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申报表项目名称: 与经典同行 为生命奠基语文课程基地 学校公章: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校长签字: 申报日期: 二一二年六月二日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财政厅一、 学校基本情况和特色优势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历史积淀厚重,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在这里,古典神韵与现代文明相因相生,自然气息与艺术氛围相得益彰!赣榆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89年办学历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连云港市首批名校。学校始建于1923年,可溯源至清末民初的怀仁书院,1978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6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首批通过省重点中学的检查验收。2000年9月学校实施初、高中分离,
2、经省教育厅批准,定名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2年4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3月,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校园面积360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资产2.1亿元。学校现有8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人,教职工354人。在专任教师中,有特级教师4名、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高级教师155人、市级名师10名、市学科带头人14名、市学科专家组成员7名、市学科基地首席研究员9名、奥林匹克金牌教练13名、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28名,有研究生学历12人、在读31人。教师在省、市级业务竞赛和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93人次。学校秉承“崇德、尚学”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
3、展”的教育理念,以“坚持三个面向、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创高标准的办学条件、建高层次的师资队伍、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办高品位的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发扬“团结、奉献、务实、争先”的赣中精神,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学校积极构建名师团队,提升科研水平,实施 “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和锻造了一大批省市名师和骨干教师。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门学科被确定为市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也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学校。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省文明学校、省平安校园、省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省园林式单
4、位、市文明单位、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市高中教学质量奖、市高中教学特色奖、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等。在省赣中这所传统与现代和谐发展的学校里,江苏省优秀教师集体、江苏省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教研组更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舞出了一所名校名师团队的风采。语文教研组现有教师52人,其中特级教师3名,教授级高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22名,中学一级教师16名,中学二级教师11名;拥有本科学历52人,硕士学位10人(含在读);五十岁以上5人,四十岁以上27人,四十岁以下25人。语文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非常合理。在这支优秀的语文教师队伍中,先后涌现出来一位江苏省首
5、批名教师,四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七位语文特级教师,三位全国模范教师,四位市名师,还有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和省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二、项目基础及建设目标内容项目基础建设语文课程基地是我校借助语文组厚重的教学科研实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确立的发展方向。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将通过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一)名师引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语文组名师荟萃、英才辈出,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震先生称为“赣中语文组现象”。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莫立刚校长倡
6、导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认为,语文教师要成为“沉浸在角色里的人”,当语文教师,就要用学者、作家和教育家的三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眼睛向下,向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每一个学生学习。他说:“有什么比书更为厚重?又有什么,比读书更有意义?” 莫校长指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热爱学生,热爱经典,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思考,热爱生活;对语文事业更要倾注满腔热忱与挚爱,应该有自然的情怀、人文的情怀、世界的情怀、宇宙的情怀。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将以莫立刚校长主持的“港城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
7、射作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教育教学中,进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授级高级教师王经军副校长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自然、感悟生活、体验人生。他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立意思维、想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日前,王经军校长主持的省教研室课题“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作文基于生活实践的高中作文个性化表达研究”已顺利开题。语文特级教师何宜隆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
8、的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和优化其良好的思维品质,他主持的江苏省“十五”教科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思维品质优化与创新教育深化研究” 注重在各科教学中突出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自我思维品质,进一步加强本校教科研工作,使我校在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总结出一定经验,体现了示范引领作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宋恒老师参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章熊先生主持的国家级“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实验课题。宋恒老师提出“总体把握与细部分析的阅读教学模式”,强调“抓事物特征以观照人生”。作为学者型教师,一方面他们通过科研和写作,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在他们的引领和感
