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0424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可行性论证报告-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XX盛桥红薯、大米综合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址:XX市XX村建设单位:XX市XX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性质:新建1.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征地39.8亩,新建生产加工车间6620m2,包装车间2000 m2,贮运仓库4400m2,综合楼2918m2,总建筑面积为15938 m2;建设红薯粉皮粉条加工生产线6条和优质大米加工生产线2条,形成年生产红薯粉皮粉条10000吨和优质大米6000吨的生产规模。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1.2.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全国国民经

2、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3)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4)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6)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项目的有关基础资料;(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和资料。1.2.2 可研报告编制范围(1)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配套工程;(2)确定工程技术方案、主要工艺设备选择;(3)提供原材料、动力等供需数据;(4)项目环保、安全卫生、消防措施;(5)项目投资估算及用款计划;(6)提出项目实施进度建议;(7)测算项目的投资效益;(8)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3、1.3 可研报告编制指导思想(1)充分考虑环保需求,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环境污染,保证绿化用地,美化厂区环境;(2)重视消防设计;(3)采用适当的节约能源措施;(4)注重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5)客观进行投资估算和综合经济评价实事求是,使可研报告成为决策者的可靠依据。1.4 项目区域概况(1)地理交通XX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市区常住人口30万。XX是伟大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素有“荆楚名区”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XX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致力打造“三湘明珠”,社会、经济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XX南临广东

4、,是湖南省经济战略重点“五区一廊”的南大门,是内陆地区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水陆空交通俱全,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穿南北,连通闽南、赣南、湘南的1817省道横贯东西,即将兴建的武广高速铁路穿越全境,并设XX站;耒水、舂陵江四季通航;枫冲机场拟军民两用。去广州、武汉、南昌、桂林等地均可在5小时内到达,已全面融入“中南5小时经济圈”。(2)综合经济初步核算,2006年XX市生产总值(GDP)实现112769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后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827万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23511万元,

5、同比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393601万元,同比增长12.3%,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21元,比上年增加1356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983元,比上年增加969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0.1:45.6:34.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升降可以看出我市产业结构比往年更为优化合理,GDP、财政收入总量分别在全省排第5位第6位。(3)农业2006年,XX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261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72225万元,同比增长2.0%;林业产值14

6、547万元,同比增长3.0%;牧业产值155997万元,同比增长4.6%,渔业产值20624万元,同比增长7.5%。农业服务业产值7868万元,同比增长6.3%,农业对GDP贡献率为6.3%。杂交水稻制种、优质稻、蔬菜、藠头等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龙须草基地建设顺利启起,优质杂交稻良种繁育基地申报成功。全年优质稻产量达20.84万吨,烤烟种植面积达5.7万亩,较去年增长7.5%。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比去年减少4.3%。蔬菜产量40.94万吨,比去年减少5.3%。油菜面积28.1万亩,同比增长1.8%。(4)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2006年XX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

7、.8%。其中:城市205821万元,同比增长14.8%,农村(县及县以下)108160万元,同比增长17.8%。批发零售贸易额225789万元,同比增长14.4%。住宿、餐饮业87653万元,同比增长19.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1.56%。(5)人口和人民生活XX市2006年末总人口125.77万人。其中:男性66.47万人,女性为59.30万人;农业人口83.01成人,非农业人口42.76万人;常住人口109.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785人,出生率10.4,死亡人口5417人,死亡率4.41;人口自然增长率5.9

8、9。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工资15340元,比上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381元,比上年增长10.1%。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居面积为31.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37.9平方米,城镇化率达34.0%。(6)气候概况XX境内为低山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既具阳光丰富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又有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特征。XX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8小时。常年平均气温为17.9。常年最热为7-8月,平均最高气温34.7,极端高温一般年份为38-39,最热时市区曾达到40。常年最冷为1-

