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 1、人口自然增长及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属于机械增长。自然增长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而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生物学规律 经济发达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婚姻生育观 风俗习惯 战争 自然灾害 人口政策等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高-高-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20世纪50年代起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低-低”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主要发
2、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非洲人口增长模式为典型的过渡型(即“高-低-高”模式),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低-低-低”模式。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发展中国家(年轻型)人口问题表现:人口过度增长,人口总量大劳动力过剩,教育和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不稳定。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老年型)人口问题表现: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因此,鼓励生育,完善养老体系,接纳外国移民。3、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
3、为。(三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分类: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人口迁移方向: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城市城市,其中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世界人口迁移: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迁移: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目前世界上最主要和普遍的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经济因素。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地域差异常引起人口迁移,环境恶化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经济: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迁移越频繁。经济发达区的就
4、业发展机会多、收入高、医疗卫生条件好,教育水平高,休闲娱乐条件好,故迁入率较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项目的建设,区域大规模的开发,会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方向。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政治: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战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社会文化: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5、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气候、水源等,在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区的绿洲,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处,在优良的海港河港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资源、工农业、旅
5、游、政治、宗教、科技等。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沿河沿海沿湖城镇比较多,在河流交汇处(重庆、武汉),入海口(上海)常形成较大的城市。交通枢纽处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现代的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因铁路而兴起。著名旅游地如我国安徽省的黄山市、广西的桂林市、湖南的张家界市等。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利亚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气候恶劣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长江沿岸城市运输河运起点和
6、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赣州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过河点也易形成城市)上海、广州 6、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高级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即位置相反)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口路口处) 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中心商务区(CBD):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主要功能为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7、中心地理论(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服务种类多,包含(覆盖)
7、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中心地等级服务范围数量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高大少远高级低小多近低级8、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0、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逆城市化的原因:城市中心衰落,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昂贵,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优
8、美,城乡交通便利)。 发展中国家城市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如拉美的“虚假城市化”,亚洲的“滞后城市化”)。1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原有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生态环境生产很大的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水系水质恶化,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改变了景观和生态系统,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12、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城市环境问题: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解决措施:建设卫
9、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等。 13、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原因: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意义: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类型: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14、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热量、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生产 的决定性因素)。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农产品的价格)、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 15、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
10、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水稻种植业特点: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一大一小,一高三低)。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热带雨林区。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较平坦;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如美国的小麦玉米带、中国东北的三江平原。混合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乳畜业: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16、 按主导因素分类:原料指向型:原
11、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如饮料厂、普通家具厂、石油加工厂。能源指向型:需要大量能源,靠近电厂。如化学、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需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集成电路、飞机、精密仪表分析工业区位因素: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环境生态因素等17、工业与环境污染大气的工业:布局在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垂直于季风方向的郊外。如水泥厂、酿造厂。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
12、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染大气、污染水的工业:化工厂、炼油厂。布局方法综合前两条。 污染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发电厂、钢铁厂。固体废弃物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18、工业联系、转移和集聚工业联系:直接联系如“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联系,为同一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业联系;间接联系如有空间联系的产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集聚:有生产协作关系的产业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转移: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方面的差异,加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投资
13、环境明显改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中国家难以取代的。 19、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 北方平原上,聚落形态多为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南方的聚落多沿河道、道路分布,呈带状。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交通运输变化带来的影响。如:扬州、济宁因运河淤塞铁路公路兴起而衰落,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因铁路而兴起。20、环境问题概念与类型 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电磁污染、光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超声波学流失、森
14、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2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2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2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传统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 可持续模式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为目的,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