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4990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6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体育场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一、总论1(一)项目背景与概况1(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二、项目建设必要性5(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全面发展5(二)实现大连市城市规划目标,推动城市新格局建设6(三)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动大连体育事业发展6(四)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提高市民健康素质,提升城市体育形象7三、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8(一)需求分析8(二)建设内容和规模18四、项目规划原则18(一)坚持项目建设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原则18(二)坚持高标准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19(三)坚持体育产业综合开发,场馆多功能化的原则19五、建址选择20(一)建址现状20(二)建址条件20六、建筑方案选择22(一)

2、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22(二)项目规划方案选择23(三)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4(四)建筑方案26(五)结构设计34(六)给排水系统36(七)采暖与通风系统40(八)强电工程42(九)建筑弱电系统47(十)燃气工程54七、节能、节水55(一)节能55(二)节水58八、环境影响评价59(一)污水处理和排放59(二)中水回用系统59(三)污废水系统59(四)降低噪声措施60(五)发电机环保措施60(六)空调系统60(七)绿化61(八)环评结论61九、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61(一)消防61(二)劳动安全卫生62十、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3(一)组织机构设置63(二)人力资源配置64十一、项目实施进度6

3、4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一)投资估算66(二)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68十三、财务评价68(一)经营收入支出预测68(二)财务评价69十四、社会效益分析71(一)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71(二)满足市民需求,推动全民健身活动72(三)拉动体育经济,助力经济发展72十五、结论与建议73(一)结论73(二)建议74附表附表1投资估算表附表1-1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3室外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4场地设施投资估算表附表1-5其他费用估算表附表2投资总额与资金筹措表附表3经营收入估算表附表4经营成本估算表附图用地位置图总平面图附件1、关于大

4、连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大连市新体育中心项目规划设计的条件3、关于对大连市体育运动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4、关于抓好市体育中心建设的会议纪要5、关于研究市体育中心建设工作的会议纪要6、关于拟拆迁的大连市甘井子区朱棋路新体育中心地块及配套区域地块房地产拆迁费用的评估咨询报告5一、总论(一)项目背景与概况1、项目名称:大连市体育场2、承办单位概况 名 称: 法定地址: 法人代表: 投资者简介大连体育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20日。注册资金2000万元,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大连市星海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刘达兼任,公司主要负责体育中心项

5、目的投资建设。其简要情况如表1-1。表1-1借款人名称大连体育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定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576-18号成立时间和注册资本2009年4月20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期限2009年4月20日至2029年4月19日经营范围和业务规划体育场建设项目投资;土地整理。贷款卡号2102020000896732营业执照注册号大工商企法字2102001109282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68706113-2控股方和控股方式股 东出资额占比方式大连市星海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2000万元100%货币法人代表刘达基本开户大连银行营业部大连体育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股东是大连市星海湾开发建设

6、管理中心,出资占比100%。大连市星海湾开发建设管理中心成立于1996年8月,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局级事业单位,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星海湾商务中心区实行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编制中心区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建设计划,按规定审定辖区内的土地出让和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物业管理;负责中心区内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并对中心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依法监督管理;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有: 国家发改委与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7、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辽宁省建筑工程概预算指标及有关费用标准;关于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大连市体育场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大连市体育场初步设计说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4、项目提出的理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激发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情。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它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来说是

8、一个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契机,城市通过举办城运会、全运会、奥运会等体育盛会,带动体育场馆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升值,提升区域板块的形象,进而形成城市新的功能中心。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因为承办奥运会、全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而在城市中形成了以体育场馆为中心,并向外延伸形成配套商业区及居住区的体育商贸居住中心,这样的城市中心聚集了规模宏大的居住群,拥有发展体育产业的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还有与其匹配的商贸中心。这种组合和发展模式将使城市从功能、档次、形象、区位等多方面得到提升,有效激活城市存量体育资产,充分整合城市增量发展资源。体育中心的建设是从整体战略出发,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体育资源、

9、基础建设、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商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运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城市国有土地资本的运营,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虽然大连市很早就有建设体育中心的规划,但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规划的体育中心选址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同时,为了适应大连市的发展和形成辐射全市的效应,大连市体育中心需要站在新的高度重新选址。目前,大连市正在实施“西拓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大连市国际机场、火车客运站的北迁和北部居住区的兴起,都给城市北部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于是,在北部建设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的设想也就应运而生,最终新址选定在南关岭

