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章 评估依据 1
第二章 项目概况 3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12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14
第五章 项目能源消耗及能耗水平评估 19
第六章 节能措施评估 27
第七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第八章 结论 32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
1、主要耗能设备一览表
2、项目主要能源及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
3、能量平衡表
9
第一章 评估依据
1.1相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
⑹《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通知》
1.2 相关规划
⑴《漳州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1.3行业准入条件
⑴《国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
⑵《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1.4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
1.5标准、规范
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3、《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
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9、《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7107-2002)
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12、《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50054-1995)
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1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2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2007)
1.6节能技术
⑴《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⑵《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2005年)
1.7相关工程资料及技术合同
⑴业主委托咨询单位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合同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名 称:漳州市龙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性 质:国有
法人代表:石宝生
联 系 人:叶立新
电 话:
企业运营总体情况:
该公司是承担龙文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区两级重要工程建设任务的主力军,现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经济财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20名,其中经济师2名、土木工程师5名、水电工程师1名、会计师1名。公司已开发完成联丰浩苑、龙江小区、龙文花园、漳华东路、新浦东路一期(龙江路至六号路)等项目,在安置房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商品房开发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2.2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进贤新村安置房建设工程
2、建设地址
本项目位于新浦东路以北,项目场址东至龙文检察院技侦大楼,南至新浦东路,北至迎宾路,西至农地。
3、项目性质
新建
4、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总用地97243.51m2,实际用地72446.33m2,总建筑面积244244m2,其中地下室面积44183m2,地上计容建筑面积194680m2。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总用地面积22620.6m2,总建筑面积56793m2;二期工程总用地面积30708.11m2,总建筑面积94008m2;三期工程总用地面积43914.8m2,总建筑面积93443m2。
5、项目工艺方案
项目高层建筑采用桩基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低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总平面布置
⑴总平面布置原则
居住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居住环境的舒适是人们的共同要求,因此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应满足以下几条原则:
①舒适:有完善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及公共绿地。服务设施项目齐全,设备先进,并且有宜人的居住环境;
②便利:用地布局要合理,公共建筑与住宅有方便的联系。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和布点恰当,便利居民使用。居住区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合理,步行与车行互不干扰,有足够的停车场地;
③卫生:有完善的给水、雨水、污水、排水系统,小区内空气新鲜净洁,无有害气体与烟尘污染,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无噪声,公共绿地面积较大;
④安全:对防止火灾、地震、交通安全有周密的考虑,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
⑤美观:居住区应具有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空间富有变化,建筑物与绿地交织,色调和谐统一;
⑥项目的建筑外形、色调、景观布置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相协调;
