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25670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研究刘守河1,易建业1,谢晖1,2(1.季华实验室,广东 佛山 528200;2.大捷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25)摘要:针对模具零件表面自动化抛光的工艺参数现场调试困难、抛光后模具零件表面质量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通过采集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试验样本参数,构建预测模型输入参数集,将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策略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对BP算法中权值和阈值的更新策略进行优化,并构建了基于IPS

2、O-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高精度预测以及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对比5种常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IPSO-BP算法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关键词:模具零件抛光;粒子群优化算法;神经网络;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表面粗糙度中图分类号:TG580.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68(2023)10-0009-11 DOI:10.16787/ki.1001-2168.dmi.2023.10.002Research on quality prediction of

3、 surface polishing on die and mould parts based on improved BP algorithmLIU Shouhe1,YI Jianye1,XIE Hui1,2(1.Ji Hua Laboratory,Foshan 528200,China;2.Ag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Guangdong),Co.,Ltd.,Foshan 528225,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debugging difficulties of automatic polishing pro

4、cess parameters on site and inconsistent surface quality of die and mould parts after polishing,a prediction model for surface polishing quality of die and mould parts based on improved BP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By collecting the sample parameters of the surface polishing test of die and mould pa

5、rts,the input parameter set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The chaos theory,dynamic weights,dynamic learning factor,and gauss mutation strategy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which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update strategy of weights and thresholds.The prediction m

6、odel of the surface polishing quality of die and mould parts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IPSO-BP algorithm,combined with the quick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II),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realize the high-precision predic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

7、olishing process parameters.Compared five conventional prediction mode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based on IPSO-BP had higher accuracy.Key words:die and mould parts polishin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neural network;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multiple objective optimization;s

8、urface roughness0引 言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研磨抛光技术因具有作业强度低、环境好、打磨质量一致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家电、船舶等领域1。模具作为制造收稿日期:2023-07-12。基金项目:季华实验室项目(X210181TB210);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1920001000041)。作者简介:刘守河(1997-),男(汉族),河南周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制动器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汽车模具智能制造。9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业中工艺装备和现代工业制造的基础,是衡量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及航

9、空航天等领域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2。模具零件表面处理尤其是汽车冲模零件表面的精加工是保证工件表面质量的关键3,但因其型面复杂,表面质量要求也较高,所以较多汽车冲模零件表面复杂曲面的研磨、抛光等工序仍依靠熟练工人的手工操作,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对人工技能要求较高。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实现机器人全自动化、智能化研合、抛光4-6,对提升模具零件表面研磨、抛光品质,减轻模具制造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具有重要意义7。在模具零件表面自动化抛光过程中,为保证研磨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满足需求,需要不断调试、优化抛光工艺参数,导致打磨、抛光工艺参数的调试周期长,效率低,且针对不同的产品需求,抛光工艺参数的适应性

10、较低,因此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以及抛光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主要集中于模具自动化抛光轨迹、表面质量、磨具材质、基于材料去除理论的抛光工艺参数等的研究。其中,马长捷8基于Preston理论建立材料去除函数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总结了打磨工艺参数对于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张雷等9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正交试验建立了模具零件曲面抛光工艺过程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反映了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规律;陈满意等10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系统刚度变化的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提供稳定的法向力控制和位置控制,提高了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ZHAO

11、 T等11为提高表面抛光质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取了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范围,并利用二次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针对工艺参数优化、表面质量预测问题,目前已有学者基于不同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韩天勇等12研究了刀具转速、抛光力、行间距、机器人进给速度对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影响,基于PSO-SVM方法建立了曲面零件抛光粗糙度预测模型;李健等13提出一种改进后的粒子群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识别刀具的磨损状态;潘杰等14基于工件表面材料去除原理,建立了抛光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得出影响抛光质量的工艺参数,并基于SPSO-BP方法建立了抛光后工件表面质量的预测模型。目前,机器算

12、法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参数优化领域。模具自由曲面抛光是多工艺参数耦合相互作用的过程,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取决于多项评价指标,为了研究模具零件抛光后表面质量预测及工艺参数优化问题,现通过采集模具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参数,作为测试样本集,将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引入粒子群寻优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寻优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对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模型中的权重和阈值更新策略进行优化,实现了对模具零件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去除量的