9、召下,我校一大批青年教师走向专业发展之路,不断成长,日臻完善。语文组已被打造成一支既能教书育人,又精于教育科研的教师队伍。学校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科研兴校学校一贯重视教学科研工作,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江苏省级课题11项,连云港市级课题40项。(见附表)近三年来共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65篇,论文获奖200多人次。2005年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学校根据课改要求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课程发展规划,下
10、发了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并积极付诸实施。组织教师积极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几年间先后开发了五十多门校本课程。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能增强和提高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能使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的简单重复性职业活动,转变为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满足其成就需要,从而提高其职业价值,使其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我校已经形成了“学校教科室学科组课题组教师学生”的教育科研人力资源网络,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制定了教育科研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始终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性契机,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语文教师更是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的研究中来,语文组目前承担着6项省市级教科研课题。语文组每年平均发表论文68篇。语文学科
11、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有山有海的地方”系列课程(“乡土作家”、“荠菜花香”、“名师风采”等)。国家级课题序号立项单位主持人课题名称备注1中央电教馆朱崇珍信息技术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在 研省级课题序号立项单位主持人课题名称备注1省规划办何宜隆思维品质优化与创新教育深化研究已结题2省教研室莫立刚“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教学研究已结题3省规划办韩部善农村高中学生自助式学习研究已结题4省规划办张修前基于生态体验的学校生态德育的实践研究已结题5省教科院张修前生物新课程校本教研成果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已结题6省规划办马守信历史新课程改革与历史高考契合互动关系研究已结题7省教科院姜秀珍网络教育对
12、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研究已结题8省规划办闫振仁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课例研究在 研9省规划办臧文淑整合区域文化与普通高中社团文化案例研究在 研10省教研室王经军基于生活实践的高中作文个性化表达研究在 研11省教育学会吴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在 研12省教育学会姜秀珍苏南、苏中、苏北中小学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在 研市级课题序号立项单位主持人课题名称备注1市教科所何宜隆高中生语文学习与思维品质优化研究已结题2市教科所尚延联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研究已结题3市教科所王修建中学生物科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已结题4市教科所姜峰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已结题5市教科所
13、闫振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已结题6市教科所莫立刚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结题7市教科所祁进现阶段高中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研究已结题8市教科所尚延联高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已结题9市教科所王经军作文教学的创新性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研究已结题10市教科所张慧娟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研究已结题11市教科所宋卫东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结题12市教科所董洪涛Excel与历史教材研究已结题13市教科所关保华新课标下苏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结题14市教科所潘长仕高中化学科学探究活动课教学研究在 研15市教研室王经军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培养策略研究已结题16市教研室臧文淑高中语
14、文课堂和谐氛围创设的研究已结题17市教研室姜秀珍信息技术学科中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瘾的研究已结题18市教研室吴兰红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在 研19市教研室潘长仕高中化学“活动与探究”课型实施策略研究在 研20市教育学会姜秀珍新教改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实践研究已结题21市教育学会潘长仕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22市教育学会吴恒高考七连冠与体育教育教学关系的研究已结题23市教科所马守信基于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 研24市教科所柏栋阴绿色教育理念下高中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在 研25市教科所祁德志构建高中数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在 研26市教科所
15、尚延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情境与问题意识研究在 研27市教科所赵仲春新时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在 研28市教科所张修前“三位一体”构建低碳校园的实践研究在 研29市教科所王京穆高中物理逻辑思维方法的渗透策略的研究在 研30市教科所吴兰红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在 研31市教科所于玉和有效物理课堂的缺失问诊与构建达成的研究在 研32市教科所仲玉梅农村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在 研33市教科所姜秀珍校本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在 研34市教科所柏茂东连云港市高中阶段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现状与政策调查研究在 研35市教科所胡记金高中政治目标教学课题研究在 研36市教科所
16、徐晓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导学案优化设计与有效使用的研究在 研37市教科所陈雷基于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建构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研究在 研38市教科所李士健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建立“答疑解惑集”的个案研究在 研39市教科所樊杰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构建及应用的研究在 研40市教科所韩部善新课程下学生自助学习研究在 研(三)学生基础“荠菜花文学社”初建于1985年,拥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章程,聘请了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和指导教师。文学社定期开展活动,形式有专题讲座、文学沙龙、经典诵读、外出采风、作文竞赛等。社员们的阅读兴趣、写作热情高涨,提升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延伸了社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2007年文学
