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4749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读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不畏难、肯坚持这是最重要的成功素质! 总有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做事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不肯坚持,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在今年年初录制的养育大目标+开启孩子内在动机网课里详细讲到。我的网课里提到,帮幼儿形成八大基本信念,其中的一个信念就包括这个内容。考虑到有些朋友看网课不方便,我在这里把这部分简要整理出来。更详细的内容请大家去看网课,在我的新浪微博罗玲的空间置顶微博里有链接。努力、坚持、坚毅,这是最重要的成功素质近年来,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他们对那些能在西点军校严苛残酷的训练、筛选中坚持到最后的毕业生、医学院预科生(因为入学考核难度很大)、拼字大赛获胜者等等人群进行研究。

2、他们想要发现,究竟是哪些特质,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够成功,另一些人却不能。结果,专家们发现有一种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坚毅(grit)!坚毅是什么?坚毅是热情,加上坚持为长期目标而努力。就是说,成功,取决于一个人有热情地勤奋努力的程度。最终成功的人,是那些面对困难、挑战和逆境,肯于坚持、努力去战胜的人!那么,究竟如何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坚毅品质呢?对此,目前专家们所知不多,唯一有确切结论的,只有一点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什么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所提出的理论。她的关于“心智模式”(Mindset)的研究,大概是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心智模式、或者叫“

3、间接理论”,是指我们对于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等等方面,是否可以改变的基本看法。她的研究发现,关于这一点,人们大概有两类看法:一是:这是可以改变的,即“成长型心智模式”,这样的人有“能力增长观”;另一类是:这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这是“僵固型心智模式”,他们有“能力实体论”。那么这两种模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您是哪一种呢?我们来看一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表现有这些:他们有“掌握目标”(精熟目标),是“能力渐进论者”。他们所关心的是进步!他们相信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他们关注发展自己,在意跟自己的过去比较,是一种发展的、进取的状态。他们做事的特点是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

4、帮助,复原力更强。他们不怕错误和失败,因为反正哪里也不是终点,也没有盖棺定论,我的能力还在随时提高呢,继续努力就好了,发现错误,能改进了,就能进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事实上,他们越是感觉糟糕时,就越是加速行动,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他们比较在乎自己是否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够通过。老师很容易就会辨别出这些人来他们是那些下课会问感兴趣、但不会考的问题的学生!有位专家甚至在小学生里也能发现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小朋友,他们在情人节,会给他们真正喜欢的人送卡片,而不是只给他们有把握能回送卡片的同学!他们在意的是发展新的、自己看重的友谊,而不是怕自己没面子。

5、我们再来看看僵固型思维模式的表现:他们有“表现目标”,而不是“掌握目标”。就是说,他们更在乎自己看起来怎样,是否显得聪明,而不关心是否真的掌握了。事情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相信,我们只有固定量的智力或其他能力,那么,具体拥有多少、特别是能向外界证明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这就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所以,相比进步,他们更在乎的是外界的标准,以及如何证明自己。这种想法的结果就是,他们会避免挑战和冒险,免得显得自己不聪明;他们常说自己其实没怎么费劲,这样也可以显得自己聪明;他们不肯付出太多努力,因为那样也说明自己很笨;急于为错误辩解找借口;不愿寻求帮助,因为那意味着自己能力不足;对待挫败,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们认为

6、反正能力是固定的有限的,所以不必努力实验表明,有僵固型思维模式的人、实体论者,他们在奖惩激励下,可能表现更好。但是,当有难度、有障碍和干扰时,他们轻易会放弃。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这时受到的影响则更少,他们更能继续努力,更能保持乐观。也就是说,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抗挫力、韧性。并且他们也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能从克服困难中享受到更多乐趣。如何让孩子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先引用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中的一段话:研究表明:“年幼儿童持有能力增长观,他们相信能力是可以改变的而非稳定的,通过更多努力和大量练习,他们可以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我想,或许,每个孩子头脑中的默认模式,本是成长型模式,大概这是进化的功劳,他

7、们需要靠这个来成长!然后,在长大过程中,他们才慢慢地学到了僵固型思维模式!我们成人常常需要练习才能改回来。而对于孩子来说,只要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清楚这一点,做得恰当,那么孩子们就会比较容易做好。那么家长具体可以怎样做呢?对于孩子来说,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表扬孩子,如何对待错误和失败,如何对孩子的行为恰当反馈,如何跟孩子总结每个事件,如何解释现象和孩子的感受!如何表扬:真诚、如实地表扬。有研究说:夸大的表扬,对于本来就高自尊的孩子或许有些好处,可以给他们足够强的动力,但是,对低自尊的孩子会使他更加低自尊。我的想法始终是,家长要对孩子真诚、如实地沟通。过程表扬表扬他为形成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付出的努力,并