13、预测,并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对模具零件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1模具零件表面抛光分析模具零件自由曲面抛光后的表面质量一方面与机器人抛光系统有关;另一方面与主轴转速、抛光压力、步距、机器人进给速度、磨头目数等工艺参数有关。现主要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模具零件表面抛光去除模型。1.1弹性磨头与模具零件表面接触分析图1所示为弹性芝麻粒磨头与待加工工件曲面的接触简图,其中磨头半径为R,抛光力为F,磨头转速为,弹性磨头主轴方向与模具零件接触面法线方向夹角为,接触压力为Fn,满足Fn=Fcos。将模具零件抛光过程简化为弹性体与刚性曲面接触,接

14、触区域如图2所示,弹性磨头与模具零件自由面的接触区域近似为椭圆,依据Hertz理论,接触区域内任意一点(x,y)的接触压力15可以表示为:p(x,y)=3Fn2ab1-x2a2-y2b2(1)其中,a,b分别为椭圆接触区域的长、短半轴。弹性磨头与模具零件表面的相对运动速度也图1弹性磨头与模具零件自由曲面接触简图10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会影响模具零件表面的抛光去除量,对于接触区域内任意一点A(x,y),建立接触区域速度矢量模型,如图3所示。接触区域内任意一点(x,y)的速度为:v(x,y)=(R-)sin+xcos2+y2(2)其中,表示弹性磨头变形量。1.2模具零件表面抛光去除

15、模型在抛光加工领域,研究人员通常采用Preston方程建立材料去除模型,其描述了在抛光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量与抛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达式为:dhdt=Kppv(3)其中,Kp为Preston常数,一般由试验确定,与磨头材质与工件硬度有关;v为弹性磨头与工件之间的相对速度;p表示接触区域内弹性磨头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材料去除量可以表示为:dhdl=Kpvf+vsvfp(4)其中,vs表示磨头某点的切向线速度;vf表示磨头沿工件的进给速度。图2所示的微元M的材料去除量可以表示为:h(x)=-bbdhdldx=-bbKppvs+vfvfdx(5)其中,b=b1-()xa2;综合式(1)、(

16、2)、(5)可得接触区域内表面材料去除方程为:h(x)=-Kp3Fn4a 1-(xa)2 vs+vfvf(6)2试验设备和方案2.1机器人自动化抛光平台和抛光质量检测系统模具零件自动化抛光试验平台主要由机器人、主轴电机、恒力浮动装置、七轴移动平台等组成,如图4所示。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检测主要包括粗糙度检测和表面去除量检测,其中抛光后工件表面粗糙度由手持便携式粗糙度测量仪测量,工件表面去除量由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如图5所示。2.2试验步骤及方案在建立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之前需要获取一定数量的工艺试验数据,通过前期的试验总结,分析了影响抛光后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和模具零件表面去除量的工艺参数

17、,其中主要包括抛光工艺参数和弹性磨头参数,选取主轴电机转速N、图2抛光接触区域图3接触区域速度矢量模型图4机器人自动抛光设备图5表面质量检测11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打磨压力F、进给速度V、磨头目数K、磨头直径D作为设计变量,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Ra和模具零件表面去除量S作为目标变量。根据抛光工艺参数调试经验和弹性磨头参数型号确定各设计变量取值范围,如表1所示。采集96组试验样本数据,部分样本数据组合如表2所示。抛光试验材料为 120 mm220 mm30 mm 的SKD11模具钢,抛光工具为弹性芝麻粒磨头,部分芝麻粒磨头参数如图6所示,打磨轨迹均为往复路径,如图7所示。完成试验方

18、案中所有试验组合后,对抛光后的试验样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去除量进行测量,利用手持粗糙度仪测量样件表面粗糙度(见图5),测量时选取抛光区域均匀分布的4个测点,每点的取样长度为0.8 mm,每个点测量5次。完成表面粗糙度测量后对样件表面去除量进行测量,采用龙门式三坐标测量仪,对样件抛光前的表面进行基准测量,采集样件表面均匀分布的9组点位进行测量,获取样件抛光前的基准值。样件抛光后,对相同点位进行测量,将抛光区域内的点位测量值与基准值进行对表1设计变量取值范围参 数电机转速N/rmin-1打磨压力F/N进给速度V/mms-1磨头目数K磨头直径D/mm取值范围6 00010 000407052080,12

