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488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1∕T 1133-2019 蜜蜂养殖技术规范(上海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40B 47B31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T 11332019蜜蜂养殖技术规范Regulation of beekeeping technique2019-01-09 发布2019-05-01 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1/T 11332019目 次前言.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人员.15蜂场环境.26蜜源.27蜂机具.28卫生消毒.29 蜜蜂饲料.210 蜂种.311饲养管理.312 多王群管理.413授粉管理.514蜜蜂病虫害防治.515记录和档案管理.616标识和可追溯性.6附录A(规范性附录)上海常见蜜源植物及授粉植物花期表.7DB3

2、1/T 11332019_1刖 s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上海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有限公司、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上海聚峰养蜂专业合作 社、上海冠生园蜂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森蜂园蜂业有限公司、上海市农学会蜂业专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德官、刘苗会、顾纪东、闵燕。IDB31/T 11332019蜜蜂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蜜蜂养殖的人员、蜂场环境、蜜源、蜂机具、卫生消毒、蜜蜂饲料等要求,以及蜜蜂饲养 管理、多王群生产管理、蜜蜂为设施农业授粉管理、蜜蜂病虫害虫防治等

3、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的蜂农、蜂场、养蜂组织、养蜂基地、授粉设施农田等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 组织和农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7 白砂糖GB/T 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GB/T 21528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NY 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5030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强群 strong colony蜂群中的工蜂及子睥的数量相对较多,具有6个及以上足

4、框,蜂群能够持续采集花蜜、花粉以及 产浆。3.2代用花粉 substitute pollen可以代替蜂花粉用于饲养蜜蜂的饲料,主要有脱脂大豆粉、脱脂花生粉、玉米蛋白粉、啤酒酵母粉等 替代花粉。3.3多王群 polygynous colony由2只以上的蜂王同巢的蜂群。3.4蜜蜂授给 bee pollination以蜜蜂为媒介传播花粉,使植物实现授粉受精的过程。4人员4.1 养蜂从业人员需持有县级及以上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养蜂证方可上岗。DB31/T 113320194.2 养蜂从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无传染病,一般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5蜂场环境5.1 应选择地势开阔、背风向阳

5、、排水良好的场所,应避开居住区及人流密集区域,以防蜜蜂筌伤人畜。5.2 应远离经常需喷洒农药的农田,且需远离城镇、工业污染源、公路和铁路、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 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5.3 附近应有便于蜜蜂采集的良好水源,水质符合NY 502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5.4 采蜜区应有充足的蜜源植物,蜂场与蜂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蜂场应间距1 000 m以上。6蜜源6.1 主要蜜源植物是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分泌花蜜量多、蜜蜂爱采、能生产商品蜜的植物,主要有 油菜、制种菜花、一只黄花等。6.2 辅助蜜源植物是能分泌少量花蜜和产生少量花粉的植物,主要有桃、梨、柑橘、玉米、枇杷以及西

6、甜 瓜、蔬菜、林木、花卉等。6.3 上海常见蜜源植物及授粉植物花期见表A.L7蜂机具7.1 应选用无毒、无味材料制作蜂箱、巢础、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王笼、王台、移虫针、取浆器、脱粉器、喷烟器、饲喂器等机具。7.2 应选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摇蜜机、割蜜刀。7.3 蜂场工作人员每人需配备2套以上的面网、工作服和防蛰手套。8卫生消毒8.1 蜂场卫生消毒8.1.1 每周清理一次蜂场死蜂、杂草和杂物,清理的死蜂应及时深埋。8.1.2 蜂场每季度洒生石灰粉消毒一次,或用5%的漂白粉乳剂喷洒消毒一次。8.2 蜂机具卫生消毒8.2.1 木制蜂具用可用乙醇喷灯火焰灼烧消毒或日光曝晒,每年至少一次.8.2.2 塑

7、料蜂具可用75%的乙醇浸泡消毒。8.2.3 不锈钢蜂具可用75%的乙醇浸泡或擦拭消毒。9蜜蜂饲料9.1 可用蜂蜜、花粉、白砂糖作为蜜蜂糖的饲料,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白砂糖要求,不可用糖浆作 为蜜蜂饲料。9.2 可用代用花粉作为蜜蜂的蛋白质饲料,代用花粉不得超过蜜蜂蛋白质饲料总质量的30%。9.3 不得使用发酵的蜂蜜、发霉变质、受污染和转基因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蛋白质饲料饲喂蜜蜂。2DB31/T 1133201910蜂种10.1 适宜蜂种10.1.1 意大利蜂:产蜜能力强,生产王浆的能力强,是蜜浆兼产型的理想品种。10.1.2 中华蜜蜂:行动敏捷,嗅觉灵敏,发现蜜源比意蜂快;善于利用零星蜜

