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学院发展概况1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2(一)半岛城市群的崛起需要优质的高职教育2(二)半岛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示范院校的引领3三、建设项目的可行性4(一)建设环境41. 省市政府的强大支持 42.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53. 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 5(二)领导能力61. 确立理念引领学院发展 62. 开拓创业铸就学院精神 83. 修能致用凸显学院文化 9(三)综合水平101. 定位准确的高职青岛品牌102. 结构优化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113. 优良的实训条件124. 有效的全面二级管理135. 列为学院办学第一指标的从业率136独具特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47. 高度的社会认可15(四)
2、教学改革171创立“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72改革传统的公共课教学183全面实行等级制考核184以示范项目引领教学改革185教学质量管理逐步系统化19(五)专业建设201适应市场需要,校企共建专业202紧抓专业改革,重构课程体系213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224整合社会资源,创建教学基地225实行“双证书”制度,增强就业能力246重视心理教育,提升综合素养24(六)社会服务261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262注重技术研究与咨询服务273学报引领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发展274初显国内示范性28四、建设项目内容29五、建设项目经费预算29六、建设项目保障措施31(一)统筹规划,保障投
3、入31(二)创新机制,优化环境31(三)开展研究,提供咨询32七、预期效益评价32(一)学院内涵显著提升32(二)服务辐射能力强大32(三)示范引领高职教育3337XX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学院发展概况XX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于2000年在青岛市职工大学(成立于1977年,1994年获举办高职教育资格)基础上成立,2002年与青岛教育学院(成立于1951年)合并。现有西(青岛市黄岛区)、南(青岛市市南区)、中(青岛市市北区)三个校区。学院主要从事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兼顾成人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学历教育及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训、新教师培训和职
4、工培训等。学院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确立了“教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能、致用”的院训,“卓越、唯是、协同、学习”的学院精神,“平民学院,布衣教师”的服务思想。学院的发展、改革和管理均取得显著业绩,在国内高职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学院规模迅速扩大。从1999年筹建至今,在校生数量从375人发展到8033人;校舍面积从2.8万平方米扩展至21.8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在建面积57852平方米;建成校内实训基地80个,教学设备资产值从133.8万元发展为4371.4万元。校外实训基地从无到有,发展至110个,可用于实训设备仪器值4.5亿元。教职工从2000年的1
5、39人发展至目前的745人,专任教师从47人发展至483人。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目前与美国、法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2所高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学院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受到海外合作伙伴的充分肯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院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山东省高等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青岛市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青岛市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等现代化的实训与培训基地。学院与海尔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等知名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初步形成了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基本实现了对高技能人才的联
6、合培养。学院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山东省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获得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一)半岛城市群的崛起需要优质的高职教育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日照、淄博、东营等八市)地处环黄海经济区的要塞位置,是黄河流域城市带在滨海地区的延伸,是京沪中段兴起的独立城市群。山东省努力把该地区打造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山东半岛拥有发达的制造业生产
7、体系,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建材、机械、化工、家用电器、电子通讯业以及一批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发挥山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对外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内打通与我国中西部的联系,将使半岛城市群成为我国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为带动山东、辐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核心地区。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半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的高水平和大规模发展成为地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半岛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示范院校的引领近年来半岛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青岛市的职业教育有着良好的基础和环境。目前,山东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69所,青岛高职院校1
8、1所,在校生9万余人,开设专业74个,年培训能力达5万人。但是,山东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还不平衡,基础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山东省规划到2010年通过各种培训,高技能人才达到100万,而目前高技能人才年龄偏大,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形成适应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布局,建成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实力相对较强,能在本地区起到带头作用并能引领、辐射山东周边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是青岛市和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一)建设环境1. 省市政府的强大支持 山东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