⑦项目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分片分区建设,减少土方量的开挖,节约建设投资。
⑵、总平面布置方案
①总体规划布局从场址的周边环境、资源布局、内部功能环境出发,把小区的建筑物依地块的形状沿地块周边布置,并相对独立地将小区分为三个功能区。
生活区。生活区沿地块四周呈环状布置,小区内的道路和绿化又将生活区分成三个区,使得小区每一幢建筑一推窗,就有开阔的视野,可以呼吸新型的空气,可饱览大自然赋予的青山绿水,整个小区又有共享的休闲区。
配套服务区。配套服务区位于各幢建筑物底层,布置在楼群之间,便于整个小区的服务和管理。
共享中心区。共享中心区是由小区周边建筑围合而成的绿化广场,是小区居民的休闲空间。规划将小区建筑围合成的空间布置成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中串以跌落式的人工水体、人性化的草坪绿化、游憩步道,与周边的建筑群“一实一虚”,构成丰富的人际交往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同时,也形成小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交通组织
规划方案通过车行和步行两套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在满足车行要求的同时,保证行人安全。交通组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小区入口设置、动态交通、静态交通。
小区入口设置。规划设置七处出入口。由于生活区的人流、车流多而复杂,根据地块的特点,拟在新浦东路方向设置主出入口(主要服务于车流),于规划的圳头纵路和圳头横路方向设置次出入口(主要服务人车流),便于组织小区对内和对外的交通。
动态交通。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两个方面。小区内的交通在生活区采用内环式做法,既方便居民的疏散,又可避免与车行空间相互干扰。
步行系统流线独立于车行流线,主要沿小区的空间景观序列展开,具有步移景易的视觉效果,保证步行行为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静态交通。主要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小区拟设置1221个的机动车停车位和344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以满足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③绿化系统
主要以人工化的乔木、灌木、花坛、草地、水面的综合配置为主,沿小区道路错落布置,为人们提供各种游憩小品,无形中为居民们的活动创造舒适宜人的小环境。各种绿化既相对独立,又通过道路、水系、景观轴线等纽带形成有机联系的绿化系统。
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分期建设,项目各期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2-2、2-3。
进贤新村一期用地经济指标
表2-1
名称
单位
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m2
22620.6
实际用地面积
m2
15391.16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3810
3
总建筑面积
m2
56793
其中
地下室面积
m2
9353
其中:人防建筑
m2
3810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m2
45689
其 中
住宅面积
m2
43630
保留陈氏宗祠面积
m2
922
管理用房
m2
1137
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非机动车库面积)
m2
1751
4
建筑密度
%
24.8
5
容积率
2.97
6
绿地率
%
33
进贤新村二期用地经济指标
表2-2
名称
单位
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m2
30708.11
实际用地面积
m2
24572.83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4618
3
总建筑面积
m2
94008
其中
地下室面积
m2
17133
其中:人防建筑
m2
4413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m2
74575
其 中
商业面积
m2
725
住宅面积
m2
73550
管理用房
m2
300
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非机动车库面积)
m2
2300
4
建筑密度
%
18.8
5
容积率
3.03
6
绿地率
%
34
进贤新村三期用地经济指标
表2-3
名称
单位
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m2
43914.8
实际用地面积
m2
32482.34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8008
3
总建筑面积
m2
93443
其中
地下室面积
m2
17697
其中:人防建筑
m2
4800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m2
74416
其 中
商业面积
m2
4600
住宅面积
m2
66500
幼儿园
2256
社区服务中心
660
垃圾转运站及公测
m2
400
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非机动车库面积)
m2
1330
4
建筑密度
%
24.7
5
容积率
2.29
6
绿地率
%
32
7、项目进度计划
考虑到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拆迁、投资情况,为缩短建设工期,各项工作安排交叉进行,项目主办单位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依据项目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外部协作条件,同时结合项目的特点,安排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项目拟定于2011年7月动工,于2017年6月底竣工,建设期6年,详见表2-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表2-4
序号
年/季度
项目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前期工作(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
2
拆迁
3
一期工程建设
4
二期工程建设
5
三期工程建设
6
竣工验收
