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45648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农村养老存在的调查报告湖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项目名称: 当期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任课教师及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系别年级: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 专业班级: 生物工程 1001 学号: 201007002110 项目负责人: _联系电话: 一:选题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重逐年攀升,老年人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增长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经济基础较差,供养老年人的能力还比较弱,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人

2、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关心和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由此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指出,全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相对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其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

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老龄化特征日益显著,这意味着我国所承受的来自老龄方面问题的社会压力将日益增大,面对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加上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老龄化对我国农村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如何改变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的现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加材料)二: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调查显示,孤寡老人的年人均

4、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点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孙子上学及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差,许多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二) ”空巢老人”问题突出所谓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他们要么是无儿无伴的孤寡老人,要么是与儿女分开居住的独居老人。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巢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

5、成为社会问题,而且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记录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空巢老人的独居生活。在现在这种竞争压力很大的社会环境下,好多人都自顾不暇,更不用说抽出时间来照顾老人了,再有,老伴去世的话,剩下一个老人独居生活,他们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6、都不能得到满足,生活的难处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其中的少量“五保”老人,生活质量也是很低的。(三)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农村孤寡老人除了需要负责全家的农事劳动,还要负责外出务工者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等,本来应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农村老人们,又重新挑起了家务生活的重担,他们倍感心力交瘁,十分无奈。(四)难以达到病有所医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很不完善,使得那些劳动能力下降、收入水平普遍很低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往往只能由家庭承担。个别患有重病的老人只能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儿女们的经济收入量力而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小病拖、大病扛”,有病不去看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使老人家庭有能力支付

7、医药费用,往往也会因为农村医药资源短缺导致的就医费用相对昂贵而又使得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疾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据2000年北京市老年人基本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年均医疗费支出为3131元,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的1039元。城市老年人医疗费公费支出的占50%以上,且他们中有40的人被报销部分达总支出的75%以上。农村主要由子女或自己负担,即使由公费支付者,其负担的比例也不如城市高。城市老年人几乎都享有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农村老年人中享受医疗保障的不足40,且保障的份额较低。以上分析显示出北京城乡老年人在医疗保障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较低的医疗保障,有40%-50的老年人对

8、医疗问题忧心忡忡。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现在参加人数已达8,15亿人,基本实现了对农业人口的全覆盖,但补贴水平尚低,农村医疔资源薄弱状况的改变将是个长期的过程.(五)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单调,精神没有寄托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孤寡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感到特别无助。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独感,有事无人帮,有话无处诉说。他们常常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一边为了生活还要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情感孤独。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 孤寡老人活动空间十分狭小,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三: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的原因(

9、一) 家庭伦理重心的转移与利益冲突在这个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需要那些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创新能力的人,而上一代的老年人恰恰不具备这些,结果是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变得炙手可热,老年人逐渐被迫退出社会这个大舞台,新生代优越于老一代的优势慢慢显现出来;加上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又使得上一代的经验在很多方面不再适用,失去了对年轻人的文化传授意义,老年人不再被看好,家庭的未来指向代替了过去指向。从而使家庭的伦理重心不可避免的发生下移-子女逐渐成为中国家庭事实上的重心,人们更多的关注下一代的发展,老一代的权威随着他们优势地位的丧失而跌落,成为家庭中的弱势

10、群体,而其中尤以高龄、丧偶、无收入、低文化、体弱、女性老年人的权益最易受到损害。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变为子女中心,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这一状况在农村更甚,从而成为农村养老问题突出的文化心理原因。(二) 流动家庭大量增加流动家庭的大量增加是导致空巢问题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呢?一方面,过去绝大多数的剩余劳动力被集体生产组织形式所束缚,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后,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加上户籍制度的放宽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松动,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寻求新的就业机会。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的同时,仍然受到城乡户籍制度

11、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大多数农民工无法在城市中为家人提供稳定的住所、良好的就医和其他生活条件,在这个前提下,使许多家庭不得不处于“分裂状态,导致空巢老人群体的出现.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受累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较少的利润,并且劳动所得基本是固定的,就使得年轻一代对土地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与此同时,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专业分工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非农就业机会,吸引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加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年青一代开始追求自我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越来越关注自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他们逐渐走出农村,其中一些人无力赡养父母或不愿赡养父母