17、社被评为江苏省中学生优秀文学社,2007-2010年连续被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评为“作文教学先进单位”。近年来文学社有霍雨佳等10多位同学获省级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每年有近百名学生获国家及省市级作文比赛大奖。社员们多次参加省市诵读和演讲比赛,屡创佳绩。系列经典文化活动,点燃了学生的青春激情,尤其是经典诵读,更深受学生的青睐。我校已经多次成功举办全校经典诵读比赛,并成立了学生诵读兴趣小组。2011年在江苏省第四届“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王雅涵同学荣获由省语委和省教育厅共同颁发的中学生组综合评审一等奖;2011年在“中华诵颂歌献给党”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中,我校学生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四)经
18、典阅读经典阅读在我校的推广有着深厚的土壤,已蔚然成风,渐成潮流。辉煌的经典著作无不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经典阅读之于师生的心灵塑造是可以触摸的,它们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品格。我们一直秉承这样的思想:给孩子最好的书,让校园书声琅琅,让生命格外美丽,让社会充满书香,从而引领全民阅读,打开幸福之门。我校每年都评选出“十大校园读书人物”,莫立刚校长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老师自己先读起来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引导。阅读经典也是开启教师心灵之门的有效办法,更是提高师德修养的终南捷径;借助经典阅读,教师的职业生涯将充满阳光,温暖舒适;一个崇拜经典、热爱读书、不断读书的老师,浑身上下都会散发出智
19、慧的光芒,那是比教科书更有吸引力的灵光。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教育酝酿着转型和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抓住“十二五”基础教育转型的难得契机,通过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使之实体化、制度化,推动学科建设的内涵发展。充分利用课程文化资源,使我们语文课程基地起点更高,也更有特色。目标内容(一)课程哲学教育的过程是提升受教育者生命价值的过程。受教育者是一个具有能动发展需要与可能的生命整体,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由他人根据需要或目标去塑造的客体,更不是“物”。这个生命主体应该具有认知能力、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以“生命教育”为课程开发的哲学依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依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对
20、语文课程应担负的人文教育目标和知识能力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开发出既能科学有序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又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语文经典探究课程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哺育。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是用生命去体验、用思想去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体地说语文课程开发就是要打造有尊严的生命课堂,构建注重学生体验的、带有美感的、开放式的、动态的课堂,以经典促进学生“立人”、“立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仅就一般意义而言,经典具有三重特性:影响力、
21、时间性、广泛性。在读书人心目中,经典具有巨大的力量,经典或阅读经典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唐代魏征在隋书经籍志序中,对此作了极为精彩的概括,他认为,经籍是圣贤智慧的结晶,可以用来领悟宇宙的奥妙,探究天地、阴阳的消息,端正世间的纲纪,弘扬人类的道德。阅读传统经典,宏扬中国文化,正是文化软实力的必备内涵;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媚俗生活对师生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自我世界的办法,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过:“书籍让你悄悄成为自己”。阅读经典,已经成为每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本课程旨在通过开发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通过从经典中精选和建构语文校本课程,使语文课程内容更
22、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用演绎经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让学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使学生的主体生命更充盈、更丰厚,使教育的内涵更深刻、更厚重,享受生命之旅的同时享受人文之旅,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二)课程建构1模型建构语文课程模型建构,主要体现将传统(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学(经典名篇)与艺术(雕塑、服饰、碑刻、表演艺术)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经典欣赏、诵读、学习、表演、探究与语文素养的陶冶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让学生能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动者和母语的传承者,形成审美体验,提升语文素养,成为高品位的终身阅读者,为生命注入
23、永不枯竭的文学源泉。依据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能力为目标,以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物化建设为载体,以生活学习、实践体验、验证探究、潜能发现为指向的教学新课堂”,结合我校教学特色和已取得的成果,我们拟着力建构六大“学习平台”(经典文学研修平台、经典文学创作平台、经典文学诵读平台、经典文学表演平台、书法艺术展示平台、活动视频制作平台),打造十大“经典主题研修室”(诗经楚辞研修室、先秦散文研修室、史记研修室、唐诗宋词研修室、唐宋八大家散文研修室、明清小说研修室、现代诗歌研修室、现代小说研修室、现代散文研修室、现代戏剧研修室)和五大“语文课程功能室”(文学音像观摩
24、室、视频音像制作室、古代文字与软笔书法研习室、文学创作成果展示室、语文多功能教学实验教室),建造一个经典教育剧场、一个经典文化园和一个省赣中语文名师风采苑,以此为载体建设语文课程基地。名师风采苑经典文化园经典教育剧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开发流程课程哲学:生命教育六大“学习平台”经典文学创作平台(“沙旺河”诗词创作社团)经典文学诵读平台(“黄海潮”诵读社)经典文学研修平台(“怀仁”国学馆书法艺术展示平台(“夹谷山”书法社)活动视频制作平台(“荠菜花”小记者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学校语文课程校本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学校语文课程校本特色与经典同
25、行,为生命奠基与经典同行,为生命奠基经典文学表演平台(“海洲湾”表演社)打造江苏省品牌语文课程基地十大“经典主题研修室”五大“语文课程功能室”六大“学习平台”都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体验性、实践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课程设置上看,不同的“学习平台”在学习方式上又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形成整体和合力,既包含了应用、审美和探究这三项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能力,又突出了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经典文学研修平台”、“经典文学创作平台”侧重经典文本和文化的探究学习方式,“经典文学诵读平台”、“经典文学表演平台”侧重经典作品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