8、项目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84743.1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705.7万元,二期工程投资25761.1万元,三期工程投资43276.2万元。
9、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拟通过政府的拆迁费和业主自筹解决。
2.3项目用能概况
1、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项目为住宅建设工程,设备选择原则按照以下:
(一)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高效低耗、运行可靠。
(二)各设备间相互适应、能力匹配、运输畅通,避免环节中出现“瓶颈”现象。
(三)尽量选用相同型号、规格的设备,以便于备品、配件的互换,减少其备用量。
(四)以国产的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设备为主。
主要设备见表2-1、2。
2、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
该项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主要有:电力、天然气、水。
1、电力用于各种用电负荷和照明,年总用电量1189.00万kWh,折标准煤1461.28t;
2、天然气主要用于住户,年总用气量36.4亿千卡,折标准煤520.00 t;
3、该项目新鲜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日最高用水量1423m3/d,年消耗量为51.94万t,折标准煤44.51t;
综上所述,项目全年综合能耗折标准煤2025.79吨。
项目投入使用后公建设施主要设备清单及数量表
表2-1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容量
单位
数量
需要系数
年运行时间
年耗电
(万KWh)
1
电梯
载重800公斤
12kW
部
48
0.8
4380
201.83
2
低压箱式配电柜
SCB10干式变压器配套
500kVA
台
15
0.8
4380
3
消防泵
XBD-L型
115kW
台
4
0.6
730
20.15
4
消防排水泵
BTOW型
3kW
台
14
0.6
730
1.84
5
消防稳压泵
XBD-L型
4kW
台
14
0.6
730
2.45
6
生活给水泵
XBD-L型
15kW
台
14
0.6
2190
27.59
7
加压风机
59kW
台
14
0.6
2190
108.54
8
柴油发电机组
200KW低噪音
200kW
组
2
0.2
730
9
变压器
SCB10干式
1500kVA
台
5
0.8
4380
10
照明
30KW
0.8
2190
5.26
合计
367.66
项目投入使用安置住宅主要设备清单及数量表
表2-2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容量
单位
数量
需要系数
年运行时间
年耗电
(万KWh)
1
热水器
用户自定
1.5kW
台
1600
0.6
730
105.12
2
电炊设备
用户自定
1 kW
套
1600
0.6
730
70.08
3
冰箱
用户自定
0.6kW
台
1600
0.6
4380
252.29
4
电视
用户自定
0.3kW
台
1600
0.6
1460
42.05
5
电脑
用户自定
0.3kW
台
1600
0.6
2190
63.07
6
洗衣机
用户自定
0.2kW
台
1600
0.6
730
28.03
7
照明
用户自定
0.04kW
台
9600
0.6
1460
50.46
8
空调
用户自定
1KW
台
4800
0.6
730
210.24
合计
821.34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3.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1、供电
项目所在地电力资源丰富,项目所在区共拥有220千伏变电站6座,还拥有亚洲最大的火电发电厂——后石发电厂,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另外,全市还建有水电站700多座,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以上。因此,本项目建设电力供应有保障。项目用电量少,项目建设所用电力对该地区电力供应不会产生影响。
2、供气
本规划区预留燃气接口,待市政燃气管道建设完成后接入市政燃气管道。规划区设计中压B级供气,采用用户调压中压进户方式。
3、供水
水源:项目水源来自市政给水水管,从新浦东路和迎宾路各引入一条DN150的给水管,接管长度为150m,在室外布置成环状管网,变频加压设备供水。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新鲜水耗量1423m3/d,项目年用水量51.94万吨,从市政主供水管接至本项目区,供水压力约为0.30MPa,可满足本项目用水量要求。
3.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1、供电
该项目建成后,项目年用电量1189.00万kWh,由市供电公司供给,建设单位已与市供电公司签订了供电协议,项目本身耗电量少,不会对漳州市其他生活、工业用电产生影响。
2、供气
项目建成后年用气量36.4亿千卡,由天然气公司供给,建设单位已与天然气公司签订了供气协议。
3、新鲜水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新鲜水耗量1423m3/d,项目年用水量51.94万吨,由漳州市自来水公司供给,建设单位已与漳州市自来水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供水保证率大于98%。漳州市自来水公司目前供水能力有富余,在满足该项目供水的情况下,不会对其他用水单位产生影响。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4.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项目选址
项目位于新浦东路以北,项目场址东至龙文检察院技侦大楼,南至新浦东路,北至迎宾路,西至农地。项目97243.51m2,实际用地72446.33m2。当地政策、资源、市场优势明显,交通、通讯及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物流运输便捷,选址符合当地和企业的总体规划,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总平面布置
项目区地势比较平缓,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为防止市政道路雨水流进项目区域,入口处道路纵坡按千分之四进入。生活污水经全封闭积水井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场地总平面布置见附件“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4.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技术方案
