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讲 城市化学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讲 城市化学案年级:姓名:- 21 -第20讲城市化最新考纲: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素养定位1.综合思维:以城市化的图文资料为载体,综合分析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差异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差异。3人地协调观:探讨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发展生态城市。教材整体感知命题趋势分析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化问题,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考查频度较高,
2、考查形式多为综合题。一、城市化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1概念人口向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_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使人口离开乡村的因素A:人口增长快,对_压力大B:_、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市)吸引人口来到城市的因素C:_;D: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E:_;交通便捷3.城市化水平(标志)_的比重。4意义(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_。(2)带来了_的变化,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是地区_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疑难辨析1】为什么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二、世界城市化
3、的进程读下图,填表并回答问题。1时间变化(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如下表所示。发展阶段特点问题趋势国家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_国家B:_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C:_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_国家2.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空间差异)(1)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特点原因起步早_早水平高科学技
4、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一些大城市出现_现象市中心的居住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特点原因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_总体水平低,且不平衡亚非国家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南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的压力增大;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_造成破坏;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环境影响面面观(1)合理的城市
5、化可以_。(2)(3)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_和_,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_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_。【疑难辨析2】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对城市的气温、湿度、地表径流会产生哪些影响?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2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主要包括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长期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持续地产生作用。考点一城市化进程及其时空差异1.高考真题【例1】2015重庆卷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
6、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城市化水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综合思维据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高铁建设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区域认知四个国家城市化和高铁建设情况比较地理实践力运用世界城市化特点和规律具体分析不同国家的城市化2.方法规
7、律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差异1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2.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
8、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3.题组精练考向1 城市化特点12021包头模拟下表为我国20112015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对比。据此完成(1)(2)题。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1.2752.2753.7354.7756.10户籍人口城市化率(%)34.7135.0035.7037.1039.90(1)下列关于我国20112015年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户籍人口增长
9、率B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C城市平均每年增加2000多万常住人口D每年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数都大于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数(2)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最可能的变化是()A两者均增加,但差值减小B两者均增加,且差值增加C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增加,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减小D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增加,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减小考向2 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22021衡水模拟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
10、快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2)由图可知()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考点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常考20类基础图示之十七)1.高考真题【例2】高考经典题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
11、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对接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图示曲线变化分析城市人口增长状况,运用城市化相关知识推断二十年人口密度变化。区域认知城市20年人口变动状况。地理实践力读图、识图分析能力。2.方法规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对于该类示意图判读,主要应把握“三判断”:1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
12、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用地规模的变化;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可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2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根据图示中的城市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1)根据城市人口比重,
13、判断城市化阶段。如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下图城市化进程为acdb。3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可以判断甲为发达国家,乙为发展中国家。3.题组精练考向1 城市化阶段示意图判读1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阶段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2)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
14、通通达性差地价昂贵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ABCD考向2 曲线、柱状复合图的判读22021山东烟台一模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显示()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2)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A2038年 B2040年C2047年 D2050年(3)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制造业水平积极扩大耕地面积延迟退休年龄A BC D考点三城市
15、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高考真题【例3】全国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题能力培养尝试自解(1)(2)对接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城市市中心房价高、房租贵,外来人口到郊区租房,社会发展不和谐。综合思维“握手楼”建设条件和原因。区域认知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地理特征。2.方法规律1城市化的影响分析要从有利和不利方
16、面分析,具体答题模板如下:(1)有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人口迁移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文化、思想观念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2)不利影响:分析角度答题模板资源问题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环境问题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烟尘、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导致水污染建设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17、,产生严重的固体垃圾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污染社会问题汽车数量大量增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导致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乡村人口大量无序迁入,城市劳动人口急剧增长,造成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答题思路分析(1)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2)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扩大绿地面积;(4)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制定人口迁入政策。3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措施(1)增加城市绿地面积;(2)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3)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4)使用清洁能源;(5)分散城市职能;(6)水资源的循环利用;(7)发展生态建筑。3.题组精练考向1 城市
18、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考向2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22016海南卷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
19、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C D考向3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32020浙江7月选考,1415市郊铁路是连
20、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1)(2)题。(1)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2)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第20讲城市化板块一一、1城镇乡村2土地收入低就业机会多文化设施齐全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1)区域经济发展(2)聚落形态社会经济【疑难辨析1】提示: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
21、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二、1中期发展中后期发达2(1)工业化逆城市化(2)较快地理环境三、1(1)改善环境(2)减少热岛2(1)节能建筑绿色交通(2)山、河、湖、海、植被良性循环【疑难辨析2】提示: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植被减少,会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热岛效应”;城市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城市硬化面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板块二考点一体验高考真题【例1】提高中国196460%70%答案:(1)B(2)A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特点。由表可算出,我国20112015年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率为5.
