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834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年级:姓名: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文阅读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夫环而攻之 环:(2)兵革

2、非不坚利也 兵:(3)委而去之 委:(4)寡助之至 至: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二)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

3、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 欲:欲望D卒 为良民 卒:最终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参考答案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18C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20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1C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