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3610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三节-防灾减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年级:姓名:- 5 - 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2、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2.难点:思考、体会防灾减灾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读图分析法四、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大家知道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汶川大地

2、震。师:没错,200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新课教学:(板书)一、防灾减灾手段师: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师:同学们知道防

3、灾减灾工作都有哪些吗?生:.师:同学们回答的都正确,接下来老师来公布完整答案。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板书)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板书)案例:吊箱测流吊箱测流是目前最适合对高含沙、冲淤变化大、漂浮物多的河流进行流量测验的设施。图为黄河龙门水文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吊箱内进行水文测验。(板书)案例: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地震预警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

4、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探测纵波,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等,并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电磁波(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然而,受地震台网密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板书)2、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

5、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板书)3、灾害救援与救助 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2010年4月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青海玉树地震后开展搜索营救、医疗救助、后勤保障等救援工作。课件展示图片为救援队正在废墟中进行搜救。(板书)4、灾后恢复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北川是“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整个县城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几乎被夷为平地。

6、课件展示图片为异地重新修建的北川新县城。(板书)二、自救与互救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与互救。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平时多掌握-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因此,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地震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但做好灾前准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

7、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进行撤离。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也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救者。自然灾害过后,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例如,洪灾过后,应做到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的热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再如,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

8、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过后再作打算。课堂小结:我县是灾害多发易发县,属江西省四大暴雨区之一,主要灾害是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旱灾、冰雹、雨雪冰冻等灾害。水灾频繁,特别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全县有3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人口3020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县曾发生过5次特大洪灾,特别是1994年5月2日、6月15日、1997年6月9日三次洪灾均为百年未遇。县城三度被淹,受灾人口均在2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45亿元。本节课主要任务时引导学生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通过学习增长避灾,自救的技能。认识防灾减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板书: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手段1、灾害监测案例:吊箱测流案例:地震预警系统2、灾害防御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 4、灾后恢复 二、自救与互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