10、地区。而大连市体育场项目,作为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整个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5、项目拟建地点该项目拟建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西临朱棋路,南临岭西路,新建大连市体育馆的北侧。6、项目主要建设条件该项目用地为国有建设用地,场地平整已完成。城市现有的上水、下水、供电、煤气、供暖、通讯和道路等设施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7、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简介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包含两部分,即体育场馆建设和配套土地开发建设。其中:体育场馆建设包括体育场、棒球场、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运动员训练基地、媒体中心、商业服务区和地下车库;配套土地开发建设包括“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了体

11、育中心项目的实施,大连市政府将提供247.83公顷配套开发土地,以土地出让金来筹集建设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大连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用地中,体育场馆建设总用地面积81.99公顷,配套土地开发用地面积247.83公顷。在体育场馆建设用地中,体育设施建设占地74公顷,市政设施建设占地面积0.2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45公顷,防护绿地3.29公顷。体育场馆总建筑面积53.09万平方米。大连市体育场项目是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的主要子项目。(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连市体育场总投资为124014.38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银行贷款解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2:表1-2序 号指 标数 值1项目占地面积(平方米

12、)1347402建筑面积(平方米)1196102.1用房建筑面积436002.2休息平台面积292602.3看台面积348002.4“S”北平台119503容积率0.894绿地率13%5建筑密度0.74%6停车位(个)2297总坐席(座)610008比赛场地面积(平方米)237179投资总额(万元)124014.389.1其中:建设投资113968.139.2 建设期利息10046.2510银行借款本金(万元)113968.1311单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投资(万元/平方米)1.0412单位使用功能的运营成本(元/平方米)221项目银行借款将由项目配套开发土地出让后产生的土地出让金偿还。体育中心项

13、目配套土地开发用地面积247.83公顷,开发期5年,于开发期第2年开始出让土地,出让4年。根据测算,配套开发土地出让收入为104.41亿元,每年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11.55亿元、25.14亿元、31.51亿元、36.21亿元。体育中心项目预计需银行贷款25亿元,而该体育场项目银行借款11.40亿元,如能按预计进度出让配套开发用地,则出让产生的土地出让金足以偿还银行借款。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大连市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建设将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以2008年奥运会为例,我国奥运场馆建设总投资280亿元,国家投资又带动民间投资,极大地拉动了

14、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终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作为我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设施项目,将从多方面拉动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投资建,扩大城市体育产业消费需求,带动经济总量放大。同时,体育产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与辐射效应十分明显,伴随大连市体育场建设,体育设施、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健身娱乐、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市场都将得到空前的发展。首先,设施完备的体育场必将吸引更多的各类大型赛事来到大连,商业性赛事的数量和质量随之而提升。高质量、丰富多彩的竞赛表演市场又能吸引众多消费者,促使观众流量的增大,反过来,消费者的增多又促进了竞赛市场的繁荣。其次,体育场的建设和使用将成为本地体育

15、产品的高曝光率平台,为大连体育用品企业提供了提升形象、扩大品牌知名度的载体。同时随着高水平比赛的展开,国际水平的体育用品的涌入,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极好的观摩、学习和交流的机遇。体育场馆和体育赛会水平的提升还将促进大众体育运动的升温,意味着体育休闲娱乐市场需求的扩大,随着体育项目开发的品种不断增多,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消费方式多样化,层次各有不同,也就不断地促进了消费的增加。再次,借助体育场馆的兴建,体育旅游、赛事旅游也将逐渐发展壮大,吸引国际赛事进入大连,就可以以此组织外地体育爱好者前来观看,发挥旅行社的优势,满足体育迷的需求,又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填补大连传统旅游项目的空白,拉动旅游

16、市场的巨大消费。最后,独具特色的体育场馆建设还将成为城市体育文化的载体,促进大连市传播体育文化,扩大城市影响。最终,伴随新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大连体育文化事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良机。(二)实现大连市城市规划目标,推动城市新格局建设大连市政府在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乡、社区体育设施,重点建设市体育中心”。2007年,市政府把市体育中心的规划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提上了政府的工作议程。该项目的建设是政府“十一五”规划中这一内容的具体实施。该项目的建设也顺应了大连市城市规划的需要,与市政府“西拓北进”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将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建设与大连市的城市建设紧密结