8、侧重表扬孩子的可控因素,而不是环境或外界因素。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实验表明:仅仅告诉孩子,努力比基因遗传更重要,就导致了大脑有积极改变。常常鼓励、欣赏,而不仅仅是表扬。更多关注具体行为,而不是结果。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长具体描述,然后提问,引导孩子来总结,并表达自己的感想。或许这是最好的表扬方式!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这会鼓励他独立思考、也强化了他的自主感受他并非因别人的评价而感觉好!这时得出的结论和经验,才真的是他自己的,他以后才会更好地去利用这些经验。不做比较表扬。比较表扬,就是类似“你比其他小朋友都做得好啊!”这样的话。很显然,比较就导致我们过多去关注自己在他人眼里的

9、形象,是在引导表现目标,容易培养僵固型思维模式。我们要引导孩子多关注自身成长。这一点,集体环境里的老师们需要多留意。让孩子们互相比,这是很有效、便利的管理方式,我觉得教育者对此应慎重,注意权衡利弊。如何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反馈:我曾说过,我不太想得出来我对女儿何时是表扬、何时是批评,因为,我对她的,都只是各种反馈!做得好的反馈、做得不够好的反馈。那么,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我们怎样反馈?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给事情归因。1,客观如实归因。分析各种因素,内部的外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都有哪些。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篇博文怎样安慰小雪糕可参考。2,积极归因。简单地说,积极归因、归因再训练,就是把失败归于他

10、们可以改变的、不稳定的原因,比如不够努力,而不是源于能力不足这一不容易改变的因素。这样的归因,有助于改变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学会对失败有更建设性的反应。对于失败,我们要引导孩子去认为常常是,只要继续加强努力,就可以战胜困难征服目标。研究表明,对差生进行归因再训练,可有效帮他们改进提高。由于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教他们练习积极归因,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最终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仍然失败,这时,不要说,“只要尽力了就好”,这是否定孩子的感受,有时也否定了我们的要求和标准;也不要继续夸努力了,这在孩子听起来是

11、对他能力的侮辱。我们此时要聚焦于具体细节上的改进改变策略?调整计划?增加练习时间?变化方式?降低难度通过我们的反馈,让孩子对失败有一个健康的态度!我们必须让孩子们懂得:错误和失败,只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进步途中的脚印,是我们无法绕过去的。只要我们没有停止努力,我们就没有真的失败!我们的真正目标,不是眼下的表现和成绩,而是掌握、有提高和进步。每个小小的错误和失败,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谢,因为它们告诉我们,怎样是行不通的!研究表明,失败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因素,意识到这一点的孩子实际上表现更佳。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111名法国六年级学生被布置了一些难度超出其能力的回文构词法问题。

12、然后,有一组学生被告知,失败与再尝试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测试中,这些学生一直都比其他参与者表现更佳!这些,都取决于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失败和错误是怎样的反应!您是恼怒、沮丧、失望,还是像上面这样去看待。您的态度,就是孩子以后面对失败和错误的态度!究竟是在培养习得性无助,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我们可以选择!不要剥夺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他们只有在失败中,才能学会“失败管理”!目前的一个大问题是孩子在我们的保护之下,缺少失败的经历!有时,我们怕伤了他的自尊或积极性,帮孩子错过各种失败和错误。有时,我们看到孩子失败了,沮丧了,就不知所措,急于去开导安抚。对于小幼儿,我们尽量提供难度适宜的任务,提供

13、必要的帮助,多让孩子积累成功做事的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必须给他一些要求和推动,让他有机会面对挑战、甚至压力,让他有一些自然遇到的挫败、小逆境。这不一定都要通过学才艺和兴趣班来实现。很多其他经历,都可以。比如,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练习自控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挫败的事情。再如,带孩子爬山,途中遭遇风雨、蚊子骚扰、挑战更高的山峰,这也是体验坚持和征服的好机会。当孩子因挫败而沮丧难过时,允许他体验这种情绪,然后鼓励他自己分析、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不怕失败和错误,有主动管理它的勇气和经验!小结:孩子是否肯坚持,除了这里说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14、之外,还跟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孩子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等。这个我在下篇再详写。其实,成长型思维模式,这本就是中国传统的做事态度。国外的研究发现,亚裔家长和学生都更相信努力付出的作用。为学里面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前面写的,如何对孩子反馈,这些是具体技巧、术,更根本的,则是家长首先自己要改变!我们真的这样想,才不必费力伪装!比如,我们在工作或育儿中遇到挫败,究竟如何面对!所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1,我们自己练习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这是可以通过练习而改变的!);2,我们对孩子有恰当的反馈;3,请记得随时跟孩子分享我们的小事:因努力和坚持而带来的额外收获;从错误和失败中受益的经过;对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关注;克服挫败、转化逆境的体验真的练好了,在我们的心里,其实就没有成败可言了!我们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接纳并感谢一切际遇和经历,认真努力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