9、措施来抓,先后制定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建设方案。“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力争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重点建设10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0所高水平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院校、1000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示范专业(点)。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定期对职业教育工作巡视检查。青岛市把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列入了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支持XX学院办成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青岛市
10、财政部门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2002年,XX学院被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审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连续两年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610万元。2005年,学院获国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立项并获中央财政奖励支持资金240万元。2006年,学院获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立项并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70万元;获青岛市高职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立项并获市财政支持资金1000万元。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有利条件。2.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沿黄流域经济带的最大出海口,是中国北方、环黄海经济圈和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
11、心、旅游中心和制造业基地。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区域性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家对青岛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山东省位于亚太经济圈西环带部分,是环渤海湾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协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青岛为核心的半岛经济群是山东发展最快的区域。山东省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青岛要建设成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这些都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经过了几年建设,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并在半岛地区、沿黄河省份起到了一定
12、的辐射作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学院发展的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3. 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十一五”期间,山东省要建设制造业强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材料等支柱产业,拉长产业链,建设产业群,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形成产业层次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格局,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0年培育160个以上中国名牌,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达到50家,进入全国工业1000强的企业达到150家,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青岛市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进入全国十
13、强,位居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百强,2006年成为世行公布的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云集,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7家企业和150个项目落户青岛,上规模企业达355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45家。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十大骨干品牌和大企业造就了青岛品牌城市形象。青岛辐射区产业水平较高,为高职教育发展形成了强大的企业支撑集群。“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确定了港口、海洋、旅游为特色经济,家电、电子信息、石化、汽车、造船、港口等为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产业结构急需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这是对学院创办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二)领导能力 1. 确立理
14、念引领学院发展 学院领导班子在学习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潜心研究,创造性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在:彰显学院办学价值取向的“教&学以致用”办学理念;改革以传统学校和课堂教学为中心模式的“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解读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灵魂与旗帜的“修能、致用”院训;展现“青职人”思想境界的“卓越、唯是、协同、学习”学院精神。“我们学院是面向青岛经济发展的,培养优质的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人才是我们学院的优势。我们学院的立院根本是求是、求用、重教。”“教&学以致用,我们的教与学都为了致用。”2001年12月8日,院长史忠健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
15、比较系统地诠释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该理念突出了高职教育的“致用”特点,即“教”以致用,“学”以致用。该理念奠定了学院文化基调,加速了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研究,对学院确立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起到了引领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全院师生把“教&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地运用于教与学、管理各环节,形成了“青职人”致用性的思维模式。“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由院长史忠健博士2002年8月首次提出,经过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科学的实践检验逐步丰富发展而来。学院发展再次验证了史忠健院长“办高职教育,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和黑板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必须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耦合。”和“最先进