9、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5。1.5 项目单位简介XX市XX有限公司位于XX市经济开发区,107国道与京珠高还公路出口交汇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绿色环境赏心悦目。公司创建于1996年,是集稻谷种植推广、精深加工、绿色销售、科研开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厂区占地8000多平方米,稻谷种植基地4000余亩,拥有进口生设备,年产大米3.5万吨,年产值7000多万。生产的盛桥、金桥精米远销全国各地。公司以人为本,凭精、诚、实、信四个大字立业深受全国各地客商及消费者青睐。2002年被评为“XX市首届消费者(市民)信得过单位”,2005年被评为“XX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06年被评为“XX守合同重信用单

10、位”。1.6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6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生产规模吨16000红薯粉皮粉条及大米其中红薯粉皮粉条吨10000优质大米吨60002项目占地面积亩39.83项目建筑面积M215938其中生产车间M26620包装车间M22000仓库M24400综合楼M229184 项目总投资万元26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100流动资金万元5505项目定员人3486投资利润率%48.507投资利税率%65.148财务内部收益率%34.089投资回收期年4.8010财务净现值万元2749.9911盈亏平衡点%61.981.7 可行性研究结论1.7.1 项目经济效益本项

11、目建成后,年产红薯粉皮粉条10000吨和优质大米6000吨,经分析计算,项目经济效益如下(年平均数):年销售收入: 8020.86万元年总成本费用: 6284.59万元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441.15万元年销售利润: 1285.12万元投资利润率: 48.50%投资利税率: 65.14%投资回收期: 4.80年财务内部收益率: 34.08%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短;经济效益好。1.7.2 项目抗风险能力在保持设定的产品结构前提下,生产能力利用率达61.98%,项目即可盈亏平衡。项目的销售价格为目前国内平均销售价格,即便在销售价格下调10.96%,其财务内部收益率仍在银行贷

12、款利率之上,亦均高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ic=10%),项目抗风险能力强。1.7.3 综合评价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粮油行业发展规划,并具有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效应。项目的实施,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红薯加工技术的再次革命,促进红薯种植朝着产业化、规范化方向迈进的有效举措,并可以使产品的质量、技术、卫生、安全各项指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实现产业由大到强、由量到质的新飞跃,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增长,开创红薯产业的新局面。项目围绕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粮食加工企业科技水平,逐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主线。从农产品的精加工增值入手,着力提高产品的

13、附加值,力求物尽其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第二章 市场分析2.1 产品加工与开发现状2.1.1XX红薯加工与产品开发现状XX市种植红薯有悠久的历史,常年种植红薯10万亩,总产5000万公斤。由于受经济区域和投资规模所限,XX红薯加工多以手工作坊为主,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红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受到制约,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得不到体现,甚至成为一种包袱,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红薯加工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六、七十年代民间逢年过节加工少量红薯油炸片、炒片、粉条、烤酒是满足自我需要,花色少,绝大部分薯块只作为口粮食用,茎叶作为喂猪的主要饲料。除少

14、量鲜食、烤食之外,多加工成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初级产品上市出售,品种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化,销路不畅,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往往导致产品积压,效益低下,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2)红薯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XX目前红薯加工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加工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坊,质量和卫生水平难以保障。加工水平参差不齐,包装原始,档次低,劳动生产率低,无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差。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量的鲜薯、茎叶用于喂养牲畜,甚至保管不当,腐烂变质造成损失,对红薯资源不能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浪费了资源。(3)无龙头加工企业,制约了红薯加工产业化发展。据调查,XX市目前红薯产品加工除民间

15、的手工操作外,尚无一个红薯产品加工企业,也无一个从事红薯产品规模经营的专业加工户,更没有专门从事红薯生产加工的科研开发机构,这在客观上制约了红薯加工产业化的发展。为抓住市场机遇,做大红薯产业,XX市农业局和XX市老科协合作进行红薯品种改良工作,2005年引进了“湘辐一号”在XX市红薯粉皮之乡小水镇六角村进行示范种植,2006仅该村的种植面积已达350亩。11月16日,XX市在小水镇六角村红薯地现场对“湘辐一号”进行了测产验收,现场采收的6块红薯地经测产,最高丘块亩产达4076公斤,最低3120公斤,平均单产3653公斤。采收到的最大单蔸重4.6千克,最大单果重2.9千克。与本地红薯比较,增产1

