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4817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8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攀枝花市矾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四川省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前 言5第一章编制背景61.1宏观层面61.1.1经济全球化61.1.2西部大开发战略61.1.3新型工业化道路71.1.4节能减排工程71.2中观层面81.2.1四川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81.2.2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81.3微观层面91.3.1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9第二章现状概况112.1自然资源112.1.1气候112.1.2水文112.1.3地形122.1.4地貌122.1.5矿产资源122.2社会经济条件122.3生态环境132.4钒钛产

2、业园区现状13第三章原有规划解读153.1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153.2盐边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15第四章扩区原因174.1政策引导174.2发展要求174.3理论支撑17第五章发展条件分析195.1优势195.1.1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195.1.2良好的循环经济基础195.1.3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链条195.1.4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园区的确立195.2劣势205.2.1区位劣势205.2.2用地紧张,开发规模的限制205.2.3经济总量不高,产业集群程度低205.2.4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附加值低205.3机遇205.3.1经济全球化205.3.2节能减排政策205.3.3西部大开发战略2

3、05.4挑战215.4.1区域发展竞争加剧215.4.2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215.4.3建设成本高21第六章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226.1规划范围226.2规划期限22第七章产业园发展总体思路237.1规划依据237.2指导思想237.3规划目标237.3.1 规划总目标:237.3.2 近期经济发展目标:237.3.3 可持续发展总目标247.3.4 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247.4规划定位247.4.1性质定位247.4.2产业定位247.5规划原则257.5.1因地制宜原则257.5.2关联发展原则257.5.3集聚发展原则257.5.4集约发展原则257.5.5合作发展原则25第八章土地利

4、用规划268.1空间结构268.2功能结构268.3规划用地布局268.3.1江南工业片区268.3.2江北工业片区268.4园区用地平衡表28第九章道路交通规划299.1道路交通规划原则299.2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99.2.1对外交通299.2.2园区各片区之间道路交通系统309.2.3园区各片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309.2.4交通设施规划309.2.5道路等级309.2.6规划区内部人行系统31第十章物流系统规划3210.1物流主要类型3210.2区域物流类型分析3210.3物流现状分析3410.3.1 对外物流现状3410.3.2 规划区物流现状设施:3410.4战略定位3510.5规划区

5、物流规划3510.6规划区内主要物流设施规划3510.7区内物流分析35第十一章绿地系统规划37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3812.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3812.1.1给水工程3812.1.2排水规划4012.2电力、电信工程规划4112.2.1电力工程规划4112.2.2电信工程规划4212.2.3有线电视工程规划43第十三章环境保护规划4413.1环境污染现状:4413.2环境控制目标4413.2.1 总体目标4413.2.2 保护目标4413.3保护原则4413.4环境控制标准4413.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413.4.2 环境噪声质量标准4513.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513.5产

6、业园区建设项目准入控制4513.6环境控制措施4613.6.1资源循环利用措施4613.6.2污染控制措施4813.7园区污染控制的市场化运行体制50第十四章节能减排规划5114.1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5114.2节能减排的总体思路5114.3节能减排措施5114.3.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5114.3.2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5114.3.3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技术进步5114.3.4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5114.3.5完善政策措施,保障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52第十五章分期建设规划5315.1近期建设规划年限5315.2近期建设范围5315

7、.3近期建设目标5315.3.1近期经济建设目标5315.3.2近期社会建设目标5315.3.3交通设施建设目标5315.3.4基础设施建设目标53第十六章综合防灾规划5516.1消防规划5516.2安全规划5616.2.1防洪规划5616.2.2抗震规划5616.2.3地质灾害防治规划5716.3人防系统59第十七章规划实施与建议6117.1可持续发展策略6117.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策略6117.3开发与保护并行策略6117.4加强对产业园区的领导6117.5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6117.6建立完善的园区管理机制6117.7加强产业园区经营管理6217.8建立工业人才支撑体系