12、。(三) 公共娱乐设施少 农村老人晚年精神生活单调一方面是因为子女只注意对老人物质生活方面的照顾,忽视了老人对情感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可供群众娱乐的公共设施少之又少,据本人的所见所闻,农民农忙过后只能把赶集、聊天、打牌等当作消遣,充其量再有一台电视机,抑或听听广播,甚至报纸都不经常读,至于体育健身设备、老年活动室、电影院更无处可寻。加上农村老人那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身知识贮备有限,许多如读书、看报、写字、作画等娱乐活动并不适合他们,这也是造成他们晚年生活单调的一个主要原因。(四)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农村,2000年享受离退休金的老年人仅占农村老年人的4.0,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还

13、是依靠家庭的经济供养。农村的医疗保障形式包括合作医疗、公费医疗、商业医疗三种形式,覆盖面分别为8。9%、1。8%、0。由此可见农村总体的医疗保障还是很薄弱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负担了老年人的医药费。而最新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以来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许多事情都是领导在上面是这样号召的,下属在执行时却自作主张,自立标准,结果是政策确实实施了,但受益者却是中间人而非百姓.据调查的400名留守老人中,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人比例达89。3,但目前仅有5.0的留守老人从中报销过。对留守老人的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门槛高、程序复杂、就

14、医费用“水涨船高等是影响农民从中受益的主要问题。其中不少留守老人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医疗费用的涨价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民能够获得的实际好处。因为缺乏很好的监督制度,使得一些人钻了空子从中获得私利,欺骗了上层也害苦了百姓。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一) 加强传统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所以首先要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保护包括广大老年人在内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土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即使依法有偿流转,其收益亦应归老年人所有,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来源。这一项规定能很好的保障农村丧失劳动

15、能力的老人的晚年基本生活,使得他们在垂暮之年依然可以享有基本的土地收益,同时可以明确土地所有关系,避免这部分的财产纠纷。此外,我们应提倡父母与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规范赡养内容和标准,由村(居)民委员会或有关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明确子女应尽的义务及享有的权利,以保障老年人切实地享受到赡养扶助权利。同时,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变,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在社会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我们应该致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新模式,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的养老事业,把无偿服务、抵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结合起来。(二)发展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16、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进一步完善和贯彻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民养老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解决养老保险自身存在的制度上的不稳定性、基金保值增值困难和保障水平过低等问题,以法律的形式把这一制度确定下来,避免因个人意志影响其在各个地方的推广和实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法律效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积极探索合适的投资渠道、培养和吸收投资人才,使农民的养老保险基金不但要保值,更要追求增值;国家适当提高投保档次,为他们讲清利

17、弊,并鼓励农民积极投保,为日后养老生活做准备.其次,要努力改善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状况。规范和完善基金的管理制度,杜绝各地政府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发生;改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费从所收基金中抽取的局面,建议由国家或相关机构直接发放经费或予以补贴。最后,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因地制宜,分类、分步实行。同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其他保障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达到保障老年生活的目的

18、.国家计划用斗十年左右的时间推进这项制度,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老年组织建设要将老龄组织机构延伸到村、组,同时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护老维权的作用。同时以老年协会为平台,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自娱自乐、互助互爱等多种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四)完善和推广医疗保障制度2002年,我国明确提出要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证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媒体和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

19、向农民进行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互助共济意识和健康保险意识。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合作医疗实施的全过程,在进行全面宣传的同时突出重点,把理论宣传与实际榜样结合,以激发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其次,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应采取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支持,鼓励社会团体捐助的办法。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捐款,因为农民收入很低,所以农民个人负担社会医疗保险方面应尽量减少,如果负担过高,农民就不会愿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从而不利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工作

20、的开展和实施。最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领导都应该认真贯彻实施,实行责任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实施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护,必要时可以把制度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干部政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五)鼓励他助和老年人自助国家和政府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与五保供养工作的同时,还应鼓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扶持低龄、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老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项目,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如此还能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在老年贫困救

