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满分模板.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25648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满分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六大题型及满分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诗歌鉴赏常考六大题型1. 分析形象1提问格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3答题步骤: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

2、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2.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

3、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3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答题示例: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

4、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3.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2.

5、解答分析: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3.答题步骤: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答题示例: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4. 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6、?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3.答题步骤: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

7、特色。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步骤一)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5. 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8、?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3.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9、4.答题示例: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6. 分析构思( 结构思路)型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2.解答分析:诗歌有思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

10、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3.答题步骤:概述诗句的内容。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4.答题示例:山房春事 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问: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答:(步骤一)一、二句写梁园的繁盛不在仰望空中乱鸦翻飞,遥望前方一片萧条;三、四句以“旧时花开”反衬现在的人去园空。(步骤二)这样,一、二句烘托出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三、四句就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慨,显示主旨。(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古诗词基础知识及意象大全【诗歌分类】体裁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11、)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常用鉴赏术语】表达方式:抒情、描写(人、物、景)、叙述、议论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拟人、用典、化用、铺陈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讽刺、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绘景角度:天地

12、、远近、声色、动静、冷暖、景人、仰俯、里外【常考意境(主旨)】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历史兴亡、国运衰亡、借古讽今、讽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向往高洁、脱离尘世、厌恶官场、隐逸之志、田园生活、闲情逸趣追慕古贤、渴望建功、立志报国、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爱情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赞叹盛世、点评历史、充满禅意壮美(豪放雄浑阔大、高山大河大战场、激人向上)、优美(小桥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时、玲珑婉约凄恻)意境之大小国家大于个人;悲壮大于悲惨【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

13、自己的喜怒哀乐。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借古讽今、怀古伤情比喻夸张夸张是指

14、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衬“林静”,以“鸟鸣”衬“山幽”。与对比相比,不难看出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如以动写静、以乐写悲、以黑写白等;对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对比双方不存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是双方都为某一个目标服务。正衬(烘

15、托)是绿叶对牡丹的衬托,是云彩对明月的烘托。如山园小梅的颈联“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在这里是虚拟“霜禽”和“粉蝶”对梅的喜爱,烘托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正衬与反衬的性质一样,只是正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同一“立场”,反衬的陪衬者与被衬者取相反“立场”。化用诗词的诗句是由前人的诗句变化而来。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借代较普遍的技巧。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

16、声。”(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门”是朱红色的大门,这里代指权贵豪门之家;“丝竹”,“丝”本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竹”本批箫笛一类的管乐器,这里“丝竹”一起代指音乐。通感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就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如“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触觉“冰泉冷涩”写听觉琴声低沉(“弦凝绝”),传达出琴声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时断时续。互文一种特殊的省字法,使诗句更精练。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实际是说“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即古时的明月,古时的

17、关;“秦”字后省去了“汉”,“汉”字前省去了“秦”,不仅语言精练,而且给读者一种时空阔大之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实际上是说“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实际上说“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辨出谁雄谁雌。【意象】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

18、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

19、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

20、、哀伤的象征。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

21、,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22、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词鉴

23、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诗歌的意象鉴赏雨愁思,是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义。这主要是因为绵绵雨丝常常能引起诗人的情感共鸣,便常用这一意象来写心中的不尽愁思。借助具体雨意象与抽象的心理活动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传达出了诗人的或离别之绪、或思念之情、或厌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国破家亡之痛。“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但有时,雨意象也传达出一种温润与暖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但

24、总的说,雨意象以表达愁思为主。水雨意象传达的主要是愁思,水意象传达的主要是被阻隔的无奈。“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相距并不遥远,但因不可逾越的水的阻隔,只能留下地老天荒般的大遗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无论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会因水的阻隔而变得可望不可及。与阻隔的无奈相反,水意象有时又是传达离愁、思念之类情感的媒介。“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心逐江水流”,茫茫江水正是无限离别之情的生动写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25、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向东滚滚流去的春水正是不尽愁恨的传神写照。青山青山意象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无数的诗人对此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大致而言,青山意象有下面几种意义。象征故乡,栖息身心。“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己送休师归长沙宁觐)“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关人北归)“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暗示虚无,显示苍凉。“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临江仙)“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引为知己,安妥灵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6、“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落花花很美丽,但这种美丽常常是短暂的,因此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飘零的落花总会引起无限的惆怅。“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漫天飞花是诗人的无边愁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以落花暗示繁华不再、盛世一去不返。“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落花变成了坠楼人,传达的是哀怨与愁恨。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死亡的意象。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有诗云:“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这是以落花写澄澈心境。李白少年行有诗云:“落花踏尽游何

