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2466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广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4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4102023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the mangrov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2023-01-28 发布 2023-04-28 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410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流程.2 5 评价指标体系.2 6 建档.5 附录 A(资料性)红树林造林修复树种及其适宜生境.6 附录

2、 B(规范性)调查样方规格和数量.7 附录 C(规范性)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表.8 DB44/T 241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辛琨,张春霞,廖宝文,熊兰兰,熊燕梅,姜仲茂,华国栋,陈玉军,李玫,申健。DB44/T 24102023 1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流程、修复评价指标体系和档

3、案资料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LY/T 2972 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红树林 mangroves 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生态修复 mangrov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在生态学原理指

4、导下,通过自然扩散或人工辅助方式增加红树林面积,提高生态系统功能。分为新造林生态修复,即滩涂造林和养殖塘造林,现有红树林改造生态修复,即退化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外来速生红树林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工程评价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结束后,由项目主管部门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包括工程评价、成效评价和修复综合评价。退化红树林 degraded mangroves 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盖度低于40%或死亡植株超过20%,或生态功能衰退明显的红树林。修复合格面积 qualified restor

5、ation area 红树植物种植合格面积达到工程项目区60%或以上,整个项目区可计入修复合格面积;如未达到该比例,修复合格面积为红树植物种植合格面积除以60%。DB44/T 24102023 2 4 评价流程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分三个阶段,包括工程评价、成效评价和综合评价。其中,工程结束6个月1年针对工程实施质量开展工程评价;2年3年,针对工程设置的预期目标开展成效评价;3年5年,针对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开展综合评价。评价流程见图1。图1 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流程图 5 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评价 5.1.1 评价指标 5.1.1.1 树种组成 根据修复生境的潮位、盐度等环境特征,选择适宜的

6、乡土种,乡土红树植物适宜生境参见附录A。树种选择适宜为合格。5.1.1.2 面积 利用无人机航拍,结合地面调查,绘制红树林修复项目区现状矢量图,确定新造林项目区红树植物面积,现有红树林改造修复面积,并与设计图进行面积和位置一致性比对。5.1.1.3 成活率 利用样方法,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B。记录每个样方的成活率,取多个样方/样线内的平均值。5.1.1.4 管护措施 根据具体生境条件,须设有风浪防护、补植抚育以及其它必要管护措施。DB44/T 24102023 3 5.1.2 评价标准 根据表1评价结果填写附录C和附录D,计算修复合格面积。表1 工程评价合格标准 修复类型修复类型 评价指标评价

7、指标 合格标准合格标准 红树林营造修复 滩涂造林 造林成活率(%)75 养殖塘造林 造林成活率(%)80 现有红树林改造修复 退化红树林 生境修复/有害生物去除比例(%)80 补植成活率(%)80 外来速生红树林 间伐/修枝后林下透光率(%)50 补植成活率(%)80 全部修复类型 树种组成 满足5.1.1.1要求 全部修复类型 管护措施 满足5.1.1.4要求 注:困难立地成活率合格标准可适当降低,困难立地划定参见 LY/T 2972。成效评价 5.2.1 评价指标 5.2.1.1 树种组成、面积、保存率、管护措施指标见 5.1.1。5.2.1.2 生长状况。以工程评价到成效评价期间,样方内

8、红树植物株高、地径、冠幅三者增量之和做为生长状况评价指标。采用样方法,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B。在工程评价和成效评价中,记录样方内每木的株高(地面至植株顶芽的最高点的距离)、地径(距离地面/胚轴顶端5 cm处的直径)和冠幅(两个垂直冠幅取平均值),计算两次测量期间的变化幅度。5.2.2 评价标准 根据表2评价结果填写附录C和附录D,计算修复合格面积。表2 成效评价合格标准 修复类型修复类型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合格标准合格标准 红树林营造修复 滩涂造林 造林保存率(%)60 养殖塘造林 造林保存率(%)70 现有红树林改造修复 退化红树林 生境修复/有害生物去除比例(%)80 补植造林保存率(%)

