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君子之风.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4498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子之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君子之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君子之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君子之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君子之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word)君子之风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注译析【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76)【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译文】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

2、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

3、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

4、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评析】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715)【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5、评析】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611)【注释】(1)箪:音,古代盛饭用的竹器。(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3)乐:乐于学。【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评

6、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原文】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2)曲肱:肱,音,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

7、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原文】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719)【注释】(1)叶公:叶,音。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

8、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评析】作为君子,孔

9、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第九当中,孔子也讲到以上这三个方面。【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同“智”;乐,古音,喜爱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10、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注释】(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原文】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128)【注释】(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3)鞟:音,去掉毛的皮,即革。【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

11、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12、“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与文言练习详解君子之风本章选择的几段论述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个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课文解读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孔子表达自己

13、这一志向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随便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所以后世许多文人都特别欣赏,在诗文中引用。而“浮云”的比喻,则又形象表明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正当的富贵、金钱是人追求创造得来的,用不正当非法手段谋得的富贵、金钱是可耻的,而且终有被暴露、清算的一天,正如陈毅所写,对于非法钱财富贵“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红楼梦中用“好了歌”来形象阐明金钱、富贵对人生来说犹如“过眼烟云”.李白也有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辛弃疾水龙吟瓢泉:“人不堪忧

14、,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朱熹注释本章引用胡氏之论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者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朱熹认为:“志于富贵者,即孔子所谓鄙夫也。”由于古文的简约,引起不同理解。对于“患得之”,从字面上看,是害怕得到它(功名富贵),这样理解又与整段话中写的“鄙

15、夫”相矛盾,因此引出不同的说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成一家之言。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8226;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

16、”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这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是要十分重视的。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走向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文言练习四、“问”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了解的事情请人解答”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问”可以带双宾语(如:“问你一个问题,“你是“问”的对象,是间接宾语;“一个问题”是“问的内容,是直接宾语),也可以带其中一个宾语(如:“我问一个问题

17、”,“我问你(呢)”)。找出一至六课的问字句,看看论语中问字的用法有什么规律,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然后回答下面问题.1、“使子路问津焉”的“焉”是什么意思?2、论语里“或问子产”(149)这句话,是“有人问子产说的意思,还是“有人问子产是怎样一个人的意思,为什么?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论语84),“问之”的说法和前面所归纳的“问”字用法是否矛盾?为什么?课文中“问”的句子:子贡问政(127)、哀公问于有若曰(129)、季康之问政于孔子(1219)、季康子问(22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145)、颜渊问仁(12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宰我问(1721)、门人问曰(415)问

18、于桀溺(186)、子路问曰(187),子张问曰(1542)等.论语中使用“问”字句的规律是:问字后面的宾语有的完整,有的省略(或省略直接宾语,或省略间接宾语,或两者都省).但前提是句子意思要让人明白,所省略的宾语或在前面交代,或在后面交代。如果句子或文章开头的问句,则一般齐全。这也是古汉语中宾语省略的一般规律。古汉语中宾语省略十分常见,只要前、后有所交代,人们能看出,即省略,以使表达简约。大多数的问句内容并不出现“问”字,如“曰:伤人乎?不问马。”(1017)、“晨门曰:奚自?”(1438)以此看上面三句,第一句中的“焉是个语气兼指代性质的助词,这里子路问的宾语中用“焉”指代询问的间接宾语,而

19、“津”则是直接宾语。古汉语中常在问句中用“焉”,表达这样的双重作用。第二句的省略是省略了间接宾语,而直接宾语又只有“子产,因此引出两种不同理解。但联系全句内容,还是可以明白的.这段语录: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子产是郑国的贤相,所以孔子说他是个“惠人(给人以恩惠的仁人),而问“子西(楚国人),孔子用“他呀、“他呀”的语气表示否定之意.从全句看,应该是问子产是怎样一个人。第三句的“问”,是“探问”、“慰问之意,与一般的询问不同,所以没有省略。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

20、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他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一看,原来是一部论语。赵普性格深沉而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多忌妒刻薄,但能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许多人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把赵普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纸片拾起来带回家。过些日子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醒悟过来,最终用了这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