19、0,180,22010,15,20,25表2试验样本数据试验序号123456788990919293949596电机转速N/rmin-16 0006 0006 0006 0007 0007 0007 0007 0008 0008 0008 0008 0009 0009 0009 0009 000打磨压力F/N30405060304050603040506030405060进给速度V/mms-110152025151025202025101525201510磨头目数K80120180220180220801202201801208012080220180磨头直径D/mm1015202525201

20、5101510252020251015图6芝麻粒磨头参数图7磨头打磨路径12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比,取区域内所有测点差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表面去除量。表 3 所示为测量得到的部分试验数据结果。3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与方法3.1BP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利用训练样本,通过自身不断地训练进而学习模型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规则,实现对输出量预测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在众多神经网络模型中,BP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16,主要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权值和阈值。现引入BP神经网络构建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包含输入层、隐

21、含层和输出层,图8所示为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结构,其中模型的相应参数如下。(1)输入层节点。将影响抛光后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Ra和表面去除量S的工艺参数作为输入层节点,即选取主轴电机转速N、打磨压力F、进给速度V、磨头目数K、磨头直径D作为模型的输入节点。(2)输出层节点。将模具零件抛光质量评价指标表面粗糙度Ra和表面去除量S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目标预测量,即选取粗糙度Ra和去除量S作为模型的输出节点。(3)隐含层神经元数。隐含层神经元数确定通常参考Kolmogorov定理并采用试凑法17,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通过经验公式确定,选取隐含层神经元节点为6。(4)激活函数。隐含层和输入、输出层每个神经元节点

22、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f(i=1nixi-)(7)其中,xi为神经元输入量;i为输入量权值;为神经元阈值。选用Sigmoid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其表达式为:Sigmoid(x)=11+e-x(8)3.2IPSO-BP算法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采用梯度下降的更新策略对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更新,容易获取局部最优解。采用IPSO算法改进预测模型中权值和阈值的更新策略,以获取全局最优解。PSO 算法由于具有较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常用于解决优化配置、参数优化等问题。PSO算法在可行解空间内随机生成粒子初始种群,各粒子的位置都对应寻优问题的解值,通过不断更新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寻求在可行解空间的

23、最优值。在迭代寻优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可以表示为:vt+1ij=vtij+c1r1(qtij-xtij)+c2r2(ptj-xtij)(9)xt+1ij=xtij+vt+1ij(10)其中,xi、vi分别表示第i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qi表示粒子个体极值;pi表示粒子种群极值;为惯表3部分样本试验结果试验序号123456788990919293949596表面粗糙度Ra/m0.6730.5620.5270.5180.5190.5080.6310.5430.4970.5040.5410.5960.5380.5830.4850.493去除量S/mm0.098 30.099 40.100 50.1

24、02 70.116 30.113 20.112 10.106 80.132 10.123 10.143 20.134 60.142 70.166 40.143 80.153 2图8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结构13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性权重;j为寻优空间维数;t为迭代次数;c1、c2为学习因子;r1、r2为0,1内的随机数。在搜寻过程中,PSO算法可能会由于种群多样性降低以及种群分布不均匀,陷入局部最优搜寻,影响算法优化性能。现通过耦合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改进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其具体流程如下。(1)利用混沌映射的随机性、遍历性及初值敏感性的特点,将其用于初始化

25、PSO粒子种群,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现采用Tent映射方法初始化PSO种群。(2)Tent混沌映射序列:xji+1=2xji,0 xji 0.52(1-xji),0.5 xji 1(11)(3)将Tent混沌映射序列映射到搜索空间:xji+1=xjmin+xji+1(xjmax-xjmin)(12)利用Tent映射方法初始化PSO种群,使其遍历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最优搜寻概率。(4)为了保证PSO算法全局寻优以及局部寻优能力,引入动态权重方法,提高算法稳定性以及收敛速度,其可以表示为:t=max+(max-min)2ttmax-(ttmax)2(13)其中,t表示第t次迭代时惯性权重;t

