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02775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焙烧锌精矿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建议书*2011年3月目 录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想三、环境保护四、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五、投资估算六、经济分析七、项目结论及建议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受我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制约,在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时,还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硫酸生产是一个放热过程,生产过程中有多个接点具有回收和利用价值。从技术经济角度来说,目前硫酸工业主要回收的是焙烧工段及转化工段产生的高位热能,

2、即通过在焙烧炉加水冷受热面、在焙烧炉出口烟气段设置烟气余热锅炉(即硫酸余热锅炉)产生蒸汽的办法来回收热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目前在运行的有一条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即将投资新建一条12万吨/年制酸生产装置,上述均为锌精矿焙烧烟气制酸生产线。目前,已有6万吨/年制酸生产皱配备了一台10t/h中温中压硫酸余热锅炉,该炉可产3.82MPa、450中温中压蒸汽10t/h,这部分蒸汽原来一直是通过减温减压后供电解锌厂使用,蒸汽可用能损失较大。根据制酸工艺计算,公司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焙烧炉余热可产10t/h中温中压蒸汽,1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焙烧炉可产20t/h中温中压蒸汽。根据国家“十二五”十大重

3、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必须对公司的三条制酸生产线的余热进行综合利用,即,将硫酸焙烧炉的余热用余热锅炉收集起来产生中温中压蒸汽,然后通过汽轮机发电,发电后的蒸汽再用于工艺生产,这样将利用较少的投资产生较大的效益。*现有供热设备见表1-1:表1-1 公司现有供热设备情况表名称规格数量蒸发量(t/h)蒸汽压力MPa蒸汽温度备注快装蒸汽锅炉6t/h1台61.25饱和快装蒸汽锅炉10t/h1台101.25饱和烟气余热锅炉10t/h1台102.5450经减温减压后使用*是耗电大户,平均耗电38000kW/小时。因此,新上余热发电项目后,既可以在满足生产用汽的需要的同时减少燃煤消耗,又可

4、以自发电近3000kW/h,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用电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提出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针和“以热定电”的原则,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及锅炉制造业、机电行业的有关标准,实行热电联产,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选择合适的热电联产机组。余热锅炉、汽机、发电机等设备规格型号及容量的选定,既要满足生产热负荷的需要,又要保证其经济安全地运行,同时也要满足环保的要求。达到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目的。公司工艺系统按技改扩建后的状况考虑,即公司按三条制酸生产线考虑。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想2.1装机方案及选型2.1.1装机方案 根据全厂热负荷情况,装机方案有: 上一台3000

5、kW背压机组(背压0.49MPa);2.1.2新汽参数的选定根据机组容量和*原有燃煤锅炉及余热锅炉配置情况,本工程主蒸汽参数按中压考虑,即余热锅炉出汽额定参数为3.82MPa、450;汽轮机进汽额定参数为3.43MPa、435。2.1.3机组选型2.1.3.1余热锅炉选型我国硫酸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在硫酸余热锅炉技术方面主要有强制循环炉和自然循环炉,其各有优缺点:1)、强制循环炉的优缺点(1)、优点:水管和过热蒸汽管的管径小,但能确保足够的循环量,对同一流量而言,节约了传热面积。另外,由于管径小;耐压强度显著增加;管内没有锅炉水和汽泡的停滞部分,管内腐蚀少;从锅炉整体来说,可以

6、比自然循环的设计得更加紧凑;由于锅炉水容量少,起动时间短,压力升高得快。(2)、缺点由于需要循环泵,要花费的动力多,在泵发生故障和事故时,锅炉和焙烧炉不能运转,所以需要自动启动的备用循环泵。为了对付突然停电,需要备用电源。由于循环泵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不仅其设计复杂,而且运转和保养方面的问题较多。2)、自然循环炉的优缺点(1)、优点:因为锅炉水容量大,所以对于符合的变动,水位变动较小,而且对于突然停电危险性也小;不需要循环水泵;锅炉的操作简单。(2)、缺点:由于锅炉循环水的比重差而产生循环推动力,随着锅炉压力的增高,这种推动力减少,因此需要提高锅炉的高度。由于传热管采用垂直上升管和倾斜上升管相