9、75 外来速生红树林 间伐/修枝后林下透光率(%)50 补植造林保存率(%)70 全部修复类型 树种组成 满足5.1.1.1要求 全部修复类型 生长状况(%)20 全部修复类型 管护措施 满足5.1.1.4要求 注:困难立地保存率合格标准可适当降低,困难立地划定参见 LY/T 2972。DB44/T 24102023 4 综合评价 5.3.1 评价指标 5.3.1.1 树种组成、面积指标见 5.1.1。5.3.1.2 鸟类多样性。采用样线法进行鸟类调查,样线数量见附录B。每年11月次年2月期间,在红树林中按固定的线路和长度以每小时0.5 km1 km速度行进,观察统计线路两侧各25 m宽范围内

10、的鸟类,记录观察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5.3.1.3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在红树林样方内,样方规格和数量见附录B,在不同季节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3次,现场采样、样品实验室鉴定、记录、分析方法按GB 17378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有关规定进行。5.3.2 评价标准 根据综合打分进行等级评价,评价标准见表3。权重和评分标准选取参见HY/T 081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的有关内容。表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评价目标价目标 指标权重指标权重 评分评分标准标准 赋分赋分 综合评价(100 分)植物群落(60 分)修复合格面积比例(36 分)郁闭成林占项目区面积比例 60%以上 36 郁闭成林占项目区面积比例

11、 50%60%2536 郁闭成林占项目区面积比例 40%50%1324 郁闭成林占项目区面积比例 40%以下 012 树种组成(12 分)与该区域红树林树种组成历史背景值基本一致 912 与该区域红树林树种组成历史背景值差距较大 58 外来红树植物为主 04 有害生物(12 分)无有害生物 12 有害生物危害比例小于 20%811 有害生物危害面积超过 20%07 动物(40 分)鸟类多度和丰度(20 分)对比工程施工前数据,多度和丰度显著增加 20 工程施工前后差异不大 1119 对比工程施工前数据,多度和丰度明显减少 010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密度(20 分)对比工程施工前数据,物种数和

12、密度显著增加 20 工程施工前后差异不大 1119 对比工程施工前数据,物种数和密度明显减少 010 注: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DB44/T 24102023 5 6 建档 档案内容 档案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a)生态修复前后影像资料(包括航拍和近景照片)。b)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图、竣工图及竣工验收文件等。c)不同评价阶段的调查和监测数据。d)修复施工过程文件、图片。e)种苗“两证一签一说明”(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产地检疫合格证、种子标签、种苗使用说明)等材料。f)如遇自然灾害,需提供自然灾害情况说明及灾害前后对比图片、视频、数据等

13、。g)施工、监理、相关合同等。h)档案资料管理规范。档案管理 省、市、县级主管部门应建立红树林修复工程专项档案,落实专人管理技术档案和经营档案资料,各类档案由各职能部门整理、审查后,交档案室集中管理。DB44/T 24102023 6 A A 附录A (资料性)红树林造林修复树种及其适宜生境 表A.1 常见红树林造林修复树种适宜种植区域、潮位和盐度表 树种树种 适宜区域适宜区域 适宜潮位适宜潮位 适宜盐度适宜盐度 秋茄 Kandelia obovata 全省沿海地区 中、高 低、中、高 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 全省沿海地区 低、中、高 低、中

14、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全省沿海地区 低、中 中、高 红海榄 Rhizophora stylosa Griff.全省沿海地区 低、中 中、高 木榄 Bruguiera gymnorhiza(L.)Savigny 全省沿海地区 中、高 低、中 榄李 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惠州至湛江沿海 中、高、潮上带 低、中、高 角果木 Ceriops tagal(perr.)C.B.Rob.湛江南部沿海 高 中、高 老鼠簕 Acanthus ilicifolius L.Sp.全省沿海地区 低、中 低、中 卤蕨 Acrostichum a