16、21.1%,且表现出高产、高淀粉、高效益的优良品性,其出粉率达32%,高出本地品种8个百分点。自2006年开始,XX有限公司着手于红薯生产及深加工方面的探索与研究,试生产的产品深受各界好评,现已初具规模。2.1.2XX大米加工与产品供求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22%的人口吃饭问题。时至今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粮食供求的总量矛盾发生了变化,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每年生产4900-5000亿公斤粮食的能力,粮食供求正由长期短缺变成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二是消费者对供求的品种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随着人民生活

17、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迈进,对粮食的消费要求日趋多样化、优质化,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国内粮食市场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余地很小。国内粮食由于质次价高,缺乏竞争能力,无法打入国际市场。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国家提出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在生产领域,提出了突现“两个转变”、“四个重点”。“两个转变”包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上来;“四个重点”的首项就是建设大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并要求在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大型优质粮食基地”过程中必须坚持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即坚持走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和效益最大

18、化的发展路子,基地建设要实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战略,发展“订单”农业。2.2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2.1红薯产品市场分析红薯粉皮、粉条是我国乡村、城镇人民群众所喜爱食用的传统性大众干菜。其特点是保存期长,纯天然绿色食品,人人食用,老幼皆宜。XX粉皮采用无公害特色红薯淀粉加工而成,天然纯正、绿色健康、口感细腻、易藏耐煮、清香四溢。还是预防衰老、养颜抗癌的上乘佳肴。适用于火锅、调汤、凉拌、热炒、卤味等烹制。高中档营养保健粉皮、粉条可以大批量出口创汇。由此可见,粉皮、粉条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销路稳定持久。粉皮、粉条有三个不同的消费市场:第一市场是国际市场,要求外观质量指标和内在质量指标特

19、别是卫生指标均很高,这个市场需求空间很大,价格也高,每吨在1.21.5万元之间,需要高档精装产品。第二市场为国内大中城市、部队、厂矿、学校。这个消费层次的需求者,不愿再购买街头地摊上的大捆乱放不卫生的粉皮粉条,已完全能够接受和购买小包装的卫生粉皮、粉条,这个市场只要有卫生的天然红薯粉皮、粉条,仍然可以供不应求,需求空间很大。第三市场是农村市场。目前在这个市场销售的绝大多数是手工作坊和半机械生产的低挡粉皮、粉条,其特点是大捆包装,弯弯曲曲,杂质多,价格低,利润少。这一市场目前已经饱和,供大于求,竞争激烈,需求潜力小。原因是:其一,手工和半机械的生产方式的固定资产投资低,只需几仟元,甚至几百元即可

20、,不需要厂房,农户家庭院落即可加工生产,所以生产的人多。其二,原料来源十分丰富,甚至自家种植,自家加工,加工不需出房租、工资,税收又很少,所以生产成本低(哪怕只达到有工资拿的程度,也愿意出售)。其三,由于加工的农户家数多,价格低,必然出现饱和竞争,有人甚至以掺假谋求利润。其四,这种生产主要集中在冬季几个月时间。根据上述分析,该项目市场定位应以食用中高档红薯粉皮、粉条产品的大中城市、厂矿、部队、学校为主,以开拓国际市场为导向。2.2.2大米产品市场分析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城市居民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的人口达42.

