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
姓名:
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0:16 C:12 H:1 Na:23 N:14 Fe:56 Al:27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合金一定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的
B. 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 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大,熔点比铝高
D. 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由纯铜打造而成的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足量Na2O2 和11.2L C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
B.1mol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7g OH-所含电子数为9NA
D.5.6g铁与7.1g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L CCl4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C.2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4.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所得溶液中含有 个HCl分子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5.将5mol·L-1盐酸10mL稀释到100m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mol·L-1 B.0.5mol·L-1 C.0.1mol·L-1 D.0.25mol·L-1
6.相同温度下,下列选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所含分子数:6.72LCH4与4.48LNH3
B.所含原子总数:18.0gH2O与36.5gHCl
C.所含离子总数:0.5mol·L-1Fe2(SO4)3溶液与0.5mol·L-1FeCl3溶液
D.密闭容器中的压强:2L容器中盛有2molO2与1L容器中盛有1.5molH2
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故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
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单质
均作还原剂
8.工业上可利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的原理制造印刷线路板。将一块铜箔放入500 mL 1.0 mol/L的FeCl3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制成了印刷线路板。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u是还原剂, FeCl3是氧化剂
B.腐蚀液中Cl-的浓度明显减小
C.腐蚀液的氧化性增强
D.转移的电子一定是0. 50mol
9.铝粉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H+、Mg2+、Al3+、NO3-
B.Na+、Al3+、Cl-、Ba2+
C.OH-、Al3+、Cl-、NO3-
D.Na+、Ba2+、Cl-、NO3_
10.下列图示方法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图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B.用图②在实验室制取Cl2
C.用图③探究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
D.用图④制备少量Fe(OH)2并能较长时间看到其白色
11.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C.不溶物一定是Fe D.溶液中有Fe2+,但不一定有Cu2+
12.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还原性
B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Fe2++Zn=Fe +Zn2+
Zn具有还原性
C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
Fe3++Fe=2Fe2+
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D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蓝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2Fe3++Cu=2Fe2++Cu2+
Fe3+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13.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3,则加入铝粉质量为( )
A.5.4g B.3.6g C.2.7g D.8.1g
1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溶液与Cu的反应:
B.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往NaOH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
D.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15.向含有1mo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氢氧化钡1.5mol
B.当 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全部以 的形式存在
C.当向溶液中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反应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D.随加入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沉淀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
16.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下列类比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已知Fe与O 2能直接化合生成Fe 3O 4,推测Cu与O 2可直接化合生成Cu 3O 4
B.已知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 2,推测Fe与NaOH溶液反应也生成H 2
C.已知Fe能与CuSO 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 3溶液也能反应
D.已知Na在常温下能与H 2O反应,推测Fe在常温下也能与H 2O反应
17.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三价铁离子和未反应的三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 B.3:2 C.1:2 D.1:1
18.11.2 g Fe与5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 )
A.11.2 L B.2.24 L
C.4.48 L D.3.36 L
19.将5.1 g镁铝合金投入500 mL 2mol/L的盐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200 mL B. 250 mL C.425 mL D.560 mL
20.将4.6 g Na和2.7 g Al同时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 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B.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与加入Al的质量相等
C.所得溶液中Na+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二.非选择题(共五道,共60分)
21.已知A~K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H、I、K为单质,H是气体,G是红褐色沉淀。(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没有列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___,J____________。
(2)写出A中某组分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E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转化到G的现象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颜色变化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试管B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2 min立即加入2 mL液体石蜡,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具支试管A中加入稀硫酸和略微过量的铁粉,试分析铁粉过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好导管,同时打开活塞,当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平稳时,关闭活塞,这时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实验检验装置B的产物中是否存在+3价的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 ,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 变废为宝 , 该工厂利用废铁屑和其他化学试剂进行如下操作 , 得到了铁红、 和金属 Cu,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固体A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
(2).反应B—D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2mol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mol,
(3).向溶液D中滴加KSCN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E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溶液H是__________;反应D→E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固体试样A是由一定量的Al、Mg均匀组成的混合物,为验证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m g试样A,全部溶于0.5L 2mol·L-1稀硫酸溶液中,放出11.2 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同时生成溶液B;
②另取m g试样A,加入2mol·L-1的NaOH溶液,当加到100mL时,气体不再生成;
③往溶液B中加入2mol/L NaOH,至沉淀不再发生变化。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B中是否含有H+________(填“是”或“否”);
(2)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下列能表示过程③产生的沉淀质量W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是________;
(4)m g试样A中含Mg的质量为________g;
(5)林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浓硫酸与铝发生钝化,但与Mg能剧烈反应生成SO2 , 如果忽略钝化的反应过程,可以通过测定浓硫酸与固体试样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来确定混合物A中镁的质量分数。
郭同学认为林同学的方案可行,但考虑到如果反应结束后硫酸未保持“浓”的状态,测定结果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依据是________。
2020-2021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D
B
B
D
A
D
D
B
A
D
C
D
C
A
C
B
D
二.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 (1)H. H2 J. Fe2O3
(2)
(3)Fe3++3OH-==Fe(OH)3
(4)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2. (1)除去溶解在氢氧化钠中的洋气,并防止氧气再次进入溶液
(2) 确保溶液中不含有铁离子
(3) 溶液经过导管进入试管B;生成的氢气使得试管A,B之间产生压强差;
产生白色沉淀
23. (1)产生水蒸气 防止暴沸
(2)
(3)干燥氢气
(4)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5)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盐酸(稀硫酸)溶解,再加入KSCN溶液,如果出现红色,则证明有铁离子
24.(1)Fe、Cu
(2)2Fe2++Cl2==2Fe3++2Cl- ; Cl2 ; 4 ;
(3)溶液变成红色
(4)NaOH溶液; Al3++4OH-==AlO2-+2H2O
25.(1)是 (2)2Al+2OH-+2H2O==2AlO2-+3H2↑
(3)D (4)4.8
(5)偏大
浓硫酸变稀后会与铝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偏多,镁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