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2诗两首.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5643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2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练习:1.2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诗两首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河畔/背叛  青荇/行伍  艳影/沿袭 B.软泥/拘泥 荡漾/跌宕 榆树/逾越 C.粉碎/萃取 沉淀/碇石 竹篙/枯槁 D.颓圮/妃子 浮藻/急躁 柔波/揉碎 解析:A项,分别读pàn,xìng/háng,yàn/yán;B项,分别读ní/nì,dàng,yú;C项,分别读suì/cuì,diàn/dìng,gāo/gǎo;D项,分别读pǐ/fēi,zǎo/zào,róu。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间。  (2)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非常错误的。  (3)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C.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解析:“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之学”,指从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些浅薄的并非真正有益的学问。“口诵心惟”,指一边读一边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 B.徐志摩的创作成就与其性格经历密不可分,少时无忧无虑的生活造就了他的性格,传统教育和留学经历为他的诗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C.《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独行者在雨巷中的徘徊,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给人朦胧美感的象征性意象。 D.从最早胡适的白话诗,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中国新诗一直在贯彻一个主题,即强调个人的独立、自尊、平等。 解析:C项,语序不当,“独行者在雨巷中的徘徊”应改为“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1)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①     。  (2)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以灵感,②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解析:(1)句反映了读诗的思维逻辑,通过诗歌语言把握诗歌形象,借助诗歌形象理解诗歌意境。(2)句注意与前一句的句式对应。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7题。 烦 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5.在这首小诗中,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解析:从“寂寞的秋”“辽远的海”中的“寂寞”“辽远”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诗人借“秋”和“海”两个意象营造了寂寞、辽远的意境。 6.这首诗由两节组成,第二节正好是第一节的回文。这种形式有什么作用? 解析:这首诗虽然只有八行,但音韵和谐,可以反复咏诵、欣赏。第二节通过句式的移位,诗意顺中有变,诗韵和诗情都在回环中得以深化、凸显。 参考答案:这种巧妙的回环形式使诗的旋律循环往复,使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表现诗人不敢说出内心烦忧的真实处境。 7.诗人说“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诗中的“你”正是这首诗的朦胧所在。有人说,政治和爱情一直是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戴望舒所苦苦追求的。根据戴望舒诗歌的特点,诗中的“你”可以理解为作者苦苦追求的姑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 参考答案: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爱上了一个女子,又不敢向她表白的一种矜持、矛盾,排遣不开的、缠绵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骨子里透出的忧伤、寂寞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8.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解析:可以从诗歌的节奏、旋律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诗共六节,每节的前三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 9.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 解析:诗人的情绪可以从“依洄”“迷醉”“甜美”“伤悲”“心碎”“黯淡”诸词中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既甜美又忧伤的情绪。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0~11题。 浣溪沙 [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10.词中有哪些“愁”?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 解析:把握诗词的情感可以抓住词中表露情感的关键词“春恨”“风里落花”“青鸟不传云外信”体会。 参考答案:“伤春之愁”和“怀人之情(或身世之忧)”。上阕写卷起珠帘,重楼阻隔,落红飘零,孤苦无依,是伤春,也是感慨;下阕写音书难达,愁思中结,楚天暮云,绿波浩荡,正是愁思压抑而又深广的写照。 11.导学号79380004“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空”字有怎样的妙处? 解析:对诗词语言的鉴赏,首先要把握字面含义,然后再结合表达的情感分析。“空”在这里是“徒然”的意思,词人的愁绪无法消除。 参考答案:“空”是“徒然”的意思。词人移情于景,用一“空”字强烈地表达出愁思难以排遣的无奈和哀伤。 三、语言运用 12.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解析:“以‘希望’为开头”这一要求暗示在叙述时以“希望”为主语。另外还应灵活运用代词“它”及关联词语,使语句在叙述转换时变得简明流畅。 参考答案:希望是虚幻无力的,而它又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为它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所以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①                    。汪国真有诗曰:“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环境可以影响心境,②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做到洒脱,且行且歌。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③                    ,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解析:通观整个文段,谈论的是应该像苏轼那样面对人生的风雨,第①处应填入一个过渡句,由这两句话过渡到“心晴”“心雨”。第②处应与前句构成辩证的分析,强调心境的重要。第③处要紧承前面的比喻。 参考答案:①人生道路难免坎坷曲折 ②心境也同样可以影响环境 ③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