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9章章盐类盐类的水解的水解l考点考点53 盐类水解及应用盐类水解及应用l考点考点54 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l考点考点53 盐类水解及应用盐类水解及应用考法考法1 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的规律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的规律考法考法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考法考法3 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u1.盐类水解的实质和特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和特点(1)实质实质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与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与 H+结合(或弱碱阳结合(或弱碱阳离子与离子与 OH-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大
2、,c(H+)c(OH-),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2)特点特点盐类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时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盐类水解程度一般很小,水解时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用一般用“”连接,产物连接,产物不标不标“”或或“”。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以第一步为主。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程度大,书写时要用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程度大,书写时要用“”“”或或“”等。等。u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形式书写形式(2)书写规律书写规律 (1)内因内因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2)外因外因 外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可简单记忆为: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u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u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加热加热加水加水加加NH3加加NH4Cl加加HCl加加NaOHc(NH4)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减小c(NH3H2O)增大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增大c(H)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减小c(OH)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大pH降低升高升高降低
4、降低升高水解程度升高升高降低降低降低升高以NH4H2ONH3H2OH为例分析外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u4盐类水解的规律盐类水解的规律u5水解常数水解常数K h及及K h与电离常数与电离常数Ka的关的关系系福建理综福建理综 201410,6 分下列关于分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 溶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例例1例例1【解析】B考法考法1 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 1.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组成盐的弱酸根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组成盐的弱酸根离
5、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2.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或酸性)越强。3.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得多。4.水解程度:相互促进水解的盐水解程度:相互促进水解的盐 单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 相互抑制水相互抑制水解的盐。解的盐。辽宁辽河油田二中辽宁辽河油田二中2017月考月考(1)CH3COONa的水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含有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2)氯化铝水溶液
6、呈_(填“酸性”“中性”“碱性”),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例例2【解析】(1)CH3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CH3COO-发生水解反应:CH3COO-H2O CH3COOHOH-,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2)AlCl3为强酸弱碱盐,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 Al(OH)3+3H+,溶液呈酸性;氯化铝溶液蒸干,水解生成的氯化氢挥发,促进水解,蒸干得到的产物为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答案】(1)碱性CH3COO-H2O CH3COOH
7、OH-c(Na+)c(CH3COO-)c(OH-)c(H+)(2)酸性Al3+3H2OAl(OH)3+3H+Al2O3例例2 判断酸式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的实际判断酸式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的实际表现。表现。(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NaHC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
8、液显酸性,如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O3。考法考法2 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浙江选考化学浙江选考化学2016年年10月月5,2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而呈酸性的是()A.NaOH B.(NH4)2SO4 C.Na2CO3 D.NaCl【解析】【解析】NaOH为强碱,Na+和均不发生水解,A项不符合题意;(NH4)2SO4溶液中的NH4+发生水解:+H2O NH3H2O+H+,溶液呈酸性,B项符合题意;Na2CO3溶液中的发生水解:+H2O +OH,溶液呈碱性,C项不符合题意;NaCl为强酸强碱盐,NaCl溶液中Na+
9、和Cl-均不发生水解,D项不符合题意。B例例3考法考法3 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课标课标理综理综201613,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是()例例4【解析】【解析】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将得到Fe(OH)3沉淀,A错误;MgCl2是强酸弱碱盐,因MgCl2溶液水解产生的HCl受热易挥发,导致MgCl2的水解程度增大,所以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时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B错误;铜能够与稀硝酸反应,因此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该用稀盐酸,C错误;乙
10、醇是非电解质,水是弱电解质,能够电离出少量的H+,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钠在水中反应剧烈,而钠在乙醇中反应平缓,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更活泼,D正确。D例例4l考点考点54 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考法考法4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1.把握盐溶液中的两个把握盐溶液中的两个“微弱微弱”考法考法4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电离过程的)电离过程的“微弱微弱”:弱电解质发生电离的粒子的浓:弱电解质发生电离的粒子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的粒子的浓度。度大于电离生成的粒子的浓度。(2)水解过程的)水解过程的“微弱微弱
11、”:发生水解的粒子的浓度大于水:发生水解的粒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的粒子的浓度。解生成的粒子的浓度。考法考法4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2)物料守恒)物料守恒 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 子个数守恒子个数守恒。(3)质子守恒)质子守恒 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和和 OH-的量总是
12、相等的量总是相等 的。若水电离出的的。若水电离出的 H+或或 OH-被其他离子结合,或者有其他离子电离被其他离子结合,或者有其他离子电离 出出 H+或或 OH-,则要考虑这种影响。,则要考虑这种影响。2.2.掌握溶液中的掌握溶液中的“三个守恒三个守恒”(1)单一溶液)单一溶液 NaHSO3 溶液中:溶液中:c(Na+)c(HSO3-)c(H+)c(SO32-)c(OH-)c(H2SO3),以以HSO3-的的 电离为主。电离为主。NaHCO3 溶液中:溶液中:c(Na+)c(HCO3-)c(OH-)c(H2CO3)c(H+)c(CO32-),以,以HCO3-的水解为主。的水解为主。Na2CO3
13、溶液中: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3.3.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几种情况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几种情况(2)混合溶液)混合溶液 等浓度的等浓度的 CH3COONa 与与 CH3COOH 溶液:溶液:c(CH3COO-)c(Na+)c(CH3COOH)c(H+)c(OH-)。等浓度的等浓度的 NH4Cl 与与 NH3H2O 溶液:溶液:c(NH4+)c(Cl-)c(NH3H2O)c(OH-)c(H+)。等浓度的等浓度的 Na2CO3 与与 NaHCO3 溶液:溶液:c(Na+)c(HCO3-)c(CO32-c(OH-)c(H+)。3.3.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14、的几种情况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几种情况四川理综四川理综20167,6分分向向1L含含0.01molNaAlO2和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随n(CO2)增大,先后发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0.015mol时发生的反时发生的反应是:应是: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关系正确的是()例例5【解 析】n(CO2)0.01mol时,CO2先 和 NaOH反 应 生 成 Na2CO3;0.01mol0.015mol时,CO2和Na2CO3反应生成NaH
15、CO3,共3个阶段。n(CO2)0时,溶液中c(NaAlO2)0.01mol/L,c(NaOH)0.02mol/L,由电荷守恒可得:c(Na)c(H)c(OH)c(AlO2),由此可得c(Na)c(CO32)c(AlO2)c(OH),B项错误;当n(CO2)0.015mol时,反应后溶液中c(Na2CO3)0.015mol/L,由盐类水解是微弱的可得:c(Na)c(CO32)c(OH)c(HCO3),C项错误;当n(CO2)0.03mol时,反应后溶液中c(NaHCO3)0.03mol/L,结合HCO3水解较微弱可得,c(Na)c(HCO3)c(OH)c(H),D项正确。D浙江理综浙江理综 201512,6 分分40 时,在氨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水体系中不断通入 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pH 9.0 时,c(NH4+)c(HCO3-)c(NH2COO-)c(CO32-)B.不同 pH 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 D.在溶液 pH 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例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