21、7%),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转向吃好,讲究产品的精度、营养、卫生、品牌、包装。目前,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据调查,国内大中城市80%的人口有消费优质米的能力和要求,近三年来优质米消费量年平均增长8%,近四年优质米销售量年平均增长5.6%,因而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另据资料报道,近年来日本等国家优质米的需求量年平均增长10%左右,供求缺口达20%以上;从市场情况看,港澳地区年需求优质大米3亿多公斤,但其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大米所占领;广东省每年平均从湖南调入粮食80万吨,其中优质大米不到10%,但从江西每年平均调入优质大米40万吨省内市场需求正以7.3%的速度

22、上升,长沙市达到31.5%。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优质大米需求将呈快速上升趋势,再加上海南的传统销售市场,XX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为项目产品占领西南市场和稳固华南沿海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3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讲究营养性、可口性、无公害性。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粉皮粉条和大米投放市场后,以绿色、健康的标准,过硬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产品供不应求。其市场竞争优势表现在:(1)品种、规格多,适合不同群体对产品的要求;(2)企业技术设备先进,品质上乘,知名度高,客

23、户放心;(3)销售网点广阔,诚信服务,省内外有常年客户和长期销售合作伙伴;(4)企业规模大,应对能力强。2.4 XX市红薯产业发展规划(1)加大宣传力度。把开发红薯系列产品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大事来认识。彻底转变认识观念,即由自我需要向社会需要转变,树立商品意识,改变视红薯为贫穷的偏见。各级政府要坚持和完善“菜篮子”、“钱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发展“红薯经济”的宏观战和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责任制。加大发展红薯产业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对红薯加工产业能形成“龙头”、“品牌”、“特色”的重点项目重点投入,重点扶持,真正把“红薯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抓。(2)建设高水平的科研

24、开发队伍和高标准的生产基地。红薯生产目前面临着品种多、乱、杂、劣,科研开发机构经费困难,无形中限制了红薯产品的开发。因此,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广新的优良品种,新栽培技术,引进高科技的加工手段,增加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并根据区划成果有的放矢地建好高标准生产开发基地。(3)兴办高科技红薯加工龙头企业。红薯加工企业是发展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对于红薯产品增值,拓展市场、丰富供应、合理利用红薯资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搜集挖掘民间传统加工工艺,除粗取精,在此基础上,大胆引进高科技,开发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营养、保健食品。兴办“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创出自己的名牌,走“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25、,建设新型的加工厂房,促进红薯产业化,规模效益化发展。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3.1 项目建设的背景国家“十五”计划发展纲要确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要以优化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发展绿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XX市红薯资源丰富,红薯加工历史悠久,为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重点扶植

26、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农业部有关文件明确要求:“要争取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努力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培育优势农产品,形成优势区域布局,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特别要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XX市政府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在较短时间内,使红薯产业走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道路。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达到国家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规划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以适应广大消费者。改变XX市红薯加工以手工作坊为主,分布广、数量多、规模小,红薯资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受到制约,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得

27、不到发挥的现状。XX市XX有限公司决定兴建红薯产业综合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采用国内成熟的加工新技术及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红薯生产朝着产业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实现红薯加工技术的再次革命;使产品的质量、技术、卫生、安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粮食标准”食品要求,开辟国际“绿色”通道,实现产业由大到强、由量到质的飞跃,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创粮食生产新局面。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致富农民的有效途径XX红薯资源丰富,红薯加工的历

28、史悠久,在上世纪70年代前,红薯就一直是农民的半年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吃饭问题得到解决,但作为红薯产区的农民却遇到了卖薯难和增收难的问题。为适应XX农业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使红薯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XX市XX有限公司通过3000亩红薯种植基地的建设,进行红薯综合加工,为基地农民引进优质薯种,促进农户增产增收,不仅极大地调动了薯农生产积极性,而且还为XX山区、半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门路。(2)项目建设是拉动红薯加工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XX素有粉皮加工的传统习惯,加工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市委、市政府不断创造宽松环境,采取各种扶持措施,大力支

29、持粉皮加工业做大做强,使这一传统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由于XX的红薯粉皮、粉条加工普遍实行手工作坊式生产,品种单一,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该项目的实施,能依托XX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广大薯粉加工户引进机械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加快红薯加工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3)项目建设是全面提升红薯加工产品品质,满足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近年来,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消费日益趋向优质化、功能化、绿色化,城乡居民对农副产品需求更加注重营养、保健和口感。面对功能性食品、绿色蔬菜的频频面市,全面提升红薯加工产品的品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

