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说和做》导学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9993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说和做》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说和做》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学要求:1、完成朗读交流(1、2)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完成新知探究 抽测:听写第2课生字词 2说和做 (共2课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及创作背景】 【知识链接】—— 闻一多,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期 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 士。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 作者简介: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著名诗人,代表作《老马》,诗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2000年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4年2月5日去世,享年99岁。 朗读交流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窥视( ) 酗酒( )无暇( ) 疏懒( ) 弥坚( ) 校补( ) 诗兴( )地壳( ) 仰之弥高( ) 兀兀穷年( ) 校补( ) 锲而不舍( ) 赫然( ) 沥尽心血( ) 炯炯目光( ) 函寄( ) 群蚁排衙( )漂白( ) 目不窥园( ) 迥乎不同( ) 警报迭起( ) 气冲斗牛( ) 2、填空·简答。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作者 ,被誉为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 、 、 。 ② 闻一多,原名 ,著名 、 、 。湖北浠水人。著作收在 中。 新知探究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综合提升 1、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当堂检测】 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字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衰微 潜心贯注 赫然 慷慨淋漓 兀兀穷年:  迥乎不同: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朗读交流 准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新知探究 1.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3、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 作为革命家: 综合提升 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我们今后的生活中怎样对待说和做呢?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 行一致的革命斗士。) 【课后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①②自然段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③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③段中和⑦自然段中“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 “精神食粮”: “这”: 4.⑥自然段中“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主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