26、max表示最大迭代次数;max、min表示惯性权重的上、下限,max=0.9,min=0.4。(5)构造动态学习因子,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局部寻优能力,满足在算法初期注重粒子个体寻优解,后期注重粒子群体寻优解,在粒子速度更新公式中引入动态学习因子,其表达式为:ct1=c1_max-(c1_max-c1_min)ln()1+t(e-1)tmaxct2=c2_min+(c2_max-c2_min)ln()1+t(e-1)tmax(14)其中,c1_max、c1_min、c2_max、c2_min分别表示学习因子c1、c2的最大、最小值,具体值为2.1、0.8、2.1、0.8。(6)为了避免

27、 PSO 算法在后期陷入局部最优解,在粒子速度更新公式中粒子个体项引入高斯变异项,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引入高斯变异项后的粒子速度可以表示为:vt+1ij=vtij+c1r1(qtij-xtij+k1Gti)+c2r2(ptj-xtij)(15)Gti=k2G(,2)(16)其中,k1、k2为0,1的随机数;Gti表示高斯变异值;为均值;2为方差。为了验证IPSO相比于PSO算法的收敛精度高,分别利用单峰测试函数(F1,F2)和多峰测试函数(F3,F4)对IPSO进行测试,测试函数表达式如表4所示。独立运行20次后,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收敛曲线如图9所示。由表5可知,从最优值、均值和方

28、差3个维度分析,IPSO 在有限迭代次数下其收敛精度均高于PSO,故耦合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的IPSO具有更强的参数寻优能力;从图9可以看出,IPSO算法的寻优速度更快,可以用于对BP预测模型的优化。IPSO-BP预测模型流程如图10所示。表4测试函数表达式测试函数F1(x)=i=1D|xi+i=1D|xi|F2(x)=i=1D(j-iixj)2F3(x)=-20exp(-0.21Di=1Dx2i)-exp 1Di=1Dcos(2xi)+20+eF4(x)=14000i=1Dx2i-i=1Dcos(xii)+1最优值0000表5测试结果测试函数F1F2F3F4算 法P

29、SOIPSOPSOIPSOPSOIPSOPSOIPSO最优值1.023 510-77.235 610-313.351 410-52.482 610-160.103 400.007 13.330 910-16平均值4.310 610-45.426 510-230.002 47.216 910-150.633 58.354 210-160.094 79.027 110-14方 差0.001 52.762 310-220.003 16.731 210-150.425 100.143 42.068 410-1314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3.3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

30、量预测模型如图11所示,预测模型主要包括预测目标函数、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和预测模型算法。在预测目标函数中,g(U)表示模具零件表面质量参数(粗糙度Ra和表面去除量S)与预测模型输入参数集U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预测模型输入参数集U中,主要包括抛光工艺参数和弹性磨头参数,即主轴电机转速N、打磨压力F、进给速度V、磨头目数K、磨头直径D。在预测模型算法中,定义了求解预测目标函数的方法集IPSO-BP,其中包括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和 PSO 的 IPSO 算法以及 BP 预测 (a)测试函数F1收敛曲线 (b)测试函数F2收敛曲线(c)测试函数F3收敛曲线(d)测试函数F4收敛

31、曲线图 9IPSO和PSO算法对测试函数的收敛曲线图10IPSO-BP预测模型流程15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模型。4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结果分析以不同误差评价指标为依据,对比不同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阐述基于IPSO-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的实际效果。采用以下误差指标对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价,如表 6所示。4.1预测结果利用获取的采样样本作为输入参数集,以抛光工艺试验测量获取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结果作为训练样本集,其中有效样本集为96组,将其划分为训练集(80组数据)和测试集(16组数据)。预测模型训练步骤如下:确定预测模型输入神经元与输出神经元个数;初始化

32、粒子种群数量初步设定为30,tmax初步设定为300;完成对训练样本集的归一化处理;利用改进后的粒子群寻优算法对BP模型权值和阈值进行更新;基于IPSO-BP预测模型对试验样件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图12所示。从图12可以看出,通过抛光工艺试验测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与其预测值误差较小,说明建立的基于IPSO-BP方法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计算预测模型精度评 价 指 标 值,包 括 MAE、MAPE、MSE、RMSE、SMAPE,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预测模型的各项误差图11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表6预测模型误差指标误差评价指标平均

