这些增量的基本方程组有:1)2)4-13 4-13 增量理增量理论论的基本方程的基本方程 及及边值问题边值问题的提法的提法3)本构关系(理想弹塑性材料)弹性区塑性区4)5)此外,在弹塑性交界面上还应满足一定的连续条件和间断性条件。在给定加载历史时,可以对每时刻求出增量,然后用“积分”(累计)的方法得出应力和应变等分布规律。一般的弹塑性强化材料,在加载过程中,按增量理论,最后的应变状态不仅取决于最终的应力,而且是和应变的路径有关系。

17、按全量理论,全应变由最终的应力确定,而不管应变路径。故一般两个理论的解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在中性变载的情况,两者相差最明显。根据实验观察,对中性变载不产生塑性应变的改变,增量理论反映了这一特点,而按全量理论,只要是应力分量改变,塑性应变也要发生改变。4-14 4-14 全量理全量理论论与增量理与增量理论论的比的比较较另外,对于弹性区和塑性区以及加载区和卸载区的分界面,既服从弹性关系、也服从于塑性关系。这种分界面称为中性区。为了保证中性区的应力和应变的连续性,则塑性关系在中性区应自动退化为弹性关系。增量理论可以保证,但全量理论不能保证这种连续性。但是在小变形条件及简单加载下,两个理论是一致的,即可由增量关系导出全量关系。在一般加载的情况下,增量理论的方法是比较合理的。而在简单加载或与此相近的情况下,全量理论也是可用的,特别是由于全量理论在数学处理上比增量理论要方便得多,故全量理论广泛地用于解决工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