17、合起来,形成一种联动发展的效应,将会有利促进大连市容建设的发展,形成“东西联动,南北齐飞”的战略格局。以体育中心项目为主的组团式开发建设,可有力推动大连市北部城区的市政建设,促进北部新城市中心的形成,并且通过促进城市体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拓展城市的外延空间,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此外,体育场的建设以及对未来大型赛事的承办,将会进一步加快北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旧城中心基础设施不足的压力,从总体上推动城市新格局的形成。在大连“西拓北进”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项目所在地南关岭地区是规划中的新铁路客运站址,是未来的新城市中心,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南关岭地区的规划发展和新城市格局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

18、进作用,并将成为落实“西拓北进”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三)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动大连体育事业发展大连是我国的体育名城,享有“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的美誉。大连市竞技体育服务于“奥运争光计划”,具体承担着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青少年体育人才、参加省运会、城运会,为大连市争光的任务。2005年,大连实德足球队夺得中超联赛和“足协杯”两项冠军,实德女足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大连籍运动员获得了辽宁省代表团31枚金牌中的11枚,实德女足代表辽宁省参赛获得亚军。2005年,大连市设立“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基地”6所,并首次开展了大连市“百名全民健身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百

19、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秀教练员”的评选活动。2005年内共举办、承办市级以上比赛45项182次,其中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和第十届大连市运动会。目前,大连市尚没有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高标准的体育训练中心,而装备精良的体育场馆和设施正是竞技体育得以充分发展的物质基础。从长期看,没有专业配套、设备精良的训练比赛设施,竞技体育就缺乏竞争力,就难以培养卓越的竞技人才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作为辽宁省重要的竞技体育培训基地,大连市现有的体育训练场馆和设施还不具备为辽宁省乃至国家输送大量优秀运动员的物质条件,这种状况亟待改善。体育场馆是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载体和物质基础,该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大连

20、市缺少大型体育运动中心的空白,将为大连市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高水平、高配置的场地和设施,有助于大连市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对推动大连市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有重要作用。(四)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提高市民健康素质,提升城市体育形象大连市民历来有体育健身的传统,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等体育运动早已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体育城市水平不仅要靠竞技体育的代表,更依赖全民健身的培养和带动。随着大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民在休闲、健身、文化娱乐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连市尚无辐射全市的中心体育场馆,且大多数区域性或社区性的场馆设备老化,场馆设施水平较低,经营状况不理想,使得市

21、民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足,不能满足群众热切的体育健身需求和愿望。没有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的公共体育设施,市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就得不到保障、基本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大众体育的参与率和忠诚度也不会有显著的提升;同样,没有不同规模、不同档次并存的经营性体育设施,就没有活跃的大众体育消费,就难以形成竞争有序的体育市场和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而大连体育中心的一系列场馆建设,将使大连市体育设施发展水平快速攀上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连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带动市民参加体育建设运动的热情,提高大众身体素质。同时,大型体育场馆是城市中的特殊建筑,据有其它建筑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市体育场的建设将以其独具特色的外形、高水平

22、的建设标准和完备的功能成为大连市标志性建筑物,成为大连市体育形象的新代表。综上,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三、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一)需求分析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与前景(1)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体育产业历经了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体育事业突飞猛进,成就引人注目。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文化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群众体育取得了重要进步,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围绕建设群众身边体育场地、健全群众身边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体育活动的“三边”工程,新时期全民健身的实施成效显著,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群众体育的大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

23、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明证。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连续跨越,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取得历史性跨越;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魅力与实力,令世人惊叹。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310个,创超世界纪录1195次,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良好的竞技水平,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体育大国,竞技体育的大突破是“国运盛、体育兴”的最好诠释。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体育场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突破,学校体

24、育和社会体育相衔接,更好的发挥其基础作用。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2)我国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力强盛,我国体育场地和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和增加。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比1995年增长38%,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骨干队伍发展壮大,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场地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占全国体育场地数的7. 13%。最少的是西藏,占全国体育场地数的0. 04%。在全国的体育场地中,分