33、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SMAPE)表达式MAE=1ni=1n|yi-yiMAPE=1ni=1n|yi-yiyiMSE=1ni=1n(yi-yi)2RMSE=1ni=1n(yi-yi)2SMAPE=1ni=1n|yi-yi|yi+|yi(a)表面粗糙度(b)表面去除量图12基于IPSO-BP算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结果16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用于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预测。4.2常用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为了验证提出的基于IPSO-BP

34、方法的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的优越性,将IPSO-BP预测模型与基于PSO-BP、BP、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方法搭建的常规预测模型以及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常规预测模型和理论计算值的结果如图13所示,常规预测模型和基于IPSO-BP方法的预测模型都可以用于预测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但相比于常规预测模型,改进后的IPSO-BP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利用 MAE、MAPE、MSE、RMSE、SMAPE等误差指标对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如图14以及表8、

35、表9所示,相比于常规预测模型,基于IPSO-BP方法的预测模型误差评价指标更小,对比IPSO-BP和BP两种方法可以得出结合IPSO算法与BP模型的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对比IPSO-BP和PSO-BP两种预测方法可以得出通过对PSO算法耦合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保证了预测模型的精度。与 SVR、MLR方法相比,IPSO-BP方法的误差指标同样最小,进一步表明基于IPSO-BP方法搭建的预测模型在预测抛光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问题上优于常规预测算法。综上所述,构建的基于IPSO-BP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具有预测

36、精度高、寻优速度快等表7预测模型各项误差评价指标值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表面去除量MAE0.036 76 m0.010 67 mmMAPE6.839 877.756 25MSE0.001 370.000 12RMSE0.037 04 m0.010 75 mmSMAPE0.035 550.020 21(a)表面粗糙度(b)表面去除量图13常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对比(a)表面粗糙度(b)表面去除量图14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对比分析17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特点,可以用于模具自动化抛光工艺调试阶段,实现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快速预测,缩短模具自动化抛光工艺调试周期,降低抛光工艺调试成本。4.3

37、基于NSGA-II算法多目标优化NSGA-II是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快速非支配排序、聚集距离排序和精英策略理念18,其根据个体水平分层,利用非支配解集中解的秩升序排序,具有算法复杂程度低、全局寻优能力强、收敛性好等特点。采用IPSO-BP-NSGA-II方法实现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预测模型中抛光工艺参数的优化求解,主要流程如下。(1)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预测模型的数学模型,将抛光后表面粗糙度Ra和表面去除量S作为优化目标,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表示为:Ra=f1min()N,F,V,K,DS=f2max()N,F,V,K,D(17)(2)建立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模具抛光过

38、程中各工艺参数水平的取值范围,由抛光工艺参数调试经验和弹性磨头参数型号决定,各工艺参数的约束条件为:s.t.6000 N 1000040 F 705 V 20K=80,120,180,220D=10,15,20,25(18)(3)最小值目标优化。采用最小值求解法优化各工艺参数,对表面去除量目标函数取反,最终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表示为:minf()U=f1min()N,F,V,K,D-f2max()N,F,V,K,DTU=N,F,V,K,DT(19)其中,、表示权重因子。基于NSGA-II算法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种群大小为200,迭代次数为300,适应度函数偏差为 0.001,优化

39、后的工艺参数如表 10所示。将基于NSGA-II算法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进行模具零件抛光试验,抛光后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如表11所示。为验证工艺参数优化后模具零件表面抛光质量的提升效果,从样本数据中选取表面质量较优的第96组样本与上述第2组样本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抛光工艺参数得到的表面粗糙度降低63.3%,表面去除量增加3.9%。使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对模具零件表面进行抛光,抛光效果如图15所示。5结束语为了预测模具零件抛光后的表面质量,同时优化抛光工艺参数,基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具零件抛光后表面质量预测方法,结合表8表面粗糙度预测结果分析预测模型IPSO-BPPSO-

40、BPBPSVRMLRMAE/m0.036 760.056 790.070 040.069 500.078 23MAPE6.839 8710.584 5913.060 1012.970 9914.548 07MSE0.001 370.003 250.004 940.004 890.006 20RMSE/m0.037 040.056 970.070 270.069 920.078 75SMAPE0.035 550.054 490.066 860.067 480.075 48表9表面去除量预测结果分析预测模型IPSO-BPPSO-BPBPSVRMLR理论计算值MAE/m0.010 670.013 9