8、62前 言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川西南、滇西北最大的城市,是四川仅次于成都最富裕的城市,被四川省列为重点打造的4个大城市之一。 攀枝花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具有资源开发型城市、工业城市、移民城市、山地城市的典型特征。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等称号;被评为2008中国地级以上城市10大活力城市,跻身2008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进入中国

9、城市信息化50强之列。世界自然基金会选定中国5个城市探索低碳发展示范项目,攀枝花被列为生物柴油发展之城。世界卫生组织将长春、成都、攀枝花3个城市列为中国第二批健康城市试点项目。是继成、德、绵之后四川第四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交通部将攀枝花列为196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四川省将攀枝花列为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之一、8个次区域物流中心之一。随着攀枝花工业基地等一批现代化工业的建设和投产,过去深处内陆、工业基础薄弱的西南,有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的冶金、能源工业布局有了改变,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出了大量的基础原材料,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腾

10、飞和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攀枝花可以说是西部大开发一成功的先声和预演。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背景,建设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下,攀枝花的工业建设需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科学地指导。第一章 编制背景1.1 宏观层面1.1.1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

11、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

12、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

13、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1.2 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后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 总体目标: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14、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 工作重点:(1) 坚持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 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

15、格局。(3) 坚持为民谋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4) 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建立有利于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6) 坚持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1.1.3 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时期,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继续

16、加快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时期,是全面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制订“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全面分析、正确把握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阶段特征。从国际上看,“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

17、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如何正确引导推动全国工业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抢占先机,努力赢得后危机时代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是“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历史阶段,工业发展的支撑条件没有改变。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总体上趋于协调,区域竞争异常激烈。东部沿海地区在率先发展中加快调整、转型升级;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抢抓国家加快西部开发的政策机遇,谋求又好又快发展;中部各省推进崛起,你追我赶、竞相发展。

18、工业发展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从工业自身发展来看,工业发展正面临重大转型,传统的以要素投入、资源消耗为主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工业发展已进入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面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的重大任务。从我国工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和阶段特征出发,加快推进“十二五”工业发展新跨越,既要坚持做大工业总量,增加工业投入,进一步壮大规模,又要不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真正把工业发展建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在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的基础上,建立在改善质量和

19、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工业走内涵式和集约式发展的道路。1.1.4 节能减排工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2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电与余热发电;强化技术创新。实施措施: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对高能耗企业采取节能措施。1.2 中观层面1.2.1 四川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工业强省”是由一个个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工业强镇构成的。四川省委、省政府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八仙过海”,探索特色工业发展之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支持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以及联合重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与优势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德阳市东方电气、中国二重等国字号大企业带动了中小企业配套发展,一个由数百家大中小企

21、业构成的重大装备产业集群,在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中,产品成本降低、质量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遂宁市依托农业产业化,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其中高金公司、沱牌酒业等企业成长壮大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同时也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成都市通过实施东郊企业搬迁,优化工业布局,推动集中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改造和工业结构的调整;攀枝花市通过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世界钒业重镇。四川各地按照“工业强省”战略的基本思路,发挥资源、技术、产业三大优势,着眼于做大做强做优,使国有优势资本逐步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钒钛、天然气石油盐化工、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集聚。目前,围绕这些产业,工业集群

22、正在快速形成。1.2.2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和“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上新的台阶。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抓住

23、机遇,加快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化结构,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力争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

2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1.3 微观层面1.3.1 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1. 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科学发展在赶超中实现跨越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

25、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战略目标,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特色大产业、努力构建交通大枢纽、着力建设宜居大城市、突出抓好城乡大统筹,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2. 发展目标(1) 经济增长目标:“十二五”时期力争实现四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投资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预期目标13%以上,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26、。继续保持人均GDP在全省的领先位置,逐步提高我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2) 社会发展指标:稳步提高城镇化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促进教卫文体广电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成比较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公共治安管理,完成安全生产状况控制任务,实现经济发展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步提高。(3) 结构调整指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幅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提高民营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改善居民消费结构,保持物价基本稳定。(4) 生态环境指标: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大幅提高我市能源利用效率,单位GDP

