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9993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人教版 20222022 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年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汇总大全 选择题 1、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地区差异显著。下图示意秦巴山区 19602015 年平均地表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对秦巴山区太阳辐射分布描述准确的是()A.南部多,北部少 B.东部多,西部少 C.东部南北差异大,西部南北差异小 D.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2)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纬度 C.气象 D.植被 答案:D C 2 【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1)本题

2、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答】(1)读图可知,秦巴山区的太阳辐射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故选 D。(2)秦巴山区地形南北差异不大;若受纬度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应是南高北低;植被对地表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秦巴山区云量由南向北递减,与太阳辐射量分布呈负相关。故选 C。2、“夸父计划”是我国继“嫦娥计划”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探测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空间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距地球150 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设置一颗卫星,用来全天候监测太

3、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 题。(1)该卫星在太阳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 B.耀斑 C.日冕物质抛射 D.日珥(2)据观测 2013 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按照太阳活动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17 年 B.2021 年 C.2024 年 D.2028 年(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最主要是()A.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卫星被大量高能带电粒子击毁 3 C.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卫星周围空间温度过低 答案:A C A【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

4、】A C A 3、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一架航空自卫队战机于 1 月 31 日(农历十二月廿九)下午 5 时许升空后失联。该战机全身绘制老虎彩绘(如图 1),在即将迎来中国虎年的除夕夜起飞,随后雷达光点消失。搜救船在失联海域发现大片油污,随后该战机右侧水平尾翼在海岸被发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 (1)当日的月相是()A.B.C.D.(2)失联海域大片油污()阻碍了海水蒸发,减弱海洋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加强了海水保温效果,利于海洋生物冬季保暖阻碍了氧气向海水溶解,危害海洋生物能标记事发海域,为搜救任务提供准确位置 A.B.C.D.答案:D 5 B【提示】月相变化与月相图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

5、: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4、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年总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1)据图推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6 A.B.C.D.答案:D B【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1)考查太阳辐射分布特点。(2)考查太阳能量对地球的影响。【解答】(1)读

6、图可知,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故选 D。(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故选 B。5、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里有大量的恐龙化石,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图 3 示意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一角。据此完成 89 题。7 (1)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恐龙繁盛时期()A.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被子植物迅速发展 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答案:C 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7、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恐龙生存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8 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也是裸子植物迅速发展时期;新生代被子植物迅速发展,现代地貌格局和海陆分布形成。故选 A。综合题 6、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近 30 年来人类已发射了 20 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 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 (填“长”或“短”)。(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

8、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 、;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 (填“高”或“低”)。(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人类为了开辟太空居住地,为什么选择火星作为研究对象?答案:(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但在太阳系9 中,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

9、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解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远,公转轨道周长长,所以周期就长。关于前两空,直接读图。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远,所以温度比地球的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自身条件: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 15;生命必需条件 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液态水地球有适宜的温度。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图中显示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所以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所以温

10、度低,缺少液态水。在太阳系中,特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所以答案是:(1)4;长。(2)自转周期;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低。(3)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生存。但在太阳系中,特 别是在离地球较近的天体中,无论是从与太阳的距离、质量和体积的大

11、小,还是自转和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地球,所以成为人类目前的重点研究对象。【小提示】分析其它行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可参照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7、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和 B 称为 ,A+B+C 统称为 ;D 称为 ,是 发源地;C+D+E 都是 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 为 ,G 为 。(3)地震波在 G 界面地震波速度发生的变化是:,。(4)请据图分析 A、B 所在圈层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岩浆;地幔(2)莫霍面;古登堡面(3)纵波明显减速;横波消失(4)地壳的厚度不均,A 是大陆地

12、壳,B 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解析:(1)人们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同心圈层;其中在上地幔上部有一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莫霍面位于地面以下约 33km 深度处,古登堡面位于地面以下约 2900km 深度处,因此 F 为莫霍面,G 为古登堡面。读图可知:A 和 B 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A+B+C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D 位于上地幔上部,为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C+D+E 都是地幔的一部分。(2)莫霍面位于地面以下约 33km 深度处,古登堡面位于地面以下约 2900km 深度处,因此 F 为莫霍面,G 为古登

13、堡面。(3)G 界面为古登堡面,在古登堡面处,纵波明显减速,横波消失。(4)读图可知,A、B 所在圈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11 33 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 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地壳结构特点为:厚度不均,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小提示】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

14、成岩石圈。8、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 ,地震波 B 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 态。(3)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答案:(1)横;纵;A 波传播速度慢,B 波传播速度快(2)消失;突然下降;固;液(3)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 A 在地幔传播速度快于 B,A、B 均在 F 古登堡界面速度降低且 A 消失,因此 A 为横波,B 为纵波。根据示意图,图中 F 处,地震波 A 完全消失,地震波 B 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P 波为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传播,S 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固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液态。12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所以答案是:(1)横;纵;A 波传播速度慢,B 波传播速度快。(2)消失;突然下降;固;液。(3)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小提示】图中地震波在 D 处(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增加,在 F 处(古登堡面)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知 A 为横波,B 为纵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