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节能环保节能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14974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节能环保节能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节能环保节能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概要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1.3 项目区简介及建设单位概况 2 1.4 可研报告研究内容 6 1.5 可研报告研究结论、问题及建议 7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 2.1 建设背景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7 3.1 项目建设内容 17 3.2 建设规模 17 第四章 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19 4.1 场址现状 19 4.2 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 工程方案 25 5.1 方案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25 5.2 建筑设计 25 5.3 结构设计 30 5.4 给排水设计 34 5.5 暖通设计 37 5.6 电气及弱电设计 40 5.7 消防设计 43 第六章 能源和资源节约措施 46 6.1 能源节约措施 46 6.2 建筑节能具体措施 47 6.3 给排水资源节约措施 47 6.4 电气节能具体措施 48 6.5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48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49 7.1 环境影响 49 7.2 保护措施 51 7.3 安全保护措施 52 7.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53 第八章 组织机构 54 8.1 管理机构 54 8.2 项目组织管理 54 第九章 工程管理及实施计划 55 9.1 项目建设管理原则 55 9.2 工程管理 55 9.3 项目实施步骤 56 9.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6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59 10.1 劳动安全与卫生 59 10.2 消防安全 60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2 11.1 估算依据及内容 62 11.2 投资估算 64 11.3 资金筹措 65 12.1 招标依据 66 12.2 工程招标 66 第十三章 社会影响分析及评价 69 13.1 项目社会评价的依据 69 13.2 建设地区基本的社会环境情况 69 13.3 社会影响分析 69 13.4 项目在建设、运营中的社会风险分析 70 13.5 社会评价结论 71 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 72 14.1 结论 72 14.2 建议 72 第十五章 附表、附图、附件 73 15.1 附表 73 15.2 附图 73 15.3 附件 73 68 第一章 评估依据 第一节 相关法律、法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六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有色金属工业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发改办 [2010]1691号);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 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发改办 [2010]55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8]106号);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4月);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1]47号);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 《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鲁政发〔2009〕94号)。 第二节 相关规划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日益加剧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近年来,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节能减排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全国单位GDP能耗“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14.38%。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下降9.66%;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13.14%,但各行业节能的任务还很艰巨。 有色金属是我国七大工业耗能大户之一,是推进节能降耗的重点行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整体能耗目前仍在较高基数下保持增长。目前,我国平均每吨有色金属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 对于镍铬合金行业来说,就是要求生产全过程高效利用稀有矿产资源,利用余热、荒煤气等二次能源,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与传统的高炉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具有无焦低污染的典型特征,无炼焦和烧结过程,同时省却了以往工艺中对高温海绵铁的冷却、再加热过程,体现出降低能耗的明显优势。与国际目前先进的熔融还原工艺相比,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结合了一步法和二步法的优点,存在流程短、辅助设备少、炉体体积和高度较小,投资成本和维修成本低的明显优势,体现出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明显应用价值。 利用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进行高品位红土镍矿的冶炼,生产的镍铬产品中P、Si等有害杂质少,产品质量高,生产成本比传统工艺降低近4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仅为国家行业标准的50%左右。 因此,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 二、符合《有色金属工业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我国是不锈钢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镍铬需求巨大,而镍资源短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指出:世界已查明镍资源量1.6亿吨。