27、能耗进一步下降,实现污染物减排达标;市区空气优良率稳步提高,保持市区水环境达标率。(5) 人民生活指标:搞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量控制;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保持城乡新增就业持续增长,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和救济;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3. 基本原则(1) 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把坚持发展不动摇作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 坚持统筹协调发

28、展:把统筹兼顾、协调联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牢固树立区域共同推进的思想,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优化城乡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经济相融、机制互动、协调发展。(3) 坚持科学创新发展:把科教兴攀和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原始创新和资源应用创新能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奋力推进“四个倾力打造”战略提供强大科技支撑。(4) 坚持环保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29、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坚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注重速度增长与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与效益增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有效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倡导社会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市和低碳市建设,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绿色增长。(5) 坚持共享和谐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最终目标,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分配公平,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公共安全管理,注重发展改革稳定关系,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加快发展奠定和谐平安的社会基础。(6) 坚持

30、对外开放发展:把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依托优势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优化配置发展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主动融入更大范围,更高层级的区域系统发展,建立辐射周边,面向中国-东盟自贸区和东南亚海外市场的开放型经济格局。4. 实施措施(1) 加快建设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构建特色大产业;(2) 加快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构建城乡大统筹;(3) 加快打造阳光旅游生态度假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4) 加快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综合性宜居大城市;(5) 大力推进交通建设,构建区域交通枢纽;(6)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做大

31、做强县区经济;(7)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5. 保障机制(1) 重大项目实施(2) 组织体系保障(3) 规划衔接协调(4) 目标考核促进(5) 规划监督评估第二章 现状概况2.1 自然资源2.1.1 气候本区气候属我国亚热带西段金沙江元江岛状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的一部分,气候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的双重作用,但以地形因素影响最为深刻。由于金沙江、雅砻江及境内各河谷的位置、走向和切割深度不一,加之山体高大,相对高差悬殊(海拔937米至4195.5米),在中亚热带气候区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属南亚热带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干雨季分明、气温日变化

32、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1. 温度、日照年平均气温高,四季不分明,气温日变化大。年平均气温为19.7-20.5,最热月一般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冬温偏高,夏温偏低,年温差较小,全年无霜期300天以上。年极端最高温一般40左右(盐边县1977年6月18日41.2),年极端最低温一般为-2。日照多,太阳辐射强。全市各地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全年日照时数达2300-27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达578-628千焦/平方厘米。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年蒸发量2054.3-2438.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1-68%。干燥度1.64,按气

33、象学气候类型划分标准,属亚干旱气候类型,随着海拔增高,蒸发量降低而降雨量增加,干燥度亦减小。 干雨季分明,多夜雨、雷阵雨一般每年雨季(6-10月)月平均降雨量138.2毫米,旱季(11月-翌年5月)月平均降雨量16.94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最少年(1967年)444.2毫米,最多年(1968年)1241.8毫米。 垂直气候差异显著,地形地势再分配作用大,小气候复杂多变。垂直气候差异显著,一般随海拔高度增高,有气温降低、降雨增多的趋势。据划分气候带温度指标,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相当于南亚热带的热量水平,1400-1800米相当于中亚热带,1800-2100米相当于北亚热带,2100

34、-2500米相当于南温带,2500-3300米相当于温带,3300米以上相当于北温带的热量水平。本市气候不仅受地势高差悬殊的影响,垂直差异大,而且由于地形破碎、坡向、谷向的不同,常引起局部气候差异,多地形雨、地形风和逆温现象,形成不同的小气候。2. 气象灾害干旱:10月下旬到翌年5月为干季,降水量稀少,光照充足,干旱已成为气候规律。高温:3月底开始进入夏季,至5月气温升到最高,成为全年最热月,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暴雨洪灾:暴雨主要集中于6-9月。冰雹:攀枝花市全年都可降冰雹,4-9月出现较多,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出现次数较多。霜冻、雪害:多发生在海拔1400米以上高寒地带。2.1.2 水文