30、步。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大力推广“绿色”红薯栽培新技术和加工新技术,全面提升红薯加工产品品质,大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举措。(4)项目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随着农产品关税下降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外优质价廉的农产品会大量涌入我国,国内农产品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如不应对,将直接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基地建设和农户的专业生产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独具特色又与龙头企业相匹配的主导产业,可以有效地促进XX市及周边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提高我国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项目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需

31、要该项目实行“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订单方式与薯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进一步促进红薯产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无疑对加速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3.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对此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资源优势XX红薯资源丰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内,全年无霜期达300天,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有红薯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有

32、种植红薯的传统,现有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红薯50000吨以上,原材料充足。(3)市场优势公司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上海等地,本省邵阳、邵东、郴州、XX、永兴、宜章等县市都有常年客户和长期合作的伙伴,有信息队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变化和态势,从而稳定公司的销售市场。第四章 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4.1 厂址选择根据生产规模的需要及周边环境的优越,项目选址拟定于XX市蔡子池办事处三桥村,107国道与京珠高速公路交汇于此。项目建设区域内供电、给排水、市政设施条件完善,有利于项目建设。4.2 建厂条件4.2.1 场址区位根据XX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经XX市规划,国土等职能部门的共同研究,项目建设

33、选址拟定于XX市蔡子池办事处三桥村,规划用地39.8亩。该建设地点地貌单元属侵蚀溶蚀构造丘陵区,地形北高南低。XX市投资咨询中心经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确定此选址方案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推荐选址方案。4.2.2 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本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湿润,冬季少雪、基本雪压0.4千牛/平方米;年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极值为-7;夏季平均温度在28左右,最高平均气温为39。本区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冬季多北风和东北风,以东北最强;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以东南风为盛行风;全年平均风速3.5米/秒,最大风速东北风,风速可达15米/秒,基本风压W=0.35千牛

34、/平方米。(2)地层岩性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岩性如下:a、第四系(Q4)0-22.00m为素填土,耕植土,风化残坡积粉砂质粘土,不含水,相对为隔水层。b、石炭系中统棋梓桥组(D2q)灰白色、浅灰-深灰色、局部铁锰质侵染呈红褐色,中-厚层灰岩为主,见有少量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揭露厚度60.30m。除耕作层外,其余土层均可以作为天然地质、容许承载力P值均为20吨/平方米以上。(3)地形、地貌、地震情况项目建设区域内地形较平坦,地势高差起伏较小,山地主要为岗地,最大高差在30米以内,平地的投入成本较低,便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祁东县小于6度,可不作设防考虑。(4)水文项目区

35、地下水为潜水型,标高平均在5米左右,属第四纪层,PH值在5.3-7.8之间,呈弱酸性。硬度为0.7-0.8度。第五章 生产工艺与设备选型5.1 生产工艺简述红薯粉皮、粉条主要以绿豆、豌豆、蚕豆、红薯等淀粉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以绿豆最佳。但红薯是主要的淀粉作物,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淀粉含量高,薯粉经烹饪后口感好。5.1.1 红薯粉皮生产工艺流程调糊 上旋蒸糊 冷却 漂白 干燥 成品(1)调糊:先将红薯淀粉用冷水拌好,再慢慢加水调成稀糊,用水量约为淀粉量的2.5-3倍。然后把事先配好的明矾水加入,不断搅拌均匀,调至无粒块为止,每100千克淀粉加明矾300克。(2)上旋蒸糊:用粉勺取调成的粉糊6

