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61688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呈现例1图片。师: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揭示课题:长方形

2、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二、探索新知教学例11、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数据比较: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2、认识图形的缩小.我们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先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把一个图形按一定比缩小.尝试练习: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教学例21、出示例2引导尝试: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再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2

3、、探索规律: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3、教学“试一试”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学生交流三、练习提高做“练一练”。做练习九第1、2题。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四、总结评价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你还有什么疑问?交流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比例的意义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

4、否组成比例。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关于比的知识你还了解哪些? 2、化简比:12:4 8:18 3、求下面比的比值: 12:4 8:18 5.4:0。9 二、新授教学例3(1)观察、分析: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师: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2)比较、发现: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师:你是怎样发现的?(3)明确概念: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 6。4/4=9.6/6揭示: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4)尝试练习:你能

5、写出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思考:长与宽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5)自主创造: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小组能尝试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5)明晰方法:你能根据以上的理解,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说出为什么能组成比例。三、巩固1、做练一练,读题分析、说明理由2、做练习九第3、4题。 3、做练习九第7题: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理解比例的哪些有关知识?五、作业板书设计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比例的基本性质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

6、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找找比比:(判断下面的比,哪些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3:5 18:300。4:0.2 1。8:0.9 5/8:1/4 7。5:32:8 9:27 2、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比例的有关知识。 二、新授1、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2)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出示: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7、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教学例4 (1)理解题意,信息搜索: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2)学生写不同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3)学生探索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写比例,验证规律: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5)师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3、思考分数形式的比例3/6=2/4。通过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

8、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4、练习:“试一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出示“36 :18和05 :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 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6 4:()=():5 3、做练习十第1、2题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交

9、流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解比例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12 4:()=():6 2、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二、新授出示例5,前面我们学习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长是13。5厘米,你能求他的宽吗?(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老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

10、:怎样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2)引导分析,写出比例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3)找到依据,变形解答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思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变成什么形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6x13.54。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4)、板书过程,总结思路师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指名板书。师问:第一步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

11、5)、练习提高,再说思路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2、做练习十第6题3、做练习十第7、8题。四、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把你掌握的解比例的方法在小组里介绍一下,交流。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认识比例尺课时第5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

12、比例尺。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出示出示一组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新授1、出示例6。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2、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题中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4、

13、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指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像1:1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5、认识线段比例尺比例尺1:1000还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形式来表示。0 10 20 30米 师介绍线段比例尺。指出:像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线段比例尺.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2、做“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4、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四、小结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会用到比

14、例尺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备课人学校时间课 题比例尺的应用课时第6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教学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找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2、什么叫比例尺?求

15、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新授1、 出示例7,明确题意提出要求: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2、分析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引导分析:比例尺1:8000,说明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也可以理解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3、尝试列式根据对1:8000的理解你能尝试列出算式吗?师: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为什么会这样列式,要让学生根据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4、归纳、选择、教师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选择方法进行解答,重点引导学生理

16、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三、巩固1、做“试一试”。先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2、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3、做练习十一第4题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4、做练习十一第5题。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备课人学校时间课题面积的变化课时第7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

17、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1、出示52页上的两个长方形。指出: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师板书:长:31 宽:312、这两个长方形对应的长的比和宽的比都是31,估计一下,大长方形

18、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3、想办法验证一下,看估计得对不对?问:你是怎么验证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4、如果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41,那么面积比是几比几呢?二、探索其它图形的面积与边长比的关系1、出示按比例放大的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引导观察:估计一下,它们的对应边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的?2、这几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引导学生猜测.(2) 引导观察: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揭示规律3、拓展讨论: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又是什么呢?说明: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是:缩小前的面积与缩小后的面积的比是1:n2三、运用规律应用出示书中东港小学的校园平面图,请从中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四、活动小结通过本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