7、结合,传热管的配置受到限制。建议采用强制循环硫酸余热炉。3)、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硫酸余热炉规范: 型号 QCF23/920-10 -3.82/450 额定蒸发量 10th 额定蒸汽压力 3.82MPa 额定蒸汽温度 450 给水温度 105 烟气进口温度 900 烟气出口温度 380 数量三台2.1.3.2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型号 B3 -3.43/0.49额定功率 3000kW额定转速 3000rpm额定进汽量 32.1t/h 额定进汽压力3.43MPa额定进汽温度435额定排汽压力0.49MPa额定抽汽温度238额定汽耗 10.7kg/kwh数量 一台汽轮发电机型号 QF-3-2额定功率 3

8、000KW额定转速 3000rpm额定电压 10500V数量 一台2.2 热力系统及供热网2.2.1热力系统本工程主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新上两台余热炉与原10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硫酸余热炉主蒸汽并入中压主蒸汽母管,然后由蒸汽母管将蒸汽送至汽轮机发电。由于公司原有中压蒸汽管线管径太小100mm,本工程拟新增中压蒸汽母管一条,管径为DN200。给水加热系统采用一级加热,即锅炉给水通过除氧器加热至105,最终给水温度为105。2.2.2热力系统主要辅助设备选型2.2.2.1除氧器推荐各余热炉给水除氧器参数如下:1)、原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给水除氧器 额定出力 10t/h 额定工作压力 0.02M

9、Pa 额定出水温度 105 数量 一台2)、新建1 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给水除氧器 额定出力 10t/h 额定工作压力 0.02MPa 额定出水温度 105 数量 二台2.2.2.2锅炉给水泵推荐各余热炉锅炉给水泵参数如下:1)、原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锅炉给水泵 型号 2.5GC-3.5x12 流量 15m3 扬程 540m 数量 二台2)、新建1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锅炉给水泵型号 2.5GC-3.5x12流量 15m3扬程 540m数量 四台2.2.2.3强制循环泵1)、原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强制循环泵 型号 I00R-57 流量 100.8m3/h 扬程 57m 数

10、量 二台2)、新建1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余热炉强制循环泵 型号 100R-57 流量 100.8m3/h 扬程 57m 数量 四台2.2.3供热网本工程只供蒸汽用户,因此只考虑蒸汽供热管路。公司原有主蒸汽压力有两个等级,分别为2.5MPa和1.27MPa,供热网压力等级分别为1.27MPa和0.49MPa两个。中压参数等级的蒸汽通过减温减压装置分别减至1.27MPa和0.49MPa的饱和蒸汽供热用户。本工程因供热负荷不增加,因此公司供热管网不需改变,而原有中压蒸汽母管不够,本工程拟新上一根DN200的主蒸汽母管,原有中压参数锅炉蒸汽和本工程新上的两台余热炉主蒸汽接入该母管。2.2.3.1供热网

11、主要设备选型根据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及原有热网设备配置情况,选择供热网主要设备如下:1)、原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硫酸余热锅炉 减温减压器 一套 额定进汽量 10t/h 进汽压力出汽压力 2.5MPa/0.49MPa 进汽温度出汽温度 450/1562)、新建1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硫酸余热锅炉。 减温减压器 二套 额定进汽量 10t/h 进汽压力出汽压力 3.82MPa/0.49MPa 进汽温度出汽温度 450/1563)、发电主厂房 减温器 一套 额定进汽量 30t/h 额定压力 0.49MPa 进汽温度出汽温度 238/1562.3 主厂房布置本工程系全厂技改工程,根据制酸生产线焙烧炉布置情况和热