26、“书法艺术展示平台”、“活动视频制作平台”突出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六大“学习平台”的基本工作有:开设对应的校本选修课程;组织相关社团成员开展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为有特长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科资源和学术支持。十大“经典主题研修室” 和五大“语文课程功能室”应该成为三个“室”:一是“研习室”,二是“活动室”, 三是“资料室”,从而使语文课程基地集多种功能为一体,为学科的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六大“学习平台”将使语文课程基地课程建设实体化、系统化、制度化,2目标内容下面结合六大“学习平台”具体阐释我校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总目标本
27、课程旨在通过开发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经典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通过从经典中精选和建构语文课程内容的过程,使语文课程内容更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用演绎经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让学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使学生的主体生命更充盈、更丰厚,使教育的内涵更深刻、更厚重,享受生命之旅的同时享受人文之旅,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目标一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感受其中精神和艺术的魅力,体会中华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文化积累,提升人生品位,实现经典阅读的育人功能,实现经典立人济世的教育理想。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8、、善于探究问题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提高对经典的解读能力,实现经典探究的课程价值。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进行经典研习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项目一经典文学研修平台成立经典研修活动项目组,组建“怀仁”国学馆,以十大经典主题研修室为依托,开设经典研习校本课程。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国学是人类文化的精粹篇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其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
29、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继承并研习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师生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底蕴,培养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经典文学创作平台成立经典创作活动项目组,在“荠菜花文学社”基础上组建“沙旺河”古典诗词创作社团等,体现个性化创作。回归传统经典,弘扬诗词文化,踩着平仄押着韵,在制约中求得自由,打造出完美的意境,传统诗词穿越时间和空间,放射出新时代的艺术光芒。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借助博客和个人空间,联系课本所学,即兴模仿、创作
30、古典诗词,使诗词这种典雅抒怀、怡情养志的“贵族化”表达方式全然走进真正的民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繁荣探索一条新路。内容一文化经典选读诗经选读我国是个诗的国家,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诗经算起,也有三千多年了。“不学诗,无以言”诗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祭神唱诗,送别吟诗,恋爱赠诗,盟会赋诗,盖房奏诗,农会歌诗,科举考诗,生了小孩贺诗散文、小说、戏剧都有诗化现象,中国文学简直就是诗化的文学。诗经是政治伦理学、美育、博物学的教本。1.围绕诗经组织专题教学,初步欣赏诗经,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和语言魅力,提高语文素养。2.背诵精选的诗篇,能理解领会作品内容,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
31、能力。3.研读诗经中的重点篇章,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梳理巩固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4.创造性设计组织各种探究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5.通过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培养经典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诗经选读内 容课型课时风雅颂内容及艺术特色讲座2专题研读农事诗研讨2怨刺诗研讨2战争徭役诗研讨2婚姻爱情诗研讨2风俗礼仪诗研讨2诗经的地位和影响讲座2文化经典选读史记选读本课程主要是为了拓展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加深学生对文化名著的深层次的认识,从语文课堂以外寻找更多的源头活水,通过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正确方法的引导
32、下寻找到最大效果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一个高中生如果真正读懂了史记,就能感悟到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会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发展文学审美力。1.了解史记的基本常识 史记通过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2.注重梳理知识,加强文言知识、古代文化的积累。 对史记选读研读要重视对文章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的整理和积累。这种积累主要是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被动句、倒装句等),在掌握每一专
33、题文言知识的基础上,作一点纵向整合,从整体的角度掌握全面的知识。只有如此,才能学得扎实有效。3.强化每篇文章的熟练阅读 尽可能地系统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必须强化诵读,养成诵读文本的好习惯,以增强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4.提高阅读感受和鉴赏能力。 要揣摩、品味语言。史记作为一部杰出的古代散文著作,历来以其语言的精美闻名于世。后代人常说的“文章西汉两司马”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语言的美。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对古代优秀作品语言的感受力,体会史记所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提高自己现代汉语的语感能力,陶冶个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5.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读史记,不仅是与
34、语言大师交流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不仅仅是领悟其中的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史记洋溢着司马迁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读的多了就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史记的“魂”了。要凭借读史记,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将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史记选读内 容课型课时司马迁与史记讲座2民间艺术对史记的影响研讨2史记的崇高美研讨2风萧萧兮易水寒史记之场景研讨2无韵之离骚史记之文章风格研讨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史记之立意研讨2史记艺术特色讲座2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讲座2文化经典选读唐诗选读唐诗是我国文
