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99855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学习占据着他们绝大多数的时间。课间,很多时间是被改正作业挤占了的;在家,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外,还得完成父母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习题。游戏,这个孩子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似乎已渐渐远去。很少有孩子能够再次回味父母们小时候玩游戏时的那种快乐与满足。其实,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心中肯定对童年时代所玩的游戏记忆犹新,打弹子、跳皮筋、跳房子、甩洋片、捉七、官兵捉强盗……每到课间和放学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这其中的欢乐开怀是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让现在的孩子,去了解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味那份快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背景分析   游戏,是孩子们课余生活中永恒的主题,从一个孩子蹒跚学步开始,就与游戏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但如今的校园已很难看到已往的传统游戏,就是跳皮筋,丢手帕等经典游戏,玩的同学也逐渐减少。学生对传统游戏的了解已越来越少。但广大的学生家长则是传统游戏的受益者,让四年级的学生调查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传统游戏,并对传统游戏感兴趣,无疑能够为学生枯燥的课余生活注入一汪活水。   ●活动时长:     3至4周   ●活动目标:   1、认知和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小时候所玩的游戏,并在活动过程中学做游戏、改进游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了解父母玩过的游戏,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合作小组的研究,对自己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与成就感,从而更加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爱上父母玩过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一)活动时间:2课时   (二)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提问引入,激发兴趣:你平时最爱玩的是什么游戏?你知道你父母小时候最爱玩的是什么游戏吗?   学生观看事先拍摄的一些父母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画面,再次激发对父母玩过的游戏的兴趣。   生成本次活动的主题“父母玩过的游戏”。   2、产生子课题   围绕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归纳产生一系列子课题。如:   (1)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种类调查   (2)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规则调查   (3)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器材调查   (4)父母小时候玩游戏时的歌谣调查   (5)父母玩过的游戏与我们玩的游戏有什么不同   ……   3、制定研究方案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课题研究小组,教师在学生人数、能力及家庭住址等方面应做好协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制定研究方案。教师随机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对小课题方案设计进行参与、合作、指导。   4、完善课题方案   (1)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课题方案,请其他小组成员评价、提议。   (2)教师指导评价,评价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方法与内容划分得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条理性。   ②预设可能发生的困难,并事先设想解决办法。   ③在材料和心理上都作好充分准备。   ④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玩游戏时也应注意安全。   (3)小组修改、完善课题方案,使之更趋合理。   二、课题实施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1-2周   (二)活动方法:因为是对父母玩过的游戏进行调查,所以本次实践活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深入自己的家庭进行调查,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的一些家庭中的父母进行访问。   (三)活动过程(以小组活动为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   ①活动前的准备:进行合理的分工,准备好活动所需器材,明确访问目的,事先设计好所提问题,事先预约等等。   四年级综合实践《父母玩过的游戏》活动设计      ②按计划进行调查、访问、记录,有必要的可以进行摄像,也可请被采访者教会一两种游戏。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①调查结束,及时写成情感日记(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②对调查、访问到的资料进行汇总与整理,教会学生学会取舍。   ③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通过集体进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发挥集体的力量。   3、对于开展的不够顺利的小组,应做好充分准备,开展第二次的调查与研究。   三、课题总结阶段   (1)活动时间:2课时   (2)活动过程   1、小组成员对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对所整理的资料要注重层次性与条理性,并最终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与不足。   3、学生撰写结题报告。   4、引导学生交流所写的课题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并定稿。   5、讨论课题的展示方式及展示时成员的分工。   6、小组成员进行课题展示的准备工作。   四、成果展示阶段   (1)活动时间:1课时   (2)活动过程   1、各小组充分展示自己前一阶段的调查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交流中应重视学生的收获与体会):   ◇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种类调查:   用照片、录像或表演等形式介绍小组内调查到的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并对其按一定方式进行分类。   目的:旨在通过调查访问,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父辈们所玩的童年游戏,并学会他们的游戏,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规则调查:   可用文字、录像、现场表演等形式,展示各种游戏不同的规则。   目的:通过说明、展示,让学生了解父母玩过的游戏的不同规则,从而对每一种游戏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父母小时候玩的游戏器材调查:   对所调查到的游戏器材进行展示。最好能展示事物,也可以是图片、录像资料。   目的: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父母们玩游戏时往往都是就地取材,所用的材料极其普通,但正是这样的材料,带给了他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父母小时候玩游戏时的歌谣调查   通过幻灯片、朗诵等形式,展示所调查到的游戏歌谣,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思及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目的:通过展示,让学生了解游戏歌谣,明白游戏与文化密切相关。   ◇父母玩过的游戏与我们玩的游戏有什么不同   从游戏的器材、规则、游戏对身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比较。   器材:父母们玩的游戏器材大多比较简单,制作得也较为粗糙,材料也很普通。   规则:比较简单,不像有些游戏那样复杂。   对身心发展:能带给那个时候的父母快乐,大多对身体有益。   目的: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白父母时代的游戏与现代的游戏所用的器材是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游戏规则也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游戏都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2、成果展示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提问、答辩与建议。   3、延伸   ①学会一两种父母所玩过的游戏,并对它们的游戏规则进行改进。   ②对小课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或讨论产生子课题。   ③课外,课题组的成员可以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五、活动评价   1、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