35、攀枝花市城区位于金沙江上游与雅砻江交汇处,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上段水系,主要有金沙江、仁和河、把关河、摩梭河、迤资河。金沙江从太平乡干坪子入境,在平地镇师庄村出境,横穿纵下,途经11个乡镇,长133km,年平均径流量1144.2l亿m3,最大流量4430m3s,最小流量450m3s,最低水温8,流速17ms。2.1.3 地形攀枝花市地处川滇交界,北接大凉山,南邻云贵高原,由于金沙江、雅砻江两江深切和冰川作用,形成高山峡谷,属中山河谷地形,两岸间有多级台地、山麓、谷口,有堆积裙和冲击扇,构成复杂地形。攀枝花地貌属川西南山区,峰峦连绵,走向近于南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崎岖、高差悬殊;河流纵横、

36、切割强烈。境内西北部的山脊,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为中山山地地貌;东南部山脊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属中山河谷盆地地貌。攀枝花市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海拔最高点位于盐边县柏林山穿洞子(海拔4195.5米),最低点位于仁和区平地乡师庄(海拔937米),两地相对高差3258.5米;一般相对高差为1500-2000米。城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农业区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河、三源河及其支流深嵌在山地之间,形成雄伟的川西南峡谷区。2.1.4 地貌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城市地质环境十分脆

37、弱,地质灾害种类齐全,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崩塌,除此之外,地裂缝、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也很多。总体上区内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多、分布范围广、灾害规模大等特征,每年全市均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对交通线、城镇、乡村、工厂、矿山、农田等形成危害,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2.1.5 矿产资源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南段,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一代伟人邓小平称:这里得天独厚。 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在这片占全国面积不足千分之一的土地上,蕴藏着100多亿t的钒钛磁铁矿,铁、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20%、67%、90%,钒钛磁铁矿中还伴生有钴、镍、铜、铬、锰等

38、20多种稀贵金属。非金属矿藏也极为丰富,主要包括6亿多t优质炼焦和动力煤,1500多万t晶质石墨,1亿多m3花岗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粘土矿等冶金辅助原料。盐边县矿产资源富集,储量很大。已探明有40余个矿种、90多个矿点,具备开采价值的有:煤、钒钛磁铁矿、赤铁矿、锰、镍、铜、铅、锌、耐火粘土、重晶石等。经专家的总体评价,钒钛磁铁矿、煤、镍、(钛)、(钒)五项均是有探明储量大和品味高矿产,潜在价值4995亿元。钒钛磁铁矿是盐边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现探明储量35亿吨,占整个攀西地区的36%,占攀枝花市的43.7%,为攀西地区四大能源钒钛磁铁矿之一,产地共有5处,矿点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红格和新九两地

39、。煤矿是盐边县的第二大优势矿产,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1.792亿吨,能利用的储量为1.5亿吨,占整个攀西地区的13.18%,占攀枝花市的23.26%。产地主要分布在红坭矿区(12个井田)。2.2 社会经济条件攀枝花是从1965年开始开发建设的,至今虽只经历了短短45年的开发建设,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已从不毛之地变成了中国西部工业重镇,川滇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中心。据初步核算,攀枝花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08亿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00.06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03.70亿元,增长10.0

4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36562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7.07亿元,增长1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比上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343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 185元,增长14.5。其中:食品支出4 671.5元,增长23.4;衣着支出991元,增长16.2;居住支出773.4元,增长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52.6元,增长17.8;医疗保健支出662.8元,增长14;交通和通讯支出989.4元,增长3.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978元,下降1.7;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366.2元,增长16.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0

