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1、 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5
2、、解决问题: 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
3、位加和进位加。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2)连续两问。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要注意别把第二个问题落掉。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会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和
4、有时两个竖式不能并成一个竖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注意要看清加、减符号,不要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会画一个角:从一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2、认识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会画直角,用三角尺里的直角比着画,画完后标上直角标记。提醒孩子画角时,要将顶点画成尖的,而不是圆的。3、认识锐角和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不确定的时候要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尤其对于位置放得不正而且和直角比较接近的角,更要
5、比一比。4、解决问题:一把三角尺里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会用三角尺拼角,知道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并能把拼出的角画在纸上。一副三角尺中任意两个锐角能拼成( )角或()角。5、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角的一边,再看另一边是否能对上,能对上就是直角,不能对上就不是直角。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1、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如:2+2+2+2+2,这里有5个2,可以写成25=10,这25=10中,2表示
6、相同加数,5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25=10,读作:2乘5等于1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2)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3)2个6加3个6是( )个6,是( )5个6是( ),减3个6,还剩( )个6。(4)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 32 可以怎样表示?(5)写出算式:3个6相加( ), 2和6相加( ) 4和5相乘( ), 4个5相加( )。2、 19的乘法口诀:(1)熟练背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地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2)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或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 六六三十六( )(3)把口诀填完整。二六( ) ( )四十二 五( )三十 ( )
7、七十二 ( )二十四 四九()(4)两个乘数都是6,算式:( ),读作:( )所用的乘法口诀是()3、乘加、乘减: 能认真读题,看懂图,数量看仔细。先算哪部分,再算哪部分。 会用乘法表示乘加或乘减,如:646=( )( ), 4448=( )( )4、解决问题: (1)书本P63,认真读题,划出关键词,明确条件和问题,会用画图表示意思,分清是乘法还是加法。如果是乘加或乘减的问题,最好列一个算式,不要分成两个算式。(2)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书本P78,已知物品的单价和数量,求总价。注意人民币之间角与元之间的换算。例如:每块橡皮7角,我要买5块,一共要付多少钱? 7535(角)3元5角 (3)书本
8、P84,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加数,即乘加;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差的部分,即乘减。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观察物体时,应正对着物体看过去的。一般会观察物体的正面、后面,左侧面、上面。通常看到的正面,与“我们”观察到形状一样(最容易判断)。通常反面与正面相反,左面与右面相反。(当然有些正面与反面相同、左面与右面相同)3、观察长方体的各个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观察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观察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观察圆柱侧面是长方形。观察
9、球的每个面都是圆形。4、观察同一个长方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和从右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和从后面看到的形状相同。5、从一个位置所观察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也可能是(圆柱)。6、从一个位置所观察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7、8、下面第二行图形都是从( )面观察第一行物体的。9、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1、认识钟面: 数一数:钟面上有(12)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看一看:钟面上有(2 )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10、。 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也就是(60)小格,是( 60 )分钟,1时(60)分2、 认识时间:(1)5分5分地看。记住几个特定的数字,分针指向12,是整时;分针指向3,就是15分(一刻);分针指向6,就是30分(半时);分针指向9,就是45分。 方法:先看时针,确定几时;再看分针,确定几分。看时间时,用尺子对,这样不容易错。 注意: A、像8:55这样的时间,小朋友很容易看成9:55.(时针没有到9,只是超过8,所以是8时多。) B、7:08,很容易写成7:8。因为读是读7时8分,但是写应该写成7:08。因为8分没有满十,前面要添个0。(3)已
11、知钟面上的时间,问过(提前)几时是或者过(提前)几分是什么时间。如书本P95第10题, 方法:(注意:1小时=60分) A、先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如果是过几小时,则时上加;如果是过几分,则分上加写出最后的时间。 B、先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如果是提前几小时,则时上减几;如果是提前几分,则分上减几写出最后的时间。3、在时间范围内:书本P92,能判断出某个时刻是在哪个时间范围内。明白时间的先后。4、看时间画钟面的时针与分针:(1)时针短,分针长;(2) 整时的时候,分针对着12,时针对着数字;(3)分针走的同时,时针也在走,如8时25分,分针指向数字5,时针应在数字8与9之间; 8时55分,分针指向数字11
12、,时针应接近9时,但还没到9时(这个特别容易错)。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1、简单的排列:用三个数组成两位数,让每一个数作十位数(0除外),其余的数依次和它组合。排列数字时要有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1)如用1,3,4组成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2)又如用2,0,6组成两位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3)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种坐法?(4)3个小朋友互相赠送照片,一共要送几张照片? 解决方法,将每种情况写出来。2、简单的组合:(1)从3个数中任取2个数,得到的和有几种不同情况。(2)衣裤的搭配;(3)食物的搭配;(4)有3个人进行乒乓球单打比赛,每两人之间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几场?注意点:1、计算常抓不懈。2、检查数学书、课堂作业本、同步练习,仔细整理复习其中的错题,个别不明白的地方,请家长给予辅导!或打电话问我!3、整理练习纸,抄录其中的错题,有空时让孩子再做一遍。4、每天带好一副三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