(一)结构设计
本项目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基准期限为50年。
根据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按照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为乙类建筑。
建筑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预制管桩基础。所有单体建筑原则上相互独立以形成明确的结构单元,相连建筑设结构缝分开。
(二)荷载取值
根据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楼面均布荷载、屋面均布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特殊的设备荷载按实际情况考虑。房间、厨房2.0kN /m2,走廓、楼梯2.5 kN /m2,上人屋面 0.5 kN /m2。
(三)给排水及消防
水源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就近由市政给水干管引入,给水管在室外呈环状布置,室外消防用水直接由市政管网供给。高层建筑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室内给水管材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室外给水管道采用塑钢复合管和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用水由当地自来水公司提供。
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小区污水主干管接入新浦东路市政污水管网;室内排水系统采用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合流制。
根据《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的规定,小区设置消防给水系统。小区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低压制,给水管道为150mm的环状管网。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小区地下建筑内设稳压型缓冲多级消防泵。消防报警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控制。整个小区消防工作由当地消防大队负责。
(四)供配电
项目电源由市政10kV电路引入,电源线两根一备一用,导线截面积50mm2,通过一分三分接线箱,从分线箱引到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低压馈出采用电缆直埋方式向住宅及公用设施供电。环形配电柜每二至三个单元设置一处,其电源引自相应的箱式变电站。电力保证由当地供电局供应。
2、工艺流程与工艺描述
项目主要工艺由原材料购置、水电等辅助设施供应、土方开挖、地基工程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等组成,见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4-1。
楼顶防隔水
水、电供应
原材料购置
桩基施工
土方开挖
钢筋混土工程
室内装修及室外
±0.00 以上钢筋混土框架工程
图4-1 项目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
4.3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项目用能设备见表4-1。
用能设备表
表4-1
序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容量
单位
数量
用电负荷(KW)
一、公建设施
2600.00
1
电梯
载重800公斤
12kW
部
48
576.00
2
低压箱式配电柜
SCB10干式变压器配套
500kVA
台
15
3
消防泵
XBD-L型
115kW
台
4
460.00
4
消防排水泵
BTOW型
3kW
台
14
42.00
5
消防稳压泵
XBD-L型
4kW
台
14
56.00
6
生活给水泵
XBD-L型
15kW
台
14
210.00
7
加压风机
59kW
台
14
826.00
8
柴油发电机组
200KW低噪音
200kW
组
2
400.00
9
变压器
SCB10干式
1500kVA
台
5
10
照明
30KW
30.00
二、住宅住户
11424.00
10
热水器
用户自定
1.5kW
台
1600
2400.00
11
电炊设备
用户自定
1 kW
套
1600
1600.00
12
冰箱
用户自定
0.6kW
台
1600
960.00
13
电视
用户自定
0.3kW
台
1600
480.00
14
电脑
用户自定
0.3kW
台
1600
480.00
15
洗衣机
用户自定
0.2kW
台
1600
320.00
16
照明
用户自定
0.04kW
台
9600
384.00
17
空调
用户自定
1KW
台
4800
4800.00
合计
25730
14024.00
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为:
电机效率≥90%;
泵类效率≥75%
4.4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项目为普通住宅建设项目,用电基本为生活用电,用电设备包括生活用电、照明等均为入住用户自行选择。
公建设施设备采用的电器原器件,均按节能型配置,以达到合理用能及节约用能的目的。室内照明节能主要采用声、光与时间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电能消耗;并在住宅楼内的公共部位,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消防时能强制点亮);地下室车库内照明优先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室内照明光源应选用节能型(T5、T8)三基色灯管或者其他高效光源,配电子镇流器,若采用电感节能镇流器应加电容补偿使其功率因数COSC≥0.90。灯具内的镇流器应符合该产品的国家效能标准,且应选用高效灯具。室外景观、夜景照明采用定时控制或根据光强的智能控制方式。或者选择太阳能光伏电源路灯、航空障碍灯等可再生能源产品,以减少电能消耗。空调、恒压供水生活给水泵、电梯等常用动力设备采用模糊控制、变频调节控制,以保证设备稳定、合理、节能。
第五章 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
5.1 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耗量分析评估
该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有电、水。
5.1.1电力