12、负荷分布情况,本工程新上发电主厂房布置在原6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焙烧车间和新建12万吨/年制酸生产线焙烧车间中间的空地上。发电主厂房为坐北朝南布置,汽轮发电机组为东西向纵向布置。各余热锅炉分别布置在各制酸生产线焙烧炉的旁边,均为露天布置。发电主厂房跨度均为12米,长24米,柱间距6米、共4个开间。主厂房运行层高为6.00米。主厂房附跨7米,共两层,分别为零米层,布置有高、低压配电间及变压器室;6.00米层为主控和汽机热控室。汽机间起重机轨顶高13.50米,设lOt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一台;汽机间零米层布置冷油器、电动油泵等汽机辅助设备,并留有检修场地;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岛式布置在运行层。2.4化学水

13、处理2.4.1水源及水质公司用水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均为工业园供水站供水。可满足本工程取水要求。本工程水质状况一般,无详细水质分析资料。2.4.2系统出力由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可知,本工程需补充水30.52t/h,考虑水处理系统自用水率系数1.2,则水处理系统出力为30.521.2=36.6t/h,再考虑留有一定的富裕量,推荐水处理系统出力为40 t/h。由于公司目前无除盐水处理系统,根据中压机组对锅炉给水水质的要求,锅炉补给水处理拟采用一级除盐的化学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的水质见表2-1:表2-1 一级复床除盐系统出水水质项目 数值单位备注电导率0.2 s/cm25二氧化硅20 g/L硬度02.

14、4.3除盐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如下:单流机械过滤器 2500 2台 无项压逆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 1500 2台 无项压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 1500 2台 除二氧化碳器 1000 1台 中间水箱 V=15m3 1只 脱盐水箱 V50 m3 1只 中间水泵 流量50m3/h 扬程50m 2台 除盐水泵 流量50 m3/h 扬程80m 2台2.5除灰系统 本工程余热锅炉烟道沉降灰采用余热炉配套的螺旋出灰机输焙砂仓。2.6给排水2.6.1工厂给水2.6.1.1一次水公司用水分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均为工业园区供水站供水。可满足本工程取水要求。本工程不考虑一次水取水及预处理设施。2.

15、6.1.2冷却水(循环水)本工程循环冷却水见表2-2:表2-2 循环水量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冷却水量m3/h水压MPa水阻kPa水温备注系统1冷油器2600.20.333连续运行循环2发电机空冷器1400.20.333连续运行循环合 计100循环本工程所需循环冷却水从原有系统接入。2.6.2工厂排水本工程排水量约为9.6 m3/h,排水含少许盐份和少量机械杂质。排水排入公司原有生产废水排放系统。2.7电气部分2.7.1供电现状:工程位于湘西保靖县钟灵山工业园区,园区旁有一座龙溪塘ll0KV变电站,外部供电容量充足、安全可靠,公司在从龙溪塘ll0KV变电站直接架设一条供电线路。2.7.2电气主接线

16、新建的发电机组1F,其容量为3MW,机端电压为10.5KV。根据公司现有电气主接线的接线方式,工程拟在热电站侧设l0KV配电室,电站内电气主接线为10.5KV单母线接线方式,主接线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机通过分别10.5KV I段母线与10.5kV电力系统并网,可保证容量通过10.5kV配电所母线馈电(扣除站用电)。工程发电机1F出口设置断路器,作为发电机同期并网点。依据工艺专业要求,突然停电可导致生产中断,且依GB50052-95有关规定,站用用电负荷属二级,而上一级系统电源为多电源系统可满足本工程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本工程余热锅炉强制循环泵为一级负荷,由于公司上级电源届时可以保证双电源供电,而且

17、有汽轮发电机组站用供电系统保证,因此可以满足要求。2.7.3继电保护及主要设备选择:2.7.3.1发电机按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的要求配置相应的保护。 1) 纵差保护。 2) 低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 3) 单相接地保护。 4) 定子过负荷保护。 5) 自动调节励磁及灭磁自动装置。2.7.3.2站用变、高压电动机设置过流,速断,超温保护。2.7.3.3厂用低压电动机采用空气开关加热继电器作短路及过负荷保护。2.7.3.4发电机,进线,出线及站用变等其它出线采用DVP集中控保系统,该系统具备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以保证电站运行安全可靠。2.7.3.5为接省投资,高压开关柜采用XGN-10固定