其中硫化镍矿占30%,红土镍矿占70%。由于硫化镍矿资源紧缺,开发红土镍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镍是各国重要战略物资。开发红土镍矿冶炼技术,将强化中国企业参与海外镍矿资源开发能力,占有更多的国际矿产资源。 我国镍资源相当短缺,本项目利用廉价进口氧化镍矿冶炼镍铬合金不仅可降低冶炼成本,同时可节约国内镍资源。项目的实施能够解决我国镍资源短缺的问题,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符合《有色金属工业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 第三节 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 一、产业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把 第八项“钢铁” 第三款“非高炉炼铁技术”,第十四款“利用低品位锰矿冶炼铁合金的新工艺技术,以及高效利用红土镍矿炼精致镍铬的回转窑-矿热炉(RKEF)工艺技术”;第九项“有色金属”第2款“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列入鼓励发展的项目。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具有无焦低污染的典型特征,无炼焦和烧结过程,同时省却了以往工艺中对高温海绵铁的冷却、再加热过程,体现出降低能耗的明显优势。与国际目前先进的熔融还原炼艺相比,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结合了一步法和二步法的优点,存在流程短、辅助设备少、炉体体积和高度较小,投资成本和维修成本低的明显优势,体现出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明显应用价值。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行业准入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生产镍铬合金,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发展的项目。 项目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符合国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项目资源、能源消耗方面远低于准入条件的指标要求。因此,符合国家发改委《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第四节 标准、规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19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1981);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3484-2009);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1986);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 8175-2008);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4272-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99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 《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BT5623);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T12723);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 第五节 节能技术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2005年) 第六节 相关工程资料和技术合同 《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节能环保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厂家签订的有关合同或协议; 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委托xx咨询院编制节能评估报告的委托协议书; 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鉴定文件。 第二章 项目概况 第一节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 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 二、地址及邮编 三、项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四、项目单位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是由太原市宇德盛商贸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投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太原市宇德盛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位于太原市兴草坪区杨家村北路,至今涉入行业已有10年之久,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废旧金属、镍铬合金购销、钢材、建材、电子产品、五金交电、铁矿粉销售等主要经营业务,是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固定合作供货商。 随着经营业务的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及稳定的供销渠道,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6亿元,产供销一条龙,多元化经营发展,信誉度良好的品牌企业。 (二)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简介 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武庆,太原人,出生日期:1971年6月28日, 2008年创办太原市宇德盛商贸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2011年5月创办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 第二节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节能环保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在位于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厂区东西长836米,南北长797.45米,占地面积为1000亩。厂区东邻开发区规划路,西邻北环路,南邻立晨路。 四、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一)土建工程 本项目土建工程包括新建生产厂房、水泵房、气体站、变电站、办公楼、科研楼、综合楼、经营楼、职工餐厅、职工公寓楼、专家公寓楼等,总建筑面积660100.8平方米。 (二)设备选型 为保证产品质量,本项目主要设备选用技术指标先进、操作稳定、自动化水平高的先进设备。 根据生产需要,本项目需要新增包括新型燃气辐射还原炉、电弧电炉等工艺设备495台(套)。 (三)建设规模 本项目实施后,实现年产50万吨镍铬合金的生产能力。 (四)产品方案 产品规格为含镍10%的镍铬合金。 五、项目工艺方案 针对目前国际上各种冶炼镍铬技术存在的优缺点,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研制出节能环保的新型直接还原炉工艺----“一体式熔融还原新工艺”。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教育厅于二0一一年七月十二日在济南主持召开了由山东大学和xxxx镍铬合金有限公司承担的“一体式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认为:“一体式熔融还原新工艺”属于国内首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总平面布置 项目在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征土地,厂区东西长836米,南北长797.45米,占地面积为1000亩。厂区东邻开发区规划路,西邻北环路,南邻立晨路。 厂区按照功能分为三个区域,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公用设施区。 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东侧,由南往北依次布置综合楼、科研楼、经营楼、办公楼、职工餐厅、职工公寓楼、专家公寓楼等;公用设施区位于厂区北侧,布置变电站、水泵房、气体站等;生产区位于整个厂区中部及西部,布置生产厂房、原料堆场及成品堆场。 七、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2年。 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图 序 号 月数 项目阶段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 申请报告编制及核准 2 工程设计 3 设备考察订货 4 土建施工 5 设备安装调试 6 员工培训 7 试生产 八、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7662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5464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77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202万元 九、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7662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20000万元,企业自筹56620万元。 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生产规模 镍铬合金 万吨/年 5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76620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154640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8778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202 3 流动资金 万元 44007 4 厂区占地面积 亩 1000 5 新建建筑物建筑面积 m2 660100.8 6 项目定员 人 3500 7 全年生产天数 天 300 8 人员工作日 天 250 9 年用电量 104kWh 180574.56 10 年用水量 万m3 101.75 11 年用天然气量 万Nm3 10000 12 项目主要原料年用量 万吨/年 450 13 营业收入 万元/年 950000 14 总成本费用 万元/年 821245 达产年 15 新增利税 万元/年 160966 达产年 16 新增利润(税后) 万元/年 93272 达产年 17 投资利润率 % 59.96 18 投资利税率 % 79.72 19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 68.07 税后 20 项目投资回收期 年 4.07 含建设期、税后 21 盈亏平衡点 % 41.04 达产年 第三节 项目用能概况 一、设备选用原则 主要设备选型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投资、运行成本、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a、应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要求; b、适应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 c、提高连续化、大型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d、降低原材料、水、电、汽单耗,满足节能和环保要求; e、强调设备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证生产和质量稳定; f、应符合政府或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 g、在满足功能和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力求经济合理,尽可能立足国内; h、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 进行设备选型时,还应注意相关约束条件,诸如基础设施条件、投资和人才的限制、设备维修条件等。 二、主要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工艺流程及设备选用原则,项目主要采购新型燃气辐射还原炉、电弧电炉、布袋除尘器、斜桥卷扬机、输送机、固定组合式电炉高压控制系统、制球机、变压器、行车等主要设备,拟选用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约495台(套)。 详见附表:主要设备表 三、主要供、用能系统及设备选择: 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节能型生产设备,使整个生产工序能源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生产线能源消耗的设备有三类:一类是电机设备;一类是加热设备,如:电弧电炉;一类是焙烧设备,如:燃气辐射还原炉。鉴于工厂所在地电力、天然气供应方便,因此本项目的主要能源选择电力及天然气。 项目采用了结构独特的封闭式热炉,其还原器分室设计实现了高温还原气体一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其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可通过调节还原室个数灵活控制。 四、能源消耗种类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有电、水、天然气和焦粉。 (一)用电情况 电用于各种生产设备的用电负荷和照明,耗电量较大的设备有电弧电炉、其他生产及动力设备、照明及其他辅助设备等。 (二)用水情况 新鲜水主要是作为生产用循环水补水和生活用水。 (三)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气辐射还原炉 (四)焦粉 焦粉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炉 (五)采暖情况 本项目采暖热源来自项目余能余热回收设备,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原则是“梯级利用,高质高用”。优先把高品位余能余热用于生产,低温余热用于采暖、洗浴或生活用热。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一、xx市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xx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和鲁东丘陵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山地植被比较茂密,是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主要基地。丘陵主要分布于山区外围,沂水、沂南、莒南、兰山、苍山、临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以沭河以东分布最广,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带的土壤砂性大,适耕性好,土层较簿,保水肥能力差,适宜发展防护林和经济林,是花生、地瓜、玉米、黄烟等作物的的主要产地。平原有沂沭河冲积平原、山间沟谷平原、涝洼平原。沂沭河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东部、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 xx市境内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条,其中,沂河境内长287.5公里,沭河境内长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库90座,库容量34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24.8毫米,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5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亿立方米。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4.7亿立方米,枯水年水资源总量38.2亿立方米,特枯水年水资源总量 22.1亿立方米。境内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有沂河、沭河、中运河、滨海四大水系,区域划分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为沂河和沭河,有较大支流1035条,中小支流15000余条。沂河主源发源于沂源、蒙阴、新泰交界处的老松山北麓。流经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流入江苏省境内后注入黄海,全长570公里,境内流长287.5公里。较大支流有东汶河、蒙河、柳青河、祊河、涑河、李公河、白马河等,流域面积10790余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流经沂水、莒县、河东、临沭、郯城等县区,至江苏境流入黄海,境内流长252.6公里,最大流量7290立方米每秒(1974)年。较大支流有浔河、高榆河、汤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积5320 平方公里。 沂沭两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中运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东加河、 西加河和燕子河等,都经苍山县境内,南至江苏省境流入中运河。滨海水系河流有绣针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黄海。境内河流,均属山洪河道,上游支流众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涨,峰高量大,而枯水季则多数断流,境内建有岸堤、跋山、沙沟、陡山、许家崖、唐村、会宝岭等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29 座,小型水库899座,拦河闸坝22处,总拦蓄能力34亿立方米。 2009年xx市供水总量为23929.13万立方米。 xx市境内供电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提供,公司供电区域15.7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9400余万。下属市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电力基建、鲁能体育文化等34家企业和单位,员工3.16万人,对全省97个县供电企业实行代管。截至2009年底,山东电网已发展成为以500千伏"五横两纵"为主网架,220千伏变电站覆盖全省各县,30万和60万千瓦机组为主力机型,网架结构合理、运行方式灵活的现代化电网,拥有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0772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0690公里。 2010年xx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为2344242万千瓦时。 二、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况 (一)临港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xx市最东部,是一座滨海城市,于2010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下辖四个镇,150个行政村,20万人口,总面积364平方公里。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12.7℃,平均降水量856.7毫米,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具备投资兴业的诸多优势。 地理环境优势。开发区近海临港,东临黄海,北结青岛,南接连云港,西依xx商城,处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核心位置,是鲁南苏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xx市发展临港经济的最前沿。 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区山海相依、田园秀美、风光旖旎,有彩沟、云蒙山、甲子山、芦山等自然景点,以及茶叶、蓝莓、大樱桃等观光农业园。境内龙王河、绣针河四季长流,碧波清涟,直入黄海。 交通环境优势。开发区交通十分便利,“海铁公高飞”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区内及周边有七个港口(距柘汪港7公里、岚山港20公里、岚桥港20公里、日照港50公里、连云港80公里、董家口港90公里,青岛港200公里);三条铁路(兖州—石臼、坪上—岚山、晋中南铁路线);三个机场(距xx70公里、连云港70公里、青岛200公里);六条高速(枣岚、沈海、京沪、长深、日东、济青);一级公路岚济路。 人文环境优势。开发区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现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庙、孙膑著书修身之处孙膑洞。