16、的生产力、最真实有效的教育情景、最适用的教育资源在企业,在社区和社会,不在学校。必须突破仿真教学实训,与社区的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实施嵌入式教育,进行教学外置。”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引导下,XX学院趟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确立后,学院从实际出发,结合“控制规模、压缩总量、增添新创、提高水准”的要求重新审视了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三年来,学院根据青岛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增设新专业13个,停招专业25个,使专业总数由42个调整到30个。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使学院专业设置更贴近社会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学院提出在岗位能力分析基础上,坚持致用原则,即够用、实用。
17、在此原则指导下,各专业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如海尔学院家电维修专业根据海尔集团售后服务岗位的需要,削减了部分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训课程和海尔文化、市场营销与管理等相关课程。在此模式引领下学院与企业行业广泛合作,首先是建立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其次是校企合作办学,合作建立专业,联合培养;再次是与企业行业、政府组织合作,设置专业,建立培训基地,建立具有分院功能的教学场所。社区耦合,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等方面的双赢。学院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作为该模式的成功典范多次得到教育部周济部长的肯定。该模式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2. 开拓创业铸就学院精神领导班子是一个干事创业、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集
18、体。在办学初期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院班子带领全院师生艰苦创业,在一片茅草地上建设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同时铸造成了“卓越、唯是、协同、学习”的学院精神。“卓越、唯是、协同、学习”学院精神由院长史忠健博士于2005年提出,经过学院文化建设论坛讨论,成为打造高职教育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学院精神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卓越境界和达到卓越境界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行为方式原则,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境界,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坚持以卓越的过程追求卓越的目标。面对高职教育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将学院目标放在了国家示范和国际知名上。坚持唯是的精神,尊重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决策。办学理念
19、、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就是在尊重高职教育规律基础上形成的。领导班子重协同,善于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院和谐发展,团结、凝聚全院教职工干事创业。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学习,如20052006年,班子4位成员带领13个业务部门的13名中层干部参加了北京大学“现代大学治理与运行高级管理研修班”;2006年班子两位成员又率领11名业务骨干和部分中层干部赴加拿大研修。领导班子勤于研究,富有科研成果。院领导瞄准高等职业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学院办学实践,潜心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院长关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教学外置,社区耦合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职教管理创新”征文一等奖。院长一直致力高等职业
20、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并出版专著。主持了“教学外置”办学理念的研究与实施。现任青岛市成人与高职教育学会理事长、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委员。院领导承担的山东省“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问题研究已经结题;课题高职教育推行等级制考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被确定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被列为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出版了总结学院办学模式经验的教学外置,社区耦合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著作等。领导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学习力、创造力使之成为学院事业发展和创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坚强领导核心。3. 修能致用凸显
21、学院文化“修能、致用”院训是院长史忠健博士2001年开始思考,2004年提出并经学院文化建设论坛讨论,在2004年11月举行的一届三次教代会上审定的。该院训进一步深化了高职教育“致用”文化,体现了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文化中的“致用”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体现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和要求。该院训已经成为学院师生员工的心理自觉和行为要求。在“修能、致用”院训的指引下,学院形成了一系列印有“致用”痕迹的学院文化。“平民学院,布衣教师”是学院一种办学方向定位:平民学院坚持的是面向大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方向,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不设传统意义上的大门,培养学生与社会交流的意识
22、,社区居民可自由出入学院,实现社区与学院的共融。学院自2001年以来,对学生不统一服装、不统一被褥,所有费用降到最低。而平民学院的布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近于朋友与家长,将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当成了教学的一部分。布衣教师既是讲堂上的宣讲者,更是实际技能的操作者。“学院永远深爱着自己的学生”是院长为毕业生的题词,也是全院教职工的行为准则。学院所有工作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学院设立毕业日,将每年的毕业周作为学院最隆重的节日,院长亲笔为毕业生签发毕业证,并亲手颁发毕业证书。学院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回访。毕业的学生可以继续在学院免费借阅书刊。学院立有鲁班等人的铜像,标识着这里培养的是鲁班式的能工巧匠。这也是对