22、19%,高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率(4.83%);我国总人口约为13.7亿,13.74.83%/50.132 3亿,即城市平均每年增加1300多万常住人口;2012年和2013年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数都小于城市常住人口增加数。故选B项。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都将增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开,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值将减小。故选A项。答案:(1)B(2)A2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目前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超过8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还不到60%。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
23、达地区。19501965年期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6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约20%,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增长,但是进程缓慢。读图可知,预计至2025年时,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90%,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比例接近60%,城市化水平差异依然较大。故选D项。第(2)题,读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增加迅速,而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在迅速下降,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而不是下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仍然在缓慢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在缓慢增加。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
24、的比例超过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所以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少于欠发达地区。故选B项。答案:(1)D(2)B考点二体验高考真题【例2】降低上升提高答案:(1)D(2)D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该图主要通过不同阶段城区和郊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具体如下:阶段,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市中心人口密度远大于郊区,表明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阶段,城市中心区出现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城市化问题,随着交通发展、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且环境条件较好,导致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人口密度上升。答案:(1)A(2)B2解析:第(1)题,由图中全国
25、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劳动力人口比重等数据,计算可知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减少、城镇劳动力人口增加,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减少。注意图示2010年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第(2)题,计算可知,我国2040年的城市化率为67.3%,2050年的城市化率为73.6%,说明我国20402050年间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第(3)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答案:(1)A(2)C(3)C考点三体验高考真题【例3】很大房租收入答案:(1)D(2)B考向题组精练1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相关要素的变化可知,林地面积先增
26、后减,总体上有所增加,并非持续增加;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先增后减,总体上变化不大;图中显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此推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并非主要来源于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而是占用大量耕地所致。故选D项。第(2)题,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会使部分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空间距离增大,加之交通拥堵,造成居民上下班的路程增加,耗时更长,平均通勤距离更长;该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会使“热岛”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C项。答案:(1)D(2)C2解析:第(1)题,结合职住比的概念,职住比大于1,说明就业岗位多,就业人口不足;职
27、住比小于1,说明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人口就业;职住比等于1则职住较为平衡。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环与五环之间职住比接近于1,故职住最为平衡。故选C项。第(2)题,职住比差异加大,导致有些地区就业岗位富足,有些地区就业岗位缺少,必然导致人口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区域就业,导致就业人群的平均出勤距离增加。故选B项。第(3)题,针对上题中导致平均出勤距离增加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地铁等快速交通,便于上下班。同时结合图示,五环以外职住比小于1,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小于就业人口数量,因此可以把部分产业外迁,以增加岗位数量,正确。故选A项。答案:(1)C(2)B(3)A3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以及综合
28、思维、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市郊人口少,建筑密度小,土地价格较低,因而市郊铁路多修建在地上,A项正确;市郊人口密度远低于市内,市郊铁路的发车频次低于市内地铁,日客运总量远低于市内地铁,B、C项错误;市郊人口密度较小,乘客较少,站点间距离较大,D项错误。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市郊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外围城镇的联系,缩短了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间的时间距离,强化了城镇与市区的经济分工,A、B项错误;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间的交通便捷,有利于分散核心城市过多的人口和工业企业,C项错误;市郊铁路方便了外围城镇居民去核心城市购物,扩大了核心城市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D项正确。答案:(1)A(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