明代,坪上镇大铁牛庙村孙膛受嘉庆帝御批,是抗倭民族英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罗荣桓、肖华、谷牧等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现仍保存有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省政府前身)旧址。1957年10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光辉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1992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坪上玻璃厂,并欣然题词。 政策环境优势。市委、市政府把临港区列入全市“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区,授予市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在项目审批、建设、服务等各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政策优势。 物流环境优势。xx被誉为“中国市场名城”、“物流之都”,物流配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300个县级区域,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国xx,物流天下”的格局。临港开发区依托xx商贸物流优势,形成了快捷高效、成本低廉的货运物流体系。 全区各级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接续拼搏、战天斗地、傲立潮头”的临港精神,牢固树立“让人民群众在临港旧貌换新颜中实现幸福安康”的施政理念,积极实施“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打造全球性成长型创业基地”这一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导示范区、宜居港口城市示范区”两区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开放包容、科学发展”三大原则,突出“选商引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社会管理服务”四项重点任务,努力提升“新型建材、港口物流、精品特钢、绿色化工、高效农业”五大园区建设水平),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全区财政收入逐年倍增,2015年达到15亿元,全区常住人口2020年达到30万。 (二)水资源情况及供水状况 产业区共有中型和小型水库48座,总容量3204.9万立方米,调洪库容788.8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977.35万立方米,死库容280.33万立方米。以小一、小二型水库为主。本次给水规划主要以自给自足供水方案为主。 1、坚持自给自足,充分挖潜、扩容改造,多措并举利用好产业区的地表水 根据调查,临港产业区境内主要河流为绣针河、寨子河、大山河、石河、龙王河。均属于绣针河和龙王河这两个滨海水系。绣针河源于甲子山,以前由于河道采砂和环境恶化,河道萎缩、河床下陷。龙王河发源于莒南东北部山区,流域面积大,水量充沛,治理后可作为工业水源。 大山水库供水:其周边大山水库、辛庄水库、河西水库兴利库容可达930万立方米,规划在大山水库东侧设置一处水厂,日供水量可达3万吨。可以满足产业区近中期生活用水需要。 绣针河水厂:规划在适当位置处进行河道分级拦蓄,打造绣针河沿岸生态湿地自然环境。可以增加蓄水长度70公里,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缓解产业区用水压力,在朱府村附近建设水厂,可以做到日供水5万吨规模,主要解决工业用水。 龙王河水厂:在龙王河流域分级拦蓄,进行扩容改造,在壮岗镇北部建设水厂供应壮岗片区并可向团林产业片区调水。可以达到日供水7万吨规模。 对两大水系扩容改造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既可保护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又可完善绣针河、龙王河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临港产业区生态化、社区园林化。使临港产业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确保临港产业区可持续性发展。 2、远期调水方案 随着临港产业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规划用地面积100余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仅靠自身地表水显然不足,为此,可以考虑外地调水方案。自莒南县相邸水库引水,考虑相邸水库供水能力和未来产业区的发展规模,可以达到日供水能力5-7万吨,在坪上镇驻地西南新建水厂一处,与现有的自来水厂一起对临港产业区供水。可以对坪上、团林、壮岗镇、中心生活区的主要供水区域实现自流供水,距离规划主生活区较近,降低供水成本。 目前产业区已经邀请水利部门的专家现场踏勘,进行精确的评估论证,确定水库扩容挖潜、河道整治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充分挖潜、扩容改造,利用好产业区的地表水和远期调水后,临港产业区的供水规模可以达到日供水能力20万吨,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 (三)临港经济开发区现有供水情况 临港经济开发区现有公共供水管网4处,具体情况如下: 1、大山水库供水管网 大山水库供水管网依托大山水库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1200方/天,设计供水人口30000人,目前管网主要覆盖朱芦镇址坊、朱芦村等村,实际供水量为400立方米/天,供水人口10300多人,尚有800立方米/天供应余量。近期大山水库水厂供水能力将扩建为5000立方米/天,并通过管网延伸,完成对朱芦镇、坪上镇北部的供水管网覆盖。 2、顺通自来水供水管网 顺通自来水供水管网依托龙山水库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5000方/天,设计供水人口100000人,目前管网主要覆盖坪上镇驻地、南沟河等村,实际供水量为700立方米/天,供水人口13000多人,尚有4300立方米/天供应余量。 3、鲍庄水库水厂供水管网 鲍庄水库水厂供水管网依托鲍庄水库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1200方/天,设计供水人口30000人,目前管网主要覆盖团林镇东部、南部19个村,实际供水量为800立方米/天,供水人口14000多人,尚有400立方米/天供应余量。 4、相邸水库水厂供水管网 相邸水库水厂供水管网依托莒南县相邸水库为水源,设计供水能力为3000方/天,设计供水人口100000人,目前管网主要覆盖壮岗镇周边村庄,实际供水量为1200立方米/天,供水人口34000多人,尚有1800立方米/天供应余量。 第二节 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一、供电 本项目供电由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锦绣变电站220千伏变电站供应,供电电压为110千伏和35千伏。锦绣变电站主要是为临港开发区供电建立的,目前土建主体工程完成,2012年7月底具备送电条件。