21、助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慈善救助和社会救助,创造结对帮扶、认养助养、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多种救助形式,普遍为贫困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扶助,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老人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健康需求、工作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静需求、支配需求、直爽需求、求偶需求。由此可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好坏既表现在物质上,更多的表现在精神上.人到老年,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经没有太多的要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尤其得到儿女们的体贴和关怀。社区和村(居)委会应针对老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老年人娱乐活动,并可以尝试兴办老年大学、老年健身和文化设施、老

22、年活动中心等老年活动场所,引导他们参加各类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还应该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老年人,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为他们排解忧愁,使他们感觉到社会在关心他们,消除他们的社会隔离感.(七)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政府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一法一条例”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大力开展老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为人子孙都有无条件赡养老人的义务,不赡养老人、或不尽心赡养老人,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增强贫困老人自身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使那些因子女不孝而导致贫困的老人自觉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与其不孝子孙作斗争,通过

23、法律途径争取被赡养的权力。最后,司法机关要搞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对那些有能力而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和遗弃老人的子女,经过多次调节无效的,司法组织要积极主动负责的向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对待这类案件要及时处理,依法裁决,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老人的利益。农民在中国是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备受人民关注。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办法和发展策略,各地各级政府要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的制定实施方案,努力发动人民群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八)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经

24、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都在发新的变化,全社会都要注重加强对孝文化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宣传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村民公约的全面推行、落实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由村组织、老年协会督促子女赡养老人,按时付给生活费,对尊老敬老的群体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五:实践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党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之余,也让我了解到农村孤寡老人的出现,暴露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解决好农村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周围的老人,将他们的青春奉献在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上,他们经历了我们不能想象的艰

25、苦生活,到老是应该享受到一个安详的晚年的,在新型农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人性道德更应该上升一个高度,社会是一家,赡养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尊敬老人的光荣传统应该被传承下去,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学生们要敢于承担起这份责任!项目组成员基本信息序号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及年级班级分担的工作得分1符国栋男201007002110 生物工程 1001全部工作2李亮男201007002114生物工程 1001查阅数据3蒋宋男 201007002113生物工程 1001 收集数据4 王霞林男201007002129生物工程 1001后期编辑5附件: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问卷目的:通过

26、走访形式调查,获得照片和数据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总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支出情况来反映和分析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从以下方面着手:A.老人的生活状态1。 年龄,身体状况2。 多子女,少子女3。 独居,与子女同住,住养老院4。 日常工作5。 日常娱乐活动6。 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评价(对比同村别的老人),幸福指数7。 平时生病是怎么处理的,是否上医院,医药费用如何8。 住房情况,平时是否出行,出行方式B.老人的经济状态1.经济来源(政府基本补贴,儿女支持,土地收入)2.消费支出(日常支出,病患支出,照顾儿孙支出)3. 现有存款,是否参保险C。农村养老的相关政策1. 有无养老院2。 有无政府养老补贴3。 有无村委

27、会定期慰问独居老人的制度走访问题设计1爷爷(奶奶),你好,我是南京审计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天主要来就是和您随便聊聊,顺便了解一下你们这儿老人的生活状况。您看起来很精神啊,今年多大年纪了啊?您的身体还好吗?2爷爷(奶奶),您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吧,我刚一路走来看见了好多小孩子,感觉这里每家每户都有很多人呢,真是热闹!那不知道您有多少儿女呀?他们都结婚了吗?那您应该是儿孙满堂了?3。多子女:爷爷(奶奶),据我了解,您这儿的生活条件相对来说不是很好,那您为什么当时决定还要生这么多小孩呢?是想家里多些人能多些帮手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少子女:爷爷(奶奶),据我了解,你们这儿多数家庭人口比较多,那为什么您当年没

28、有跟随大流多生几个孩子来养儿防老呢?4爷爷(奶奶),刚一路走来看见这边一大片一大片全是农田,还有很多人在地里耕作呢!那你家大概有几亩地啊?现在您还下地劳动吗?都种些什么农作物啊?每年收成如何啊? 土地上的收入够您平常开支吗?5爷爷(奶奶),除了种农作物以外,您还有没有揽一点其他的或做补贴家用,比如做点小工艺品。在附近的厂找活做,做点小买卖什么的。(要是自己赚钱的话,每个月能赚多少)您的子女是不是会经常给您一些补助呢?土地方面有别的收入吗?您这儿的政府有没有给像您这样的老人提供一些基本补贴呢?你觉得政府关心你们的生活吗?您了解这边的基本生活保障吗?6爷爷(奶奶),你有这么多孩子,那你平时是自己一