8、粉源。10.1.3 浙江浆蜂:具有王浆产量高、采蜜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性情温驯、抗病强等优点。10.2 蜂种引进10.2.1 引进蜂群:上半年适宜在1月份2月份,下半年适宜在9月份10月份。引进蜂王年轻、胸 宽、腹长、健壮、产卵力强;子脾面积大,幼虫发育饱满、有光泽的蜂群。10.2.2 引进蜂王:蜂王引入后,应通过间接诱人法,将其诱人事先准备好的无王群中;大约经过2个月 后,该蜂群中的工蜂便基本换成该蜂王所产的工蜂了。这时便可对其进行观察、鉴定,具体了解其性能 和特点。10.2.3 引进卵脾:卵脾带引入后,应立即放入蜂群中孵化;孵化后12 h18 h的幼虫便可用于培育处 女王引入的蜂种也只能作

9、母本,与本场或本地区的雄蜂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以改善本场原有蜂群 的生产性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10.3 蜂王培育10.3.1 人工育王主要环节包括选择和组织父群、培育雄蜂、选择和组织母群、初移、复移、组织交尾群、分配王台、蜂王出台、蜂王交尾、蜂王产卵以及蜂王提用等。10.3.2 育王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包括育王的时间、父母种群的选择、哺育群、交尾群、蜂群的营养、管理 手段和操作技术等,对育王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杂交技术的应用和对于雄蜂的重视有助于蜂 种的优选。11饲养管理11.1 春蹩期管理11.1.1 蜂群检查:开箱查看蜂群的群势、蜂王的产卵、子脾、饲料、蜂脾关系,健康状况等。1

10、1.1.2 调整群势:蜂群的群势在5框蜂以上,可以过1个月再行调整,平均群势在5框蜂且强弱相差悬 殊,就要进行调整。11.1.3 调整蜂脾关系:春繁前期缩小蜂巢使蜜蜂密集,巢弹数量比蜂数少1框2框,约半个月后加 1个适于蜂王产卵的空脾,以后每隔5 d6 d加1个脾。初期加脾,加在蜂巢外侧,蜂数增多时,把空脾 加在蜂巢内的第二、第三框位置。11.1.4 奖励饲喂:为刺激蜂王产卵和促进强群,在存蜜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少量的奖励饲喂。以蜂 蜜:水的质量比3:1或以白砂糖:水的质量比5 1进行奖励饲喂。11.1.5 喂水:春季要经常供给蜜蜂饮水,应该符合用棉条一头放在存水器内,一头拖到巢门前,或用泡 沫塑

11、料沾上水,放在巢门前面,供蜜蜂采水。11.2 生产期管理11.2.1 维持强群:持王蜂比值在0.5,即2 kg蜜蜂1只蜂王,饲养30%以上的双王群,还应饲养5%以3DB31/T 11332019上的多王群。在蜜源情况良好的条件下,若发现产卵量少、一房多卵或卵产在房壁上,都应及时更换 蜂王。11.2.2 继箱群的管理:加继箱时,巢箱放6张8张脾,继箱放3张5张脾,巢脾向箱内一侧靠拢,巢 箱与继箱之间加放隔王板。开始流蜜时,把继箱加到8张9张脾,各张巢脾距离加宽到12 mm-15 mm11.3 越冬期管理11.3.1 培育适龄越冬蜂:流蜜结束后,抽出多余的蜜脾,适当补给空脾,保持蜂脾相称,加强巢内

12、保温 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为了能保证越冬的群势,可以把2个3个弱群同箱饲养。11.3.2 调整群势:周边无蜜源时,单王群的群势可保持在5框蜂,双王群的群势保持在8框蜂。11.3.3 贮备越冬饲料:若流蜜期未能留足越冬饲料,可在蜂王接近停止产卵前,突击用浓度大的糖水(2份糖、1份水)或蜜汁(10份蜜、1份水),3 d4 d内把蜂群喂足,待蜜脾封盖后抽出或直接留在巢内 作越冬饲料。11.3.4 保温管理:在箱顶盖上副盖或小草帘,然后再盖上箱盖。夜间温度低于5.C时,蜂箱下垫上 10 cm厚的干草上,蜂箱顶部及外侧用草帘包裹,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2多王群管理12.1 多王群的组建12.1.1