变电站距离厂区直线距离100米,输电距离400米。变电站的供电线路为四路220千伏(日照两路,xx两路),变电站下供电线路为110千伏,12路出线。35千伏,12路出线,全部供临港工业开发区,35KV线路中的8路供本项目使用。锦绣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18万电力变压器,每台变压器的变电为110千伏、35千伏,容量比为1:1都为18万千伏安。目前,2台18万电力变压器已送电,下面负荷为待供电状态,本项目厂区两路35千伏供电线路已安装完成,准备验收后供电。变电站8路35KV供电线路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的供电需求。目前,厂区已完成两路供电线路的施工,准备验收供电,每路进线电流互感器为1600A/5。 变电站建成后,35千伏线路实现环网供电,城区10千伏线路实现“手拉手”供电;城区配网自动化投入运行,调度系统具备“四遥控”功能,同时具有电压无功自动调整及优化自动控制等高级功能。 二、新鲜水 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生产、生活用水由开发区市政给水管网引入。 室内给水接自厂区给水管网,采用生产、生活与消防各自独立系统;室内生产生活水管采用镀锌钢管,连接方式丝接,消防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连接丝接,采用环状供水管网。 本项目年用水量101.75万立方米/年,对市政供水影响较小。 三、天然气 本项目燃气辐射还原炉需使用天然气,用气量33.33万立方米/天,年用气量10000万立方米/年。项目新建一座天然气站,由开发区管道天然气供应,气源来自奥德天然气公司。 供气主管道已于2011年9月从xx市经莒南县到临港经济开发区全线贯通,临港经济开发区供气管网已建成,开发区有部分企业已供气生产正常。xx公司开口已预留,随时可以供气。 现奥德天然气公司供应能力可达到120万立方米/天,供应富余量达100万立方米/天,xx公司日用量为33.33万立方米,供应有保证。 四、供热 (一)热源 本项目采暖热源来自项目余能余热回收设备,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原则是“梯级利用,高质高用”。优先把高品位余能余热用于生产,低温余热用于采暖、洗浴或生活用热。 (二)采暖通风 办公及生产车间利用生产余热采暖。 车间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及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为改善车间的环境温度,主跨厂房顶采用气廊通风,同时利用厂房四周侧窗自然通风。 变电站、车间配电室、水泵房、循环水系统、事故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等各类站所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产生余热、余湿等少量有害气体,这些建筑物均采用轴流风机送排风及事故排风。 对气体车间、热矿炉区、辅料库等场所均采用防爆型风机。 在工人操作区设岗位风机。采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使车间内作业地带和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分别达到规范的要求。 主电室、检化验室、控制室,各操作室及休息室采用空调机,夏天送冷风,冬天送热风(热源来自余热回收系统)。 五、焦粉 本项目焦粉主要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炉,总消耗量为16万吨/年,通过市场采购解决。 六、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2010年xx市全社会耗能总量为2542.94万吨标准煤,总用电量为2344242万千瓦时。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费为电、水、天然气及煤粉。本项目年用电量180574.56万千瓦时,综合能耗量为498867.33吨标准煤,本项目年用电量占xx市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重为7.7%,综合能耗量占xx市全社会耗能总量的比重为1.96%。因而从项目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焦粉消费比重最大,电力和天然气次之,对xx地区的能源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要加强能源节约管理。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第一节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在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厂区东西长836米,南北长797.45米,占地面积为1000亩。厂区东邻开发区规划路,西邻北环路,南邻立晨路。 xx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鲁、苏的交通要道。 铁路方面:新亚欧大陆桥新菏兖日铁路(中国能源大通道)、晋中南大能力铁路(中国能源大通道)、胶新铁路(中国沿海大通道)、枣临铁路 、东平铁路、坪岚铁路在xx交汇。 公路方面:京沪高速、日东高速、长深高速、枣临岚高速、xx城区4环绕城高速等多条高速遍布xx各地。国道205、206、327等国道以及多条省道连接xx各地。 机场方面:xx机场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山东省最早也是唯一的民用机场。现在为山东5大民用机场之一。1980年12月停航。1994年xx市委、市政府自筹资金2.2亿元扩建xx机场,并于1998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恢复通航。2010年机场新航站楼启用。 二、项目选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减少能源损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在于项目的选址,考虑到项目离变电站,供水点以及热源点的距离的远近,离得越远,消耗的能源就越大。因此本项目选择在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此位置距离开发区变电站400米,市政自来水管网和天然气管道已铺设至厂址区域,项目靠近能源点较近近,大大减少了能源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三、总平面布置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加工场所要求,以及防火、安全、卫生、施工及检修要求,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布置生产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厂房。 2、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下,尽量加大绿化面积,以美化加工环境。 (二)总平面布置方案 项目在xx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征土地,厂区东西长836米,南北长797.45米,占地面积为1000亩。厂区东邻开发区规划路,西邻北环路,南邻立晨路。 厂区按照功能分为三个区域,办公生活区、生产区、公用设施区。 办公生活区位于厂区东侧,由南往北依次布置综合楼、科研楼、经营楼、办公楼、职工餐厅、职工公寓楼、专家公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