36、0克左右,放入旋盘内,旋盘为铜或白铁皮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浅圆盘,底部略微外凸。将粉糊加入后,即将盘浮于锅中的开水上面,并拨动使之旋转,使粉糊受到离心力的作用随之由底盘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摊开,同时受热而按旋盘底部的形状和大小糊化成型。待粉糊中心没有白点时,即连盘取出,放人清水中冷却。在蒸糊操作时,调粉缸中的粉糊需要时时搅动,使稀稠均匀。此道工序是制做粉皮的关键,必须动作敏捷,熟练,浇糊量稳定,旋转用力均匀,才能保证粉皮厚薄一致。(3)冷却:将烫熟的粉皮,投入冷水中片刻,捞出沥干水分。(4)漂白:将制成的湿粉皮,放人酸浆中漂白,漂白后捞出,再用清水漂洗干净。(5)干燥:把漂白、洗净的粉皮摊到竹匾上

37、或贴在预先准备好的高梁箔上晒干,待干透取下剪边包装。干燥后的粉皮,要求其水分含量不超过重2%,干燥无湿块,完整不碎。5.1.2 红薯粉条工艺流程原料处理 粉碎 过滤 晒干 打浆糊 漏丝冷却 晒干 成品(1)选薯:选表面光滑、无病虫为害、无青头、大小适中的红薯,去小留大。(2)清选:将选好的红薯装入箩筐,放入水中。洗去泥土、杂质。削去两头和表面根须。(3)粉碎:清选好的红薯应及时用磨碎机切碎,再磨成浆液。打浆时应边磨边加水,磨得越细越好,使细胞内的淀粉颗粒尽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4)过滤:目的是实现皮渣和淀粉分离。一般采用25尺吊浆布作滤袋进行过滤,共滤两次。第一次浆液对稀一些,第二次对浓一些

38、。然后将滤液送入沉淀池(皮渣可作为饲料)。入池静置两天后,放出池内上层清液。加入原来水量1/3的清水进行搅拌,再过滤一次。这次滤液进入小池,静置沉淀。(5)曝晒淀粉:当池内水已无混浊现象,即全部澄清后,排干上层清液。舍去淀粉沉淀层表面油粉,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即粉团),移到晒场曝晒。当粉砣内水分蒸发一半时,再把粉砣切成若干份,进行曝晒。晒场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灰尘污染。(6)打浆糊:此道工艺是决定粉丝质量的关键。按每500克淀粉加25克明矾,对冷水2.5-3千克搅拌,再放人大锅内煮沸,并不断搅拌,成熟度达8-9成即成(形成糊化淀粉)。打成的浆糊,可对其他淀粉,搅拌成适度的软面团。(7)

39、漏丝和冷却:漏丝前备好两口锅(型号为8),冷水缸两口和中型48孔的漏勺。由于红薯粉丝较粗,漏勺孔眼要比其他粉丝漏勺的稍大。漏丝时,浆糊要充分搅拌均匀,边搅边加温水,水温为50C左右。手抓起一团粉糊,让其自然延伸垂落,如不折断,说明稀稠适度,可开始漏丝。预备一锅开水,不断补入漏锅中当漏锅内水近沸腾时(97-98C),进行漏丝,让粉团经漏勺孔眼下流,逐渐延长变细,成为粉丝(有条件的最好用粉丝机)。粉丝沉人锅底糊化后,再浮出水面时,随即捞出,放入冷水缸降温,用手整理成束,穿到木架上,再经另一冷水缸再行冷却,并不断摆动,直至粉丝松散成条为止,然后放在室内,冷透后拿出室外晒丝。(8)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

40、向阳的场地,进行挂晒。晒干后即可整理包装成成品。粉丝粗细均匀,色泽一致,干爽透明,韧力好,不易折断。5.2 产品质量标准(1)外观条直均匀,淡绿色或淡红透明,粗细适度,长度适中(20mm30mm)。(2)内在质量柔韧耐煮(可回煮,不断不烂),弹力好,不抱团,口感柔软优佳,营养成份齐全。(3)卫生指标灰份0.3g/100g,砷0.05g/100g,铅0.18g/100g,细菌总数500个/100g,大肠杆菌30个/100g,致病菌不得检出,复水时间6min。(4)包装250克精少彩塑纸包装,500克彩塑纸包装和100克普通塑纸包装,纸箱内有5至10袋(250克装)的礼品包装和10公斤的普通包装。