25、布于城市市区的体育场地占总数的28. 55%。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场棺分布并不平衡。广东省体育设施在总量、投入、人均面积及人均拥有量上均居全国首位,投入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总资金达296.68亿元,共建有各类体育场地77596个,场地面积l.52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l.91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9.75个。2004年到2008年,广东仅公共体育设施部分的投入就达到79.3亿元,新建全民健身广场106个和各类公共体育设施15645个,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遍布城乡。同时,广东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建设了一大批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较高档次和规格的既能承办国际综合运动会或顶级赛事,又能广泛满足全

26、民健身的现代化体育场地设施。到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了以省、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行政区域为主,社会、行业为配套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珠三角9个市均已建成了配套完善的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广场; 所有的县(市、区)、街道(镇)、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11个地级市已建成了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和全民健身广场等大型体育设施;有42个县(市、区)的体育设施达到基本建设标准,其他县(市、区)均建有12个大型公共体育场地设施,80%的行政村也拥有体育活动场地。广东省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其良好的体育设施建设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大量的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也拉动了周边产业

27、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十分明显,尤其表现在体育设施的人均水平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0万人即拥有200个以上,新加坡体育理事会规划要求,20万左右的居民区必须要有一个体育中心,至少要包括:3个游泳池、3个羽毛球馆,29个网球场地,6个篮球场和一个健身室。总体来看,我国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数量、利用率和后期效益的发挥程度尚存在一定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程度的欠缺。特别是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的部分开放,而34.

28、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目前基本全部开放,但公共体育场馆仅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2.3%。从居民活动点上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规模一般也仅为31100人,而且主要由锻炼者自发组成,同时缺少必要的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健身要求。(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1)国家产业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由于我国正处于社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从三个产业结构的划分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而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产业结构调整

29、和产业规制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会日益受到重视和提升。在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和具体实施的推动下,体育产业作为两个计划的重要组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和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将逐步走向更深程度的社会化和产业化。2)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空间据国家信息中心资料显示,2000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人年均收入增长了7.3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 3%,比改革开放之初的57. 5%下降了近20个白分点。按照联合国划分贫富

30、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的牛活水平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引致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体育消费,作为较高层次的发展消费需求和生活需求,从增长趋势看具有无限性。相信随着人们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光明的前景。2、大连市体育事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1)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大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新形势和新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详见表3-1。表3-1 2008年大连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单位112月累计同比增长(

31、%)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亿 元3858.21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 元339.12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 元41019外贸进出口总额(自营)亿美元449.0923.71出口总额 亿美元238.3921.05进口总额 亿美元210.726.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 元2513.43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元1182.0620.3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 亿 元1398.423.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月) 元17500.4815.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月)元14101.3816.2资料来源:大连市统计局。(2)大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大连是我国北方沿海重要的港口、

32、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大连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要遵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港口、海洋资源和科研等优势。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经济整体水平和效益,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大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良好、风景优美的现代城市。1)发展目标大连市的“十一五”规划将大连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大连将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成为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加工制造业基础。在战略部署上,通过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兴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

33、伐。城市建设发展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使大连城市发展形态更趋合理、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更强、产业集聚和扩张力更大、城市环境更美,争取在2020年前后达到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平均水平,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科教发达、社会稳定的清洁、舒适、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名城。这些发展目标为大连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包括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休闲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并打下坚实的基础。2)主城区发展方向按照规划,大连市将形成有一个中心城市、三个次中心城市、六个小城市、十一个重点、二十八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网络,构成沿两条轴线呈“V”型放射状组团式空间格局。大连中心城市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

34、西拓至旅顺、北进至金州,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两城”即主城区与新市区。主城区由中心城区和旅顺口区组成,其中中心城区由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组成。主城区功能定位为行政文化中心、中央商务中心和现代产业区。而新市区主要是以南关岭即将兴建的火车站为轴心形成的经济新区,其中该项目所在的朱棋路新区位于大连“西拓北进”的重要节点,具有“东西联动,南北齐飞”的战略意义。朱棋路新区一方面是中心城向北拓展的腹地,另一方面,向东连接金州区和北三市,向西联系旅顺口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与中心主城区未来的拓展的空间主城区北部及西部规划的土羊高速公路沿线的北海组团、革镇堡镇、营城子镇等,具有便利的交通