13、 准备:蜂王交配后,让其在大群里产卵6个月以上,在上一年5月份至6月份培育的蜂王,到 第2年4月份至6月份组建多王群。12.1.2 前处理: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捏住蜂王的胸背部,口器向上,再用小剪刀或指甲钳剪掉蜂王 两侧上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能伤及喙和触角。剪掉部分上颗后,放回原来蜂群内饲养1 d2 d,待 伤口愈合组建多王群。12.1.3 多王群的组建:选择蜂群处于强盛阶段且外界的蜜粉源丰富的时期,从原群中提出即将出房的 2张封盖脾和1张蜜粉牌带蜂集中放在空蜂箱内,并抖入2框蜂,敞开巢门让外勤蜂返回原巢,待箱内 只剩幼蜂,即可将蜂王放到一起,组成多王群。12.2 多王群的饲养管理12

14、.2.1 初期管理12.2.1.1 多王群组建初期,蜂王因受到刺激,腹部会收缩变小,产卵下降甚至停产,恢复正常产卵约需 5 d7 d时间。12.2.1.2 在蜂王恢复产卵阶段,可采用从大群中抽出中间少量出房、外围大量临时出房的子脾加给多 王群,以满足多只蜂王同时产卵的需要。群势的大小以5框6框足蜂为宜。12.2.2 后期管理12.2.2.1 根据多王群群势的需要,适时地从大群中抽出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补充给多王群,以保持一 定的群势。12.2.2.2 多王群日常管理上要求勤查勤看;需保证花粉饲料充足,蜜糖饲料适量,恰到好处;及时清理 王台,防止分蜂;注意保温,防止盗蜂。4DB31/T 11332

15、01913授粉管理13.1 蜂群组织13.1.1 扩繁:将大蜂群扩繁分成1只蜂王、3脾蜂以上的授粉标准群,蜂箱内保持充足的蜂蜜和适量的 花粉,以保证蜂群繁殖。13.1.2 隔离:对于制种作物,在蜂群进入温室之前,应先隔离蜂群3 d以上,让蜜蜂清除体上的外来花 粉,授粉结束后立即撤出授粉温室,不可为同一作物再次授粉,避免引起作物近本杂交。13.2 蜂群运输13.2.1 运输工具应清洁、无农药污染,固定巢脾及蜂箱,防止运输过程中挤压蜜蜂。13.2.2 保证蜂箱内饲料充足,每个蜂群加1张水牌;调整好巢门方向。13.2.3 合理安排运蜂时间,运蜂车宜应在夜晚行驶,应在上午10点以前到达,并及时卸下蜂群

16、。13.3 授粉群配置13.3.1 时间13.3.1.1 对于设施瓜果蔬菜类花期较长的作物,在初花期将蜂群放入;对于花期短的作物,应在开花前5 d将蜂群放入温室。13.3.1.2应选择傍晚时将蜂群放入温室,天亮前打开巢门,同时补喂花粉和糖水,刺激蜂王产卵,提高 授粉蜜蜂的活力。13.3.2 数量一个标准授粉群(3脾蜂/群)满足666.67 m2(l亩)温室的授粉需要。13.3.3 摆放如果一个温室内放置1个标准授粉群,蜂箱应放置在温室中部;一个温室内若放置2群或2群以上 蜜蜂,则将蜂群均匀置于温室中;蜂箱应放在作物垄间的支架上,支架高度20 cm。13.4蜂群管理13.4.1 加强保温:温室内

17、夜晚温度低于10 C时,应在副盖上加草帘等保温物,保证蜂群能够正常 繁殖。13.4.2 喂水:温室内在蜂箱前约1 m的地方放置一个碟子,每隔2 d换一次水,在碟子里面放置一些草 秆或小树枝等,供蜜蜂攀附。13.4.3 喂糖:温室内大多数作物因面积和数量有限,花朵泌蜜不能满足蜂群正常发育,尤其为蜜腺不 发达的草莓等授粉时,在巢内饲喂糖水质量比为1:3的饲料。13.4.4 喂花粉:每隔7 d喂一次,直至温室授粉结束为止。14蜜蜂病虫害防治14.1 蜜蜂病虫害的防治应符合GB/T 19168的规定。14.2 蜜蜂病虫害的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T 5030的规定。DB31/T 1133201915记录和档案管理按GB/T 21528中记录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执行。16标识和可追溯性按GB/T 21528中记录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执行。6DB31/T 11332019附录A(规范性附录)上海常见蜜源植物及授粉植物花期表上海常见蜜源植物及授粉植物花期见表A.I.表A.1上海常见富源植物及授粉植物花期序号植物名称花期备注1西甜瓜3月至5月温室授粉2水蜜桃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室外授粉3梨4月上旬至4月下旬室外授粉4油菜花4月上旬至4月下旬5柑橘4月至5月一6玉米7月下旬至8月中旬室外授粉7一枝黄花8月至9月一8枇杷10月至12月9草莓12月至5月温室授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