1、设计标准
⑴《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⑵《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⑶《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1版)
⑷《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⑸《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⑹《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
⑻《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用电负荷等级
本项目电源取自迎宾路和新浦东路的10KV电网。项目负荷经测算为14024KW。项目设开闭所一个,变电所一个,配电所一个。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用电属二级负荷。项目为高层建筑,负荷等级按二级负荷。
3、电源
为满足本工程二级负荷需求,经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自当地电网接引一路10kV架空专线至于本项目区外,自终端杆上引下后换用高压电缆,引至小区内变电所。
电源电压为10kV,办公生活的主配电电压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
4、用电量估算
根据各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本项目新增装机容量14024kW,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经计算,项目总用电负荷14024KW,各用电设备年运行时间见表2-1、2,年用电量经测算为1189.00KW。
5、供电方案
a、变电站
该项目需新建变电站一座,内设5台SCB10-1600-10/0.4型干式变压器。该变电所由10kV高压开关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值班室组成。采用高压侧双回路供电,两个电源互为备用,并设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变压器0.4kV侧单母线,设置0.4kV静电电容补偿装置。变压器继电保护由高压开关柜内的真空断路器执行,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保护,直流操作,断路器操纵机构采用弹簧储能装置。
高压开关柜10kV设备采用KYN28-10KV型,计量、进线、PT各一台,出线柜三台并预留一台出线柜位置,采用直流操作系统,微机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内容根据相关规范确定。低压配电柜采用GCK型,低压电容器屏选用带调谐滤波功能的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成套产品。该变电所采用单层、全室内型设备布置,变压器室和低压配电室分别布置,静电电容补偿柜设于低压配电室内。
高压侧计量装置由当地供电部门装设并管理。
为方便核算成本,变电站主要低压出线回路均装设置有功电度表。
b、小区配电
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低压配电系统。进线采用电缆穿管直埋,建筑竖向干线采用采用BV-750型导线穿钢管暗设。各户住宅采用放射式供电,每户按8-10个回路设计,引至住宅空调、厨房、卫生间导线采用BV-4,照明及普通插座采用BV-2.5。
住宅楼在楼层之间集中设电能表箱,一户一表;公用电单独计量。
6、防雷与接地
a、防雷
本工程建筑为乙类防雷建筑物,屋顶利用屋面女儿墙内设φ10镀锌圆钢明装避雷带,引下线利用柱内不少于两根主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联合接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所有插座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所有卫生间设局部辅助等电位设施;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均与接地装置相连,作总等电位连接。
变配电室高压母线及变压器低压侧设置避雷器,以防过电及雷电流冲击。
b、接地
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工程变配电的工作接地、通信用直流工作接地、设备机壳接地、通信电缆金属护套接地、保安接地等与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c、材料
防雷与接地均采用热镀锌材料,避雷线采用镀锌圆钢,接地极采用φ40、L2500镀锌钢管,接地线采用-40*4镀锌扁钢。
5.1.3供气
本规划区预留燃气接口,待市政燃气管道建设完成后接入市政燃气管道。规划区设计中压B级供气,采用用户调压中压进户方式。
5.1.3供排水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水源
项目位于龙文区,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龙文区市政管网稳定,水质良好,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水质要求。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用新鲜水耗量1423m3/d,从市政主供水管接至本项目区,供水压力为0.30MPa,可满足本项目用水量要求。
项目住宅用水量按200升/人·日,每户3.5人计,浇洒道路及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总计最高日用水量为1423立方米。用水量估算表见表5-2。
年总用水量=日最高用水量*年工作日=1423*365=51.9395万吨
项目用水量估算表
表5-2
序号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
数量
最高日用水
1
住宅住户用水量
200L/D
5600
1120T
2
公建用水量
8L/D.M2
3000
24T
3
道路绿化用水
10L /平方米
15000
150T
4
不可预见水
129T
合计
1423T
3、供水方案说明
项目水源来自市政给水水管,从新浦东路和迎宾路各引入一条DN150的给水管,接管长度为150m,在室外布置成环状管网,变频加压设备供水。
消火栓供水流程:自来水→消防水池→消防稳压给水设备→消防环状管网
4、消防供水
消火栓系统采用带稳压系统的临时高压供水系统,消防管道在小区内成环状,同时设有地上式消火栓。在建筑物各楼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及建筑灭火器,室内消火栓均采用上部为水枪下部放置建筑灭火器的箱体。
5、排水
(1)污水排放