41、(5)贮存通风干燥处理贮存。5.3 主要原材料供应及设备选型5.3.1 主要原材料供应项目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红薯和稻米,XX红薯和稻米资源丰富,现有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红薯50000吨以上,及年产稻米20余万吨,周边各县及各省也都是产粮大区。同时,公司拟发展建设3000亩红薯种植基地,因此,项目区的原材料供应完全能够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5.3.2 生产设备选型红薯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序 号设备名称型 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粉皮机组SL-1-28套12锅炉台23干燥机DW-1-34台24水煮熟化粉机SL-3-9台25枕式包装机PB-400台46捆扎机QP0.28台27真空包装机PZ400/

42、20台48收缩机DFS-300台29手动封口机UP525台1010切粉机US-600台411双管机FP-500台212拌浆机SL-1000台413粉机台214分离机组台215除渣机台216拌浆机组WN-800套1大米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序 号设备名称单 位数 量备注1移动式初清筛台22移动式皮带机台23振动清理筛台24吸式比重去石机台45砻谷机台46重力谷糙分离机台47调质机台28碾米机台69白米滚筒精选机台410光电色选机台411电控设备套112低速提升机台1513配米系统套214低压脉冲除尘器台615风机台1216溜管及管道套117质量检验化验设备套118低温烘干设备套6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43、6.1 总图运输本项目拟建在XX市蔡子池办事处三桥村,项目建设区域内各种基础设施齐全,交通运输、动力供应、安全保护能满足生产的要求。本项目拟建:生产车间、包装车间、仓库及综合楼工程。(1)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共征地39.8亩(折合约26534m2),项目区自南向北依次布置为:包装车间、生产车间、仓库,综合楼布置在厂区西部。整个项目区布置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使物流、能源路线短捷,运输路线顺畅,避免人货交叉。(2)竖向设计项目建设区域内地形平坦,场地无明显起伏或突变。场地排水畅通,无内涝之患。竖向设计沿用连续式竖向布置。(3)交通运输本项目生产原料主要由汽车运至项目区内,直接运抵仓库。装卸人员及工具

44、由运输部门自行解决。成品为本厂交货,由需方自行组织运输或委托运输部门运输。项目区主要道路均为10米宽,其余道路道宽8米,建筑物四周均设环行道路。6.2 建设内容依据项目规模,本项目拟新建:(1)生产车间生产车间共8座。其中4座车间长40米,宽20米,另2座车间长45米,宽20米,还有2座车间长40.5米,宽20米;总建筑面积6620平方米,为轻钢单层排架结构。车间南北向布置,围护结构为砖墙或夹心压型金属板。车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车间火灾危险性属乙类。(2)包装车间包装车间共2座。车间长50米,宽20米,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为轻钢单层排架结构。车间南北向布置,围护结构为砖墙或夹心压型金属

45、板。车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车间火灾危险性属乙类。(2)仓库仓库共10座,其中5座仓库长16.5米,宽20米,另1座车间长17.5米,宽20米,还有4座长30米,宽20米;总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为轻钢单层排架结构。仓库南北向布置,围护结构为砖墙或夹心压型金属板。车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火灾危险性属乙类。(3)综合楼综合楼房屋长36.5米,宽16米,建筑面积2918平方米,为五层砖砼结构。综合楼东西向布置,围护结构为砖墙。建筑耐火等级:二级。6.3 供电及通讯6.3.1 电源本项目采用两回路10KV电源直供方式供电,在项目区的适当位置设一配电房;10KV电源采用电缆直埋方式进入配电房,经变压器后引出低压电缆至各用电点。6.3.2 用电负荷计算综合楼建筑面积2918M2,按15W/m2计算,同时系数按0.8测算,则以上建筑用电负荷为35kw。厂房建筑面积13020m2,厂房照明按10W/m2计算,同时系数按0.8测算,则厂房照明用电负荷为104kw。厂房内设备装机容量约1120kw,同时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