35、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了帮助学生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我们开设“诗的唐朝和唐朝的诗”这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诗歌,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及诗派。值得学生们去了解和关注。拓展自己的视野。唐诗选读内 容课型课时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研讨2道家思想与李白的诗歌创作;研讨2杜甫晚年诗作成就;研讨2“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抓中”唐代边塞诗中的英雄形象;研讨2“纵死犹闻侠骨香”解读唐代诗人的诗剑情结;研讨2短歌行、兰亭集序、将进酒不同的心灵选择;研讨2“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末世的挽歌;研讨2“扫眉才子知多少
36、”神采飞扬的女权意识和女诗人群体。研讨2目标二通过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之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获得更全面、更和谐、更立体的发展,创造师生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态。项目二经典文学诵读平台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项目组,组建“黄海潮”诵读社,编制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定期举办“传统节日与经典名篇”等诵读节、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说:“经典,就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这些书有无穷的涵义,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好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
37、熟。经典字字珠玑,一字一句读下去背起来便是。何其简单!孩子对背诵很热衷,很喜欢,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不给他们背诵有用的经典,他们照样要去背电视广告、去背流行歌曲。”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经典诵读,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
38、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经典文学表演平台成立表演活动项目组,组建“海洲湾”表演社,与学校艺术组合作,将经典文学推上校园舞台。经典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而表现的内容却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表演把经典的平面文字还原为立体的具象,突然拉近了接受与表达的距离。学生们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舞蹈或剧本,自导自演,将改编的课本剧搬上舞台,穿透经典文学的语境,走进原生态表演的现场,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经典的味道,更动心地感受经典的魅力,更充分地吸收文学精华。内容二经典文学诵读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中华
39、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能够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启迪智慧,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是传播校园主流文化的新阵地。开
40、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为广大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基础,增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有益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二)经典诵读的活动宗旨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
41、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3提升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打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4推进素质教育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三)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题活动以“诵经典 品书香 塑人格 ”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四)经典诵读活动的口号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
42、受经典。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9诵读,让校园精神站起来!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12最是书香能致远。(五)经典诵读的内容1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现代诗歌选读等语文选修教材。2语文教师从元曲、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大子、中庸、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诗经、楚辞、正气歌、少年中国说、尊师等书籍中抽其精华编撰而成的校本课
43、程一书。(六)经典诵读活动的对象高一、高二全体学生,高三各班可自愿参加。(七)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机构:组委会主任:莫立刚副主任:杨定法、朱崇珍、王经军成员:各处室、年级部主任、语文教研组长、语文备课组长、各班主任。下设工作组:组长:尚延联副组长:臧文淑 徐维刚、王晔、蒋长权组员:全体语文教师、各年级部负责人(八)经典诵读活动的时间该活动按年度进行(九)活动要求1我校经典诵读活动,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之一。全体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本次经典诵读活动,从学校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筹备,完成学校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要从思想上形成共识,行动上全面铺开。年级组、语文教师、班主任要充
44、分认识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活动的动员、准备、安排和实施工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先“下水”示范,以读触读,形成制度,形成风气,让诗意行走在教室内外,让诵读声回荡在校园上空。2年级组、各班要保证诵读时间,追求实效不应付。坚持好“晨读 ”、“暮省”、晚总结活动,生动有效,不走过场。3语文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配合音乐、图像增强感染力;同时可以将经典诵读与考试有机结合。要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要把经典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注重活动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活动的过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
45、示的机会。要把握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4政教处要捉好常务性工作,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安排工作人员对各班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作好记录,并纳入班级量化评比。对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工作负责的语文教师、表现优秀的学生将予以表彰。5团委充分发挥班委、团支部、社团、团委会、学生会等的作用,确保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势,影响力大。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效应,努力办出特色,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6教务处要经常与语文教师协调,做好图书的保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汇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