35、条件和发展连动之势。该项目大连市体育场选址在此,就是借其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契机,带动北部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3)交通规划机场规划:大连机场是国际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也是东北重要的货运机场,但是周水子机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航空运输业的需求。经过综合分析多个机场拟选方案,规划三十里堡作为城市机场首选方案。铁路规划:规划建设大连至沈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配合轮渡工程建设长岭子至羊头洼铁路正线工程、铁路到发场待渡场及栈桥等;建设庄河至岫岩、瓦房店经谢屯长兴岛、新城区至丹东的大丹铁路等铁路工程,其中大连到丹东铁路继续向北延伸至绥芬河,成为新的“黄金海陆大通道”;扩建金州南编组

36、站,建设南关岭铁路客运站和大窑湾铁路编组站;同时,应加快铁路场站建设,构成功能完善、技术一流的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综上所述,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市主城区未来将向北拓展,形成新的城市居住区和中心区,大连市机场和火车站的向北搬迁也给北部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活力。该项目所建设的体育场,正是顺应“西拓北进”的规划思路,拟落户城市北部的。位居要冲,交通便捷,为未来新项目的启动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施、该地区还是大连市物流中心的重要节点,大量居民“北移”也会加快新区繁荣,这些都将为新的体育场的建设与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3、大连市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问题(1)大连体育事业取得的发展

37、成果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连正在举全市之力,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周期、最有效的途径、最得力的措施把城市建设成为让大连人为之骄傲、国人为之赞叹、世人为之瞩目的经济强市、旅游名市、工业基地和体育名城。近几年,大连以此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使得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均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具体情况见表3-2。表3-2 大连运动员在历届比赛中所取得的骄人战绩1996年26届奥运会王军霞获得5000米金牌2000年27届奥运会丁美媛夺得一枚举重金牌,并破3项世界纪录;姜翠华在第27届奥运会上,夺得500米计时赛的铜牌;大连市共有14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占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的4.9%。大连市

38、选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一金、一铜、一个第4名、一个第7名的好成绩。2004年28届奥运会大连籍运动员杨昊、刘亚楠为中国女排获得金牌做出贡献,同时他们还夺得了4个第四名、1个第六名、l个第七名,l个第八名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大连市运动员有36人进入决赛,共夺得22.5枚金牌,占辽宁省代表团金牌总数的55.4%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的比赛中,大连市有165名运动员代表辽宁省参加,共获金牌14枚,银牌11.5枚,铜牌7.5枚。占辽宁代表团金牌总数的34%、总分28%位居省内各市之首。大连运动员所获的14枚金牌数,可列全运会金牌榜第9位2006年多哈亚运会大连籍运动员共夺得八枚金

39、牌2001年世界杯足球赛有5名大连运动员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截止到至2008年末,有超过百名大连人先后入选国家足球队大连体育多年来在国际国内赛场的表现,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了“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的光荣称号。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还在大连分别建立了田径、游泳、自行车、举重、网球、赛艇、皮艇、划艇等8个运动项目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有利于促进大连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大连在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上也走在全国前列,主要表现为市民参与意识强,参与人数众多,像徒步走大会,每年报名参加的人数以两位数的比例递增,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前儿

40、童,甚至残疾人都热情参与其中。表3-3 大连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基本情况各项指标具体内容体育人口体育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1.8%。健身网点全市健身网点约为3400多个。体育健身指导员体育健身指导员6200人。健身俱乐部各类健身、训练、娱乐性质的俱乐部1202个,会员15万人。其中,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9个,省级41个,区县级46个,街道乡镇级1106个。国民体质网络2006年,大连市完成了全市各区市县的国民体质网络建设。大连市被评为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十佳城市”。各项体育协会大连市体育总会下辖40个单项体育协会,参加国际交流活动9次、省级赛事24次、市级129次。开展国际徒步大会、国际马拉松赛、全