27、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是李白式的生活不言伤感,只有纵情,落花也能增加游兴。龚自珍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还护花。”这更一种积极进取、发愤有为精神的写照。飞鸟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愿望。表现在诗歌中,飞鸟意象成为了人们心灵自由飞翔的重要凭籍。以鸟的自由飞翔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渴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这是生活在司马氏专权年代的嵇康的精神翱翔。以鸟的翱翔太空表达诗人对超然玄远的人生境界的追求。“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王维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以飞鸟回巢写游子的思乡愁肠。如“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8、(薛道衡人日思归)以孤鸟独飞写人的漂泊无定。“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钟声钟声意象在古诗中的意义可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那时的钟声多是作为庆典音乐的体验,带给人们一种欢快、热烈的享受,如诗经开篇关雎中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第二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一阶段要比第一阶段复杂。王维的诗中的钟声,多回荡在远离尘嚣的山谷云雾、参天古木之中,传达的是一种隐遁山林、皈依佛门的空寂与恬淡。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还有许多诗人都使用过这种具有佛教色彩的钟声意象。像李白的“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听

29、蜀僧弹琴)在诗人笔下,钟声还是对时间流逝的警示。如“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有的诗人还借助钟声思考“我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如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革新失败,一贬十载。奉诏还京,百感交集。宿于长安附近的驿站,听到皇宫中隐隐传出钟声,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钟声有时还传达着离愁。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舟船屈原、李白、杜甫,中国三位大诗人都孤寂地死在漂泊的小船上。这或许是巧合。但古典诗歌与舟船的关系却是一种必然。在古代,对于更

30、多的诗人来说,水路比陆路更为方便,因此也更为重要。他们所有的远行,走的几乎都是水路。于是,旅途中借以安身的一叶扁舟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诗人的笔下,成了他们诗作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是写诗人的漂泊之感。“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刘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两首诗所用意象极相似,主题也极相似。无论是“月照一孤舟”,还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将“月”与“舟”两个意象组合起来,再通过声色(猿声、秋声与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传达出了漂泊他乡的孤独沧凉之感。二是写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

31、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仿佛感到了诗人们急切跳动着的企图摆脱束缚的自由心。诗歌的意境鉴赏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遵从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之作,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因为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所以解读、辨析诗词中的意境是鉴赏古诗的重要手段。离别意境离别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大概是因为人喜聚不喜散,但又不得不散,于是对相聚的留恋、对分别的感伤甚至痛惜,便常常成了诗词歌咏的对象。所以,诗人写离别很少轻松用笔,像王勃的“海

32、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高昂笔调并不多见,而是大都写得很沉重,且往往在伤情中引发出一种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无可奈何之叹。营造离别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绮筵、泪眼、长亭、寒蝉、秋雨、骤雨、兰舟、别路、暮雨、来帆、去鸟、散丝、杨柳、残月等等。离别意境的感情基调是缠绵、伤感、悲凉。离乱意境离别多为私情,离乱则可能更能体现时代特征。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分割。每一次战乱,都给百姓带来了无限痛苦。但“国家不幸诗人幸”,有良知的诗人都会以一颗爱悯、忧伤的诗心,去表现人民的的苦难、家国的伤痛以及诗人个体生存的艰辛。这些诗作的意境因多为诗人的亲历之境的

33、再现,所以往往表现出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特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赋到沧桑句便工”。离乱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阳、大江、悲风、鼓角、天涯、星河、飞雁、黄花、梧桐雨等。离乱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深沉、孤独寥落、清冷忧戚、伤感惆怅。隐逸意境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们的一个重要情节。特别是那些道德文章都很棒的人,他们本可以出仕为官,但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归隐。不过这种生活,也创造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意境隐逸意境。他们将自己高超的文化修养投射到山水田园之中,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更使山水田园也有了一种性灵。正是人因山水田园而“隐逸”,山水田园因人而“性灵”。隐逸意境的意象有草屋、空山、丘山、明月、朝云、暮雨、田园、尘网、枯树、静水、飞鸟等。隐逸意境的感情基调是从容自在、优雅静谧、惆怅孤独、哀愁悲凉。古代隐逸诗人很多,陶潜被称为“隐逸之宗”,隋末唐初的王绩自号“东皋子”,唐初的王维、孟浩然进一步丰富了隐逸诗。王维的诗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思乡意境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思乡、会思乡。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思乡之作不可胜数;举凡一切他乡风物、异域情调都可成为思乡的引线。游子思念故乡,是中国古代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思乡意境的意象主要有杨柳、归雁、宿鸟、明月、晚风、落叶、寒山、青山、流水等。思乡意境的感情基调是温馨、无奈、哀愁、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