23、“修能、致用”院训的形象注解。这些学院文化既是学院领导班子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为了学院师生的“修能”和“致用”。初显高职特色的学院文化,为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营造了职业环境。(三)综合水平1. 定位准确的高职青岛品牌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安心潜心研究高职教育,科学定位高职教育,主要从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 学院上下达成共识,即高职教育同样可以办成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教育。在人才发展梯队结构中,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供求情况看,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建设对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经济社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对专科层次
24、的高技能人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肩负着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使命。学院立足半岛,面向沿黄,辐射北方,国家示范,国际知名,按照“先做强,再做大”的思路发展以内涵建设为主的高职教育。 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急需的一类人才,所以有着巨大的就业潜力。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更加广泛的影响,这也有利于学院推进办学的卓越进程。安心定位,潜心研究,将使学院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物力整合一切资源打造高职青岛品牌。2. 结构优化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以关注教师职业生命为本,构建教师发
25、展学校,打造“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团队。学院注重从企业招聘教师,注重从海外招聘留学归国人员,注重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几年来,学校先后从企业引进教师4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0人,企业经理、厂长等高层管理人员13人。学院聘用的教学基地的实践指导教师是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10个,每个基地都大约聘用实训指导教师10名左右。 学院建立教师到企业研修制度,并将此作为教师培养的长期任务。专业教师平均每年有两个月到企业研修、进行技能训练。即使是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也要定期回企业研修。选派教师到海外研修已经成为制度,2005年选派18名骨干教师赴韩国研修,2006
26、年选派13人赴加拿大研修。实行新教师培训制度,每年对新教师进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岗前培训。实施导师制,为年轻教师配备职业与业务素养好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进行结对培养。 支持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技能证书。提出教师培养“3S工程”,即用6年的时间使60%的教师获得硕士学位,6%的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制定政策鼓励并支持教职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进修学习。目前学院有122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745人,专任教师483人,高级职称教师154人,占专任教师的31.9;“双师”素质教师281人,占专业教师的73.5%。专业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43人、青年优秀教师3
27、1人。兼职教师202人 ,聘请校外专家、教授166人。引进海外归国人员12人,聘用外国文教专家及兼职教授13人。这支由来自高校、企业、行业、海外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优秀主力军。3. 优良的实训条件 学院多渠道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学生培养的硬件环境条件。建筑面积由建院初期的2.8万平米发展到现在的21.2万平米,资产总值达3.57亿元。在校外建立教学基地110个,可利用校外资产总值4.5亿元。校内建立实训区80个,仪器设备总值为4371.4多万元。拥有市级以上技能鉴定(培训、考试)点19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6个。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
28、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和“青岛市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等现代化公共实训基地。 2006年开工建设的实训技术馆,集实训、工艺技术教育博物展示、研发制作、技能鉴定于一体,将建成全国高职院校第一个实训性工艺技术教育博物馆。它将极大地促进学院教学硬件实力的增强,并提高学院的教学、实训、科研水平。实训技术馆设总馆和分馆,并将按专业收集实训展品。技术馆收藏、展出反映实用技术发展历程和特点的设备、实物。通过这些原始、朴拙的老设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专业技术发展的了解和学习。实训技术馆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室也将逐渐退出学院的校园,并由此带来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的模式。 学院在
29、加强高精尖教学设备条件改善的同时,仍然重视基础的手工技能训练。职业教育需要从最基础,甚至是原始的动手操作做起,这应是职业教育“返朴归真”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回归,是培养能工巧匠的职业素养和基础职业技能的必然。院内优良的教学设备和院外充足的教学基地,这些硬件条件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障。4. 有效的全面二级管理实行以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为核心的全面二级管理,促进二级学院由教学职能向办学职能转变。二级管理的理念是“事权相合、赋责、兴利”,学院将相应的管理权交给二级学院,赋予管理的责任,使之从更加专业、更贴近实际的角度进行财务预算、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实训,履行办学职能。学院实施全面二级管理,一方面极大
30、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按劳分配,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另一方面也将院级领导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研究探索关系学院改革、发展、建设的重大方针问题,并对各部门进行宏观调控,以此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并最终形成全体教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从而集全院师生智慧推动学院发展。学院始自2003年的二级财务预算管理至今已经成熟为全面二级管理,成功的经验受到国家财政部和青岛市财政局的充分肯定和支持。科学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加速发展步伐。5. 列为学院办学第一指标的从业率 学院在2002年就提出“毕业生从业率是衡量办学质量的第一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毕业生从业工作是学院的生命线”。“以就
31、业为导向”融入了学院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从业工作从市场需求调研专业设置做起,做在入学之前、教学实训之中。学院与海尔集团等企业的联合办学,使家电等专业实现了学生入学便就业的局面。学院设立了青岛市人才市场XX学院分市场,学生不出学院便可获知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学院还常年设有就业咨询室、从业指导网、院内双选会、人才交流会等。从业工作全员、全程参与,并常年坚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回访。 学院毕业生连年实现了高就业率,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2%、95%、96%、96%和97%。由于鲜明的从业教育意识和良好的从业管理机制,学院毕业生从
