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3219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导学案 新人教版年级:姓名:101020 曹刿论战课题曹刿论战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疑难的句子。2.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了解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和简洁精炼的笔法。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大意,培养正确、流畅地朗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会赏析鲜明的人物形象,即曹刿和鲁庄公。情感、态度

2、与价值观学习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优秀品质。课前预习作品简介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一部为春秋做注解的编年体史书,作者相传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250余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情况,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荒淫,赞美了许多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表达了重视人民作用的民本思想。左传既是历史著作,又是很有成就的散文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发生的原因要追溯到齐襄公在位时,齐国国内危机四伏,民不聊生。公元前686年,齐国的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出奔到莒国,公子纠跑到鲁国。次年,齐国的大臣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争夺君位。小白抢在前头,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但是鲁国仍派兵送公子纠回国,结果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迫使鲁国杀死了公子纠,但仍不罢休,就借口鲁国参与了齐国的内政,于公元前684年春天发动了对鲁国的进攻。这次战争是诸侯间争权夺利的战争,齐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处于进攻者的地位,鲁国处于防御者的地位,而战争的结果却是鲁胜齐败

4、。读准字音曹刿(u) 又何间焉(jin) 鄙(b) 玉帛(b) 小惠未徧(bin)小信未孚(f) 登轼(sh) 公与之乘(chn) 旗靡(m)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课前预习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肉食者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言行粗俗,品格低下)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再次,又)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神弗福也(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公将鼓之(名词做动词,

5、击鼓进军)文言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省略句:必以分人。(省略宾语“之”,应为“必以之分人”)倒装句:何以战?(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应为“于长勺战”)新课导入古今中外军事家纵横捭阖、层出不穷,从创作孙子兵法的孙武到编著孙膑兵法的孙膑;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曹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从“不世出”的拿破仑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毛泽东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可今天,我们要走近一名普通但不平凡的老百姓,他不是国君,却创造了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他不是军中大将,却有着主动请缨、亲临沙场、展现智慧的风范

6、。他无愧于“平民军事家”的称号。他就是曹刿。新课展开【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参考译文:1.做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弄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判断。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便耗尽了。4.(齐国是)大国,用兵作战难以揣测,(我)担心他们在那里设兵埋伏。5.我看见他们的战车留下的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下令去追击他们。新课展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

7、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将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战释疑)。2.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曹刿”是人名,“战”指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曹刿论战”指曹刿论作战的道理,题目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不在战斗过程,而在于曹刿论述战略和战术。3.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

8、,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个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

9、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品悟作战策略】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是什么?齐国挑起战端,鲁庄公准备迎战,但齐国是强国、大国,面对这场齐国发动的恃强凌弱的战争,鲁国并无准备,而庄公却决定立即迎战。在这一危急形势下,曹刿求见鲁庄公。2.从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为的?这体现了曹刿怎样的军事见

10、解?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而对第三个条件加以肯定,因为在曹刿看来,庄公的第三个回答体现了他对人民的诚意,只有具有诚意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3.曹刿为什么要求“战则请从”?因为他深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尽管庄公在政治上显现了可以战胜对方的基本条件,但如果在战场上缺乏明断远谋,将会陷于不利的局面,丧失可以得到的战果。所以他要求从战以确保战事的胜利。4.曹刿的战后总结的层次怎样划分?怎样评价?曹刿的话用两个“夫”字领起两层意思:第一层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了要选择“彼竭

11、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一定要等“齐人三鼓”以后才说“可矣”的问题;第二层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了作战中必须随时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断定敌方确系溃败以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曹刿的论述,是在当时条件下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总结,曹刿对长勺之战的正确指挥,是建立在科学的战略战术基础之上的,体现了其过人的谋略。【品味亮点词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鄙”字有何作用?“鄙”字为下文写鲁庄公埋下伏笔。这句话表明曹刿对这次战争有了深远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有了认识,点出了“请见”的必要性。“远谋”两个字是全文的文眼。【感悟精彩句子】请

12、简要赏析“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两句话。这两句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曹刿所说的“勇气”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齐军三鼓,鲁军按曹刿指挥并不应鼓,齐军被激发的勇气未得到呼应,很快由亢奋转为疲惫。曹刿抓住了士气和心理变化的有利时机号令鲁军,一举得胜。【分析人物形象】1.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首先,他是一个有爱国心和责任心的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他深知“肉食者”可能会毁了这个国家,所以不顾乡人反对,要尽“匹夫之责”。其次,他是一个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的人。他认为不能仅仅信大臣、信神灵,而真正应该相信的是人民。民本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他

13、是一个有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的人。他在长勺之战中的指挥以及战后为庄公解惑的回答,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2.怎样评价鲁庄公这一人物形象?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把握文章主旨】就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谈谈你的理解。示例一:鲁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曹刿的正确指挥。因为曹刿深谋远虑,考虑问题周全,鲁庄公完全采纳了他正确的战略战术,因而取得了胜利。示例二:鲁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鲁庄公取信于民,做好了战前

14、的充分准备,当然也不否认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示例三:鲁庄公取胜的根本原因是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鲁庄公不是昏君,能明辨是非,他听取了曹刿的正确意见,在战争中贯彻了曹刿的正确作战方针。假如鲁庄公是个昏君,不听取正确意见,也许就不会有鲁国取胜的结果。因此我认为鲁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文章围绕“论战”来选择与组织材料,展开记叙,以突出曹刿高明的战略与战术。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文章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2.过渡自然,前后衔接,相互照应。

15、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曹刿参加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展开记叙,依次是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脉络井然有序。文章三个段落的记叙过渡自然巧妙:第一段末尾“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两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是第三段的前因,是第二段“公与之乘”的导入语;第二段最后的“遂逐齐师”一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和第三段开头的“既克”二字紧紧相连。这样,文章三个段落衔接自然,浑然一体。3.对比衬托,塑造形象。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将战”而不知“何以战”,曹刿分析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作战过程中

16、,鲁庄公盲目地“将鼓之”和“将驰之”,而曹刿则两次拒之说“未可”,到时机成熟时才说“可矣”。在作战总结阶段,鲁庄公不知为何取胜而“问其故”,曹刿一一分析回答。这样既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也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定,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方法活用,片段作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描写一个片段,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车门开了,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摸摸索索地艰难地走进车厢里,司机等得不耐烦了,大吼一声:“快点找座位坐下,别耽误时间!”老人蹒跚地向里走去,一位年轻小伙正低头专心玩着手机游戏,仿佛没看见。再走一步,车窗边的姑娘优雅地看着窗外的风景,不为所

17、动。一位阿姨将旁边的座位上的东西理了理:“抱歉,东西太多,放不下。”一脸歉意。正在这时,一位青年站起来,拿起身边的拐杖,让出位来,亲切地说道:“大婶,您坐!”众人再次陷入沉默教学板书曹刿论战左传 论“何以战”:断狱以情取信于民参战地指挥: 齐人三鼓而竭进攻观敌辙乱旗靡追击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这节课教会了学生:还存在的疑惑是:方法指导:怎样辨析一词多义解题技法1.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目要结合具体句子的意思来分析。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温故而知新。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旧知识”的意思。这样的词就是一词

18、多义,解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辨析。2.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一定要打破课与课的界限。3.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能结合一般的语言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如,因词性不同,感情色彩不同,所形容或所表现的对象性质的不同都可能造成词义的差别,或者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会不同。4.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过的该文言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素材积累:关于战争的名言师必有名。礼记檀弓下兵者,诡道也。孙子计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