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阶段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4062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3.04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阶段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阶段复习课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阶段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阶段复习课学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年级: 姓名: - 4 -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知识整合·思维导图 问题探究·素养创新 核心素养·评价案例 样题示范  情境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第(1)题,因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所以应从该地人类活动去分析。第(2)题,病虫害少主要从低温影响分析。第(3)题,该地土壤肥沃,肥力高,使用化肥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导致化肥施用量少。第(4)题,“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联系该地水稻的生产条件分析。 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案例评析 本题以“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考查区域农业生产。重点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 (1)区域认知——水平3 ①第一要素: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纬度位置高→热量较少→稻米生长时间长→品质优良; 纬度位置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农产品绿色环保。 ②第二要素:地形。 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发展种植业和机械化作业; ③第三要素:河流。 河流→提供丰富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④第四要素:土壤。 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减少化肥使用→农产品绿色环保。 (2)综合思维——水平3 结合“三江平原”环境分析回答。 ①病虫害少←病、虫不宜生存、不易繁殖←温度低←纬度位置高。 ②化肥施用量较少←土壤肥沃+科学技术←黑土地+“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3)人地协调观——水平3 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反映人地协调观。 ①“中国绿色米都”主要从“绿色”反映生态环保。 ②“中国绿色米都”主要从“米都”反映产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