32、业质量不断提高。来学院招聘2006届毕业生的企业419家,平均每名毕业生有3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2006年电气自动化技术、家电维修技术、汽车监测与维修技术、装饰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酒店管理、公共关系与文秘、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等专业初次就业率就达到100%。近二年有35名学生在新加坡就业。部分韩国留学生在青就业。同时,毕业生受到知名企业青睐。有相当多的毕业生从业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国银行、中国网通、香格里拉大饭店、青钢集团等知名企业。毕业生从业后两年内多数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成为行业明星、公司形象代言人,有的被派往国外进修。在海尔集团工作的800多名毕业生多数成为业务骨干,有
33、80多人担任部门主管、经理等,年薪从5万15万元不等。6独具特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建院之初就审时度势地把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了覆盖亚、美、欧、澳四大洲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师资及领导者培训、课程引进与开发、国外实训实习与就业、国际论坛与研究、学术交流、学生科技活动等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取得了显著效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借鉴国外职教先进理念。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个友好访问团,共计1013人访问了学院。学院先后派出39个代表团,138人次分别访问考
34、察了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荷兰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所高校和12个友好团体。组织海外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23场、国际论坛和研讨会5次,派人参加国际研讨会和海外职业教育专题报告会多次,交流高职教育经验,宣传中国高职教育。通过访问、考察、研讨等交流活动,学习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结合国情和学院办学实际大胆实施改革创新。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学院早在2001年建院之初就与澳大利亚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开始了合作办学。随后又与新加坡PSB学院和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实现合作办学。先后与22所国外院校签署了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韩国全州大学、日本关西国际
35、大学和日本国士馆大学等开展互免学费交换留学生教育项目,受益于此项目而被交换到国外留学的学院学生已有40余名。有82人到新加坡实训实习、14人到日本实训实习,有35人实现在新加坡就业。举办留学生教育,推广中国语言文化。建院以来,已累计接收培养各类外国留学生800余人。在留学生教育中推广“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留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训,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学习汉语。2003年分别被韩国永进专门大学和才能大学指定为海外学期制留学院校。经过在学院学习,许多留学生在HSK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有17人因HSK考试成绩优秀获得韩国国家奖学金留学资助。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获得好评。学院目前已成为全
36、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理事单位、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获“青岛市教育外事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聘请外国专家先进单位”、“青岛市外国专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组把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认定为办学特色项目。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院的国际影响。7. 高度的社会认可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和成功实践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通过近几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文化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不断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合理,毕业生适销对路。
37、海尔集团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是:“在行为品德、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方面都有良好体现。学校在人才教育和培养以及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栋梁之才方面有突出贡献。”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的评价是:“学生素质高、能力强,能在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适应社会各方面要求。”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毕业生的岗位称职率均为100%。由此,学院每年都成为招生的热点学校。 2005年,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来学院视察工作,对学院办学模式,特别是对校企合作给予肯定和鼓励。2006年9月,中国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林澄枝来院访问,对学院办学理念也给予了充分认可。几年来学院接待国外学者、官员、企业家等100多位来访,其中
38、国外大学校长20位,他们对学院办学模式高度评价。加拿大西北社区学院院长福赛斯参观过学院海尔学院实训室后说:“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2004年9月23日,韩国主流媒体仁川日报以产学合作置首位,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等三个专题对学院进行了整版报道。美国LOCAL & STATES、加拿大THE DAILY NEWS和西北社区周刊、新加坡早报等都对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概况和领导者能力培训进行过专题报道。加拿大特勒斯电视台还就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对院长史忠健博士进行了专访。国内多所院校来院参观学习。国内新闻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青岛早报等从不同角度对学院办学情况进行
39、了报道,得到社会广泛肯定。 (四)教学改革1创立“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中国年轻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学院领导作为高职教育的先行实践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职业学院必须要与实际结合,必须进行操作,但我们没有钱盖厂房、买设备,也没有人来管理,只有走出校园进入企业去学习。在教育理念上,我们也进行过碰撞,进行过激烈的辩论,而且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我们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符合学院实际的道路。之所以提出教学外置,因为高职院校永远不可能拥有那么多优秀的技师、最先进的设备、最先进的工艺,只有企业才会有这些条件,因为企业有技术求新、保鲜的能力。” “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到教学基地中、