18、柜,低压柜采用GGD柜,变压器为SG11型。所有用电设备及电缆,均按负荷电流、环境条件、电压、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并按短路电流的动稳定和热稳定试验,所选择的设备满足要求。2.7.3.6依据工艺及车间环境的要求,接合站用电、出线及发电机情况,作出相应照明布置。厂房作了防雷及接地设计。用电设备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且考虑事故照明、通讯等配套设计。2.7.4结论:依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在电气方面是可行的。2.8热工控制2.8.1控制方式本工程对余热锅炉(含除氧给水)。化水处理和汽机房分别采用集中控制方式。2.8.2自动化水平本工程在发电主厂房设置汽轮发电机组集中控制室一个,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19、DCS)集中监控的方式,实现汽机的过程监视、调节、控制、报警、联锁。余热锅炉的热力控制设置在各制酸生产线焙烧炉工艺控制室内,本工程不再单独设置余热炉控制室。根据余热炉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本工程对余热锅炉系统主要设置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过热蒸汽温度调节以及除氧器压力调节、除氧水箱液位调节,并对余热炉运行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参数进行显示打印和报警。本工程拟对汽机和发电机的前后轴承温度、润滑油压办、抽汽压力、轴向位移、汽机振动等进行指示和声光报警,并在超限时自动退出运行,确保机组安全。配置电液调节装置实现汽机的负荷调节。对进入汽机的蒸汽流量进行积算;对要求监视的压力、温度进行自动显示。余热

20、炉主蒸汽减温减压装置的热工控制放在各焙烧炉工艺控制室内,汽机背压汽减温器热工控制放在汽机控制室。减温减压装置分别设置温度和压力自动调节,采用单回路自动调节系统。2.8.3主要设备选型本着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现场检测仪表选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仪表或国产高质量产品。DCS选用在国内有良好使用业绩、性能价格比优良的系统。2.8.3.1仪表选型原则a、温度仪表根据温度范围和检测点的特性,集中检测点选用热电阻、热电偶、耐磨热电偶;就地检测点选用双金属温度计。b、压力仪表集中测点选用智能型电容式或硅谐振式压力变送器;就地测点选用全不锈钢压力表、全不锈钢隔膜压力表,泵出口压力选用耐震型产品。c、流量仪

21、表根据被测介质特性进行选择:蒸汽流量选用孔板流量计,水选用涡街流量机,煤量采用电子皮带秤。d、物位仪表按被测介质性质和工作条件主要选用智能型差压变送器。e、分析仪表选用性价比高的进口水质分析仪表和氧化锆氧分析仪。f、执行机构和调节阀风门调节选用性能可靠、品质优良的电动执行机构,调节阀采用电子式电动调节阀,阀门的型式及阀体、阀芯、填料材质等则按介质的特性和工况来选择。2.8.4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国际上流行的客户机朋艮务器结构,确保操作数据、历史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能提供多层开放数据接口,可以与企业管理网络直接实现无缝连接。DCS为分层结构,由操作层、控制层和信号处

22、理层构成,必要时还可以连接到工厂管理网络。按工艺操作要求和系统可靠性要求,操作层设置四个操作站(兼工程师站),控制层设置两个控制站,主控单元采用冗余配置。现场信号通过智能Io处理模块经内部总线或PROFI-BUS连接到控制站的主控单元。操作站与控制站间采用快速工业以太网(TCP/IP协议)连接。系统网络采用冗余的lOOMbps以太网(TCP/IP协议),信号处理层采用1.5-12Mbps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或lMbps的CAN总线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和各现场信号处理模块,还可以提供RS485、RS232通讯协议及ModBus协议,以便与其他智能仪表、PLC等相联。系统硬件具有强大的处理

