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93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辽宁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CCS B 23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6772022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adzuki bean 2022-12-30 发布 2023-01-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677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

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剑、葛维德、丰明、薛仁风、赵艳艳、李韬、赵阳、王贺、王英杰、庄艳、黄宇宁、王志龙、张志涛、姜河、王晓东。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31023127。DB21/T 36772022 1 红小豆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3、文件规定了红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Ohashi绿色生产技术的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脱粒清选与贮藏和生产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红小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4、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 NY/T 599 红小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选地与整地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应分别符合 GB 3095、GB 5084、GB 15618 的规定。4.2 地块选择 宜选择土层疏松、透气性好、排灌方便、中性或弱酸性的地块,避免与豆科、白菜、向日葵等作物重迎茬,且上茬施用除草剂不能含莠去津成分。4.3 整地 DB21/T 36772022 宜在上一年秋耕深翻,耕翻深

5、度 20 cm25 cm,耕后及时进行耙、耢、拖平;播前浅耕细耙,做到疏松适度,地表平整,耕层上松下实,无土块,播前起垄镇压、保墒。结合播前整地,每 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 2000 kg3000 kg 或有机肥 300 kg500 kg。有机肥质量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5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登记(鉴定、备案)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6 播种 6.1 种子质量与处理 6.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规定。6.1.2 种子处理 播前 7 d 内,选择晴朗的天气将种子摊放在阳光下晾晒 1 d2 d,每 667 m2 种子可用根

6、瘤菌剂50 g100 g 拌种。6.2 播种时间 在地表 5 cm土层持续稳定在 14 以上时播种。播种期一般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6.3 播种量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调整播种量,一般播种量为 2 kg/667 m23 kg/667 m2。6.4 播种方法 适墒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行距 50 cm60 cm,株距 15 cm20 cm,播深 3 cm4 cm,播后及时镇压。种肥隔离 1 cm3 cm。6.5 种肥 播种时施入磷酸二铵 10 kg/667 m2 16.7 kg/667 m2,硫酸钾 3.3 kg/667 m2 5.3 kg/667 m2,尿素 2 kg/667

7、 m2 3.3 kg/667 m2。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7 田间管理 7.1 补苗、间苗、定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缺苗少苗时应及时补种。在第 1 片复叶展开后间苗,在第 2 片复叶展开后定苗,每 667 m2 留苗 0.6 万株1.0 万株。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弱苗、杂苗。DB21/T 36772022 3 7.2 中耕 在第 1 片复叶展开后,进行第 1 次中耕;分枝期,进行第 2 次中耕;开花封垄前,进行第 3 次中耕并封根培土。7.3 追肥 一般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无需施肥。瘠薄地上,可结合中耕培土,在开花初期开沟深施,追施尿素 10 kg/667 m2。分枝期至开花前

8、期,根据田间长势可喷施 0.4%磷酸二氢钾和含有镁、铁、锌、钼、硼等元素的微肥水溶液 33.3 kg/667 m2 66.7 kg/667 m2,1 次 2 次。7.4 浇水与排涝 现蕾期和花荚期遇干旱各浇 1 次透水,汛期应及时排涝。8 病虫害防治 8.1 病虫害种类 叶斑病、锈病、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虫、豆荚螟、红蜘蛛等。8.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遵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采取选用抗(耐)病虫品种、与禾本科作物

9、实行 3 年以上轮作、清洁田园等措施。8.3.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宜采用灯光、色板、糖醋液、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8.3.3 生物防治 宜采用阿维菌素、白僵菌、枯草芽孢杆菌、农抗120等生物制剂防治蚜虫、豆荚螟、白粉病、炭疽病等病虫害。8.3.4 化学防治 DB21/T 36772022 当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不足以控制病虫危害时,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应选用在红小豆及相应病虫害上登记的农药。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9 收获 当田间植株 2/3 以上的荚果变黄时,即可收获。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可采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10 脱粒清选与贮藏 按照 NY/T 599 的要求,脱粒后使用筛选等方法进行清选,晾晒至含水量低于 13.0%时入库保存。注意防治绿豆象。11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脱粒清选与贮藏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生产档案保存 2 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园林绿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