40、到社会中去学习,学以致用,才能与社会融为一体。”这就是在高职教育中逐步清晰和凝练出的打上XX学院烙印的“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创立的“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地进行实践和丰富,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如家电专业把职业环境见习、课程训教、综合技能实训、上门服务实践、营销实践、产品售后服务综合实践溶于训教全过程。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开放性和职业性。校企的合作使办学的场所从学院延伸到企业,延伸到社区。根据企业需求设立专业,根据区域和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整和改造专业;实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外置、实训外置和考核外置。学院近两
41、年设立教学外置专项资金293万元,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中国石化等知名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启动了“半工半读”试点建设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立引领学院高职教育形成独具的特色。2改革传统的公共课教学为使二级学院有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解决公共课与专业技能课教学脱节,学生职业道德训练、人格素质培养多头、多点、不集中、效果差的问题,学院进行公共课教学管理改革。在将部分公共课教师调整到二级学院并由其直接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完全改变公共课管理体制,将体育、公共英语、公共数学、“两课”教师全部调至二级学院,加入到专业教训部的教学机构中。根据专业自身特点开展体育、外语
42、、数学和两课教学。改革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体育课适应不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与早操、体验式拓展训练、形体训练、大众体育和竞赛相结合。公共英语与专业对英语的要求程度相结合,公共数学课强调够用适用,“两课”教学与实践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此外,公共课教师在教授课程的同时参与管理,实现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有效结合。经过评估、验证,这种改革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全面实行等级制考核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全面实行等级制考核。传统的一张试卷、百分制考核难以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等级制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职业技能等级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状况。等级制改革与教学内容、
43、教学方式等改革同步。实行等级制考核的核心内容是加强过程考核,突出技能考核,强化实际应用能力,并以等级形式表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实行等级制考核,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加明显。考核形式的改变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等级制考核的实行,引发了从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全方位的改革。4以示范项目引领教学改革学院制定了示范院系、示范专业、精品课程、示范教材、示范教学基地、教学改革示范点等示范项目的遴选标准,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了示范项目验收评审机制。评选出海尔学院为示范院系,旅游外事学院、工艺学院为支持建设的示范院系。现有商务管理(家电
44、)、会计电算化等省级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图等省级精品课程。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等9个院级示范专业,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等17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香格里拉大饭店等6个院外示范教学基地,“现场教学与综合实训的有效结合”等40个院级教学改革示范点。示范项目突出教学实训工作中的特色点、亮点,引导教学过程走向开放、走向职业化,引导教师开展生产性教学,使教学致用、修能致用工作的落实有了支撑点。示范项目建设使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标准和目标。示范项目建设,引领学院按“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内涵建设,促进了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5教学质量管理逐步系统化将先进的办
45、学理念,内化为制度建设。在全面质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和实践。 建立了以院长为主任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和党委成员联系院系工作制度,制定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改进教学评价的意见、教学督导条例、教师教学工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制定了等级制考核工作指导性意见。健全校内外实训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提高教师学历,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深入企业研修等。建立健全两级教学督导评价体系。实行质量分析报告制度、院级公开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网上评教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了由用人单位参与,学院、二级学院、学生评价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制定了学生评教
46、标准和用人单位评教方案。学院目前以二级教学督导系统为主体实施教学质量管理,拥有素质能力高、校内外结合的督导员团队,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学生信息员成为教学学习反馈系统的主体,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评价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可。质量管理已经由听课“监控”为主,发展到关注教学全过程、研究向系统化管理发展的阶段,并初步提出输入质量控制、过程质量保障、成果质量评价三环有机衔接的思路,在院系进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尝试。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引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进行了有益尝试,初见成效。(五)专业建设1适应市场需要,校企共建专业学院按照“一个专业背靠一个企业群,建设一批实训、就业双基地”的专业建设思路,建立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以职业实践过程为导向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形成了与区域经济发展接轨的10个重点专业和6个特色专业群。注重与企业联合办专业。例如2002年6月学院与海尔集团合作成立了“海尔家电学院”,2006年更名为“海尔学院”。建立了由海尔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