23、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操作站选用高性能IPC,配置CPU为PIV 2.8G,内存256M,硬盘80G,22纯平显示器,分辨率12801024以上。控制站主控单元采用工业级32位处理器,带1G以上内存。l/O信号处理单元全为智能型模块化结构,可以带电拔插,模入模出信号处理精度高于0.2%,回路控制周期小予125ms,巡检周期小于50ms。开关量I/O的SOE分辨率为Ims并带信号消抖处理功能。系统软件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可靠性,软件全部采用模块化结构,控制站采用实时操作系统,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操作站和工程师站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具有全汉化界面,操作方便,组态容易。可支持动画

24、技术、图形缩放技术、多级窗口技术、实现复杂漂亮的参数显示、流程图画面、仪表操作等画面显示。系统报表组态可以与Excel相互转换,可以支持多种报表及图形打印功能。2.9土建部分2.9.1设计依据资料2.9.1.1根据工艺等专业所提供的条件进行设计。2.9.1.2依据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进行设计,设计中主要以中南地区标准为主,辅以国家标准、化工部标准。2.9.1.3本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风荷载0.30KN/mz;雪荷载0.30KNrr1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安全使用年限为50年。2.9.2土建工程的方案选择与原则确定5.10.2.

25、1根据国家韵基建方针,结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中首先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注意厂区建筑群体的总体布置,力求做到设计合理、经济、实用、可靠、美观大方。2.9.2.2建筑设计:a门窗:厂房一般采用木门、钢木大门。塑钢窗。b内墙:汽轮机房和配电除氧间做石灰砂浆粉涂料刷白。c外墙:粗砂灰粉刷。d楼地面:一般为水泥砂浆楼面,汽轮机房及配电房为水磨石楼面。e屋面:汽轮机房,钢丝网石棉瓦屋面,其余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2.9.2.3地基与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砌体填充墙采用砖砌条型基础。2.9.2.4结构设计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分别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等。

26、构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锅炉设备基础及动力设备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余设备基础采用素混凝土。2.9.2.5施工队伍及建筑材料本工程结构要求不复杂,建筑施工可请当地施工单位承建,建设所使用的建材均能于本地采购使用。三、环境保护3.1厂址与环境现状本工程厂址位于*内,本工程上马后,由于利用制酸生产线的烟气余热,减少燃煤锅炉蒸汽产量,因此就降低了燃煤锅炉烟气排放量,公司所排放的污染物都将小于现有状况,对环境治理大有好处。3.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3. 2.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3.2.2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

27、标准 GB8978-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3.3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3.3.1主要污染物3.3.1.1烟尘本工程不增加烟尘排放量。3.3.1.2 SO2本工程不增加SO2排放量。3.3.1.3废水本工程废水主要来自热电站锅炉房水处理间和冲渣废水,排水量约为9.6m3/h,含少许盐。6.3.1.4沉降灰本工程余热锅炉烟道沉降灰量约3.2t/h(干基)。3.3.1.5工业噪声本项目所产生的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排汽噪声,仅在余热炉启动、汽轮机启动前暖管疏水等启动对空排放蒸汽和事故对空排放汽时发生

28、,时间短,且不定期,但噪声强度高,通常达130140db;(2)机械设备运转噪声,即汽轮发电机、余热炉水泵等在运行中的噪声,这部分噪声经常发生,但噪声强度不高,仅对本厂运行人员产生影响,对周围影响极小。3.4三废治理6.4.1 烟尘本工程未增加烟尘排放,余热锅炉烟气进入后续工艺装置,烟尘处理由后续工艺装置解决。3.4.2 SO2本工程不增加SO2排放,SO2为制酸原料,残余SO2经余热锅炉后续工艺净化装置处理后可以达到600mg/Nm3以内。3.4,3废水本工程所排出的废水经酸碱中和池中和后直接排放。6.4.4沉降灰本工程所排出的余热炉烟道沉降灰主要是氧化锌收集后用作电锌生产原料。3.4.5工

