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3469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名师总结1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C手影游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答案:D解析: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

2、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答案:A解析: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故A正确,CD错误;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故选A。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

3、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答案:B解析: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A 点的甲同学通 过平面镜看到坐在 B 点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答案:C解析: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反射角;由图可

4、知,坐在 A 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 B 点的乙同学,NN1是法线,CD为平面镜,因此是从B上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A的眼中,所以BO是入射光线,AO是反射光线,则3是反射角。故选C。5、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C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答案:B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C

5、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可能A等于0B小于60C等于 60D大于60答案:B解析:根据折射定律解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 60,折射角小于60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重点是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6、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答案:B解析:A光源是能够发光的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符合题意;C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此可知,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所以当你在平面镜中看到他人的眼睛时,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此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如图,在井底正中央

7、P点趴着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点,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A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抽水前后光的传播过程中穿过的物质判断光的传播方式,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规律分析判断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井里灌满水后,如图,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下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故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变小,故选B9、下列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光的色散B猫在镜中的像C水中的

8、筷子弯折D古人日晷计时答案:D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猫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筷子弯折,由于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水面上方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筷子弯折了,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面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

9、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D若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变大答案:B解析:A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当像和物完全重合则说明像物大小相等,所以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远离玻璃板,故C错误;D像与物大小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不变,故D错误。故选B。11、下列光现象,与“小

10、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光的色散B猫在镜中的像C水中的筷子弯折D古人日晷计时答案:D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猫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筷子弯折,由于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水面上方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到筷子弯折了,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面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

11、2、如图,在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点,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A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抽水前后光的传播过程中穿过的物质判断光的传播方式,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规律分析判断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井里灌满水后,如图,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下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故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变小,故选B1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

12、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关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色散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树的影子,这是太阳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楼台反射的光线,经过池塘再次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色散形成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于水底反射的光线,从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

13、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小孔成像D放大镜答案:D解析:A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答案:B解析: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故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故C不

14、符合题意;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多选题16、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在疫情期间,戴口罩;用电子体温计测体温:酒精喷洒消毒成了生活的日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6B电子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108m1.2107mD酒精变干属于汽化现象答案:CD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故A错误;B电子体温计是一种红外感温探测设备,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温度探测,然后通过转换装置变成数字,故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

15、直径大约为80120nm,即8108m1.2107m,故C正确;D酒精变干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蒸发(缓慢汽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C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相平B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的更远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答案:BCD解析:A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A错误;B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声音传得更远,故B正确;C三原色为红、绿、蓝,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故C正确;D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红外线越

16、强,因此一个物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故D正确。故选BCD。18、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要找的莲。小明暑假来到“白莲之乡”石城参加户外摄影活动,如图是他拍摄到荷花“倒影”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倒影形成原因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荷花倒影与荷花一样大C光照到荷花上主要发生漫反射,但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虚像答案:ABC解析:A平静湖面上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正确,D错误;C光照到荷花上主要发生漫反射

17、,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故选ABC。1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 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折射答案:ACD解析: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故A正确;B玻璃幕墙比较光滑,光照射玻璃幕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

18、离是1m,像与她相距1m+1m=2m故C正确;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ACD。20、诗词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谚语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过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谚语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华放热熔化吸热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答案:ACD解析:A以江岸为参照物,小船相对于江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孤帆”是运

19、动的,故A正确;B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下雪不冷化雪冷”,雪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化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正确;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故选ACD。21、下列关于声、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环节防治噪声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D射击瞄准时应“三点一线”,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答案:BCD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

20、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池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D射击瞄准时应“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22、商场里的试鞋镜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放置,顾客能清楚看到自己脚上的鞋子,但看不到自己的脸(如图),以下操作中,顾客有可能看到自己脸部的是()A顾客往下蹲B顾客走近镜子C顾客远离镜子D镜子下端不动、上端远离顾客倾斜答案:ACD解析:A顾客往下蹲时,使脸部反射的光线能通过镜面反射到人眼处,顾客就能看到自己脸部,故A

21、正确;B顾客走近镜子无法使脸部反射的光线通过镜面反射到人眼处,顾客就能看到自己脸部,故B错误;C顾客远离镜子,脸部反射到镜子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减小,脸部反射的光线能通过镜面反射到人眼处,顾客就能看到自己脸部,故C正确;D减小镜子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脸部反射到镜子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减小,可以使脸部反射的光线通过镜面反射到人眼处,顾客就能看到自己脸部,故D正确。故选ACD。2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大课间同学们做操时队伍能站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属于漫反射现象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

22、因为白色屏幕能够反射各种色光答案:ABD解析:A同学们做操时站队伍,队伍站直前面同学挡住后面同学,从前面看是一条直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正确;B黑板表面比较粗糙,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发生的是漫反射,故B正确;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故C错误;D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电影屏幕制成白色,反射所有投射过来的光线,故D正确。故选ABD。填空题24、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答案: 反射 液化解析:1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23、是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25、国庆期间,小明在电影院观看长津湖时,感觉银幕上的画面很亮,此时银幕 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电影散场后,小明走近银幕仔细观察,发现银幕表面是粗糙的,说明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发生的是 _反射。答案: 不是 漫解析:1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尽管很亮,但它们本身不发光,这是反射其它光源的光,所以银幕不是光源。2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26、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

24、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答案: 反射 液化解析:1天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27、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_(选填“深”或“浅”)。答案: 折射 虚 浅解析:123缓慢向杯中注入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浅的硬币的虚像。28、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的画面。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使荧光物质发光。答案: 绿 响度 紫外线解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才能看到电视上有多彩的画面。2调节音量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大小,所以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紫外线去验钞。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