15、ureum L.全省沿海地区 中、高、潮上带 低、中 海漆 Excoecaria agallocha L.全省沿海地区 高、潮上带 低、中、高 银叶树 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全省沿海地区 高、潮上带 低、中 水黄皮 Pongamia pinnata(L.)Pierre 全省沿海地区 潮上带 低、中 杨叶肖槿 Thespesia populnea(L.)Soland.ex Corr.全省沿海地区 潮上带 低、中 玉蕊 Barringtonia racemosa(L.)Spreng 全省沿海地区 潮上带 低 海芒果 Cerbera manghas 全省沿海地区 潮

16、上带 低、中 黄槿 Hibiscus tiliaceus L.全省沿海地区 高、潮上带 低、中、高 苦郎树 Clerodendrum inerme(L.)Gaertn.全省沿海地区 高、潮上带 低、中、高 注:盐度划分:年均海水盐度 15 为低盐度;平均海水盐度介于 15-25 为中盐度;年均海水盐度 25 为高盐度。DB44/T 24102023 7 B B 附录B (规范性)调查样方规格和数量 表B.1 调查样方、样线规格和数量标准 红树林种植面积(红树林种植面积(hmhm2 2)调查样方面积调查样方面积/样线长度(样线长度(m m2 2/m/m)调查样方调查样方/样线数量(个样线数量(个

17、/条)条)10 55/20 10/10 DB44/T 24102023 8 C C 附录C (规范性)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评价表 表C.1 红树林营造修复工程评价调查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工程类型 项目地点 项目起始时间 潮位特征 1 树种选择树种选择 树种组成 2 成活率成活率/保存率保存率 样方面积/样线长度(m2/m)设计种植株数(棵)成活/保存株数(棵)成活/保存率(%)成活率/保存率合格面积(hm2)样方/线 1 样方/线 2 样方/线 3 .平均值/3 植物生长状况植物生长状况 样方面积/样线长度(m2/m)株高 基径 冠幅 增量之和(%)生长状况合格面积(hm2)均值(m)增量(%

18、)均值(mm)增量(%)均值(cm)增量(%)样方/线 1 样方/线 2 样方/线 3 .平均值/4 管护措施管护措施 管护措施描述 风浪防护措施 是否达到管护效果 补植 其它措施 5 修复合格面积修复合格面积 设计面积(hm2)红树植物种植面积 修复项目区总面积 合格面积(hm2)红树植物种植合格面积 修复合格面积 DB44/T 24102023 9 表C.2 现有红树林改造修复工程评价调查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地点 项目起始时间 现有红树植物群落特征 1 生境修复评价生境修复评价 生境修复内容 项目区域面积 生境修复措施 生境修复面积 外来速生红树林林下透光度(%)样方 1

19、样方 2 样方 3 有害生物去除面积比例(%)样方 1 样方 2 样方 3 样方 4.平均值 样方 4.平均值 生境修复合格面积(hm2)2 树种选择树种选择 树种组成 3 成活率成活率/保存率保存率 样方面积/样线长度(m2/m)设计种植株数(棵)成活/保存株数(棵)成活/保存率(%)成活率/保存率合格面积(hm2)样方/线 1 样方/线 2 样方/线 3 .平均值/4 植物生长状况植物生长状况 样方面积/样线长度(m2/m)株高 基径 冠幅 增量之和(%)生长状况合格面积(hm2)均值(m)增量(%)均值(mm)增量(%)均值(cm)增量(%)样方/线 1 样方/线 2 样方/线 3 .平均值/5 管护措施管护措施 管护措施描述 风浪防护措施 是否达到管护效果 补植 其它措施 6 修复合格率修复合格率 项目区总面积 修复面积 修复合格面积 面积(h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环保科技/生态保护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