29、业噪声(1)首先选择低噪音设备,经过厂房、建筑物隔音、距离衰减,使噪声达到GB123481990三类标准要求。(2)在余热锅炉放空排汽管道上装设KX-P型消声器,使噪声降至75db以下。(3)集中控制室,采用隔音密闭方式,使噪音降至60db以下。3.5厂区绿化植树造林是热电厂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污染的一项辅助措施,选择合理的花草树木可吸附或吸收烟尘、SO2等有害物质。通过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绿化,使环保工作达到新的台阶。3.6环保投资及效益3.6.1本次工程环保投资50万元。3.6.2项目投产后,年减排量(与原有锅炉供同样多的蒸汽给用户所排放的数量相比)如下: 减少烟尘飘尘: 23t 减少SO2

30、: 209t 减少灰渣: 93333t 注:原有燃煤锅炉房烟尘、SO2排放量均按锅炉产汽20t/h,原有燃煤锅炉房烟气排放含尘浓度200mg/Nm3,烟气温度160,脱SO2效率10%计。四、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1研究依据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b、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c、工业企业躁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d、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21-20024.2消防4.2.1工程的消防环境现状本工程位于*公司厂内,由于是技改项目,项目上马后,不增加火灾危险性,同时发生火灾次数仍为一次,原有消防设施可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

31、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中的规定: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1/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l0l/s。厂区的消防给水管网呈环状布置,干管管径为DN350,水压大于0.35MPa,在给水管网上增设室外消火栓3个,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为150m以内。4.2.2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本工程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4.2.3消防投资概算本工程消防投资概算为20万元。4.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3.1生产场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热电站危险因素有高温、高压、燃烧、爆炸、转动机械、触电等;有害因素有粉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碱及其污水、躁声等。4.3.2措施本项目实施后,虽

32、然仍存在烟尘、废水及产生的工业噪声,但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因而不会对生产工人造成危害。为确保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拟对高温设备及管道进行保温隔热;对带电设备和转动机械采用防护栏杆或保护罩等安全措施;对所有检修时的照明用电采用24V电压,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对蒸汽排放管采取加消声器措施,对操作控制室采取封闭隔音,减少噪声,并安装冷暖空调,以改善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五、投资估算5.1建设投资估算5.1.1工程概况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系统余热余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估算,本着满足工艺生产、节约建设投资的原则,根据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按照现行的定额指标,以及其他费用的取费文件规定进行估算。本项目建

33、设投资估算值为2494.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154.5万元)。5.1.2编制依据项目划分及取费标准执行化工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筑工程费:系根据建筑结构形式、生产工艺要求,参考类似工程造价指标。设备购置费: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生产厂家询价计列。安装工程费:参照化工建设概算定额及类似工程安装估算指标估算。5.1.3 投资分析(按投资性质分析)投资分析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或费用名称投资额占建设投资%一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14260.59安装工程费511.50.21建筑工程费1970.08二其他费用155.320.06三预备费134.780.06四建设期利息00五投资合

34、计2424.61005.2流动资金估算流动资金按详细估算法,即分别根据周转天数,结合项目的情况,确定应收帐款、存货、现金、其它流动资金,上述各项之和为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主要为应付帐款)等于流动资金。项目满负荷时其流动资金为75.4万元。5.3总资金项目总资金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大部分,本项目总资金额2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24.6万元,流动资金75.4万元。5.4资金筹措根据公司筹资计划,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投资主体自筹资金解决。本项目建设期1.5年,并计划当年资金筹措与资金运用达到平衡。六、经济分析6.1经济分析的原则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系统余热余压节能技术改造项

35、目的财务评价,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进行。6.2总成本费用估算6.2.1 产品方案年供蒸汽 230000吨 年供电量 1800l04 kWh6.2.2年总成本费用 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1023.34万元,年经营成本799.12万元。6.2.3产品成本估算依据主要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定额根据工艺专业要求确定。 外购原辅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价格是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确定。 工资及福利费本项目正常生产定员39人。员工平均工资及附加费25000元人年确定。 折旧和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设备费和安装费按10年,建筑工程按30年折旧。