41、63元,比上年增加了626元,增长14.1。其中: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 541元,比上年增加375元,增长11.8;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 128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增长20.0;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394元,增加63元,增长19.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 437元,增长25.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1.1,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0.4;衣着支出增长7.1;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5.4;居住支出增长5.6;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2.9;文化教育及娱乐支出增长25.7;医疗保健支出增长59.2。2.3 生态环境2007年攀枝花市绿化覆盖面积23.16km2,市辖区、米易县和盐边县

42、分别占21.63 km2、0.94 km2和0.59 km2;园林绿地面积20.83 km2,市辖区、米易县和盐边县分别占19.54 km2、0.77 km2和0.52 km2;公园绿地面积5.17 km2,市辖区、米易县和盐边县分别占4.97km2、0.04 km2和0.16 km2。攀枝花市环境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全市全年平均浓度已超过三级标准,污染最严重的片区是河门口片区。各年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值除2004年未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61996)外,其余年份全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超标特别严重,历年平均浓度都超过国家三级标准;从

43、年度变化趋势来看,各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保持稳定且有逐渐变好的趋势。全市功能区环境噪声中1类、2类、3类区噪声逐年下降,4类区噪声及其超标值呈现出波浪型的变化。总体上看,全市功能区环境噪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4 钒钛产业园区现状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现状:经国家批准的“直购电”试点开发区,是四川省23个重点开发区之一,是四川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重点发展的“百亿园区”,是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生态产业园区。2001年3月4日,园区正式开始开发建设。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为园区加挂了“攀枝花工业开发新区”牌子。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按特色园区更为现名,主要产业为“有色金

44、属、化工、电冶”。园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江镇团山-马店河地区,处于市区东南24公里的金沙江畔,海拔10001500米,地形较平坦。园区距飞机场10公里,成昆铁路、即将通车的成昆高速公路穿过园区。园区近水、近电、近路,是发展大工业项目的理想选址。十一五期间,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2亿元,完成了征地补偿面积15000亩,安置了1406人。钒钛西路、新钒110KV变电站、园区警务中心、消防特勤站等重点基础工程相继建成,采用BOO等方式引进企业建成了园区环保平台-10万吨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4000万立方米综合渣场一期工程、科技平台-园区研发中心,物流平台-马店河300万吨铁路货场。完成

45、了园区道路两边及企业周边绿化和环境整治,厂区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大气与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由于环境的不断优化,对资源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 2010年, 到园区累计注册工业企业98家,就业人口达到12000人。安宁工业区现状:安宁工业集中发展区原名螃蟹箐工业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安宁村,在金沙江左岸,最初规划面积150公顷,经过10来年的发展,现规划总面积为19.82平方公里。该片区南临310省道及金沙江,北至回帮箐水库,西侧临35kV、110kV高压线通廊,东临四平山坡地。安宁工业集中发展区现已初步形成以一立公司球团厂120万t/a球团、广川公司50万t/a球团和恒宏公司50万t/a球

46、团为主的球团项目群;以天伦化工4万t/a钛白粉项目、龙蟒煤基直接还原项目和博越铸件、福川汽车后桥壳为主的深加工项目群。金河工业区现状:金河工业区与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隔江相望,西至金沙江,东至陈家大坪子(橄榄坡),南以新隆村为界,北至阿基鲁,规划面积约18.38平方公里。该区位于盐边县红格镇的金河村和新隆村,包括大凹、大面山和干龙滩。区内多为荒山荒坡,尚未进行工业开发,居住人口少,土质较差,且常年雨量偏少,作为农业开发的条件差。但由于具有与市钒钛园区隔江相望的地理条件,以及搬迁人口少等特点,作为产业园区发展用地极具开发价值。 第三章 原有规划解读3.1 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于2007年。1. 规划范围与功能定位: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区用地界线:北为大桥沟,东为金沙江,南为迤资火车站,西为1400米等高线。具体用地界线以用地规划图为准。规划控制范围47.14平方公里,其中坡度大于30%不适宜建设开发的山地为9.67平方公里,再除去铁路用地、渣场、铁路西侧防护绿地,实际园区建设用地面积为31.97平方公里。根据攀枝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技术指导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