41、民健身周、万人太极拳展演等活动300余项,第四届国际徒步大会参加人数27万人,创造了世界徒步史上参加人数之最,大连市当选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国际徒步城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连市政府先后为全市100个自然村建设100个标准篮球场。2006年,大连市完成了全市各区市县的国民体质网络建设。首次表彰全市“百名全民健身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800名。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连市被评为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十佳城市”。(2)制约大连体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运动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连市也成为全国的体育强市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快速增长经济和不断强盛国力的今天,

42、我们的体育事业或产业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以体育场为主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滞后,与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也影响了大连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综合竞技体育能力需提升,优势项目难以维继首先,大连的综合竞技体育与国内其他强市比还有一定差距,当然这与人口基数有关。但出现了“新的优势项目不多,传统的优势项目在减弱”的趋势。例如,大连的体育强项首推足球,但近年来,大连的足球声望也在下降,甚至深陷保级危机,大连优秀足球运动员也已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其次,大连的体育设施历史欠账太多,训练项目布局受限。以足球基地为代表的训练基地也是“几经风雨”,尽管国家各训练队已有8个在大连设立训练基

43、地,但围绕大连本地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形势却不容乐观,后备人才相对匮乏,高水平的教练在不断流失。不仅训练水平提高困难,基地的硬件设施水准也在下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比赛场地和训练基地一体化的馆和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不仅有助于发现和训练高水平的运动员,也有利于综合利用各种体育资源。但在大连,由于缺乏市场化的运作,缺少投资主体,一直难以实现。再次,由于经费和场地训练的限制,许多竞技体育项目无人训练,06年的辽宁省运动会,大连市在5个大项、104个小项无队参赛,坐失金牌、奖牌和总分。此外,一些基础大项目和群众喜爱的集体球类项目总体水平较低,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突

44、出,缺乏标志性的场馆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仍处在较低水平。体育场地设施等资源总量不足与现有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制约着群众更广泛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的城市也在不断长高,百米以上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个个新式居住小区不断涌现,档次也越来越高,大连的房价曾一度位居全国房地产升值的榜首,但是新建或扩建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却少之又少,而且大都是在各类学校里。由于体育设施的公共性比较强,过去主要是靠政府出资修建的场地,由于年久失修,设施也变得十分简陋,被占用或废弃现象也比较严重,而现有的体育设施利用率也较低。例如,地处星海

45、广场,曾一度深受市民欢迎市民健身中心,由于该地块被规划为大连市金融商务区用地,不得不拆除。号称全国足球城、体育强市的大连,体育场馆设施竟然非常落后,确实令人十分遗憾。近年来,具有大连特色,代表大连风格的大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宏伟壮观的会展中心一期、二期馆,简洁明快的大连现代博物馆,古香古色的贝壳城堡博物馆,欧式风格的自然博物馆、美式设计的和平广场购物中心等,而与广大市民活动和娱乐息息相关的大型体育场馆却是无处寻觅,这可谓是大连体育资源缺乏的典型例证。3)经营性的体育馆增长较快,但管理水平堪忧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休闲、娱乐、健身为主的体育消费增长较快,随之而来是全市各类的足球

46、场、篮球场、滑雪场,大大小小的台球馆、滑冰馆、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保龄球馆、健身会所、瑜珈馆,甚至是击剑馆、壁球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基本上都是商业化运营模式,以赢利、赚钱为主。由于这类场馆场地受限,规模不够,经营形式单一,很难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在经营上,“商家”主要是采取“跟风跑”的策略。保龄球成为健身时尚时,全市保龄馆最多时近百家,结果相互之间恶性竞争,最后大都销声匿迹了。当健美操风行时,又一蜂窝开起来了健身房,流行风潮一过又“改行”,导致许多市民办卡却无处消费,为市民体育健康运动服务也成了空喊口号。许多经营者为降低运营成本,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加之管理水平跟不上,经常会出现很多社会性问题,不但没有达到市民健身强体的目的,反倒出现疾病的隐患。实际上,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体育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也是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来发展,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大连要发展全民体育事业,需要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更需要政府创造宏观环境,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完善体育设施,提倡健康运动理念,来加快大连体育事业的发展。4)体育消费观念需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从表面上看,大连市民参与休闲、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还是比较广泛的,有一定的普及性。2007年进行的国际徒步大会,吸引了27万人的参与,创造了世界徒步大会参与人员的记录,还有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