36、残值按5%考虑。无形资产分1 0年摊销,其他费用按5年摊销。 修理费用 修理费用按固定资产投资的6%计提。 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按固定资产投资的4%考虑,年管理费用按人工工资的400%考虑。6.3投产初期的生产计划建议根据该公司的内外部条件,本项目投产第一年的生产负荷按生产能力的70%考虑。从第二年开始,生产负荷均按100%的生产能力考虑。6.4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6.4.1销售收入本项目建成后,年供蒸汽230000吨,年供电量1800104 kWh。年运行时数8000小时。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蒸汽价格以公司热电厂蒸汽成本按80元吨计算。余热发电价格按0.45元/kWh计算。 正常年销

37、售收入为2650万元。6.4.2销售税金及附加根据国家现行财税政策,增值税税率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5%,教育费附加3%,经计算年均增值税为448.48万元,年均销售税金附加为35.88万元。6.5利润估算及分析6.5.1所得税税率、盈余公积金所得税税率根据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执行,按25%计提,盈余公积金按10%计提。6.5.2利润指标 年均利润总额 1023.34万元 年均净利润 1184.16万元 总投资收益率 61.43% 投资利税率 80.28%12.6财务指标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61.82% 财务净现值 6676.28万元(Ic=12%) 投资回收期 2

38、.78年(含建设期)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49,21% 财务净现值 4744.5万元(Ic=12%) 投资回收期 3.15年(含建设期)。6.7不确定性分析6.7.1 盈亏平衡分析根据产品产量、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产品价格、销售税金,通过盈亏平衡图及其计算式可以确定项目投产后计算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35.85%。计算表明,只要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35.85%,项目即可保本,高于此水平,项目将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6.7.2敏感性分析根据项目特点,选取与项目评价有关的主要因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产量和投资,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销售价格

39、和产量是最为敏感的因素,其次分别是投资和经营成本。6.8财务评价结论本项目总资金2500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61.43%,投资利税率80.28%。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61.8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9.21%,税前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2.78年,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15年,均优于行业基准指标。项目本身财务状况较好,有盈利能力。从财务的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七、项目结论及建议7.1主要结论7.1.1*系统余热余压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采取余热利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是节约能源的好项目。项目完成投产后,每年可向热用户供汽230000t,年供电1800l04kWh,仅

40、余热余压利用发电可年节约标煤6300吨,;还可以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烟尘、二氧化硫和NOx排放,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十分有利,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精神。7.1.2本项目热负荷落实,符合公司的热力规划;采取余热利用、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方式,既节约能源,又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7.1.3从电力、燃料、供水、排渣等项目条件看,均能满足工程要求。7.1.3从环保情况来看,由于余热利用减少了对燃煤蒸汽锅炉的产汽需求,从而减少了燃煤锅炉烟气排放,因此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好处。7.1.3从节能效益和运行经济效益方面看,节能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巨大,投资回收期短,而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抗应变能力

41、。本工程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建设条件优越、热负荷落实、节能效果明显、原燃料来源充足、水源可靠、交通运输便利,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佳,能改善公司的投资环境,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建没该项目是合适的、可行的。7.2建议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立项,以便建设单位早日开工建设,早日产生效益。目录第一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担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11.5项目概述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第二章 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52.1编制目的52.2编制依据52.3编制原则52.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6第三章

42、 建设的必要性73.1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要求73.2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的需要83.3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9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104.1主体工程概况104.2厂址选择124.3公用设施及社会依托条件12第五章 改造规模与产品方案155.1改造规模155.2生产方案15第六章 生产设备节电技改方案166.1企业能耗现状分析166.2改造设备运行参数166.3技术方案、设备方案176.4项目建议改造方案226.5消耗定额256.6小结25第七章 项目实施机构和项目法人287.1项目实施机构287.2项目法人28第八章 环境保护28第八章 环境保护29第九章 社会经济效益319.1环境效益319.2社会效益31第十章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3310.1节能依据及标准3310.2节能设计原则3310.3能耗分析3310.4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34第十一章 环境安全与劳动保护3511.1安全3511.2劳动保护36第十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