项目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日污水排放量为1138.4m3/日。厨房、卫生间污水排至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往迎宾路和新浦东路的市政污水管。
(2)雨水汇流后,依照地形,分别排往迎宾路和新浦东路的雨水管。
5.2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
该项目输入的能源主要是电力、天然气、水。
能量平衡表见表5-3。
40
能量平衡表
表5-3 单位:吨标煤
项 目
能源名称
购入贮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
实物量
当量值
发电机组
其它
小计
住宅
公建及其它
合计
供
入
能
电力
1189.00
1461.28
1446.68
1446.68
1380.60
1009.43
371.17
1380.60
柴油
1.72
2.51
2.51
2.51
2.51
2.51
2.51
合计
1463.79
1449.19
1449.19
1383.11
1009.43
373.68
1383.11
有
效
能
电力
1446.68
1446.68
1446.68
1380.60
706.50
259.95
965.45
柴油
2.51
2.51
2.51
2.51
1.04
1.04
合计
1449.19
1449.19
1449.19
1383.11
706.50
260.99
966.49
回收利用
损失能量
14.60
302.93
111.18
414.11
合计
1463.79
1449.19
1449.19
1383.11
1009.43
371.17
1380.60
能量利用率
99.74%
100%
100%
95.44%
69.99%
69.29%
69.93%
5.3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5.3.1能耗指标核算
1、能耗构成
该项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天然气、水等,能耗包括:①用电设备的电耗、日常生活用电及照明等。②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生活用水等。③居民生活用气等。
2、项目能耗分析
该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天然气、水,按照设计年耗电量为1189.00万kWh,年用气量为36.4亿千卡,用水量51.9395万立方米。
综合能耗表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能耗
折标煤量(t)
折标煤系数
1
电
万kWh/a
1189.00
1461.28
0.1229kg/ kwh
2
天然气
万千卡
364000
520.00
1.7143kg/kg
3
水
m3/a
519395
44.51
0.0857 kg/ m3
综合能耗
2025.79
单位面积能耗
吨标煤/平方米
8.294 kg/ m2
该项目的综合能源消耗量为2025.79吨标煤,其中电力消耗1461.28吨标煤,占比72.13%,天然气消耗520.00吨标煤,占比25.67%,水能消耗44.51吨标煤,占比2.2%。
5.3.2能耗指标分析
该项目能耗指标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产品能耗指标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年综合能耗
吨标煤
2025.79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44244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tce/m2
0.008294
总投资
万元
84743.1
万元投资综合能耗
tce/万元
0.0239
第六章 节能措施评估
6.1节能措施
6.1.1 设计节能
在总平面规划上,引进生态环保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及环境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减少非可循环利用能源的消耗。综合考虑朝向、风向的关系,力求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日照。并强调室内通风及蓄热,尽可能多地将房间布置成南北向,以减少照明、风扇、空调的能耗;
满足建筑物部分平面功能合理的同时,尽量减少外墙面的凹凸。单体设计时在满足办公功能及立面造型需要同时,注重控制外窗的面积;
项目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充分考虑对窗墙面积比和体形系数的要求结合设备专业的节能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的综合节能指标,以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范要求。
6.1.2建筑节能
合理选择房间开窗位置和开窗面积,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尽量减小窗墙面积比,尤其是减小东、西向外墙的窗墙面积比,屋面不设计天窗。居住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为:南向小于0.5,北向小于0.45,东、西向小于0.3, 公共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小于0.70,符合节能标准规定的要求。
屋面和外墙饰面层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减小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屋面做法采用倒置式屋面做法,设计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保温隔热层,居住建筑屋顶的传热系数K<1.0,热惰性指标D>2.5,公共建筑屋顶的传热系数K<0.9,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外墙围护构造设计采用自保温体系,减小结构自重,同时有效提高外墙隔热性能,外墙为剪力墙时,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做内保温,居住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K<1.5,热惰性指标D>3.0,公共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K<1.5,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楼板传热系数K<1.5,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R>1.0, 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