29、个人住呢,还是和子女一起住啊?您自己比较喜欢一个人住呢还是和他们一起住呢?A。独居:爷爷(奶奶),你自己一个人住,日常开销大不大啊?一个月大概多少生活费基本够用了呢?除了买些吃的穿的还有日用品,还有其他什么方面支出比较多呢?平时如果得个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您会怎么处理呢?是随便吃点板蓝根之类的药呢还是上小诊所或者医院?附近有医疗诊所吗?是私人的还是国家的?你觉得这边的医药费用怎么样?会不会觉得如果生病,医药费用上支出比较多呢?B.与子女同住:爷爷(奶奶),和儿女们住在一起,吃住应该比较方便吧!那平时您的个人开销如何?一个月大概要多少生活费呢?您会不会有时觉得住在儿女家里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还

30、是会考虑每月给他们一些钱作为自己的生活费呢?7。爷爷(奶奶),您的儿女经常在家吗?如果出去打工的话,多久回来探望您一次呢?他们出去时会不会把他们的孩子也一同带去呢?您平时在家会不会很想念他们呢?8.爷爷(奶奶),如果儿女把他们的孩子留在家里的话,您是不是得费心照顾他们呢,会不会觉得管他们有点累呢?但是孙子孙女在家时又会觉得家里很热闹吧?孙子、孙女的学费和生活费是要您来负担吗一些吗?会不会给他们一点零用钱什么的?您自己每个月能有钱多下来存起来吗?9. 您是不是已经攒了有一小笔钱专门自己养老用呢?对于未来,您有安全感吗?会不会经常担心和忧虑?10. 您了解这边的基本医疗保障吗?您参加这个医保了吗?

31、觉得这对您有没有切实的帮助呢?11。爷爷(奶奶),您平时在家都做些什么呢?儿女不在家或是独居的话,平时会不会觉得很孤单呢?如果还下地劳动的话,除了农忙时节,您还有什么娱乐活动吗?比如说打打牌,看看电视还是其他什么?12。爷爷(奶奶),你们这儿的村委会会定期有人来看望慰问你们或是经常打电话关心你们吗?13. 有没有您认识的老人住在养老院的,如果有的话,养老院条件怎么样?如果农村设立类似养老院之类的机构,您愿意住进去吗?愿意的话,是因为子女希望您住进去呢?还是觉得那边生活有人照顾,比较轻松;不愿意的话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是觉得比较贵呢还是子女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会反对还是觉得那边条件不好,服务

32、态度不好,还不如家里舒服和自在啊?还是说您觉得去了养老院太冷清,比较孤单呢?14. 我看您住的房子比较不太牢靠,(例如草和泥活的)/ 比较破旧了,平时刮大风和下雨会有什么影响吗?您这房子是什么时候建的呀?有考虑过修一下吗?如果修过的话,上次是什么时候?没修的话是为什么呢?觉得周围人家都这样,勉强也能住没有修的必要还是觉得要花好多钱不舍得呢?15. 您感觉这边的交通方便吗?平时会经常出门吗?一般都是通过步行,还是其他什么方式呢?16. 村里有没有一些没有子女的老人啊?他们平时都是怎么生活的呢?(自己种地?找活干?政府补贴?村里有相应的政策吗,有没有他们的亲戚帮助他们?)17。 您觉得对比同村别的老人,您的日子过得算是比较好的吗?您觉得幸福吗?用1-10中的一个数来表示您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的话,您会选几呢?18. 对于现在的生活,您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部分是什么?最大的期望又是什么呢?(比如希望孙子孙女考个好大学出人头地;或者希望他们早点工作赚钱,帮衬家里)需要统计的数据:收入来源:自己赚的 子女给的 土地的收入 政府补贴 其他 总收入消费支出: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 衣食水电 交通通讯 其他(包括偶尔修缮房屋) 留存 总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