41、70.014 520.014 700.019 320.014 37MAPE7.756 2510.174 9810.562 2910.623 5314.081 7710.444 39MSE0.000 120.000 200.000 210.000 220.000 380.000 21RMSE/mm0.010 750.014 060.014 610.014 960.019 480.014 47SMAPE0.020 210.026 900.027 670.027 620.036 900.027 47表10优化后工艺参数组合序 号12电机转速N/rmin-19 50010 000打磨压力F/N4535

42、进给速度V/mms-11015磨头目数K220220磨头直径D/mm2515表11优化后抛光试验结果及预测结果对比结果表面粗糙度/m表面去除量/mm试验值预测值误 差试验值预测值误 差工艺参数组合10.3780.4016.12%0.174 50.187 17.26%工艺参数组合20.3570.3847.81%0.173 20.188 18.63%18模具工业 2023年第49卷第10期NSGA-II算法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对模具零件抛光参数的优化,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将混沌理论、动态权重、动态学习因子和高斯变异方法与PSO算法耦合,提出了改进粒子群寻优算法IPSO,用于改进BP模

43、型中权值和阈值的更新策略。(2)基于IPSO-BP算法搭建了模具零件抛光表面质量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模具零件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去除量的精准预测。(3)将IPSO-BP方法与常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PSO-BP方法的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4)基于 IPSO-BP-NSGA-II 方法对模具零件表面抛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对模具零件表面进行抛光,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降低63.3%,表面去除量增加3.9%。参考文献:1 胡伟,吴志明,彭章祝.自动打磨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铝合金车体制造中的研究与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

44、,2020(12):61-64.2 宋家洛,谢晖,付山.汽车冲模智能打磨工艺系统研究与开发J.模具工业,2022,48(5):12-15.3 HUISSOON J P,ISMAIl F,JAFARI A,et al.Automated polishing of die steel surfac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2,19:285-290.4 TSAI M J,HUANG J F.Efficient automatic polishing process with a new

45、compliant abrasive tool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6,30:817-827.5 NAGATA F,HASE T,HAGA Z,et al.CAD/CAM-based position/force controller for amold polishing robotJ.Mechatronics:The Scienc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2007,17(4/5):207-216.6 AHN J H,SHEN Y F,KIM H Y,e

46、t al.Development of a sensor information integrated expert system for optimizing die polishingJ.Robotic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01,17(4):269-276.7 袁楚明,张雷,陈幼平,等.机器人辅助模具自动抛光研究及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2):1428-1430.8 马长捷.应用于模具自由曲面的新型弹性磨具抛光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9 张雷,袁楚明,陈幼平,等.模具曲面机器人抛光工艺过程的建模

47、与仿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4):50-52.10 陈满意,朱自文,朱义虎,等.曲面抛光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J/OL.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172022-07-24.11 ZHAO T,SHI Y Y,LIN X J,et al.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and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n grinding and polishing process for IBR of aero-engin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48、 Technology,2014,74:653-663.12 韩天勇,陈满意,朱义虎,等.机器人曲面零件抛光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J/OL.机械科学与技术,1-82022-08-30.https:/doi.org/10.13433/ki.1003-8728.20220201.13 李健,樊妍,何斌.基于参数策略的改进粒子群优化PNN神经网络刀具磨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21,49(3):75-80,139.14 潘杰,陈凡,杨炜,等.基于SPSO-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抛光工艺参数匹配J.表面技术,2022,51(8):387-399.15 LI X Y,WANG S L,ZHOU J.Analy

49、sis of elliptical hertz contact of steel wires of stranded-wire helical springJ.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28(7):2797-2806.16 金星,李宇.基于BP-GA算法的汽车线束盖冲压工艺优化J.模具工业,2022,48(12):17-21.17 伍春香,刘琳,王葆元.三层BP网隐层节点数确定方法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99,24(2):85-87.18 郭星星,帅美荣,王建梅,等.基于NSGA-II算法的激光熔覆单道成形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J.中国表面工程,2023,36(3):87-100.图15抛光后模具零件表面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